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凯  高俊明  李浩 《福建茶叶》2016,(11):11-12
茶叶烘干机是茶叶加工流程后期干燥茶叶的主要设备之一,当前最常用的茶叶烘干机大多为链板式烘干机。茶叶物料的链板式烘干机干燥过程数学模型是建立在烘干机内热风和茶叶的热湿平衡的基础上的,依据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进行叠代计算得出。在一定的进风温度、叶层厚度和链轮转速的干燥条件下,出叶含水率可由进风温湿度与排风的温湿度所得出。茶叶烘干机干燥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对茶叶的烘干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烘干机的研制与设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非均匀和特性常变的茶叶在干燥过程中直接测量水分是很困难的。研究发现,烘干机的出口叶温是上烘茶叶、环境条件及干燥工况的综合反应,与干燥含水率有显著相关性。在干燥目标含水率确定之后,在此控制点附近区段波动的茶叶含水率与其叶温可作线性相关处理,其相关系数:烘二青工序为-0.96,红碎茶毛火时为-0.945,足火时为-0.997。由此使控制模型简化,并可直接利用出口叶温作为判断干燥程度的相对指标,而不需测量茶叶含水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在6CH—20A 型茶叶烘干机上设计了计算机叶温反馈系统,成功地实现了茶叶干  相似文献   

3.
董士林  殷鸿范 《茶叶科学》1989,9(2):155-159
把绿茶揉捻叶视作一种各向同性的均质多孔介质,应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建立了绿茶揉捻叶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对于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叶层厚2—4厘米,热空气温度60—130℃),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标准偏差(σ_n)小于0.028142,根据恒温干燥实验数据由模型确定了揉捻叶的水分扩散系数为1.O×10~(-8)-8.0×10~(-8)米~2/分。  相似文献   

4.
绍兴地区工科所在绍兴县茶机厂和绍兴县茶场协作下,根据化工生产中“沸腾干燥”气相、固相热交换充分、干燥效果好的原理。研制成功6CHF——792型沸腾式茶叶烘干机。该烘干机的特点是当红茶发酵叶一进入沸腾室就与高温热空气接触,进行充分热交换,从而阻止酶素活动,停止茶叶发  相似文献   

5.
杭州茶叶机械总厂(原杭州农业机械厂)在茶叶界有关单位协助下,于1981年4月设计制造了一种6CHL-20型链板式茶叶烘干机,并进行了烘青条茶的试验。同年10月,又设计制造了6CHL-20A型链板式茶叶烘干机,进行了大叶种红碎茶轻萎凋,转子机联切工艺,发酵叶含水率为70%以上的干燥性能试验。试验测定的数据表明,这两种烘干机的性能良好,符合烘青绿茶和红碎茶工艺要求。具有工效高(台时出茶量在260市斤以上,台时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茶叶生产发展需要,提高茶叶品质,改变制茶由人工凭经验操作的局面,开拓计算机在茶叶机械上应用的技术,杭州茶叶机械总厂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通力合作研制成功的计算机控制茶叶烘干机设备,荣获浙江省“四新产品”二等奖。茶叶烘干机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是机电仪一体化的新尝试,目前在国内尚属首创。它利用茶叶温度来控制茶叶的含水率,成功地解决了茶叶品质闭环控制技术,使我国的茶叶烘干机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7.
目前,茶厂中烘干作业都采用对流干燥技木,烘干机的形式有百页翻板式和流化床式。对流干燥是使用加热了的气体与湿物料接触,气体中的热量以对流方式传给湿物料,湿物料吸收此热量用来汽化其水分,而被汽化了的水分又为气体所带走,从而达到干燥之目的。茶叶干燥与其它物料干燥一样,除有短时的预热阶段外,还有两个不同干燥阶段,即等速干燥段和降速干燥段。这两个阶段的干燥速度受介质条件和干燥方式的影响。笔者对红碎茶作过室内试验,用等量茶叶,分固定风量改变温度,固定温度改变风量以及风量和温度都不变而只改变摊叶厚度3种处理,每隔1分钟测定1次失水量,结果如图1、2、3。任意  相似文献   

8.
在与浙江省绍兴市茶叶机械厂、绍兴地区工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省江津县勤俭茶叶机械厂、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共同研制6CH系列茶叶烘干机过程中,我们把“台时产量”改为“台时出茶量”,一是为了与其他干燥设备的术语取得类同,二是因为“台时产量”的提法不甚严谨。“台时出茶量”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由茶叶烘干机出茶口排放出已干燥茶叶的重量,以公斤/小时表示。如何测试、计算台时出茶量呢? 当采用一次干燥作业时,台时出茶量的测试、计算,根据定义是十分清楚明了的,  相似文献   

9.
烘干机讲座     
烘干机是茶叶干燥机械的一种。利用烘干机的目的是使在制茶叶继续发挥一部分水分,以利下段工艺或符合成品毛茶的要求,达到干燥的目的。在烘干机未闻世之前,均采用竹篾烘笼。利用炭火进行烘焙。在烘干过程中,为了使茶叶干燥程度均匀一致,操作者必须不停地翻动茶叶,因而这种烘干方法不  相似文献   

10.
茶叶的干燥工序是关系制茶品质的一个重要工序,干燥过程茶叶叶温与含水率是反映茶叶干燥特性的两个重要物性参数。叶温影响叶子内含物的热化学反应速度和方向,在干燥过程中叶温掌握高低不同,便会产生出香味不同的茶叶,茶叶水分含量则影响到各内含物浓度,浓度是各种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含水量与叶温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因而进行茶叶干燥过程叶温与含水率相关性的研究,对提高制茶品质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茶叶的干燥过程是一个伴有一系列热化学变化的脱水过程,从物理学单方面分析,可认为是一个质热交换过程,茶叶从热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使叶内水份获得运动能而向叶表迁移蒸发,达到脱水之目的,而脱水速率的大小与诸干燥因子有关,在这方面已作过很多研究(A.Dutta,(1985);吉富  相似文献   

12.
烘干是茶叶加工中重要的一种干燥方式,目前已实现机械化。文章介绍了从中国传统烘制工具到现代茶叶烘干机的研制过程,简述了烘干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茶叶在烘干机干燥作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失水,作为茶叶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茶叶的干燥又不仅只是脱水,其间还伴随必要的香气诱发的生化过程。这就对干燥条件(温度、风量等)和干燥速度提出较严格的要求。Barbora认为,要取得优良的红碎茶品质,平均脱水速度以每分钟2.8~3.6%为宜,干燥速度太快或太慢都有损于茶叶品质。茶叶中的水分由自由水和束缚水组成,细分之又有游离水、吸附水和分子水之别。实践表明,只有到茶叶的干燥水分达30%左右时,香气才逐渐出现;降到10%以下时成茶特有的浓郁香便开始形成。这种现  相似文献   

14.
由安徽省徽州地区农机所、祁门茶叶研究所和祁门茶机厂联合研制设计的6CHZ-15型振动式茶叶烘干机是用振动输送代替链板输送的一种革新型茶叶烘干机。其结构原理基本趋向成熟,并获得了安徽省1981年科技成果四等奖。振动输送烘干机有其独到之处,现简介如下: 一、振动式茶叶烘干机的结构形式烘干机由加热炉、鼓风机、烘箱、传动箱和输送带等部分组成。本机除了烘箱,其余部分与链板式烘干机大同小异,这里不再作介绍。烘箱(图1~7)内共有八层茶匾,分别由板簧片(图1—5)支撑。八层茶匾分成两组,即一、  相似文献   

15.
各地应用的茶叶自动烘干机往往是参考国外样机制造的,虽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钢材用量多,造价高,生产效率低,煤耗大等问题,不能满足生产单位需要,所以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新型的自动烘干机.  相似文献   

16.
最近,萧山县茶机厂改进试制了一台茶叶烘干机热风发生炉,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种热风发生炉,是为提高茶叶品质,解决消除茶叶烟味、减少煤耗、提高炉膛温度、延长炉子使用寿命而设计制造的。可作为各初、精制茶厂复火干燥之用。样机经萧山县花茶厂使用,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6CH-20A 型链板式茶叶烘干机实际生产干燥作业的测试研究,得出烘二青、毛火、足火三工序本机热效率分别为33.54%、33.44%、17.06%。对应于此三工序,废气、机壁和漏气所造成的热损分別占烘箱供热量的61.24%,61.50%,78.20%;而下烘叶所带走的热量占烘箱供热量的5%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代用品,节约原材料,降低企业成本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资金,是一切建设事业一致奋斗的方向之一。在茶叶制造上不论初制或加工精制,烘焙茶叶用的燃料耗用量很大。特别是原有的茶叶烘干机所需的燃料,有选择性,一般的白煤屑、泥煤,二、三煤以及有些农作物的杆、皮、壳等就不易燃烧,而且燃料的台时耗用量一般均在42—50市斤左右,用量  相似文献   

19.
6CH—120型茶叶烘干机,与同类自动烘干机相比,它具有造价低,用材省、功率小等优点,其主要参数如下:1.外形尺寸:2.55×1.18×1.70m~3。2.烘茶面积:8层,计17m~2。3.烘茶速度:4—15分钟运转一次。4.配置动力:0.6KW。5.热风炉:铸铁管32支,外径φ110内径φ90,长1000;钢管44支,外径57壁厚3.5。配置5号风机,动力为2.2KW,排风量4000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的茶叶机械——6CHZ-15型振动式茶叶烘干机已由安徽省徽州地区农机研究所、安徽省农林科学院祁门茶科所和祁门农机厂共同研制成功。该机采用连杆式振动输送原理,因而烘制的茶叶质量明显提高,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等优点。一、使用范围 (?)CHZ-15型振动式烘干机为红、绿茶烘干作业的专用机械,适用于功夫红茶和烘青绿茶的初制,也适用于炒青的烘胚和精制工艺的复火工序,以高温干燥制止酶的活性,停止发酵,固定品质,扩展香气,蒸除水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