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衢州市早翻早稳产、安全生产栽培技术,设置了早翻早4个播期和5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考5 250 kg/hm2的目标产量,金早47在7月25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中早39在7月20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金早09和甬籼69在7月15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嘉早311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早稻品种单一、丰产性差等问题,引进早稻新品种中早46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中早46具有穗长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抗性良好等优势,产量等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金早09,增产潜力大,适宜在义乌市推广。  相似文献   

3.
衢州地区早籼稻金早09的试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早籼稻金早09的示范种植表现,总结了金早09的主要栽培技术,以为推广该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7个救灾水稻品种进行2年播期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钱优2号在7月中旬以前补播救灾最佳,威优402在7月下旬补播救灾产量较高,温926和中早39在7月底补播较为适宜,7月底后均不适宜用于救灾。  相似文献   

5.
通过龙游县双季稻机插主栽品种搭配试验,经机插适应性、丰产性等性状比较,选择出适宜本地机插的双季稻搭配较佳组合7组,即中嘉早17-甬优9号、中嘉早17-甬优15、中嘉早17-秀水134、中嘉早17-绍糯9714、金早47-甬优15、金早47-甬优9号-金早47-浙优18。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品种不同移栽期对早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本试验在其他试验因子相同的情况下,对余姚市目前的早稻主推品种中早39和甬籼15开展品种对比和移栽期试验。结果表明:在2016年早稻育秧期间温度适宜、孕穗期间梅雨天气较少的情况下,适当早播均能有效提高中早39和甬籼15的秧苗素质,加快分蘖,提前生育进程,最终提高实际产量。  相似文献   

7.
品种搭配到位早稻品种:常规稻为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中早39,杂交稻株两优819。晚稻品种:H优518、陵两优268、潭两优83、株两优819。具体搭配如下:湘早籼45号+H优518,湘早籼45号+陵两优268,湘早籼45号+潭两优83,株两优819+H优518,株两优819+株两优819,中嘉早17(或中早39)+株两优819。播期安排到位早稻杂交品种播期3月18~24日,常规品种播期3月28日前;晚稻杂交品种播期7月1~3日,H优518播期6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常规早籼稻新品种金早09在金华市婺城区直播栽培的产量及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谷粒椭圆形,抗倒性较好,抗稻瘟病,产量高.从播种期、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为金早09在婺城区及周边地区的直播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常规早籼稻新品种金早09在金华市婺城区直播栽培的产量及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谷粒椭圆形,抗倒性较好,抗稻瘟病,产量高。从播种期、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为金早09在婺城区及周边地区的直播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的研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在不同镉污染水平下水稻品种间的镉积累差异,以中嘉早17、金早51、中组143、甬籼15、嘉创18、中早39和浙1831共7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比较分析在2.70 mg/kg和5.77 mg/kg的镉污染土壤中各水稻品种的镉低积累水平,以筛选出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间镉积累特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中嘉早17、金早51、浙1831均具有一定的镉低积累特性,表现为金早51>浙1831>中嘉早17,而中组143、甬籼15等品种耐镉性较差,不具有镉低积累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播期和品种类型对沿黄稻茬小麦次生根数量的影响,以3个播期、8个不同筋力型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沿黄稻茬麦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单株次生根条数的影响为早播中播晚播,播期和品种类型对沿黄稻茬小麦次生根数有显著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适当早播,越冬期发根时间长,次生根多。同一品种在同一播期的同一生育时期,旱地小麦的单株次生根数明显高于稻茬小麦。不同品种类型单株次生根数的总体表现为中筋强筋弱筋。沿黄稻茬麦区适宜栽培中筋小麦品种,且中筋品种应适期早播。  相似文献   

12.
早籼金早47直播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籼金早47分期直播表明:在金华地区金早47适期早播,其穗总粒数与实粒数比迟播多,有利于发挥穗大粒多、着粒密的特点。金早47在4月5日左右趁天气冷尾暖头直播,产量较高,稳产性较好,最能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播期播量对郑芝98N0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芝98N09”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了播期播量对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郑芝98N09在三门峡市豫秦晋黄河三角芝麻生态区的适宜播期为6月1~10日,适宜密度为每亩5000~10000株.随着播期的推迟,株蒴数、蒴粒数减少,千粒重、单株产量降低;同一个播期随密度的增加株蒴数、蒴粒数不断减少,千粒重、产量也不断降低.综上,在豫秦晋黄河三角芝麻生态环境下,郑芝98N09采用每亩10000株密度下的适期早播模式有利于其群、个体的发育,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播期对裸燕麦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育期不同的3个裸燕麦品种坝莜六号(早熟品种)、坝莜一号(中熟品种)和坝莜三号(晚熟品种)为试材,设播种期5月21日、5月28日、6月4日(CK)、6月11日和6月18日5个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对裸燕麦品种生育时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早播(5月21日)能有效利用春墒,对不同生育期裸燕麦品种均提高出苗率,是1项行之有效的抗旱保苗技术;并能提高裸燕麦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最终显著提高产量,特别是对中晚熟品种坝莜一号和坝莜三号效果显著。早中熟品种坝莜六号和坝莜一号的适宜播期为5月21~28日,其中坝莜六号适期晚播(5月28日)、坝莜一号适期早播(5月21日)对提高产量更为有利;晚熟品种坝莜三号的适宜播期为5月21日左右,播期推迟,产量下降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9~2012年的多年多点金早09直播稻示范方的建立,金早09的高产潜力以及适应不利气候环境的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对金早09直播稻的产量贡献最大,穗实粒数次之。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金早09直播稻产量达7500 kg/hm2以上,有效穗、穗实粒数2个性状在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349.82±8.36)万/hm2、(101.32±3.17)粒,这将为金早09直播稻高产群体结构的搭建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不同谷子品种的最佳播期,对谷子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进行测定。[方法]采用裂区试验,主区为播期,副区为品种,研究了播期对谷子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早播或晚播均会造成减产;参试品种长生07、晋谷36、长农35产量较高。结合产量、农艺性状、抗性,长生07、晋谷40、晋谷36适宜的播期为5月13日,延谷13、长农35适宜的播期为5月20日。[结论]延安谷子适宜播期为5月10~20日。  相似文献   

17.
调查定西市安定区不同早播甘蓝品种苗床期霜霉病发生情况,明确当地种植品种对甘蓝霜霉病的抗性差异,确定高抗品种,并选择适宜方法防治早播甘蓝苗床期霜霉病。  相似文献   

18.
以芝麻新品种郑芝98N09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播期和密度对郑芝98N09经济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芝麻生育期呈缩短趋势,株高、果轴长、株蒴数、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逐渐降低;随密度增加,芝麻株高、蒴长、株蒴数、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也不断降低;同一播期不同密度对小区产量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在开封地区芝麻生态环境下,郑芝98N09在开封市芝麻生产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31日至6月10日,适宜密度为每亩10 000~15 000株,郑芝98N09采用每亩15 000株密度下早播有利于芝麻高产。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丹玉405、丹玉39、丹玉86、丹玉605四个不同熟期的优良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于4月22日、5月8日和5月26日进行三次播种,比较不同熟期品种在不同播期的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极晚熟和晚熟品种适宜提早播种,以满足生育期内对光、热的充分利用,促进品种高产;中晚熟和中熟品种在生长期充足的情况下,适当晚播能够促进后期充分灌浆、避免早衰,有利于品种增产。在辽宁不同玉米产区,选择适宜熟期的品种和播期,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宁绍稻区适用机插、直播和机收的早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绍兴市柯桥区进行7个早稻新品种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早39、中嘉早17和金早47 3个品种产量较高,抗病、抗倒性较好,较为适合当地机插、直播、机收等高效栽培技术,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