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小鼠脾脏cDNA为模板,用降落PCR扩增IL-1Ra基因片段,IL-1Ra基因片段长约为537 bp。将IL-1Ra扩增片段和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在37℃诱导表达,重组表达的小鼠IL-1Ra蛋白的分子质量为19 ku。用纯度较好的小鼠IL-1Ra重组蛋白免疫兔子,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达到1∶4 096 000。经Western-Blot鉴定该抗体可与Raw264.7细胞中表达的小鼠IL-1Ra天然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布鲁氏菌S2弱毒株感染Raw264.7细胞(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后小鼠IL-1Ra上调表达。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小鼠IL-1Ra重组蛋白和兔抗多克隆抗体,为深入探讨小鼠IL-1Ra与布鲁氏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S2 Wbo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免疫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WboA基因编码光滑型布鲁氏菌脂多糖(LPS)O-侧链合成必须的糖基转移酶,该基因的缺失或破坏会影响布鲁氏菌光滑型表型的形成。本研究拟构建WboA基因缺失的重组粗糙型布鲁氏菌,以使布鲁氏菌弱毒疫苗与野毒株布鲁氏菌感染相区分。【方法】以猪源光滑型布鲁氏菌S2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重组将氯霉素抗性基因(Cmr)完全替代S2株的WboA基因,获得重组粗糙型布鲁氏菌rS2-WboA株。【结果】rS2-WboA株在适宜的培养基(TSA)上传50代后仍保持对氯霉素的抗性。用1×107 CFU rS2-WboA免疫Balb/c小鼠和豚鼠,1个月后均能通过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到粗糙型抗体。1×1011 CFU rS2-WboA菌攻毒Balb/c小鼠后,不会引起死亡,并且能抵抗200 CFU强毒M28的攻击。小鼠试验显示了rS2-WboA与原始株S2相似的保护性和更高的安全性,其保护性也略高于另一重组株rS2-WbkC。【结论】WboA可作为构建重组粗糙型布鲁氏菌疫苗株缺失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人群感染主要来源于感染的动物及被污染的畜产品,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控制动物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措施。现有国际参考疫苗主要有牛种疫苗株S19和羊种疫苗株Rev.1,这些疫苗为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也存在关键的技术瓶颈问题,如安全性差,接种动物出现流产;血清抗体体内持续时间较长,干扰常规诊断等。随着布鲁氏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相继完成及DNA重组技术的发展,新型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亚单位疫苗本着其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发展史,并对布鲁氏菌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效应分子BPE123和BPE275的基因并进行诱导表达。【方法】从牛种布鲁氏菌2308株基因组中PCR扩增BPE123和BPE275基因片段,亚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中并测序。将BPE123和BPE275基因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ET-28a,构建表达重组质粒pET-28a-BPE123和pET-28aBPE275,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His-BPE123和His-BPE275的免疫学特性。【结果】PCR扩增获得了462bp的BPE123基因片段和762bp的BPE275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pET-28a-BPE123、pET-28a-BPE275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BPE123和BPE275蛋白,经SDS-PAGE检测,重组融合蛋白BPE123、BPE275的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2和31ku,布鲁氏菌免疫动物血清能特异性识别表达的蛋白。【结论】克隆了分泌蛋白BPE123、BPE275基因片段,并成功表达了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效应分子BPE123和BPE275。  相似文献   

5.
利用原核表达的布鲁氏菌BP26蛋白作为标准抗原蛋白,建立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本试验从布鲁氏菌S2疫苗株通过PCR扩增获得BP26基因,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ET-28a-BP26后并转化BL21宿主菌,IPTG诱导表达,应用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并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布鲁氏菌病抗体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反应条件优化确定抗原的适宜包被浓度为5μg/mL,血清适宜稀释度为1∶20,二抗的适宜工作浓度为1∶20 000;通过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血清稀释至1∶1 280时,仍检测为阳性;通过批间、批内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本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用该方法对10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并与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相符性验证,符合率为94%,为布鲁氏菌病临床血清抗体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羊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后的效果,掌握密云区羊布鲁氏菌病的整体动态和风险程度,从而为羊布鲁氏菌病强制免疫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达到密云区不发生羊布鲁氏菌病疫情、逐步退出免疫的目的,本研究对北京市密云区羊采用口服S2活疫苗后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在免疫后21~35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与绵羊相比,山羊的抗体阳性率偏高;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研究中大量准确详实的实验数据分析,以期为掌握机体产生抗体的时间和规律、制定出适时科学的免疫程序达到尽快控制和净化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羊种布鲁氏菌转录调控因子MucR蛋白的毒力相关机制,对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行了优化。构建了表达MucRFlag融合蛋白的羊种布鲁氏菌菌株,并用商品化抗Flag标签抗体对MucRFlag蛋白进行富集,从而替代MucR蛋白抗体的制备过程。通过该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方法对羊种布鲁氏菌MucR蛋白的结合靶点基因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通过使用该方法鉴定出羊种布鲁氏菌MucR蛋白可以结合到BMEI0430和BMEI1364(mucR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上。结果表明优化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适用布鲁氏菌转录调控因子结合靶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高纯度布鲁氏菌VirB12蛋白,对VirB12分泌表达蛋白先后进行亲和纯化和离子交换纯化。将其作为抗原包被ELISA板,优化反应条件后初步建立了布鲁氏菌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蛋白纯化效果良好,重组蛋白纯度可达到98%以上。在建立的ELISA中,纯化重组蛋白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μg·mL-1,最适封闭剂为5%脱脂奶粉,血清最佳稀释浓度为1∶25,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为1∶1500。对20份阳性血清及12份阴性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其与SUANOVIR Brucella-Ab C-ELISA试剂盒的总体符合率达到90.6%,表明本试验建立的以VirB12重组蛋白为抗原的ELISA方法可以检测布氏杆菌感染抗体,有望研制成试剂盒用于养殖场布病的检测和净化。  相似文献   

9.
以猪型布鲁氏菌基因组作为模板进行基因序列的扩增,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进行重组表达,来研究外膜蛋白基因omp31的序列特性与重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猪型布鲁氏菌omp3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全长为723 bp,编码240个氨基酸。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成功表达出了目标重组蛋白,利用GST\|tag亲和柱进行蛋白质纯化,重组蛋白分子量与预期的553 kD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的外膜蛋白在维持细胞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些外膜蛋白与细菌本身的毒性相关,成为了重要的抗原决定簇相关分子。Omp31分子就是猪型布鲁氏菌的一个重要的抗原表位分子,在研制亚单位疫苗方面有重要作用。本论文以猪型布鲁氏菌Omp3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NAStar生物学软件对Omp31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子的表面可能性、亲水性、蛋白骨架区的柔韧性、分子的抗原指数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猪型布鲁氏菌Omp31分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4段可能的抗原表位区段,其中,51~80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区段和193~228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区段的抗原指数较高,成为抗原决定簇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湖南双季杂交晚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抗性表现及双季晚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特点,通过2014—2016年连续三年的田间系统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了湖南双季杂交晚稻主栽品种上条斑病的田间发病情况及大田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流行动态,绘制了条斑病发生动态与进展曲线图。结果表明,12个湖南双季杂交晚稻主栽品种中,仅‘深两优5814’、‘天优3301’、‘欣荣优华占’、‘五优308’等4个品种田间抗性表现较好,其余8个品种包括近年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如‘天优华占’、‘广两优2010’、‘威优227’、‘H优518’等均表现易感条斑病,揭示湖南双季杂交晚稻对条斑病的抗性水平整体较低;湖南双季杂交晚稻条斑病的始发期在8月中旬,约8月11—15日间,流行高峰期在9月上中旬。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湖南双季杂交晚稻生产上适时防治细菌性条斑病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2.
Major QTL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Bacterial leaf streak (BL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s to rice production in southern China and other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 in Asia. Resistance to BLS was found to be a quantitative trait and no major resistant gene was located in rice until date.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ew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BLS was identified from a highly resistant variety Dular by the employment of Dular/Balilla (DB) and Dular/IR24 (DI) segregation populations and was designated qBLSR-11-1. This QTL was located between th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RM120 and RM441 on chromosome 11 and could account for 18.1-21.7% and 36.3% of the variance in DB and DI populations, respectively. The genetic pattern of rice resistance to BLS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严重危害水稻产量,但目前仍未发现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主要从抗性基因与抗病品种的筛选以及抗性品种的培育方面阐述了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的遗传育种研究。从生防菌的发现与利用以及抑菌活性物质的筛选综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防治;介绍该病的化学防治,并在最后介绍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对比了荷兰Kipp&Zonen公司生产的LAS150和德国Scintec AG公司生产的BLS450 2种大孔径闪烁仪的性能,介绍了后者的使用方法和数据获取过程。结果表明,后者的性能优于前者,所以在监测大尺度农田均匀下垫面的感热通量时最终选择了德国Scintec AG公司生产的BLS450。  相似文献   

1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由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引起,是目前威胁亚洲稻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以水稻品种9311为研究对象, 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病菌侵染48 h后水稻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通过分析比对、质谱分析以及数据库检索,从中选择了7个上调表达的鉴定蛋白,包括4个水稻LRK类基因,2个NBS-LRR 类基因和1个PR-10基因家族成员基因。并设计相应的PCR引物,从水稻cDNA 中获得相关基因片段做探针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基因在接种病原菌12 h或48 h后表达量增加,表明这些蛋白质参与了抗病反应。  相似文献   

16.
选用10支东北梅花鹿茸,每支茸从顶端到基部分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4个部位分别取样,测定分析各部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茸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96%、1.47%、1.24%和0.62%,必需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0.57%、0.40%、0.35%和0.19%,各部位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布鲁氏菌virb8蛋白是布鲁氏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本研究拟构建含布鲁氏菌Virb8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利用纯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牛布鲁氏菌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iELISA)。【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牛型布鲁氏杆菌Virb8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布鲁氏菌疫苗株S2全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Virb8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入PEASY-T3,经测序正确后,与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Virb8,转化E.coli BL21(DE3),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ET-32a-Virb8,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鉴定后,采用Ni-NTA Spin Kit纯化目的蛋白,利用所建立的iELISA方法对235个临床奶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与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进行比较。【结果】成功构建了含Virb8的表达载体,经多次对表达条件的优化,大量表达了目的蛋白,建立的iELISA方法具有稳定、灵敏的特点,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符合率可达97.02%。【结论】所建立的iELISA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原性和抗感染保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含羊布鲁氏菌16M Omp25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检测诱饵质粒表达产物对cdc25H酵母细胞有无毒性作用以及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布鲁氏菌Omp25基因的编码序列,定向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Sos上,构建诱饵重组质粒pSos-Omp25,经测序正确后,将其将转化到酵母菌cdc25H感受态细胞,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作用及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结果]序列测定证明重组诱饵质粒pSos-Omp25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表达产物对cdc25H酵母细胞无毒性,对报告基因无激活作用。[结论]利用SOS恢复系统(SRS)成功构建了羊布鲁氏菌16M Omp25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为筛选与羊布鲁氏菌16M Omp25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产生的脂肽类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和水稻条斑病防效测定。【方法】根据脂肽类抗菌物质合成相关基因序列对Lx-11进行PCR扩增检测,采用MALDI-TOF-MS对脂肽类物质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对特异性引物对Lx-11菌株检测,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和BLAST分析,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基因组中含有sfp、fenB、ituA或bamA基因。质谱分析发现提取的粗提物中含有surfactin、bacillomycin D和fengycin等3种脂肽类抗生素。通过构建surfactin突变体菌株,平板和盆栽试验显示突变体菌株抑制条斑病菌能力显著降低。【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产生的surfactin类物质对条斑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抑制条斑病菌主要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