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白痢杆菌病近年来呈流行趋势,在一些鸡场发病十分普遍,严重地影响鸡场的正常生产,尤其对雏鸡的危害更为严重,死亡率常达10%~30%,甚至个别鸡场高达41%。 主要症状:潜伏期一般为4~5天,出壳后感染的雏鸡以7~10日龄时病雏逐渐增多,至第2~3周龄时病雏和死雏均达到高峰。 最急性者往往无特异性症状而突然死之。一般表现为精神不振,缩头闭目,两翼下垂,挤成一团。病雏腹泻,排出白色浆糊状的粪便,肛门周围的羽毛常被沾污而粘在一起,干结后常引起排粪困难和肛门周围炎,因疼痛而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由于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有的病雏出现眼盲,或腿关节肿胀,跛行。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性病例或带菌者。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2003年2月21日,凌海松山镇某养殖户来我站动物门诊部求诊,其饲养的12日龄雏乌鸡自3日龄开始发病,患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垂翅,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病鸡排白色米汤样粪便,个别雏鸡排绿色稀便,有的雏鸡排便时发出尖叫.  相似文献   

3.
15日龄雏鸡自3日龄开始发病。患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垂翅,食欲不振,甚至废食。病鸡排白色米汤样粪便,个别雏鸡排绿色稀便,有的雏鸡排便困难,排便时发出尖叫声。病程一般为l~3d,病雏生长缓慢,衰竭而亡。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2005年3月5日,开发区杏山街道某养殖户到我中心动物门诊部求诊,主诉:他饲养的13日龄的蛋鸡雏鸡从4日龄开始发病,患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耷拉翅膀,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病鸡大多数排白色米汤样粪便,个别排淡绿色稀便,有的雏鸡排便时发出尖叫,病程一般2—4d,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16日,泸西县三塘乡王某家饲养的土杂雏鸡,21日龄时发病,开始时少部分雏鸡出现不喜欢活动,闭目打瞌睡,食欲不振,畏寒怕冷,拉白色浆糊样粪便,羽毛松乱。个别鸡呼吸困难,肛门周围被粪便糊住,干结后形成硬块,堵塞肛门,排便困难。3 d后全场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白痢病。现将诊断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6.
雏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雏鸡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发热、拉白色粥样或黏液性粪便为特征,一般5~6日龄开始发病,7~14日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特别是7~1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最高,严重影响着育雏成活率及鸡群质量。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7.
殷秀玲 《中国家禽》2005,27(17):55-56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发热、拉白色粥样或黏性稀粪便为特征,一般5~6日龄开始发病,7~14日龄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特别是7~1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最高,严重影响育雏成活率及鸡群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市某养鸡专业户养有3000只肉鸡,实行地面育雏。据户主讲:7日龄接种了新城疫IV系疫苗,8~10日龄在饮水中加入0.005%的恩诺沙星,13日龄接种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16日龄脱温分群。两天后,发现个别鸡只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头下低,两翅下垂,不愿走动,“叽叽”叫,闭目打盹,肛门周围粘着白色的粪便。于是,挑出单独饲喂,过两天死了5只,又发现个别鸡只肛门周围有血色黏液,严重的可见红色血样粪便。随后几天,仍有死亡,累计死亡了30只,死亡率达10.2%。1临床症状从18日龄开始发现个别鸡只拉白色粪便,白色水样黏液附在肛门周围,过两天发现有血样粪便,…  相似文献   

9.
雏鸡沙门氏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雏鸡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侵害20日龄以内的幼雏。以发热,拉白色粥样或粘液性粪便为特征。一般5~7日龄开始发病,7~14日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育雏成活率及鸡群质量。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2007年11月上旬,我镇某农户引进雏鸡1200羽,13日龄时有少量鸡只排出白色稀便,精神不好,翅膀下垂,打瞌睡,重者肛门被白色糊状粪便堵塞,5d内病情不断加重,发病率达41%,死亡率16%,经检查,确诊为鸡白痢。通过用药治疗,至21日龄雏鸡停止死亡。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患病鸡排白色糊状稀便。笔者根据我县养鸡业的实际情况,把该病例的诊断、防治办法及体会叙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1年5月上旬,阳原县化稍营镇某个体养鸡户饲养的1200只海赛克斯蛋鸡在31日龄时有250只相继发病,2天内死亡150多只,病死率达60%,此时养殖户速来我处求治。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1.发病原因养殖户在雏鸡6~8日龄时没有搞首免,20~23日龄时也没搞二免,加之养殖户对免疫程序掌握不好,部分鸡只正处于该病潜伏期,促使本病加速传播,从而导致此病迅速发生。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独隅一边,呆立,全身羽毛蓬乱,食欲减退,躯体左右摇摆,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排白色水…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05年3月5日,开发区杏山街道某养殖户到我中心动物门诊部求诊,主诉:他饲养的13日龄的蛋鸡雏鸡从4日龄开始发病,患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耷拉翅膀,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病鸡大多数排白色米汤样粪便,个别排淡绿色稀便,有的雏鸡排便时发出尖叫,病程一般2~4d,患病雏鸡生长缓慢,消瘦、衰竭死亡。该养殖户曾按照鸡痘和细菌感染进行治疗,先后使用安普霉素、氟苯尼考、泰乐菌素等抗菌药物及黄芪多糖、金丝桃素等抗病素毒药物均没有疗  相似文献   

13.
1 发病情况 我市一养鸡场2005年1月8日出雏3000只当地土鸡。采用的免疫程序是鸡新城疫Ⅳ系弱毒冻干苗10日龄、28日龄饮水和鸡法氏囊弱毒冻干苗14日龄、30日龄饮水。雏鸡于35日龄开始出现拉稀、打呼噜症状,夜间更为明显。粪便呈白色、黄白色,并出现死亡。先后用痢特灵、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抗菌性药物及添加营养性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42日龄时,雏鸡表现张嘴呼吸、肿颈、发出气管椤音,有的鼻流黏液,头、眼水肿,发出特殊的嘶哑叫声,每天死亡50~60只。发病率为75%,病死率为65%。  相似文献   

14.
1白色稀便 当鸡粪为白色糊状时,一般多见于鸡白痢、法氏囊炎或禽霍乱。鸡白痢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多发生于1~3周龄雏鸡和7~14月龄成鸡。典型的症状是拉白色糊状粪便(白痢),此种粪便一排出即凝固为石灰石状,堵塞肛门,雏鸡常因全身性败血症而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 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白色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多表现出壳后少部分死亡、7~10日龄死亡达高峰,14日龄后死亡渐止。但初生1~3天的幼雏即暴发鸡白痢,并表现高死亡率现象,比较少见。1991年8月江苏某种鸡场发生一起初生1~3天的幼雏大批发病死亡,死亡率达41%,经实验室诊断,结合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确诊为急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情况 广西玉林市李某2005年6月引进养三黄雏鸡1000羽,在7日龄和27日龄分别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和鸡新城疫疫苗Ⅳ系苗饮水免疫,14日龄和30日龄时用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2005年6月10-11日为阴雨天气,饲养棚漏雨,7月13日,有25只雏鸡发病,出现呼吸困难、排黄绿色稀粪便,有的粪便中带血.李某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第二天其它鸡只相继发病,7月15日雏鸡40日龄,每日发病50多只,5天共发病300只,死亡190多只。发病率达30%,死亡率达19%。  相似文献   

17.
2003年2月21日,凌海松山镇某养殖户来我站动物门诊站求诊,其饲养的12日龄乌鸡雏自3日龄开始发病,患鸡表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垂翅,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病鸡排白色米汤样粪便,个别雏鸡排绿色稀便,有的雏鸡排便时发出尖叫,病程1~3天,病雏生长缓慢,消瘦、衰竭死亡。该养殖户曾经按照粘膜型鸡痘、细菌性感染进行治疗,先后使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蒽诺沙景、庆大霉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及病毒灵、病毒唑、金刚烷胺等抗病毒性药物均无效,死亡鸡数继续增多。  相似文献   

18.
雏鸡痛风的诊治我场于94年6月24日购进AA苗鸡1100羽,用自配饲料饲喂,3日龄时雏鸡发病,经剖检诊断为痛风(尿酸盐沉着)。现简要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和症状6月27日,发现鸡群腹泻,精神不振,少动,食欲下降,粪便呈粉白色。病鸡肛门附近有白色粪污。次...  相似文献   

19.
刘义绵 《北方牧业》2006,(12):18-18
<正> 河北省晋州市城南一鸡场饲养的雏鸡发病并死亡,2006年5月20日,场主带12只死亡雏鸡前来就诊。该鸡场各日龄鸡共存栏14000羽,饲养的20日龄2200羽雏鸡在前几天每天死亡三四只,没有引起注意,19日死亡10只,20日已死亡12只,此批雏鸡按正常程序免疫,在5日龄时用新支二联点鼻,14日龄时用法氏囊点鼻,同时注射新城疫油苗。发病鸡主要症状是羽毛松乱,食欲下降,有的排红色粪便,有的排白色粪便,4天前在饲料中添加了地克珠利用来预防球虫病。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 2007年11月上旬,我镇某农户引进雏鸡1200羽,13日龄时有少量鸡只排出白色稀便,精神不好,翅膀下垂,打瞌睡,重者肛门被白色糊状粪便堵塞,5d内病情不断加重,发病率达41%,死亡率16%,经检查,确诊为鸡白痢。通过用药治疗,至21日龄雏鸡停止死亡。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患病鸡排白色糊状稀便。笔者根据我县养鸡业的实际情况,把该病例的诊断、防治办法及体会叙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