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的秦川牛,千百年来一直是关中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和粪肥来源,建国后,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协同攻关,运用国际育种先进技术,选出优秀公牛,授配主产区大批秦川母牛,配合其他措施,从而加速了秦川牛的选育,使之很快由役用型转变为肉用型,形成了秦川肉牛新品系。经屠宰测定,其肉用,役用性能不仅大大高于50年代调查时测定的指标,而且其中一些肉用性能指标与国际著名的肉牛品种相比也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肉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直接从DNA分子水平上反映种间差异,不受环境、发育阶段、组织等的影响,稳定可靠,多态性好,因而在家畜育种中被广泛利用,本文详尽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于遗传力低的性状如肉质性状和屠宰性状等改良效率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牛肉的经济性和肉品质要求提高,培育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更加良好的肉牛品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动物育种逐渐从表型性状研究向基因调控发展,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选择目标性状,分子育种技术提高了品种培育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且繁育的后代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的应用较少,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且存在着经费不足和育种场规模小、难以获得足够的样本等问题。本文综合阐述了分子育种的概述、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现状,旨在为新疆肉牛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中国黄牛肉用选育的背景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市场的变化,中国黄牛的选育方向也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性的变化,即“役用-以役用为主-役肉兼用-肉役兼用-肉用”的选育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牛业以役用为主,大部分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牛的营养代谢试验、役用性能、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冻精制作及种质特性等基础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黄牛作为农业的动力已退居次要地位,随着中国良种黄牛委员会的成立,  相似文献   

5.
我国肉牛种质资源长期面临进口依赖性强、国内优质种牛缺失、肉牛育种企业利润低、管理效率低、区域联合育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全面了解认识我国肉牛当前育种技术、扩繁培育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现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肉牛遗传性状评定标准与关键技术,肉牛联合育种中的育繁推一体化模式,针对国内外肉牛育种、扩繁培育、推广模式中关键技术的现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我国肉牛育种当前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并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引进肉牛品种的利用、本土肉牛的培育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有效推动我国肉牛“育种、扩繁、推广”一体化进程,加快本土肉牛品种培育,提升我国肉牛联合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6.
《山东饲料》2006,(10):12-12
国家科技部网2006年8月21日报道: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科研人员采用BLUP和MAS技术,并与肉质和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成功选育出优质瘦肉型猪新品系。  相似文献   

7.
1南江黄羊纯种扩繁技术1.1科学引种,建立纯种扩繁基础羊群1.1.1 选择优良的南江黄羊品种。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耐粗饲,耐粗放管理,抗病力强,经济价值、育种价值高,生产性能好(体大、早熟、酮体品质好)的优良南江黄羊品种。  相似文献   

8.
1南江黄羊纯种扩繁技术1.1科学引种,建立纯种扩繁基础羊群1.1.1选择优良的南江黄羊。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耐粗饲,耐粗放管理,抗病力强,经济价值、育种价值高,生产性能好的南江黄羊。  相似文献   

9.
兰州大尾羊是我国特有的肉脂兼用型地方绵羊品种,也是珍贵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曾一度濒临灭绝。生长性状是绵羊重要的经济性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保种和选育是兰州大尾羊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对兰州大尾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以及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MYLK4、MSTN、MTPN进行综述,以期为兰州大尾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生长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肉乳兼用型品种西门达尔牛,对本地河西黄牛(蒙古牛河西走廊型)进行先示范后推广大面积杂交改良,并先后引进皮埃蒙特、夏洛莱、利木辛等专门化肉牛品种进行三元杂交改良。经过30多年的杂交改良,目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牛业科学》2011,(3):66-66
中国是世界上牛品种最多的国家,“夏南牛”、“延黄牛”和“辽育白牛”三个品种的培育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当前的肉牛育种水平,尚难满足现代优质肉牛生产对品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60年来,中国陆续从国外引进了13个肉牛品种,由于引进种群的规模不大,加之引进的种牛在遗传基础上并不是国外的顶级种牛,从而导致中国不断地从国外引进种牛,而没有自己的制种、供种体系,或因种群过小选不出优秀种牛,中国的肉牛种公牛培育一直没有走出“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怪圈。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绵羊品种较多,包括地方品种、培育品种以及引入品种。我国每年都会更新《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但是每一年的变化很小。最常用育种方式是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技术相结合。现将从分子遗传标记、蛋白质组学以及多胎基因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我国绵羊新品种选育以及推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奶牛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奶牛分子育种是将来奶牛品种改良的主要工具。奶牛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育种和转基因育种主要包括构建基因图谱 ,并据此定位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或与之连锁的DNA标记 ,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奶牛重要经济性状或研究开发乳腺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14.
肉脂型与瘦肉型北京鸭选育与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水禽育种与养殖关键技术研究2002BA514A09—2”的一部分内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和北京金星鸭业中心负责完成。经过4年多的研究工作,课题在北京鸭育种方法、瘦肉型与肉脂型北京鸭选育及北京鸭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有关进展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分子育种成果之猪经济性状主效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各国猪种选育方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60年以前的阶段,从遗传学诞生算起,花了60年,从我国最早的”伯乐相马”算起,历时三千多年。这个阶段是”见好就留”的表型选择,由于没有涉及到遗传基础,因此进展缓慢。第二阶段为1960-1985年,这一阶段随着对基因型有关理论的深入了解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表型与表型值),剖析其遗传基础,根据基因型选种,提出了BLLP法估测育种值等方法,提高了选种效率,加快了选育进展。第三阶段是1986年至今,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将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用于猪的育种领域,进入了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阶段,以培育优质、高产、抗病、高效的优质瘦肉型猪为目标,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和进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郏县红牛肉用性状的高效选育,分析了郏县红牛种质资源特性与现状,综述了郏县红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与成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郏县红牛高效选育的实施和措施。首先必须坚持进行郏县红牛的本品种选育,其次是利用已取得的在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展高效选育。在选育和扩群的基础上提出了郏县红牛遗传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迎合国家西部开发和省政府提出的推进山区海岛草食动物,加快发展种草养兔及养兔扶贫,平阳县全盛兔业有限公司利用新育成的平阳粗高长毛兔,开展种兔选育技术产业化开发,包括扩建种兔繁育舍、开展浙系长毛兔种兔选育,深入开展种兔繁育技术研究,扩大种兔群体,开展长毛兔系列标准示范和推广,推进标准化生产,争创名优品牌等技术,大面积推广良种浙系长毛兔,实现养兔业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蚕学通讯》2013,(2):28-28
2013年6月6日,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专家在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蚕学宫对“十二五”“863”项目“动物育种与细胞工程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子课题“家蚕分子育种技术创新与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系培育”进行了中期检查。  相似文献   

19.
《江西饲料》2008,(1):46-46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科研人员采用BLUP和MAS技术.并与肉质和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成功选育出优质瘦肉型猪新品系。通过BLUP和MAS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探索了多基因合并基因型的途径.并建立了优质瘦肉型猪新品系培育技术体系。在猪3、4、7号染色体上定位了5个影响猪肌肉品质性状的QTL.分离克隆了3个猪新基因,筛选出5个与猪生产性状显著相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0.
据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专家介绍,贵州大学种猪场采用传统选育技术,结合基因定位选育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将母猪产仔数提高到15头以上,最多的可产到17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