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油松枯梢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近年来华北地区出现的大量油松枯梢病病原菌及其分类地位,对发病植物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根据柯赫法则用针刺法接种田间健康植物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是油松枯梢病的致病菌,鉴定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属真菌Sphaeropsis sapinea。  相似文献   

2.
木霉菌和毛壳菌对板栗疫病的抗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88菌株、深绿木霉T.atrovorideT95菌株和螺旋毛壳Chaetomium spiraleND35菌株与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LY菌株的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营养和空间有强烈的竞争作用,表现在可使病原菌菌丝消解,对病菌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毛壳菌生长速度较慢,但可形成抑菌带,使病菌不扩展。室内水培枝条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拮抗菌的拮抗效果好,而且先接种拮抗菌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比拮抗菌和病原菌同时接种的处理效果还好,毛壳菌没有木霉菌的作用明显。接种枝条的木霉菌、毛壳菌和病原菌的再分离结果表明,T95和ND35的定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用25种核桃内生真菌,分别与玉米小斑、小麦赤霉、番茄灰霉病原菌进行两点对峙培养拮抗实验,结果表明:23种核桃内生菌抑菌活性对玉米小斑病病原菌极强者5属,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极强者i属,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没有极强者。小卵孢霉对玉米小斑病、小麦赤霉病和蕃茄灰霉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都极强,可以初步作为防治这3种作物病害的生物源农药首选菌种;单孢枝霉对该3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强。壳大卵孢霉对小麦赤霉病和蕃茄灰霉病病病原菌,粘盘孢属对玉米小斑病和蕃茄灰霉病病原菌抑菌活性强,单孢枝霉、壳大卵孢霉和粘盘孢属也可以作为防治这3种作物病原菌的优选菌株。  相似文献   

4.
油松落针病是危害油松的一类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引起油松落针病有9种病原菌,其中散斑壳属6种、环绵盘属2种、拟盘多毛孢属1种.本文概述了这9种油松落针病病原菌的分类、特性及防治现状,以期推进油松落针病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青山地区油松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大青山阳坡油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枯梢病病原菌为松球壳孢菌。油松枯梢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明显,每年5~6月,油松枝条自下部、外部向上部、中部逐渐枯黄,少数针叶尖端枯死变灰或针叶段枯死。8月下旬,枝干皮下生长子实体、分生孢子器,10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器成熟后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油松枯梢病的发病与立地条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血红铆钉菇对土传病原菌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4种培养基上对血红铆钉菇子实体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菌种与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茄孢镰刀菌、链格孢、终极府霉、根癌菌在PDA平板上进行对峙测试,结果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能够重寄生,对茄孢镰刀菌产生抑菌带,对链格孢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器官形成。同时进行了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其培养滤液对病原细菌A.t产生抑菌圈,血红铆钉菇液体菌剂及其代谢物对病原细菌抑制作用比病原真菌强。室内盆栽试验表明,在灭菌土上血红铆钉菇对茄孢镰刀菌引起的猝倒病有一定防效,田间处理试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绿粘帚霉与坚强芽孢杆菌对松赤枯病的协同生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virens与B.firmus对松赤枯病的协同控制显示:(1)预先接种病原菌后(7天)再进行生物防治处理,防治效果在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浓度影响无显著差异,即使是两种生防制剂联合使用也未显著提高其防效,但不同树种间的感病性有明显差异;(2)颉抗菌与病原菌同时接种,对松赤枯病有一定防治效果,两菌联合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两种菌单独施用防效差异不显著,浓度变化对防效影响不大;(3)预先接种颉抗菌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两种菌联合处理防效更优,感病树种(马尾松、云南松、油松)的感病指数可降至13~15,抗病树种的感病指数可控制在3%左右;在同一浓度下B.firmus与G.virens间无显著差异,在同一颉抗菌下,浓度愈高,防效愈高;(4)三种生防接种方式的平均效果分析表明,G.virens最高平均防效49.5%(黑松),B.firmus为50%(辐射松),两菌联合最高平均防效80%(辐射松);在同一树种条件下,“预先接种颉抗菌”的方式显著高于“颉抗菌与病原菌同时接种”和“预先接种病原菌”,而“颉抗菌与病原菌同时接种”的方式也明显优于“预先接种病原菌”。从防治效果的绝对值来看,“预先接种病原菌”方式在实际生产中表现为病害已发生再进行生防菌处理,这种情况对松赤枯病的控制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1~2012年通过对苏鲁两省杨树白粉病害的调查,采集病原标本进行了室内切片鉴定,描述了症状及病原菌的形态,分析了寄主及分布范围。结果表明,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引起苏鲁两省杨树白粉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杨球针壳,该菌为害I-69杨、I-72杨、I-107杨、NL895杨和中华红叶杨属首次报道。杨球针壳能寄生在多种杨树上,严重时引起杨树提前落叶;同时发现,杨球针壳、落叶松杨叶锈菌的夏孢子阶段和杨盘二孢菌3种病原菌同时生长在同一张杨树叶片上,引起3种类型的病害症状,这种现象也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整理鉴定了多年来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采集到的森林植物病害标本45份,共鉴定出病原38种,其中真菌34种、类菌质体1种、瘿螨3种。本文报道了病原20种,其中:真菌病原4目5科16种,分属于非褶菌目多孔菌科2种,丝孢目暗孢科4种,黑盘孢目黑盘孢科4种,球壳孢目半壳孢科2种、球壳孢科4种;类菌质体1种,瘿螨3种。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瑞丽市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种植基地,发现一种铁皮石斛叶斑病。通过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经传统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鉴定,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细胞计数板法测定该病原菌的形态学特性及产孢性能。结果表明:该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5~30℃,其中28℃时菌丝生长量最大,最适pH值为5~6;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3~4。此菌对碳源要求不严格,能利用多种碳源,但利用能力有差异;硫酸铵、氯化铵作为氮源的培养基明显不利于菌丝生长,其他供试氮源均对该菌菌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野外定点观察、抽样调查和室内实验测定等方法,对辽东地区油松落针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油松落针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特点明显,每年5~7月针叶枯黄脱落,8~10月针叶上出现明显的无性和有性子实体,该病原菌的侵染循环周期为1年;油松落针病的发生与坡向关系不明显,与坡位有明显关系,坡下腹发病较重;人工纯林病害的发生程度最重,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混交林的发病程度较轻;林分密度越大发病越重,郁闭度越大发生越重;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随着病情加重而减少,其中速效氮表现最明显;全氮、全磷、速效钾的含量与病害发生关系不紧密.  相似文献   

12.
油松针叶枯黄原因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承德避署山庄及其周边地区的油松针叶大量枯黄,侧枝枯死或整树枯死是由于松大蚜的严重危害所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接种试验方法对采自辽宁东部地区油松上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m conignum)、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2个真菌种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2个种均是引起油松落针病的主要致病种,并且症状表现、致病特点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物质转化、能量流动、土壤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栖息地。根据油松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研究现状,对油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和氮以及真菌和细菌相关研究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油松营林、造林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Boletus griseus Frost.(灰盖牛肝菌),Boletus sp.和Suillus grevillei (Klotz.) Sing. (厚环乳牛肝菌)3株菌根菌在纯培养条件下对温度、pH、盐浓度和水势等4个因子的生态适应性以及同油松和湿地松纯培养合成菌根的能力。结果表明,pH和盐浓度对菌根菌生长的影响比较小,而温度和水势则对真菌的生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B.sp.与S.grevillei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能力,而B.griseus则稍差。此外,结果还表明PEG4000可能会促进菌根菌在液体培养中的生长。在菌根纯培养合成研究中,共形成5种菌根,其中油松-B.griseus属新发现的外生菌根。5种菌根中,以油松-S.grevillei和湿地松-B.griseus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的苹果树上的轮纹斑、干腐斑及病枯枝取样,观察到苹果轮纹病菌与苹果干腐病菌的有性阶段的形态特征容易区分,无性阶段在形态特征上不易区分。经人工接种,两种病原菌在果实上引起的症状相同。经测定,两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酯酶同工酶有差异,两菌的菌丝能融合。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公园内不同类型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类型绿地,各林地内的细菌浓度、霉菌浓度和放线菌浓度变化幅度较大,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科尔沁沙地极端气候条件对外来树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科尔沁沙地在1999~2002年出现了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期和极端最低气温。一些外来树种发生了树冠干枯和植株枯死。遭受冻害的外来树种有华山松、侧柏、刺槐、臭椿、槐树、大扁杏和山楂等18种。在干旱期间杨树固沙林枯死率比较高,达8%~33%,樟子松耐旱抗寒,林分枯死率比较低,为0~6%。最不耐旱的树种是落叶松,其次是沙地云杉和枯枥木花曲柳。比较耐旱的树种有油松、东宁赤松、怀槐、暴马子、榆树、刺榆和桑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油松育苗与前茬地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抓好油松育苗与前茬地有直接关系,油松重茬地最佳;新茬地通过客土改良,也可起到一定效果;未经土壤改良的新茬地最差。重茬地是培育油松优质壮苗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20.
巴山松和油松地理分界和分类关系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山松和油松二者的地理分界和分类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对包括巴山松分布区和油松分布区南缘部分的15个天然林分球果、种子和针叶方面的24个形态特征的测定,采用多变量分析技术,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了巴山松和油松的形态差异和地理分界。结果表明,巴山松和油松在球果、种子等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巴山松作为一个独立种为宜,它与油松的地理分界在米仓山至大巴山一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