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仪祉是中国由古代科学技术进入近代科学技术治河的开路人.在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史上,他不仅大量引进、传播西方先进水利科学技术,也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治水理论.他肯定了中国传统堤防的作用,提出"学术筑堤";注重堤防的治导作用,将河道整治工程作为筑堤防洪的外延;强调植物固堤护滩要避其松土之短,扬其助淤之长;他还希望全面改进传统堤防的施工管理和基础科学研究,建设防洪、治导、灌溉、交通一体化的堤防.  相似文献   

2.
崔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72-14174,14179
1913~1915年,张謇在担任民国政府农商总长期间,在农业领域采取了许多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力措施,如兴修水利、观测气象、培育良种、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等。尤其是他大胆引进外资、鼓励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做法已经具有了改革农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些措施是张謇试图把中国传统农业引向世界近代农业的重要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在中国的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尹北直 《农业考古》2015,(3):300-304
李仪祉作为我国近代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在引介西方先进水利科学技术理论方面功不可没,其编著的通用水利教材《水功学》,融合了中国传统治水要义与西方近代工程理论,填补了中文水利教材的空白。通过分析《水功学》的由来、成书经过、体例、内容和特点,可以看出该书内容体系方面的独特性,展示了中国水利科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具有较高的科学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农会自清末在中国出现以来,由于其所独具的特殊功用而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毕生致力于"棉铁主义"的清末状元张謇在中国近代农会的发展及兴盛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近代农会的进程,从而为我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在对中国近代农会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进行概要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张謇农会观思想的起因与发展,以及其中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謇与袁世凯的交往长达三十余年,他从最初的相识荐袁、拥袁合作、相互借重到后来的分离,张謇曾幻想依靠袁世凯实现自己“实业救国”的抱负,却以失败而告终。二人分分合合,充满波折的交往过程反映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与坎坷。  相似文献   

6.
张謇对中国农垦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对中国农垦事业的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马万明近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上下求索。张謇这位清朝末期的状元,也曾踌躇满志,以一片爱国热情和富民强国的宏愿,艰难而不断地探索着救国之路。他经历了实业救国...  相似文献   

7.
民族英雄林则徐是近代著名的治水专家,他非常重视把水利工程作为景观来建设,特别是强调水利景观工程的坚固与技巧之美、水利景观的树艺之美、水利景观的人文成化之美和水景的清漾与畅顺之美。  相似文献   

8.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亦是我国水产教育的著名开创者之一。他于1905年开始筹设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上海水产大学前身),为当时我国的水产教育奠定基本框架和理念。张謇兴办水产教育,其思想本源可归结为以农为本、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产学互惠、渔防两用等5点。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民国时期区域性治水方略的出现,和治水权利从士绅向近代国家的转移趋势。在这个基础上采用了水利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施工组织制度。民国时期为了解决广东的粮食问题,大力兴建各类水利设施,在平原实行筑闸联围,增建堤段;在山区大建各种类型灌溉设施。为此,民国时期广东的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超过明清时期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利是从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系统、全面地体现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是对传统治水观念的大发展和大解放,是一种治水观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概述了我国近几年发生旱灾造成的影响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应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提出了应重点养护水源、疏通渠道、节约用水,以及采取政府促动、部门联动、企业共建、市场跟进、制度护航等相应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同省份高蛋白栽培大豆的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目录>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对我国高蛋白材料在不同省份之间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黄淮夏大豆生态区是我国的高蛋白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3.
蒙河拓浚工程是淮河治理的国家重大工程之一,通过蒙河拓浚等工程措施,使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河道达到设计行洪能力。该工程也是安徽阜南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之一,通过分析拓浚工程对湿地公园维管植物、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监测和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措施,保护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资源,以有效发挥湿地调洪蓄水、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郝玲  赵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662-8664,8713
通过对淮河流域18个站点近50年的历史降水资料分析,阐述其暴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58~2007年淮河流域暴雨日数和暴雨量的年际变化幅度均较剧烈,尤其20世纪90年代末,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均明显增加;且淮河流域暴雨呈准2年周期振荡。从空间角度分析,暴雨中心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西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5.
张亚琼  周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2):167-169
我国古代很多经典的水利建设实例是当今建设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源。该研究阐述了杭州西湖产生的原因,概述了杭州西湖变迁与水利建设的密切联系,并梳理了杭州西湖与钱塘江、周边群山、农田灌溉、城区发展及风景园林格局之间的关系,探究了西湖变迁过程中水利建设所体现的整体观,以及在当今水利建设中应遵循风景统筹的整体性思想。  相似文献   

16.
淮河原本是一条出路通畅,直接入海的河流,但黄河夺淮以后,淮河流域自然灾害极为频繁,本文以明清时期有关记载淮河流域灾荒的诗歌作为基本研究素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明清两代淮河流域水灾、旱灾、潮灾、蝗灾等的基本概况和特征,对淮河两岸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还对淮河流域的救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林 《北京农业》2012,(9):182-183
从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出发,讲解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创新策略方法: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技含量,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扩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评估农业旱灾风险,文章从危险性、暴露性、灾损敏感性、抗旱能力四个方面分析安徽省各地区农业旱灾风险等级,建立正态云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农业旱灾风险为中险;淮南、合肥淮河流域、滁州淮河流域、六安淮河流域为轻险。评估模型可实现评语与评估指标值间不确定映射,体现旱灾评估随机性,为安徽省淮河流域农业旱灾防控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