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粳稻甬优9号密度、氮肥用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杂交粳稻甬优9号的密度和氮肥用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15万丛·hm-2,氮肥用量为187.5 kg·hm-2的处理组合产量最高。如密度偏小,则应增加氮肥用量以提高分蘖力,获得足够的有效穗;如果密度偏大,则应该减少氮肥用量以控制群体数量抑制无效分蘖,促进个体健壮,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甬优9号"的最佳施用量,给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对该品种的适宜氮肥用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甬优9号"施氮水平以每667m2施12kg左右较为适宜,产量可达683.5kg/667m2。  相似文献   

3.
甬优9号单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甬优9号水稻具有株型适中、穗大粒多、高产优质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水稻品种,目前已成为温州市龙湾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之一。从浸种催芽、适时播种、防治结合、合理施肥以及科学管水等方面总结了甬优9号单季稻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为广大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淮稻14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淮稻14号的产量有显著影响,施纯氮225kg/hm~2条件下淮稻14号产量最高为9727.5kg/hm~2;不同栽插密度下淮稻14号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产量差异不显著;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大;对淮稻14号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单位面积穗数,其次是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在受试条件下,淮稻14号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225kg/hm~2,栽插密度为30×104points/hm~2。  相似文献   

5.
以晋稻13号为试材,设置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组合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从210 kg/hm2增加到240 kg/hm2时,晋稻13号营养生长期延长,分蘖量加大,产量在2个栽插密度水平下都降低,成穗率、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下降,表明过多的施氮量不适合晋稻13号的生长和产量形成;不同的栽插密度下,随着施氮量增加,栽插密度较小的处理各项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好,表明施氮量增加,稀植有利于提高农艺性状及产量;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表明,适合的群体株型,穗大粒多利于提高产量,试验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穗粒数和成穗率。6个处理中处理3即施氮量210 kg/hm2、栽插密度24.9万穴/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构成因素中穗粒数、成穗率、结实率表现较突出,产量优势明显,适合在晋稻13号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甬优6号和甬优9号单季直播栽培播种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和甬优9号作单季直播栽培,每667m~2播种量在1.0—1.5kg间,全生育期没有变化,产量增减幅度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单季稻甬优9号的需肥规律,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于2010-2011年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甬优9号氮、磷、钾施肥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单季稻甬优9号产量总体上随氮、磷、钾施肥量增加而渐趋上升。各处理中,以N2P2K3和N3P2K2(施肥量最高)处理条件下产量最高,N0P2K2(施肥量最低)和N0P0K0(不施肥)处理下产量最低,表明氮肥施用量对甬优9号产量形成影响最大,磷、钾肥尤其是钾肥也具有较好的交互增产作用。根据试验数据,分别拟合氮、磷、钾肥料各自及其组合施用量与甬优9号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综合各模型得出的理论施肥量,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认为单季稻甬优9号在生产中以每hm2施纯N214 kg,P2O590 kg,K2O 146 kg为宜。  相似文献   

8.
杂交早稻W两优3418的适宜施氮量和栽插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杂W两优341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每公顷纯氮用量设0、120、150、180千克)和栽插密度(每公顷30万、36万、45万穴)对其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抛秧密度对甬优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迟熟杂交稻组合甬优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抛秧密度对甬优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甬优9号,每667 m2适宜的抛栽密度为2万丛。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桂育11号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水稻优质常规种桂育1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施氮量(主区)分别为0(N1)、75(N2)、150(N3)、225(N4) kg·hm-2,栽插密度(裂区)分别为27(D1)、30(D2)、33(D3)万蔸·hm-2,测定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桂育11号的...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D46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成都平原区粳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协同高效的最优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为制定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D46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施氮水平(N 150、225、300 kg·hm-2)和3个栽插密度(2.000×105、2.667×105、4.000×105穴·hm-2),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D46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均显著影响粳稻D4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P<0.05).粳稻D46籽粒产量随施氮量(<225 kg·hm-2)和栽插密度(<2.667×105穴·hm-2)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225 kg· hm-2和栽插密度为2.667×105穴hm-2时,水稻产量最高(7 580 kg·hm-2)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提高氮肥施用量,氮肥农学利用率(NAE)、生理利用率(NPE)、偏生产力(NPFP)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NUEG)均显著降低(P<0.05),而氮收获指数(NHI)和氮素表观利用率(NAUR)无明显变化.随着栽插密度提高,NAE、NPE和NPFP均降低,其中NAE和NPE降低程度较大,而NUEG、NHI和NAUR变化不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成都平原稻作区施氮量为225 kg·hm-2、栽插密度为2.667×105穴hm-2时,能够促进粳稻D46高产和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成都平原区粳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协同高效的最优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为制定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D46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施氮水平(N 150、225、300 kg·hm-2)和3个栽插密度(2.000×105、2.667×105、4.000×105 穴·hm-2),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D46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均显著影响粳稻D4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P<0.05)。粳稻D46籽粒产量随施氮量(<225 kg·hm-2)和栽插密度(<2.667×105 穴·hm-2)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225 kg·hm-2和栽插密度为2.667×105 穴·hm-2时,水稻产量最高(7 580 kg·hm-2)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提高氮肥施用量,氮肥农学利用率(NAE)、生理利用率(NPE)、偏生产力(NPFP)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NUEG)均显著降低(P<0.05),而氮收获指数(NHI)和氮素表观利用率(NAUR)无明显变化。随着栽插密度提高,NAE、NPE和NPFP均降低,其中NAE和NPE降低程度较大,而NUEG、NHI和NAUR变化不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成都平原稻作区施氮量为225 kg·hm-2、栽插密度为2.667×105 穴·hm-2时,能够促进粳稻D46高产和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苏香粳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苏香粳3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间苏香粳3号产量的差异显著,在施纯氮225 kg/hm2条件下苏香粳3号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不同栽插密度处理间苏香粳3号产量差异不明显,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有所增加;对苏香粳3号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单位面积穗数,其次是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对产量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当地杂交水稻栽培寻求适合的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3个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3个水平)为副区,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C两优9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氮量、栽插密度对C两优9号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施氮量与栽插密度的9个处理中,以施用纯N 180 kg/hm~2、栽插30.0万穴/hm~2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低施氮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升高,高施氮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降低;分蘖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减小而增强;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多;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结实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栽插密度对其影响不大。[结论]C两优9号是分蘖力极强的杂交水稻,合理密植,精准施肥,可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早杂W两优341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每公顷纯氮用量设0、120、150、180 kg)和栽插密度(每公顷30万、36万、45万穴)对其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肥用量对有效穗数影响大.对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小.不同氮肥用量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②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千粒重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对有效穗数影响较大,各栽插密度下,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③氮肥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④栽插密度对W两优3418的稻米品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甬优12号移栽密度与氮肥用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移栽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甬优12号产量及有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设4个密度,4个氮肥水平,按单裂区试验处理排列。结果表明,甬优12号在椒江区种植的最佳移栽密度为10 000丛/亩单本,氮肥施用量为8~12 kg/亩,此时产量、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甬优6号氮肥用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共同育成的籼粳杂交稻品种。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适宜氮肥用量为折纯氮240~300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甬优9号水稻的水肥调控技术,设置2个处理(水稻栽培传统模式区、水稻栽培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区平均产量9 773.85 kg/hm~2,比传统模式区增产670.95 kg/hm~2,增幅7.37%。  相似文献   

19.
播期和密度对连作晚稻甬优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连作晚稻甬优9号播期和栽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以播期的效应最大,密度次之,播期×密度则相对较小。甬优9号作连作晚稻栽培,应适当提早播种,其适宜栽插密度为18万~21万丛·hm-2。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栽插密度和不同秧龄对甬优12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5个栽插密度和6个移栽秧龄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随着栽插密度增加株高和穗长有降低趋势,该品种在衢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单本栽插时的适宜密度为14.25万~19.95万丛/hm2,适宜秧龄为20~3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