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育秧及插秧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老龄化加剧,传统的手工移栽已不适应我国现代稻作技术发展的需要.水稻插秧及其育苗技术通过塑料大棚、智能化浸种催芽设备、育秧盘、育秧播种覆土机等培育出标准化秧苗,机械插秧,大田高产农艺管理技术配套,实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从而减轻水稻种植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村机电》2011,(3):42-42
2ZF-400型水稻种子发芽器由嵊州市科灵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是水稻机械化育秧播种成套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使用该机器催芽,可为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提供芽长一致的合格芽谷。2ZF-400型水稻种子发芽器目前有两种产品,2ZF-400J型是通过机械调节达到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侯瑞锋  王成  高权  陈泉 《农业工程》2011,1(1):42-45
为实现基于分布式网络总线结构的水稻芽种自动化生产,设计开发了大型水稻浸种容器和供水循环喷淋系统,通过集成温度、液位、压力等传感器和HMI人机界面,构建了集数据采集、自动控制、网络信息发布为一体的水稻芽种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水稻芽种在浸种、破胸和催芽3个阶段水温调控、供水循环、自动喷淋的分布式控制。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使水稻芽种出芽率达95%以上,且保障了芽种出芽的整齐和健壮。   相似文献   

4.
催芽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农业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催芽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催芽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水稻催芽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湿度以及氧气等条件,且因技术不当,很容易出现高温烧芽、根芽不齐和哑谷等问题。为了解决传统催芽方法的不足,主要设计了一种智能化水稻催芽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最佳的催芽环境,从而得到高品质的水稻,实现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全自动化水稻催芽生产,有利于推动水稻芽种生产管理的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1概述水稻直播是指将水稻种子直接撒播在田间的一种栽培方式。水稻机械化直播指应用水稻直播机,直接将经催芽露白的水稻种子播在经过耕整的水田里,进行培育管理的一种栽培技术。根据播种时大田灌水与否,可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由于旱直播技术尚未成熟,应用规模小,通常所讲的机直播,一般指机械化水直播。目前,直播机主要有条播机和穴播机两种,因此,机直播可分为机条播和机穴播。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水稻芽种生产浸种催芽阶段还处于人工以及半机械化状态,生产效率低且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水稻催芽监控系统,该系统硬件设计采用TI公司的ZigBee片上系统CC2530解决方案,由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GPRS无线通讯技术组成;软件设计由IAR开发环境、ASP.NET技术和SQLServer技术组成,借助Internet实现了远程监控。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对影响浸种催芽箱、热水箱内的温度和水位因素进行实时、全方位的远程监控,使水稻催芽过程全面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大中型水稻芽种生产设备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大中型水稻芽种生产基本处于人工盐水选种和静态浸种催芽状态,存在受热、受氧不均等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快、齐、匀、壮"的工艺技术要求;同时,水稻机械化育秧过程尚处于播前系统不连续的半机械化状态,存在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现阶段的水稻芽种生产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大规模高效的水稻芽种生产系统的新需求.因此,具备质量高、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和成本低等技术特点的大中型水稻芽种生产设备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催芽是水稻育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水稻催芽的过程中需要对浸种催芽箱内的水温进行控制,以满足水稻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为此,通过对水稻催芽工艺要求和水温控制原理的分析研究,采用冷水与热水混合的方式,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对温度的检测、循环泵、加热器等设备的启停控制,对水温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可实现催芽过程的温度控制,可控范围9~40℃,控制精度可达±3%,满足水稻催芽不同阶段对浸种催芽箱内水温的要求,提高了水稻催芽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9.
一、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 1.农艺对农机的制约现以湖北宜都市水稻种植为例予以分析。近几年来,宜都市大力推广农机农艺高度结合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新技术,但由于农民选择的水稻种子品种繁杂多样,给水稻机械化育秧带来极大不便。农机推广人员不得不亲自为机插农民选种、育秧。另外由于农民用种不同,导致水稻各田块成熟迥异,制约了水稻连片机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全自动蒸汽喷淋式催芽机,具有自动控温控湿特点,不受环境因素影响,通过对温度、水分、氧气三要素的调节,提高种壳透气性和酶活性,促进新陈代谢,为种子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发芽速度、均匀度和发芽率。种子催芽机已成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业中播种环节必不可少的设备。现以ZCY-500移动式全自动蒸汽喷淋水稻种子催芽机为例,予以介绍。1主要技术规格参数箱体容量:500 kg;电加热功率:4 kW;加热效  相似文献   

11.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山区和丘陵浅山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水稻全程机械化模式,就是把机械化整地、等离子种子处理、免浸种催芽、大棚育秧、机械化播种覆土、机械化筑埂、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插(摆)秧、机械化除草、机动喷雾器喷洒农药、机械化收获、粮食低温循环烘干、大米精加工等机械化先进技术应用于整个水稻生产过程,达到增产、优质的目的。就海林市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而言,水稻生产中整地、插秧、收获等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而其它环节还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机》2012,(1):45
科灵2ZF-400型水稻种子发芽器是水稻机械化育秧播种成套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主要产品之一,通过该机器的使用,为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提供芽长一致的合格芽谷。水稻种子发芽器目前有两种产品,2ZF-400ZN型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我市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广应用,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达到了95%以上,得到了广大稻农的充分认可,并由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育苗变成了集中在育苗中心育苗,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大棚、机械化盘育苗,部分实现了智能化浸种催芽,插秧机也由独轮乘坐式、手扶步进式向高速四轮乘坐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川农机》1996,(4):14-14
四川省水稻机械化催芽、育苗、抛秧示范效果四川省农机、农业工程学会技术经济专委会我省水稻种植面积4600万亩。在水稻种植方面,我省1990年研制成功人力稻种定距摆播器,1992年开始试用塑料软盘育秧和人工抛秧,1993年研制成功稻种催芽机并进行了二年的...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5日,省农业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钟力民在省农机局局长官少飞、副局长万江华的陪同下,到永修县调研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等农机化工作。钟力民书记一行考察了永修县宏康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社,听取了合作社负责人的情况介绍,查看了合作社机具停放和维修保养情况,现场观摩水稻机械化浸种、流水线播种、高温催芽、大棚育秧、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插秧和机直播的群体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不断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进程,本文根据试验示范两种机械化种植方式下秧苗群体有关参数比较、确定出水稻高产栽培的机插秧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按照农业部发布《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将先进的农机具和适宜本地农艺技术相互融合、创新。邵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联合邵阳县人和农机合作社结合农民需求,以减低成本,效益增加为原则,购置水稻直播机一台开展水稻水直播种植试验。减少育秧、移植过程。首先灌水泡田,然后进行旋耕整地,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后利用直播机械播种。通过实验验证,筛选集成本区域水稻不同栽培模式,设置水直播和常规水稻插秧二个实验区域,验证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的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18.
麦稻连作机械化技术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是水资源却日渐缺乏,两者的矛盾十分尖锐。天津宁河县衣机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探索,创出一条以机械化为核心的新型水稻栽培模式─—麦稻连作机械化技术。它打破了传统种植方式,一是改因缺水被迫种晚稻为主...  相似文献   

19.
水稻综合机械化技术是牡丹江市农机推广站工作的重点推广项目。牡丹江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从2006年起已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累计推广水稻综合机械化技术种植面积33.3万亩、推广新型水稻收获机398台、插秧机488台、播种机覆土器302台(套)、催芽器98台,平均增产10%。如何让牡丹江水稻机插秧技术迈上新台阶,是我们农机人现阶段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0.
水稻乳苗机械直播技术就是先将水稻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育成1.7~2 cm高的乳苗,然后使用水稻乳苗直播机播入整地后的稻田中的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技术。这项技术首先在江浙地区推广使用,并且发展很快。该技术同常规水稻种植相比,减少了育秧、拔秧、移栽等几项水稻生产环节,同时还具有省工、省水、降低劳动强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