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四川省西昌市蓝花楹( Jacaranda acutiof lia)栽培区内,通过固定样方定点定期观察,发现1种侵染蓝花楹茎干基部的真菌性新病害———蓝花楹茎腐病,对其症状进行了记载描述。通过病株采样、分离、单孢培养及致病性测定,获得代表性菌株A1、B1,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及基于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A1、B1菌株的形态学特性分别与镰刀菌属的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xo ysporum)和厚垣镰刀菌( Fusarium chlamydos-porum)一致;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rDNA的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分别得到2条大小为516、523 bp的基因片段,通过 Blast比对,建立同源性较高的Fusarium属菌株的系统发育树,最终鉴定A1和B1分别为F.oxyspro um和F.chlamydosporum。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引起北京昌平区食用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对采集自田间的食用百合腐烂发病的根及鳞茎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对真菌分离物进行孢子形态观测,结合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发病组织上共分离纯化得到18株真菌分离物,经鉴定,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2株,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 spp.)真菌分离物6株,室内与田间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为引起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的致病菌。【结论】造成北京昌平地区食用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贵州山豆根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为山豆根根腐病的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保湿培养法和组织分离法对感染根腐病的山豆根植株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对代表性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收集的病株组织样本中共分离获得200株真菌菌株,选取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差异明显的67株菌株进行ITS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进行BLASTn比对分析,结果显示,67株菌株中包含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35株、茄腐镰刀菌(F.solani)7株、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23株和帚状弯孢聚壳(Eutypella scoparia)2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代表性菌株和茄腐镰刀菌代表性菌株均可侵染山豆根引起典型的根腐病症状,且茄腐镰刀菌致病性明显强于尖孢镰刀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认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分别为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结论】贵州山豆根根腐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复合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行广西桉蝙蛾病原真菌的种类鉴定,筛选致病性强的优势菌株,为桉蝙蛾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对分离纯化获得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形态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结果】从桉蝙蛾虫尸上分离纯化获得206个真菌菌株,这些菌株分属于白僵菌(Beauveria)、镰刀菌(Fusarium)、拟青霉(Paecilomyces)、曲霉(Aspergillus)、青霉(Penicillium)、毛霉(Mucor)和Evlachovaea,其中白僵菌分离率为87.4%,其他真菌分离率较低。经致病性测定,白僵菌是桉蝙蛾幼虫强致病菌,镰刀菌和Evlachovaea是弱致病菌,其他4类真菌为非致病菌。以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为依据,鉴定球孢白僵菌[B.bassiana(Balsamo)Vuillemin]、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cht)和Evlachovaea sp.为桉蝙蛾幼虫的致病菌,其中Evlachovaea sp.在中国首次被记载。【结论】广西桉蝙蛾的病原真菌为球孢白僵菌、尖孢镰刀菌和Evlachovaea sp.,其中球孢白僵菌为优势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内蒙古阴山沿麓地区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2018—2019年采集的463份马铃薯枯萎病植株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力检测,利用形态学特征结合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 1α, EF1α)测序结果明确病原菌种类及分类地位,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139株镰刀菌属真菌均能引起马铃薯枯萎病,这些镰刀菌分属于10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64株、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30株、轮枝镰刀菌(F. verticilloides)10株、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12株、芬芳镰刀菌(F. redolens)4株、茄病镰刀菌(F. solani)6株、三线镰刀菌(F. tricinctum)7株、层出镰刀菌(F. proliferum)2株、接骨木镰刀菌(F. sambucinum)3株、厚垣镰刀菌(F. chlamydosporum)1株,其中尖孢镰刀菌的分离率为46.0%,为优势分离菌株。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镰...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定广东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类型并筛选有效的杀菌剂种类,为生产上防控该病害提供参 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大田采集的患病花生果荚中分离获得果腐病的真菌纯培养物,回接验证分离菌 株的致病性后确认其病原,通过克隆菌株的 ITS 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 法测定 40% 福美双水悬浮剂、98% 噁霉灵可溶性粉剂、24% 井冈霉素 A 水剂、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 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从韶关采集的花生果腐病样本中分离获得 2 株病原 真菌,回接后均可以引起花生果荚腐烂,严重时导致果仁腐烂。基于菌株 ITS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病原菌 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urm)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供试杀菌剂中 40% 福美双悬浮剂对 2 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 分别为 0.001 mg/L 和 0.021 mg/L,其次是噁霉灵,EC50 分别为 0.296 mg/L 和 0.217 mg/L,井冈霉素 A 的 EC50 分别为 20.575 mg/L 和 11.185 mg/L,苯醚甲环唑和多抗霉素对 2 株病原真菌没有抑菌 效果。【结论】广东韶关地区花生果腐病主要由镰刀菌复合感染引起,以茄病镰刀菌为主,病原菌对福美双和 噁霉灵敏感,生产上可以考虑使用这两种杀菌剂防控。  相似文献   

7.
文山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的鉴定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文山三七药材基地感染根腐病的三七组织获得分离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纯化,并运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感染,得3株致病明显的菌株,后对此菌株进行生物学和18S-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及室内药效防治。结果表明,此3株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甲基硫菌灵、根康、多菌灵对茄孢镰孢菌、尖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引起的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病原的鉴定及主栽草莓品种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徽省主要草莓种植区随机采集的18个草莓黄萎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5个菌株,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分析,初步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镰刀菌(Fusarium);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出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同时根据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最终确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根据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可能来源于橡胶、木薯、棉花等木本植物。研制出可用于该病原菌的孢子悬浮液大量制备的优化液体培养基配方,解决了该病原菌由于菌丝生长过旺而产孢量很少的难题,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通过人工伤根接种的方法将该病原菌的孢子悬浮液回接到健康草莓幼苗上,2周后植株表现出明显发病的症状。从发病植株中重新分离获得出该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最终确定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尖孢镰刀菌。对我国主栽的几个草莓品种进行黄萎病病圃鉴定,结果显示:枥木少女和红颜发病最重,其中红颜病株率最高,为17.79%;章姬、丰香和佐贺清香次之,而欧系和宁玉2个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长丰县草莓根腐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安徽省长丰县随机采集的20个草莓根腐病病样进行病原鉴定,结果分离获得12个菌株。根据培养特征和形态学鉴定,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克隆和测序,通过与NCBI数据库序列比对,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一致。将分离到的菌株回接到健康草莓幼苗上,2~3周后植株表现出与田间发病相似的症状,重新分离能够得到相同的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性检测,最终确定安徽省长丰县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为Fusa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10.
镰刀菌引致的百香果病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a)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果,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同时病害发生也非常严重.从百香果病株叶片、果实和茎基部均可以分离得到镰刀菌(Fusarium sp.),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菌研究,明确了导致百香果叶片发病的病原菌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导致果实和茎基部发病的病原菌为轮纹镰刀菌(Fusarium concentricum).镰刀菌可引致百香果(P.edulia)叶片、果实和茎基部发病,研究结果为百香果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硒对镉胁迫下白术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白术种植中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水培试验,利用1/2 Hoagland's营养液培养白术幼苗30 d后,按营养液中单独加入4 mmol/L镉及不同浓度的硒(Na2SeO3)(10、20、40、60、80和100 μmol/L)分别与4 mmol/L镉混合设7个处理,另设不添加镉和硒的营养液处理为对照,48 h后取各处理的白术叶片进行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镉胁迫导致白术的H2O2和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酶(CAT)酶活性下降.在镉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的硒后,白术抗氧化系统出现不同的反应.当加入相对较低浓度(10~60 μmol/L)的硒对,SOD和CAT酶活性显著增加,而H2O2和丙二醛水平显著下降,表明镉胁迫造成的过氧化伤害有所减轻;而加入相对较高浓度(80~100 μmol/L)的硒对,SOD和CAT酶活性下降,H2O2和丙二醛水平上升,表明镉胁迫造成的过氧化伤害没有缓解.[结论]较低浓度的硒处理有利于增强镉胁迫下白术幼苗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浙江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药材气味为指标,准确区分不同产地、不同炮制品种白术样品;研究浙江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电子感官Alpha M.O.S传感器矩阵系统,对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种白术样品的复杂气味基质进行定性;常规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种的白术样品其气味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比而言,炮制工艺对样品气味特征的影响远比产地差异的作用大。白术内酯I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8.756(1),b=12.012(2),C=12.555(1)h,V=1320.5(2)A^3,Z=4。Dx=1.169g/cm^3。最终可靠因子R1=0、041,wR2=0.1219。独立衍射点为1391个,可观察点(IFl^2≥2σlFl^2)为1328个。结果表明白术内酯I由2个反式联接的椅式六元环和1个五元内酯环组成。晶态下不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联系,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维系其在空间的稳定排列。结论: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不同白术样品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够有效的区分具有细小差异的样品;白术内酯I首次从浙江白术中分离得到,白术内酯I单晶首次从白术中制备得到。  相似文献   

13.
采用Andersen生物采样器和曝皿法同步采集6座不同结构鸡舍的空气镰孢菌Fusarium样本,定量分析封闭式和半封闭式鸡舍中可吸入和可沉降气载镰孢菌浓度。对108份Anderson和曝皿样本分析结果表明,青年鸡舍、雏鸡舍和蛋鸡舍的可吸入镰孢菌浓度分别为(2.24±0.09)×103CFU/m3、(3.34±0.02)×103CFU/m3和(3.43±0.04)×103CFU/m3,而曝皿法测定的可沉降镰孢菌浓度结果依次为(1.32±0.09)×104CFU/m3、(1.34±0.12)×104CFU/m3和(1.32±0.19)×104CFU/m3。封闭式鸡舍可吸入镰孢菌的分布高峰在Andersen生物采样器的D级(3.0~6.0μm),而半封闭式鸡舍的峰值分布高峰在C级(2.0~3.5μm)。半封闭和封闭式鸡舍的可吸入镰孢菌浓度差异显著(P0.05)。首次报道了不同结构鸡舍环境气载镰孢菌的发生特点,为建立禽类真菌病的预警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白术真菌病害种类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地道中药材白术的常见病害进行了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白绢病、枯萎病、茎腐病、立枯病、褐斑病、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为白术的主要真菌病害,根据以上病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白术在栽培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为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在重庆开展了白术病虫害种类的调查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研究。调查表明:渝产白术产区危害较为严重的常见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立枯病、白绢病、铁叶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常见虫害主要有白术长管蚜、小地老虎、大青叶蝉、金龟子及白术术籽螟等。针对调查结果,总结了白术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 laria)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对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 mg·mL-1时,白术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  相似文献   

17.
在同一地块通过对白术根腐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确定白术根腐病分为湿腐和干腐2种症状,湿腐为主要症状类型,在田间所占比例达69.68%.通过对30个病株样本进行病原分离,共分离得到131个菌株,12种分离菌中有7种对白术具有致病力,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能产生白术根腐病的典型症状.尖孢镰刀菌为根腐病主要致病菌,并能导致两种症状,致病率达90%;茄病镰刀菌危害症状为湿腐,致病率为30%.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良种推广范围,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浙术1号、浙术2号2个品种在浙江省南、北、中新老主产区的文成、新昌、嵊州、临安和安吉等5个县(市)设点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植株存活率、根茎产量和根茎优形率3项主要指标,品种和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中浙术1号显著优于文成、安吉、临安和嵊州的对照,可以在上述各县与试点相似的地方试推广;浙术2号生长表现一般或不良,需继续试验研究后再定。表4参3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四川峨眉山白术不同生态类型不同生育年限的药材根茎光合产物积累量、生理水分贮藏量的变化规律,确立白术GAP种植适宜的生态类型及采收年限。[方法]采用产地调研法和60℃烘干法研究峨眉山坝区(450 m)和山地(1 200 m)生态1、2、3年生白术的根茎鲜品生物量、水分贮量、折干率、光合产物积累量和根茎干品产量,应用相关回归分析法研究不同生态类型不同生育年限白术的药材根茎光合产物积累量、生理水分贮藏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峨眉山白术植株根茎的鲜品生物量y1、生理水分贮量h、折干率y2、光合产物积累量y3、干品产量Y表现为:山地生态>坝区生态,且3年生白术>2年生白术>1年生白术,表明白术光合产物积累规律是随生育年限增长而呈正相关地增加(P<0.001)。[结论]山地生态条件适宜于白术的生长发育,植株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积累,建议白术适宜的种植采收期为3年。  相似文献   

20.
白术主要性状遗传分析与优良产地和优株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期2 a,通过对全国8个省(市)20个产地白术Atractylodes mcrocephala秧苗(术栽)栽培遗传试验,发现白术根茎原药材规格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是:种植材料非常混杂,至今尚无品种.遗传分析表明,各主要性状在产地间和个体间都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而且大多数性状遗传力中等或强,进行选择可获得较好的遗传改良效果.根据白术遗传变异特点与产地试验和选优株实践,得出天台县石梁和临安市西天目山是白术优良产地,并制定了优株选择方法和标准.表3参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