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配电自动化、营销互动化等业务迅速增长,对通信网覆盖能力和接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配、用电通信网无论从网架结构、可靠性、技术先进性上与智能电网建设的要求尚有差距,加强和完善县域电力通信网建设十分紧迫。因此,为规范有序推进县域电力通信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强县域电力通信网建设要求,以满足对农网智能化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为保证县域电力通信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有效进行,有必要分析农网中各种业务的特点和需求,对适用于中低压配电通信网的通信技术进行梳理,以确定合理通信方式和组网模式,利用成熟的通信技术建设中低压配电通信网。  相似文献   

2.
《农村电工》2011,19(7)
针对风电功率忽高忽低而电网输送要求电压平稳的两难选择,我国研制开发出了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已经在甘肃省酒泉风电基地应用,填补了我国风电接入技术空白。甘肃省电力公司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  相似文献   

3.
《农村电气化》2011,(3):17-21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落实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要求,明确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技术标准,指导今后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开展,国家电网公司于2008年10月委托河北省电力公司承担《衣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气化》2014,(8):63-63
6月28日,由国网广安供电公司建设管理的首座GIS智能化变电站——220kV武胜变电站正式竣工投入运行,比预计的里程碑计划提前一个月。该变电站的正式投运标志着广安电网迈入智能电网时代,为优化广安电网结构,确保秀观等水电厂的清洁能源可靠输入电网,助力广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使整个系统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现代电网。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是技术上体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信息化是实施基础;自动化是实现手段;互动化是系统要求。坚强、智能化电网离不开先进的通信技术,稳定、可靠、安全的通信网络是智能电  相似文献   

6.
据了解,依据《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修订稿)》青海省电力公司于4月10日前对青海电网智能化规划报告材料进行了修编,修编的主要内容包括青海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电力需求预测、智能电网技术应用情况、总体发展目标、分阶段目标、规划重点、投资估算及实施效果分析等六个大项近60个小项。  相似文献   

7.
一句话新闻     
正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供应能力、电源结构、电网发展、综合调节能力、节能减排、民生用电保障、科技装备发展、电力体制改革8个方面绘制了电力发展的"十三五"蓝图。11月15日,2016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在南京正式颁发,南方电网公司《基于数据全过程管控与协同的变电站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高压大容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电网这一全新概念于"十二五"期间正式提出,兼具了技术性与智能性的智能电网受到国家电力企业的普遍重视,依托这一新型技术,将借助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实现优化配电,从而在提升整体供电质量的同时,亦能够在这一过程之中实现对电力资源的合理使用.考虑到智能电网的架构必须依赖电子计算机、网络以及自动化技术,因此,如何科学地实现通信平台的架构和搭设是较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南方电网公司以促进电网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绿色转变为目标,以应用先进计算机技术、通信和控制技术升级改造电网为发展主线,在新能源并网、微电网、输变电智能化、配电智能化、信息通信、智能用电、电动汽车发展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技术研究,并结合  相似文献   

10.
邹莉 《农村电工》2014,(7):34-35
<正>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智能化用电环节的重要应用,是实现电能信息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的基础,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集系统建设,可有效促进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业务发展,实现用电管理可观测、可控制和自动化,通过数字化通信技术、IT技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华北电网公司推进智能电网科技攻关3月12日,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调度通信中心召开华北电网智能电网规划与研究工作会议,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公司智能电网科技项目开发工作。智能电网是当前电网技术发展的最新理念,其实质是为了适应经济迅猛发展、新能源广泛应用以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电网在电力生产、输送、消费、管理各环节,广泛部署智能传感装置,促进电网生产运行及企业管理全过程的全景全息感知、信息融合及智能管理与决策。但是,智能传感装置的广泛应用带来各种安全风险,为确保物联网在电力的安全应用,研究和比较PKI、组合公钥等密钥技术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方法,探索和设计传感装置的身份识别,认证以及数据传输加密体系,实现智能传感装置的安全接入。  相似文献   

13.
王李娟 《农村电工》2010,18(8):26-26
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在电力系统各业务环节实现新型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促进智能水平的提高。其覆盖范同包括从需求侧设施到广泛分散的分布式发电,再到电力市场的整个电力系统和所有相关环节。  相似文献   

14.
资讯     
《农村电气化》2012,(12):27+61
安徽电力计量中心智能仓储及输送系统通过专业评估10月29~30日,国电南瑞继远电网公司承建的安徽电力计量中心智能仓储及输送系统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大营销"体系建设评估组的专业评估。安徽电力计量中心智能仓储及输送系统设计总库存容量67.5万只(以单相表计),是目前国内电力行业规  相似文献   

15.
书讯     
《农村电气化》2016,(12):65-65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由六个专题技术报告组成,涉及能源与电力行业普遍关注的煤电调峰、燃煤锅炉低碳燃烧、循环流化床、柔性直流配电网、超导输电及水电生态保护等热点焦点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书讯     
正《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2016年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由六个专题技术报告组成,涉及能源与电力行业普遍关注的煤电调峰、燃煤锅炉低碳燃烧、循环流化床、柔性直流配电网、超导输电及水电生态保护等热点焦点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1构建智能电网信息模型智能电网管理系统中,需对电力系统中固定的生产特性进行信息化管理,也要梳理不同数据间的层次分布关系。由此可见,智能电网管理系统模型涵盖了生产特性、空间图形信息,在GIS技术的协助下,以坐标为支撑进行表示。电力技术、电力系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3日,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甘肃电网智能运检分析决策系统初步构架部署顺利完成,对甘肃电网运检管理智能化建设、构建运检智能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智能运检分析决策系统建设以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平台现状和远景规划为依据,是公司首次建成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方案的应用系统。该系统接入PMS2.0、OMS基础数据、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稳妥有序地完成了代管县供电企业上划工作,彻底理顺了甘肃省农电管理关系。全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主动作为,促成甘肃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关于支持甘肃电网发展的会谈纪要》,出台有关理顺农电企业管理关系支持政策,成立电网规划与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协调电网建设的常态机制,并争取甘肃省人大通过  相似文献   

20.
正一、系统概述:DA-8000智能台区在线监控及三相自动调平衡系统,是采用最新技术结合智能电网、线损管理、负荷调整、低压台区监测要求推出的新一代智能台区解决方案,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营销业务应用以及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双向互动的基础技术平台。二、系统功能:前置通信远程参数设置数据管理WEB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