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籽白莲又称籽莲或白莲,生产中称籽莲,深加工后称白莲。它是我国荷莲三大类型品系(藕莲、籽莲、花莲)的栽培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产区,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省为多。籽白莲加工食品——莲籽八宝粥、莲蓉、莲籽汁、莲糕、莲籽糊等上百种高档营养食品畅销海内外。  相似文献   

2.
白莲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水生农产品,鲜嫩的白莲籽既可作水果生食,又可以炒食,还可以煨制莲籽龙骨汤、莲籽排骨汤、莲籽银耳汤等,味道鲜美,色香爽口,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鄂南水乡嘉鱼县有白莲面积2 000 hm2以上,在白莲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莲田杂草为害严重,一般的化学除草剂不能使用;二是缺硼莲田的空秕率较高;三是年限久的老莲田病虫危害严重;四是寒潮低温导致大量的荷花死亡.为了提高白莲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我们针对以上情况,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了如下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我国莲资源及育种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莲(NelumbonuciferaGaertn.),是我国最具特色、栽培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丰富的水生经济作物。近些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植莲区进一步扩大,对新品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同时反过来也刺激了莲的科研工作,我国在莲品种资源、育种、繁种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文仅对莲(包括藕莲、籽莲和花莲)资源与育种情况作一概述。1栽培简史及分布莲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距今5000多年前的河南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了炭化莲籽。《诗经》中《郑风》与《陈风》篇分别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彼泽之陂,有蒲有荷”的颂荷诗…  相似文献   

4.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普遍分布.按照生产用途的不同莲藕主要分为藕莲、籽莲和花莲3类,其中藕莲作为蔬菜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中国和日本,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莲藕产品包括鲜藕、藕粉和莲籽,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质营养元素,是公认的风味副食品和滋补食品;同时莲藕副产品如藕节、莲芯(胚芽)、莲须(雄蕊)、莲梗等均可入药,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能[1].  相似文献   

5.
对2013年梁山出土的古莲(命名为梁山古莲)进行了种质资源价值研究。断代分析结果显示,梁山古莲籽距今时间最长约为731 a,入土年代处于我国元朝初期,古莲籽发芽率在90%以上,不同方位取得的莲籽大小存在明显差异;表型分析表明,梁山古莲属于中国莲系大株型少瓣红莲类群,为黄河流域野生莲,古莲群体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显示,梁山古莲与山东地方品种马踏湖白莲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6.
鲜食籽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食籽莲系以食用嫩莲籽为目的的籽莲品种,食用品质优良、结实率高、莲蓬商品性好。与采摘老莲蓬相比,采摘嫩莲蓬的田块莲蓬总数增加20%以上,鲜售莲蓬价格高,同时又免去大量的加工成本,鲜食籽莲种植效益大幅提高,每1hm2鲜食籽莲的产值达到90000元以上,比加工干莲籽增加约1倍,经济效益十分突出。2001年以来,金华市农科院先后引进国内籽莲优良品种10余个,并开展籽  相似文献   

7.
莲潜叶摇蚊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莲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籽莲和花莲3大栽培类型,我国多数省区均有种植,是重要的水生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8.
莲藕,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中能产生肥嫩根状茎的栽培种,学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别名莲、藕、荷等,起源于中国和印度,在我国有约3000 a的栽培历史[1]。藕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鲜藕还含有20%的糖类物质和丰富的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可单独作菜,也可以作其他菜的配料,可与肉类煮食、炒食,也可以加工。莲籽多去皮、去心,加工成通心白莲,烘干后作营养食品,供出口或内销。藕节、荷叶、莲蓬及莲籽均可入药。  相似文献   

9.
我国植莲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亦较丰富,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各地又研究出不少新的栽培技术,对籽莲生产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现将籽莲高效栽培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建德市是浙江省白莲的主产区,拥有800余a的种植史。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栽培加工技术,出产的白莲籽大粒圆,炖煨易熟,香醇可口,品质上乘,早在南宋时期就被钦定为皇室贡品。近年来,白莲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以大慈岩镇为中心的莲籽产业带。2009年该市白莲种植面积达800余hm2,总产值2500多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莲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籽莲和花莲3大栽培类型,我国多数省区均有种植,是重要的水生经济作物。莲潜叶摇蚊  相似文献   

12.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属于莲科(Nelumbonaceae)莲属(Nelumbo Adans),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莲属植物仅包含2个种:中国莲(N.nucifera Gaertn.)和美洲黄莲(N.lutea Pers.).中国是莲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莲最大的栽培地,莲在我国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形态和利用部位,莲被分为子莲、花莲和藕莲3个类型.莲的用途极广泛,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可入药,莲籽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在我国,莲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在生长发育、遗传育种、组培快繁、品种分类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且深入的研究.近些年来,很多学者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了莲的品质鉴定、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对深入研究莲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以及莲种质资源的保护、发掘和利用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栽培模式及干莲籽的售前处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子莲研究与应用的主要进展,为今后子莲的高产栽培、脱壳、去心加工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莲壳是通心白莲(子莲)生产的副产品,我县是通心白莲生产基地,栽培面积在3万亩左右,每年约有莲壳50万公斤,为了提高白莲生产的经济效益,广辟食用菌培养料的来源,我们于1985~86年进行了莲壳栽培凤尾菇试验,生物效率达100%左右。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凤尾菇菌种由福建建阳提供。培养料为纯莲壳,不加任何辅料。栽培前一天用0.5%的石灰水浸泡,第2天捞起,用清水冲洗使pH 在8左右,沥水至含水量约65%。采用室内床架和室外阳畦栽培,层播法播种(三层料三层种),菌种用量为干料的10%(下两层各占25%,表面占50%)。播种后压实,覆薄膜常规管理。(二)试验结果1986年7个试验点在9月底~10月上旬播种,播种后第2天菌丝开始萌动,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5.
白莲是建德市的七大特色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大慈岩镇以里叶村为中心的十多个行政村,已有8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浙江省白莲(籽莲)的主产  相似文献   

16.
湘潭寸三莲     
潭寸三莲又称半渡红,系湘白莲中最优品种。它以三粒莲籽并列的宽度超过一寸而得名。寸三莲莲籽颗粒圆壮均匀;肉色乳白,、质地细腻,易熟耐煨,久煮不碎,汤清而不浑,清香味美,落口消融。以色、香、味、形俱优而著名,历代都作为珍品进贡皇室,称为贡莲。 寸王莲原产湘潭县城西杨塘(今湘潭市岳塘区杨塘)。自汉朝以来,一直有栽培,但面积不大,单产低。新中国成立后,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1959~1981年湖南省外贸部门收购白莲13,923吨,其中湘潭寸三莲为4010.7吨,占总收购量的34.72%。 1984年全县种植9.4万亩,总产量达14,100吨,比1959年增加306.5倍…  相似文献   

17.
新洲地处武汉市东部,位于大别山脉中间隆起地带南缘,南临长江.区内物产丰富,名特优农副产品众多,其中新洲龙王白莲久负盛名,新洲龙王白莲富含淀粉、蛋白质及棉籽糖等,是良好的药用滋补品.干莲籽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达62%,蛋白质含量高达 18%,钙、磷、铁质及维生素 B1、B2 和胡萝卜素含量也相当丰富.李时珍[1]《本草纲目》中记载,莲籽"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将莲子捣碎和米作粥饮食,轻身益气,令人强健".1965年,新洲龙王咀农场生产的白莲在广交会上,被外贸部命名为龙王牌白莲.  相似文献   

18.
莲籽是建德市的七大特色产业之一,已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以大慈岩镇为中心的莲籽栽培区域是浙江省莲籽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莲籽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不同比例的棉籽壳、莲籽壳、玉米芯、稻草、茶籽壳、芦苇渣组合成8个试验配方,以全棉籽壳料栽培作对比,比较不同配方对小姬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个配方中,配方5(棉籽壳28.32%、莲壳66.08%、菜籽饼5%、石灰0.6%)为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20.
鲁运江 《长江蔬菜》2000,(11):15-17
莲鞭即莲藕地下茎前期没有膨大、鲜嫩的莲带,水分充足,味道甘甜,解渴润喉,既能生食,又可熟食,是一种无公害的水生特色菜.嘉鱼县烟墩村66.7 hm2(1 000亩)白莲,每年莲鞭收入8~10万元,一般667 m2产莲鞭20~25 kg,产值80~100元左右,既充分利用白莲的生产前期,开发培植莲鞭增效,又不影响白莲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