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50年山西省霜冻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全面认识山西省霜冻天气特征,为农业的精细化区划提供更多参考,利用全省70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最低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霜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初、终霜日及无霜期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最早最晚初霜日相差79天,终霜日相差112天,无霜期相差282天。(2)总体上,山西省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20世纪90年代后,初霜日推后的趋势明显加大。初霜日和无霜期的年代际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而终霜日不明显。(3)小波分析揭示,山西省初、终霜日以及无霜期均存在多尺度变化特征,但三者存在明显差异,且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突变点不同。(4)山西省重度霜冻灾害多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21世纪以后,出现重度终霜冻灾害的几率增加。因此,采取科学的区划方式,合理调整种植布局,才能有效提高农业产业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中国海洋渔业的科技投入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法构建中国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利用中国海洋渔业2001—2010年的相关生产数据,对“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洋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十五”期间,中国海洋渔业在“十一五”期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所上升,但仍处于极低水平,说明中国海洋渔业科技水平较为落后,其对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较低。最后提出了提高海洋渔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即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建立海洋渔业科技推广机制;鼓励、引导渔业转型和加强海洋渔业科技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阜阳市霜冻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御和减轻霜冻灾害对阜阳市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开展农业气候区划提供可靠依据,利用阜阳市1953—2014年62年整编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阜阳市霜冻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初霜冻主要集中在10 月下旬—11 月中旬,占总次数的90%,终霜冻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4 月上旬,占总次数的77%。(2)平均初霜冻日为11 月2 日、终霜冻日为3 月26 日,无霜冻期为222天。(3)终霜冻出现异常较初霜冻频率高,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初霜冻未出现异常偏早和偏晚,21世纪以来终霜冻异常增多。(4)初霜冻整体变化趋势不明显,未发生气候突变。终霜冻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气候突变呈提前趋势。无霜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气候突变呈延长趋势。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近50年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天水浅层地温的影响,利用天水市1963—2012年0~20 cm各层逐年、逐月平均温度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变异系数、九点二次平滑、Mann-Kendall检验以及Yamamoto检验法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近50年浅层地温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天水浅层各季节及年平均地温均呈显著性升高趋势。年平均地温升幅在(0.02~0.47)℃/10 a间;季平均升幅在(0.17~0.47)℃/10 a间。冬季浅层地温变异系数较大,夏季变异系数最小。各浅层平均地温的年际变化特征也为上升趋势。经历了“冷—暖”的演变过程。20世纪60—90年代初期为偏冷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地温为偏暖阶段;21世纪以后呈下降趋势。各浅层平均地温在1993年前后均发生了突变,5 cm、20 cm平均地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中国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抗性和产量性状改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自育的110个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的抗病性、产量性状、早熟性状的遗传改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抗枯萎病育种成效显著,品种对枯萎病抗性呈稳步上升趋势;品种对黄萎病抗性亦呈上升趋势,但进展缓慢。除20世纪70年代品种略有下降外,品种的单株生产力呈上升趋势。单株结铃平均数在年代间变化不大,衣分变化趋势呈“V”字型,90年代品种最高。20世纪50~90年代,品种生育期缩短,早熟性增强。株高、第一果枝距子叶距离、第一果枝节位变化趋势一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草地生态环境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合理安排牧业生产,根据1984—2012年锡林郭勒盟3个农(牧)试验站榆树的物候观测资料,利用气候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榆树春季萌动和秋季叶变色的物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榆树春季平均芽开放期有推后趋势,全盟平均推迟速率为10.1 d/10 a,其中21世纪第1个10年内出现推后的年次百分比最高,20世纪90年代和最近3年次之;秋季叶全变色期有推迟趋势,全盟平均推迟速率为3.9 d/10 a,其中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第1个10年内出现推后的年次百分比达到最高值;全盟除锡林浩特和太仆寺旗分别与最高气温和最低地温对榆树物候期影响显著外,其余地区的其他温度影响不明显;近30年来锡林郭勒盟春季、秋季物候期整体向后推移,致使生长季向后延迟。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暖背景下黑龙江省水稻初霜冻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减轻黑龙江省水稻初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实现初霜冻灾害风险性管理,并为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利用GIS技术将气候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相结合,分析了水稻初霜冻灾害的危险性和易损性,实现了水稻初霜冻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并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初霜冻灾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初霜冻灾害在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易损性综合作用下,可划分为5个等级区域,每个等级区域因影响因子的不同,划分区域类型也有所差异;气候变暖使初霜冻灾害出现的概率有所减少,但气候条件的不稳定以及人类的适应性行为使得霜冻灾害的潜在危险性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及其制剂在甘蓝和土壤使用后的生态环境安全性,指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科学合理使用,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并对其在甘蓝上的安全使用进行评价。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0.2~12.6天,药后28天消解80%以上,在甘蓝中的半衰期为1.9~2.3天,药后7天消解90%以上。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在甘蓝上以3.3 g a.i./hm2、4.95 g a.i./hm2,连续喷药2~3次,喷药后7天、14天、21天收获的甘蓝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量均未检出(<0.001 mg/kg),均低于MRL值0.05 mg/kg。因此,按照推荐使用剂量在甘蓝上使用,按采收间隔期7天收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榆社县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榆社县近50 年气温变化规律,为生态农业扶贫开发项目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961—2010 年榆社县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系数分析、滑动平均,Mann-Kendall 检验等方法,对气温变化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年来榆社县年平均气温呈升温趋势,气温倾向率0.08℃/10a。年平均最高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春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均呈升温趋势,气温倾向率分别为0.30℃/10a、0.28℃/10a、0.21℃/10a 和0.12℃/10a;而年极端最低气温、夏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秋季平均气温却呈降温趋势,气温倾向率分别为-0.30℃/10a、-0.04℃/10a、-0.03℃/10a 和-0.02℃/10a。升温趋势显著时段主要出现在20 世纪90 年代,而降温最明显时段出现在20 世纪80 年代;年平均日较差变化呈增高趋势,90 年代达到最大值。榆社县气候变暖主要是白天增温明显,尤其体现在冬、春季,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后期有较明显的暖突变。  相似文献   

10.
旨在分析鲁西南地区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笔者利用鲁西南地区9个县区1971—2015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旱涝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鲁西南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雨涝为主,80年代干旱加剧,90年代又转为雨涝,21世纪00年代干旱持续减弱,雨涝加剧;旱涝的季节变化呈现旱涝交替发生的特点,其中夏季雨涝发生较为频繁,春夏秋季的SPI线性变化趋势较为平稳,无明显的干旱或雨涝趋势,冬季雨涝呈微弱增多趋势,干旱减少,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在旱涝的空间分布上,全区3个区域的旱涝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均呈微弱的雨涝化趋势,但变化趋势未达显著水平;21世纪初期的旱涝变率最大,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前期的旱涝变率无明显变化,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的旱涝变率呈现出明显的干湿变化。鲁西南地区的旱涝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旱涝发生极为频繁,整体呈现出涝—旱—涝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渔业产业现状,分析国内外在大型渔业平台、深海网箱和养殖工船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游弋式”养殖工船及深远海渔业的基本概念。受限于投资成本、技术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中国深远海养殖发展速度缓慢,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笔者针对现阶段渔业粗放型生产方式的现状,从国家战略、渔业改革和产业需求等角度分析深远海渔业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发展以养殖工船为代表的深远海大型渔业平台是实现渔业强国之路的有效途径之一,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深远海渔业平台的开发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海西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安荣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500-500
农业;科技创新;“五新”推广应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特选-815”为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华猕猴桃新品系。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以美味猕猴桃“海沃德”为对照,对二者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对果实采后室温下贮藏的软果率、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至开花期,“特选-815”的物候期比“海沃德”早3~6d,短果枝比例占50%,平均单果重133g,果实生育期180d左右,盛果期产量可达42000kg/hm2,果肉绿黄、风味甜酸、含酸量较低;室温贮藏条件下,前期“特选-815”果实软化较慢,30d后明显快于“海沃德”;贮藏10d内,“特选-815”果实失重率较低,之后失重率比“海沃德”增大;贮藏45d后,“特选-815”好果率高于“海沃德”。说明中华猕猴桃新品系“特选-815”综合经济性状优于海沃德,在猕猴桃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姚磊 《粮食储藏》2011,40(6):28-30
通过分析粮食储藏领域在“十一五”期间研究、开发的新技术和国际上目前正在开展的粮食储藏技术研究情况,提出了“十二五”储藏科技研发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e Job Training Partnership Act of 1982 was developed to train the disadvantaged for work or better jobs. The Act that passed targeted the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but stressed efficiency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gram. Program performance standards were established, and local Private Industry Councils (PICs) were developed to operate the program and to involve local business in JTPA training. Critics argued that this structure resulted in “creaming” of participants to the exclusion of the most disadvantaged workers. We test the “creaming” hypothesis using data on JTPA participants in Tennessee in 1987 and a sample of disadvantaged workers in Tennessee extracted from the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s. We find that racial and welfare targets are met but that the most able among those groups are chosen for help. We also find some evidence of “channeling.” The most disadvantaged groups are less likely to receive the most successful type of training — on-the-job training. Finally, we present alternative strategies to encourage PICs to do less “creaming,” and we make predictions about their likely success.  相似文献   

16.
辽西日光温室温度变化规律及温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农业气象服务范围,减轻低温冷害对日光温室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多年多点日光温室大棚内外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及温度变化速率分析方法,对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不同的天气状况、不同季节产生不同的温变速率,晴天温度速率大于多云及阴天;寒冷期温变速率大于非寒冷期。大棚内温度日变化为“1升2降”,季节变化呈U型。日光温室内外温差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而加大,12月至翌年2月呈抛物线型变化。应用棚内温度预测模型,预报2012年2月中旬棚内最低温度,预报值平均绝对误差-0.7℃,平均相对误差-11.4%。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棉花纤维品质地域和年份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1—2005年农业部对13个主产棉省主栽品种抽查样品的测试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十五”期间中国棉花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等8项品质指标的分布情况,并运用STATA统计分析系统分析了各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十五”期间,中国生产领域的棉花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8~29mm,整齐度指数主要分布在82%~84%,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7~29cN.tex-1,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4.0~5.0,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中、低档棉纱的要求。各纤维品质指标在年度间有波动。按生态区划分,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纤维在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指标上优于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但马克隆值偏高,色泽特征差,品级较低。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纤维在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色泽特征等方面处于其它两个棉区之间。西北内陆棉区的马克隆值和色泽特征最好,品级较高。统计分析表明,长度与比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0.7156,呈高度正相关;整齐度指数与比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0.5300,呈中度正相关;纺纱均匀性指数与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均呈高度正相关。与国际乌斯特公报进行比较,中国“十五”期间棉花纤维综合品质达到国际中等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不断攀高,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农药的不当使用不仅会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也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了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控制农药用量,基于山东省蔬菜主产区2015年345份菜农调查数据,在考虑样本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测算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农药使用量的净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培训能够有效地引导农户合理施药,对农户农药支出减少的净效应为17.35%~19.72%。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威胁。通过文献整理的方法,对海洋文化的经济学特征进行了归纳。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外海洋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海洋文化有利于文化资本的积累,并通过构建文化替代性经济学指标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回归模型,量化了海洋文化对于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提出中国海洋文化构建的后续侧重点。  相似文献   

20.
非洲“棉花四国”棉业发展分析与开发合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弄清非洲“棉花四国”生产、贸易发展情况和中国与其合作的成效,可为中国相关机构和企业推进合作提供参考。笔者依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库查询的非洲“棉花四国”棉花生产和贸易数据,分析了上述四国1961―2017年的57年间,尤其是2011年以来的棉花生产动态和贸易形势。自与中国在棉花领域开展合作以来,非洲“棉花四国”通过国内政策支持和中国的援助,实现了棉花总产、收获面积的大幅增加,持续提升了“四国”在非洲植棉中的比重;近年出口到中国的棉花呈减少趋势;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的已梳棉出口从无到有,增长迅猛。反映出在“四国”植棉发展政策和中国合作援助的共同推动下,其国内棉花生产积极性提振,产能得到快速提升,且棉花加工业初步发展。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结合四国棉业政策,提出在这些国家进行棉业开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