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杨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picta Fabricius)幼虫为替代寄主,繁殖落叶松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sp.)、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及管氏肿腿蜂(Schlerodrmus guani)3种寄生蜂,3种寄生蜂均成功繁殖出成蜂。人工繁蜂条件为温度26℃,相对湿度70%。杨十斑吉丁虫不同龄期幼虫对3种肿腿蜂的繁蜂效果存在差异,1龄幼虫的寄生率和平均出蜂量均低于2、3龄幼虫,龄期大的幼虫繁蜂效果好,子代雌性率无明显差异,均能达到90%以上;不同比例接蜂的寄生率、平均出蜂量和子代雌性率差异不明显,但接蜂比例大的繁蜂效果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2010-2012年采用标准地定时定点观察及实地调查、现场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克拉玛依林区杨十斑吉丁的发生危害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杨十斑吉丁在克拉玛依林区1年发生1代.幼虫在韧皮部及木质部之间取食为害.各虫态发育期不整齐,老熟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在翌年4月中旬化蛹,下旬羽化为成虫,5月中下旬成虫大量出现.该虫羽化后直至9月下旬进入木质部为害,雌成虫在产卵过程中严重危害叶片、叶柄、嫩枝皮层,尤其幼虫对杨树人工幼林、新造林、苗圃危害非常严重,目前杨十斑吉丁在克拉玛依造林减排作业区危害发生面积达334 hm2,危害有虫株率达70%~80%.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杨十斑吉丁的危害及生物学特性,为尽快合理控制该虫危害并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和建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杨十斑吉丁虫的基本飞行能力,本试验利用飞行磨吊飞结合野外测定,探究了性别、光照对杨十斑吉丁虫飞行能力的影响并对杨十斑吉丁虫野外单次飞行距离和活动场所进行了研究.吊飞结果显示:雌、雄虫的平均飞行距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平均飞行时间、平均最大飞行速度之间差异不显著,杨十斑吉丁虫个体之间飞行能力差别较大,其中,雌虫的平均飞行距离为2.6172 km,平均最大飞行速度为2.0108 km/h,平均飞行时间为1.7674 h;雄虫的平均飞行距离为2.1385 km,平均最大飞行速度为1.7801 km/h,平均飞行时间约为1.8732 h.个体飞行能力最强为雌虫,其飞行最远距离为5.2 km,飞行最大速度为2.91 km/h,最长飞行时间约为2.9 h.野外研究结果显示:杨十斑吉丁虫主要在树木的树干部位进行活动,单次飞行距离最远可达18.3 m.结果表明:杨十斑吉丁虫有较强的飞行能力,且在光照条件下杨十斑吉丁虫的飞行能力要显著高于黑暗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哈氏肿腿蜂对中华蜜蜂的寄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雄蜂蛹的寄生研究。结果表明:哈氏肿腿蜂能攻击寄生中华蜜蜂雄蜂蛹,寄生率随哈氏肿腿蜂接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蜂蛹:肿腿蜂为1∶4时,寄生率最高,可达76.19%;哈氏肿腿蜂寄生中华蜜蜂蛹后,能完成生长发育,出蜂率以及平均子代数(幼虫、蛹、成虫)均随哈氏肿腿蜂的接蜂量变化而变化,当蜂蛹∶肿腿蜂为1∶4时,出蜂率为76.19%,平均每个蜂蛹可产生幼虫、蛹及成虫数量分别为7.43、6.57和4.81头,均显著高于其它接蜂比例。接入哈氏肿腿蜂6~8 d,其开始在中华蜜蜂雄蜂蛹上产卵,卵期2~3 d;幼虫取食6~9 d后开始结茧化蛹,蛹(茧)期15~20d;哈氏肿腿蜂在蜜蜂蛹上发育时间(卵-成虫羽化)30 d左右。与幼虫数量相比,哈氏肿腿蜂在蜂蛹上的结茧、羽化比例逐渐下降。本研究丰富了哈氏肿腿蜂的非自然寄主种类,并表明有必要研究与明确该蜂的寄主范围。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杨十斑吉丁虫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在进行防治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杨十斑吉丁虫营林、检疫、生物、人工、化防等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6.
杨十斑吉丁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十斑吉丁虫空间分布型可用频次分布拟合或用一些聚集度指标来度量。它的幼虫频次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用聚集度指标度量适合聚集型分布。Iwao回归与Taylor幂法则也是确定聚集型分布的好方法,结果都说明是聚集型的。以此可以确定抽样调查的最适抽样数,编制序贵抽样分析表,用于防治效果的检验与危害程度的分级。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定时间间隔扫描抽样观察法,在大透明罩内观察了被斑痣悬茧蜂寄生和未寄生甜菜夜蛾幼虫的活动、取食和栖境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到寄主幼虫生长后期,被寄生幼虫的取食行为比例(3.74%)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15.71%),空间位移比例(8.19%)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2.04%),在植物叶正面的比例(47.00%)极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24.27%),但在叶背面与未被寄生的寄主幼虫无显著差异。在植株的上部、中部和外部,两类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直到幼虫生长后期才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植株上部和外部,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分别为26.09%、5.89%)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8.88%、17.50%),在植株中部则相反,被寄生幼虫出现的比例(63.57%)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35.74%);然而在植株的下部,两类寄主幼虫只在幼虫生长前期表现出差异,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5.50%)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21.96%)。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杨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decastigma Fabricius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特别对幼虫越冬部位、化蛹及羽化习性、成虫习性、幼虫为害部位作了详细观察,提出幼虫开始进入木质部的时间为防治关键。发现一种啮小蜂Tetrastichussp.和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重要天敌。两种真菌自然感病率分别为16.3%、12.8%,室内致病力测定感病率分别为79.3%、54.0%。  相似文献   

9.
10.
用扫描电镜观察谷斑皮蠢 Trogoderma granarium 和花斑皮蠢 T.variabile 幼虫头部化学感觉器。在触角端部,谷斑皮蠢幼虫有2个栓状感觉器,花斑皮蠢幼虫有一个栓状感觉器;在下颚须端部,两种幼虫均有10个栓状感觉器;在下唇须端部,谷斑皮蠢幼虫有10个栓状感觉器,花斑皮幼虫有6个栓锥状感觉器和4个栓状感觉器。作者认为昆虫幼虫头部化学感觉器的形态特征可用于幼虫的分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1.
2种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我国本土天敌昆虫对外来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以中红侧沟茧蜂和管侧沟茧蜂为试材,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2种寄生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寄生效果。结果表明:2种侧沟茧蜂均能寄生草地贪夜蛾的低龄幼虫,其中中红侧沟茧蜂寄生4、6和8日龄幼虫的结茧率分别为30.99%、19.01%和3.98%,死亡率分别为7.99%、6.98%和72.96%;管侧沟茧蜂寄生6日龄幼虫的结茧率为62.00%,死亡率为30.95%。2种侧沟茧蜂均具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潜力,管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能力优于中红侧沟茧蜂。  相似文献   

12.
陕西云南松毛虫的两种寄生蜂记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齿腿长尾小蜂Monodontomerus minor Ratz.和平腹小蜂Anastatus sp.是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latipennis Walker.的两种新寄生蜂。前者为蛹寄生蜂,寄生率达13~25.4%;后者为卵寄生蜂,寄生率达42~87.4%。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从五大连池老黑山火山石中分离得到Bacillus zanthoxyli LHS-LT20(B.zanthoxyli LHS-LT20)和Chryseobacterium nepalense LHS-LT47(C.nepalense LHS-LT47)风化细菌,并采用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RNA测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二纹蕈甲(Dacne picta Crotlh)蛹体的变化和羽化行为。[方法]对室内饲养的二纹蕈甲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二纹蕈甲羽化前,蛹的复眼、上颚、跗节和翅的颜色逐渐加深。化蛹后第14~16 d为羽化高峰期,雌雄性比接近1∶0.77。羽化时,蛹壳由前胸背板处裂开,后翅在收缩折叠前,有伸展的现象。[结论]该研究摸清了二纹蕈甲蛹体的变化和羽化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研究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日龄的椰心叶甲啮小蜂处理不同时间对其寄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的雌雄性比并无明显影响。24~28℃时,椰心叶甲啮小蜂对椰心叶甲蛹的寄生力影响不明显,随着温度的降低,啮小蜂的寄生率、寄生蛹出蜂量明显下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较高的温度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寄生力有利。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羽化交配后的1~4 d内寄生力没有明显变化,但随着日龄的增加,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寄生力逐渐下降。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蜂在不同温度下贮藏1~3 d时对其品质影响不大,贮藏4 d后其寄生力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草苁蓉寄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对草苁蓉的寄生机理进行了合理的推断:赤杨尖诱导了草苁蓉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的向性生长,并与赤杨根尖发生寄生关系,然后形成地下球茎,经越冬后长出地面。形成草苁蓉植株。  相似文献   

17.
油松毛虫2~5龄幼虫,按体背倒状鳞毛及各体节的斑纹形状和颜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体背倒状鳞毛为浅黄色,第1~7个腹节背面各有一黄色斑纹,明显成亚铃形的黄色型,体背倒状鳞毛为灰黑色,斑纹暗黄色,不明显呈亚铃形的黑色型。5龄幼虫经脱皮变成6龄幼虫后,体背的亚铃形斑纹不再存在,但体背倒状鳞毛的颜色仍不变。调查表明,林分的虫口数的大小与越冬幼虫的色型比有关。黑色型幼虫体重增长率较高,雌蛹较重。色型比对害虫的预测预报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