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甜瓜可分为二倍体和多倍体两大类型,目前的栽培品种都是二倍体甜瓜。近年本区甜瓜产业发展迅速,且以薄皮甜瓜为主,年栽培面积超过6667hm2,是当前本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实现农民增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甜瓜倍性与抗旱性的关系,为多倍体甜瓜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并比较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薄皮甜瓜在水分胁迫下苗期的生长指标、叶片水分状况、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二倍体薄皮甜瓜品种及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试材,对不同倍性薄皮甜瓜果实营养品质及叶片EST、POD、SOD同工酶谱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倍性薄皮甜瓜果实成熟时期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可溶性糖、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有同样趋势,为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同样趋势,为三倍体>四倍体>二倍体;叶片中,二倍体和三倍体EST谱带均比同源四倍体多2条;而POD和SOD在谱带条数上没有差异,只是多倍体谱带亮度较二倍体强,表明其表达量较高,说明它们的酶种类相似但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4.
秋水仙素诱变薄皮甜瓜同源四倍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获得四倍体薄皮甜瓜材料,研究薄皮甜瓜多倍体的特征特性,以二倍体薄皮甜瓜金美为材料,以0.2%、0.4%、0.6%的秋水仙素采用滴苗和浸种2种方法进行诱变四倍体试验,并通过染色体观察和细胞学鉴定对其进行倍性分析。结果表明,滴苗法比浸种法诱变率高,其中以0.4%秋水仙素滴苗诱变率最高,为6.67%;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子叶和真叶长宽比变小,茎增粗,节间变短,花冠变大,果肉变厚,种子增宽,可育性降低,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保卫细胞变大,气孔密度变小,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增加;获得了同源四倍体材料。  相似文献   

5.
整枝摘心是薄皮甜瓜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措施.通过整枝摘心,可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节约养分,防止茎叶徒长,使薄皮甜瓜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得到合理而均衡的发展,并可改善薄皮甜瓜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薄皮甜瓜的坐瓜率和果实的商品品质,使薄皮甜瓜早结瓜,结大瓜.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薄皮甜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薄皮甜瓜在黑龙江栽培历史悠久。由于当地昼夜温差大,薄皮甜瓜含糖量高,甜脆可口,风味好,加之其美丽外观、芳香浓郁,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市场上的畅销果品。黑龙江薄皮甜瓜地膜覆盖栽培早熟、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已成当地甜瓜优质  相似文献   

7.
浅谈薄皮甜瓜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薄皮甜瓜生产现状 随着农产品供应的日益丰富,基本农产品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就全国种植业而言,露地栽培面积呈下降趋势,保护地栽培面积呈上升趋势,就瓜菜而言,大宗蔬菜栽培面积呈下降趋势,特色瓜菜栽培面积呈上升趋势,就西甜瓜而言,甜瓜面积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薄皮甜瓜生产正经历着重要的历史转变时期.第一,薄皮甜瓜的种植区域由东北向西北、东部、东南沿海厚皮甜瓜产区发展.第二,随着薄皮甜瓜品种改良和包装贮藏技术的发展,由过去零星种植粗放管理向保护地种植精细管理发展.  相似文献   

8.
甜瓜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学名Cucumis meloL.别名香瓜、果瓜、哈密瓜等,是甜瓜属中幼果无刺的栽培种,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根据生态特征,我国把甜瓜分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薄皮甜瓜又称普通甜瓜、东方甜瓜、中国甜瓜、香瓜等,中国广泛栽培。厚皮甜瓜主要包括网纹甜瓜、冬甜瓜、硬皮甜瓜。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等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9.
我国甜瓜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甜瓜栽培总面积已超过16万hm2,占世界生产面积的16%,总产量占世界的18%左右;我国甜瓜生产中薄皮甜瓜占的比例较大,为甜瓜总面积的60%以上,其中70%分布在东北3省。薄皮甜瓜棚室栽培试种成功后,面积逐年上升。1东北3省薄皮甜瓜产销形势1.1黑龙江省薄皮甜瓜年生产总面积3.5万hm2以上,由于无霜期短,早春晚霜较辽宁、吉林晚,抢早栽培没有明显优势。栽培方式多采用露地直播和少部分育苗移栽,主要产区西部以齐齐哈尔市的梅里斯区、龙江…  相似文献   

10.
薄皮甜瓜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薄皮甜瓜栽培历史悠久。由于昼夜温差大 ,生产出的甜瓜甜脆可口 ,风味也好。近几年来 ,薄皮甜瓜以其香甜可口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成为市民夏季消费鲜食水果主要品种之一 ,市场上销售供不应求。同时农民在保护地里抢早栽培薄皮甜瓜都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大部分都是常规品种 ,且名目繁多而杂乱。即利于露地又利于保护地栽培的薄皮甜瓜杂交品种在单位面积内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杂交种很少。为此 ,选育适宜不同栽培方式且前期产量高 ,结果集中 ,果实膨大速度快 ,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杂交新品种是薄皮甜瓜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瓜菜》2019,(8):153-154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冬春茬薄皮甜瓜种植基地,生产的薄皮甜瓜经济效益较高,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笔者总结介绍了华北地区冬春茬薄皮甜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栽培设施选择、品种选择、播种育苗、适期定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以期为薄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薄皮甜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薄皮甜瓜的重要商品基地和育种基地。栽培面积、总产量、种质资源、选育品种资源、选育品种数量、品种的利用率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省的薄皮甜瓜育种为我国的薄皮甜瓜科研和生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棚室薄皮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栽培甜瓜属高效集约型农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达市大棚栽培薄皮甜瓜的面积逐渐增多,其栽培技术受到广大瓜农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多年的栽培研究实践,特别是通过对棚室薄皮甜瓜的品种、育苗、定植密度,整枝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和收获时间的研究,总结出适合安达市薄皮甜瓜棚室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薄皮甜瓜是上海地区栽培的传统瓜果类蔬菜 ,栽培历史悠久 ,以海冬青、十棱黄金瓜、亭林雪瓜等最为有名 ,在初夏西瓜上市以前供应市场 ,深受市民喜爱。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由于受厚皮甜瓜的冲击 ,薄皮甜瓜的上市量越来越少。另外 ,由于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和病虫的危害及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 ,薄皮甜瓜在本市郊区的栽培难度也越来越高 ,仅在远郊崇明县、青浦县有少量栽培。如果利用薄皮甜瓜苗期耐低温 ,全生育期短 ,较适应本地区气候等品种特点进行早熟栽培 ,就可以避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 ,使薄皮甜瓜的栽培获得成功并赢得市场。所以笔者从 …  相似文献   

15.
一、栽培历史 河北省南部的大名县,处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的交界地带。该县栽培薄皮甜瓜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在县城东南的西付集乡王小楼村,有‘黄金坠’薄皮甜瓜,是清道光年间进贡皇帝的良种,在当时栽培面积较小,70年代末,甜瓜的种植面积逐渐发展,随着品种的引进、创新,资源得到丰富,现在有甜瓜品种近20个。王小楼村有耕地2800余亩,人均耕地2.4亩,1985年甜瓜种植200余亩,占耕地面积的710。甜瓜亩产2143公斤,其中,黄金坠薄皮甜瓜栽培面积最大,约占70%以上。 二、品种特性 黄金坠薄皮甜瓜,是当地农民经过长期选择而保留下来的地方良种,植…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是我国薄皮甜瓜栽种面积较大的省份,大白菜作为吉林省主要冬储菜,栽培面积广,消费量大,通过合理规划播期,充分利用薄皮甜瓜茬口闲置土地,合理安排播种秋白菜,可达到薄皮甜瓜、秋大白菜1 a 2熟的栽培目的。从品种选择、整地、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配套的栽培技术,并进行效益分析,供气候相似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薄皮甜瓜又称香瓜,在黄淮地区广泛栽培。江苏徐州、宿迁、连云港;安徽宿州、淮北;山东临沂、枣庄等地是薄皮甜瓜的重要产地,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薄皮甜瓜果实脆而多汁,香甜可口,是春季重要的堵缺水果,很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笔者进行日光温室薄皮甜瓜嫁接育苗、多茬采收栽培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目前在徐州地区迅速推广。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薄皮甜瓜栽培,黄淮地区以冬春茬为主。接穗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辽宁地区选用坐瓜能力强、生殖生长旺盛的甘露19,探索出一套塑料大棚薄皮甜瓜绿色轻简化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该模式可节约种苗70%,节约劳动力成本30%,减少化肥用量30%,减少农药用量40%,延长采收期15~20 d(天),每667 m2节本增效2 000元以上。辽宁省是我国北方薄皮甜瓜生产大省,设施薄皮甜瓜栽培面积达1.33万hm~2(20万亩)。其中塑料大棚生产的薄皮甜瓜品质优良,经济附加值高,  相似文献   

19.
1997年,辽宁省丹东地区瓜农把薄皮甜瓜引进大棚栽培,创造了保护地栽培果菜产值的最高记录,这一成绩的取得极大地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农民,在辽东刮起一场大棚种植薄皮甜瓜风.近两年,东港大部分菜田基本都种过甜瓜,部分瓜农被迫到周边地区租地或技术承包种植薄皮甜瓜,使辽宁的棚室薄皮甜瓜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辽宁省也因此成为棚室栽培薄皮甜瓜的大省,凤城市仅红旗镇栽培面积就已超0.6万hm2(公顷).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原来有限的邻近市场一度处于饱和状态,售价一路下跌,瓜农无力自己走出去开发市场,经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故引发了2001年7月的西丰县"绿皮甜瓜"事件.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薄皮甜瓜因其栽培容易,好管理,经济效益相对较高,栽培面积得到逐年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重茬问题也日渐突出,重茬种植枯萎死亡率严重者达100%。因调茬困难,有的瓜农不得不放弃栽培。我于1998年开始栽培薄皮甜瓜,从小拱棚到大棚栽培,经济效益尚可。由于连年栽培,调茬困难,尝试着采用嫁接西瓜的方法进行甜瓜嫁接栽培试验。开始用黑籽南瓜,后用葫芦、角瓜、丝瓜等均不理想,2001年采用日本新土佐作砧木嫁接效果较好。特别是2002年《中国西瓜甜瓜》杂志第1-3期接连发表了张继梅、王喜庆等老师关于薄皮甜瓜嫁接栽培的文章,使我受益非浅,薄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