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控栽培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新兴技术,小麦实施化控栽培,可以调控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抗逆能力,促进早熟、高产。一、防止倒伏1.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10-6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2.  相似文献   

2.
<正> 化控栽培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新兴技术。小麦实施化控栽培,可以调控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抗逆能力,促进早熟、高产。 (一)防止倒伏 1、喷施多效唑 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30公  相似文献   

3.
<正> 化控栽培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新兴技术,小麦实施化控栽培.可以调控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抗逆能力,促进早熟、高产。 1.防止倒伏。①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667米~2喷洒0.02%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  相似文献   

4.
<正> 化控栽培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小麦实施化控栽培,可以调节控制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强抗逆能力,促进早产、高产。一、防止倒伏 1.喷多效唑。小麦起身期,每667米~2喷洒200毫升/千克多效唑溶液30千克,  相似文献   

5.
化控栽培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新兴技术,小麦实施化控栽培,可以调控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抗逆能力,促进早熟、高产。1.防止倒伏(1)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ppm 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2)喷施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拔节初期亩喷0.15~0.3%矮壮紊溶液50~75公斤,可有效地抑制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部粗硬,从而防止倒伏;若与2、4—D 丁酯混用,还可以兼治麦田阔叶杂草。(3)喷施助壮素在小麦拔节期间,每亩用助壮素15~20毫升,兑水50~60公斤叶面喷施,可抑制节间伸长,防  相似文献   

6.
小麦实施化控栽培,可以调控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抗逆能力,促进早熟、高产。一、防止倒伏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返青后期,每公顷(合15亩)喷洒200×10-6多效唑溶液45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喷施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小麦拔节初期,每公顷喷0.15%~0.3%矮壮素溶液750~1125千克,可有效地抑制节间伸长,防止倒伏;喷施助壮素:在小麦拔节期,每公顷用助壮素225~300毫升,对水750~900千克叶面喷施,可抑制节间伸长,防止后期倒伏。二、增强抗旱能力在小麦孕穗期,每公顷小麦用抗…  相似文献   

7.
<正>一、实施化控,防倒高产1.喷药防倒。①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返青后期,每亩喷洒20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②喷施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小麦拔节初期,每亩喷0.15%~0.3%矮壮素溶液50~75千克,可有效地抑制节间伸长,防止倒伏。  相似文献   

8.
1.1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毫克/公斤的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1.防止倒伏 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施200ppm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喷施小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能增加小麦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强小麦剑叶的光合作用,增加光合产物向茎秆和子粒的输送;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喷施小麦,对小麦第一、二、三节节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控长作用,降低了植株的高度,从而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为小麦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董扬 《农业科技通讯》2022,(12):150-153
为明确多效唑喷施时期和剂量对甜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吉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拔节后期分别喷施浓度为300 mg/L、600 mg/L、900 mg/L的多效唑溶液,以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可以使甜高粱株高降低,茎粗增大,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在甜高粱拔节中后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均能够提高甜高粱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可显著提高甜高粱叶片中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拔节中期喷施900 mg/L的多效唑可有效增强甜高粱的抗倒伏能力及光合能力,有利于稳产,是较适宜的化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董扬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0):75-80
为了筛选出能有效降低糜子株高、提高其抗倒伏能力的化控剂及其最佳喷施期,并探讨不同药剂对糜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分别于分蘖期、拔节期对齐黍1号喷施4种化控剂(多效唑、甲哌■、矮壮素、烯效唑),并设置清水对照。于灌浆期、成熟期测定各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茎秆特性以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结果显示:在糜子分蘖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甲哌■、矮壮素、烯效唑都能不同程度地矮化植株,增加茎粗,提高其抗倒伏能力,达到增产效果;4种药剂处理中除烯效唑外均能显著提高叶片的SPAD值,增强光合效率;与CK相比,喷施化控剂对糜子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显著;总体来看,分蘖期化控效果优于拔节期。分蘖期喷施多效唑化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主茎高、茎秆倒伏指数分别显著降低4.59%、22.59%,地上部干质量、净光合速率、产量分别显著增加2.20%、26.13%、7.53%,可作为糜子高产栽培适宜的化控抗倒伏措施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 冬前,小麦常因播种过早、播量过大或田间管理不当而出现旺长。小麦旺长苗植株抗逆性差,极易发生冻害,影响小麦产量。因此,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小麦安全越冬。 1 控制肥水。发现小麦旺长后,应控制施肥和浇水。对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田块,应立即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 2 化学控制。化控以选用多效唑为宜,可明显地控制叶片生长,延缓生育进程,提高植株体内的养分含量,增强抗冻能力。施用多效唑要注意用量和时期,一般旺长苗在越冬前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g,均匀喷施。 3 中耕培土。旺长麦田进行深中耕,可  相似文献   

14.
小麦叶面喷施化控剂是降低小麦倒伏风险、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本试验以豫审小麦泛麦536为材料,探讨了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调节安、麦业丰等不同成分化控剂对小麦农艺形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泛麦536拔节初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调节安、麦业丰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降低小麦株高、穗下节长度、第一节长度,最高分别降低了3.7%、4.6%和8.0%;叶面喷施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泛麦536产量显著增加2.2%。叶面喷施麦业丰在有效降低泛麦536株高的同时,对提高泛麦536产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化控剂对小麦矮抗58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矮抗58为试验对象,选择3种不同化控剂为试验处理,研究了化控剂对小麦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化控剂多效唑、吨田宝和赤霉素能有效抑制小麦株高,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增幅3.6%~9.8%。其中,在小麦拔节期喷施多效唑能显著降低小麦的株高;开花期喷施一定浓度吨田宝可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延长穗下节间长度,为提高旗叶的光合速率奠定了基础。在小麦灌浆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显著提高了千粒重和产量,而多效唑处理不显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化控剂间小麦的穗粒数、结实小穗数与产量的差异显著,而不孕小穗数、千粒重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倒伏”是高肥水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为防止倒伏、促进增产开辟一条新途径,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一、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10-6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25%多效唑30 g/亩、25%多效唑60 g/亩、5%烯效唑50 g/亩、5%烯效唑100 g/亩、20%多唑·甲哌鎓30 g/亩、20%多唑·甲哌鎓60 g/亩、钜控(微生物菌剂)100 g/亩、钜控(微生物菌剂)150 g/亩、CK(清水)9个不同化控剂及其用量处理,研究喷施不同药剂、不同剂量的化控剂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在返青期喷施化控剂均能降低植株高度,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钜控(微生物菌剂)能明显促进穗部增长;化控剂处理穗粒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除与25%多效唑的2个不同剂量处理呈显著差异外,其他药剂处理较对照均无明显差异;对照亩产最高,其次为5%烯效唑50 g/亩和25%多效唑30 g/亩;25%多效唑、5%烯效唑和20%多唑·甲哌鎓在增加剂量后,株高、穗长、结实小穗均不同程度减少;4种化控剂增加剂量后,产量均降低,减幅最大的为25%多效唑,最小的为钜控(微生物菌剂)。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施用的化控剂及用量为5%烯效唑50 g/亩、25%多效唑30 g/亩和钜控100 g/亩。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堂 《农家顾问》2006,(10):36-37
小麦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具有控旺促壮、增强抗逆性、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并有利于优质、早熟等多重效果。 1.多效唑①在小麦播种前,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加适量水溶解后拌麦种100千克。拌匀堆闷4~6小时,晾干播种,可使幼苗抗寒、抗旱;②在小麦起身期,每667平方米喷洒20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糜子在种植生产中易倒伏,其是制约糜子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利用多效唑和矮壮素能有效改善作物抗倒伏性,研究其对糜子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稳定糜子产量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撑。在大田条件下,以抗倒品种陇糜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多效唑、矮壮素不同用量,并设清水为对照,在拔节期、抽穗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成熟期调查各处理陇糜9号茎秆的株高、重心高度等形态及力学特征,分析其对茎秆抗倒伏调控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陇糜9号对多效唑、矮壮素2种化控剂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但拔节期、抽穗期叶面喷施均可显著降低株高、重心高度及倒伏指数,从而显著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从喷施时期来看,拔节期喷施2种化控剂的形态指标和抗倒伏指标均低于抽穗期,化控效果优于抽穗期,是糜子化控的最佳时期;并且多效唑效果优于矮壮素。在拔节期喷施多效唑还可以增产,在拔节期施用1.05 kg/hm2的多效唑,糜子产量最高(3 445.2 kg/hm2),较清水对照增产3.81%。  相似文献   

20.
董扬 《天津农林科技》2023,(1):14-16+30
为明确多效唑溶液喷施时期以及浓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甜高粱“吉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株高达到30、 80、130 cm时喷施浓度为300、600、900 mg·L-1的多效唑溶液,用清水作对照(CK)。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溶液可改变甜高粱植株茎秆的形态特征,使植株株高、重心高度降低,茎粗增加,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吉甜2号”在株高80 cm时喷施900 mg·L-1的多效唑溶液可有效增强甜高粱的抗倒伏能力,有利于稳产,是较适宜的防倒伏增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