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摘     
春播草木樨与土壤墒情的关系《河南农林科技》1979年2期。麦田套播草木樨或早春单播草木樨,掩青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墒,造成缺苗,影响植株生长。1976年进行了灌水与不灌水的试验,灌水的田块,6月24日测产春播草木樨青草产量达到亩产3800斤(不灌水千斤上下),掩青后当季水稻每亩增产320斤。1978年又进行了坑栽灌水试验,获得了亩产青草6440斤。经过试验初步认为:1.草木樨在土壤含水量处于凋萎系数范围内仍然可以生活,但要获得青草丰产,似以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80%上下为最适宜。粮棉作物旺长的土壤水量也正是草木樨青草高产对水分条件的要求。因此,北方地区应当纠  相似文献   

2.
1975年以来,我们进行了麦田(?)抪草木樨掩青作夏薯底肥试验,对夏红薯增产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全公社麦田(?)抪草木樨面积已发展到4000多亩。据公社农业试验场试验和陈庄,王林阳、高顶庄、王庄等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3月中、上旬在麦田(?)抪草木樨,收麦后,使其再生长15天左右翻压,亩产鲜草可达500—1500斤,翻压后栽夏薯,比不掩青栽的红薯增产20%以上,最高的近一倍。而且可减轻地下虫危害,薯块整齐光滑。另据十个生产队试验,草木樨掩青面积  相似文献   

3.
一、现有耕作制度概况及其分析我区(禾刀)田耕作制度,大体分为以下几种轮作方式:①紫云英——中(禾刀);②小麦——中(禾刀);③紫云英(或油(艹才))——早(禾刀)——晚(禾刀);④久水田——中(禾刀)。上述四种轮作方式中,第三、第四两种面积较小。第一种紫云英与中(禾刀)轮作,好处是一年两作,既用田又养田,土(土上)肥力较高,粮食单产高而且(禾文),一般亩产七、八百斤;缺点是复种指数太低,年亩总产不高。第二  相似文献   

4.
穗数、粒数、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因素.粒重是三个因素之一.以郑引1号小麦为例,在亩产800—1000斤点右的高产地块,手粒重每差3—4克可影响一成左右的产量。浂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创造小麦高产的关键阶段。在浂浆期合理浂水创造良好的土(土上)水分条件,确保小麦籽粒正常浂浆,防御各种灾害,是保证小麦高产、(禾文)产的关键一环。实践表明,使千粒重达到或(禾文)定在本品种应有的水平很不容易.近年来千粒重忽高  相似文献   

5.
予东大面积晚茬地(红薯茬)播种苕子,青草产量很低,掩青后,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从1974到1978年在中牟县两个公社三个大队进行了调查和试验,为晚茬地发展绿肥,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办法。多年试验结果:在晚茬地上,11月上旬播种苕子,第二年春亩产青草三、四千斤,掩青后当年增产粮食二、三百斤。具体办法是:一、平地作畦,浇足水分:豫东地区,晚茬地大部分是红薯地,少部分是晚稻茬,  相似文献   

6.
麦茬水(禾刀)在我区水(禾刀)种植面积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抓好麦茬水(禾刀)的生产,不断提高其产量,对加速我区农业大上快上,尽快实现粮食“上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麦茬水(禾刀)的生产水平普遍较低,低产的原因尽管有多种,但肥料不足,特别是有机肥料缺乏,是导致产量不高的主导因素。如何能够采取措施,开辟肥料来沅,不断提高其施肥水平以增加其产量,乃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急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证明,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宀在)运动的推动下,我区水(禾刀)生产发展很快,但同时又出现了扩大水(禾刀)面积与水沅不足的矛盾,高产与倒伏疒害的矛盾等,为了充分发挥水利资沅的生产效益,扩大水(禾刀)种植面积,提高水(禾刀)单位面积产量,在认真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几年来我们组织了全区水(禾刀)省水高产栽培技术的协作试验。结果表明,和其它栽培措施相配合不但可以节约用水,而且有利于水(禾刀)生长发育而获得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向农业现代化进军的征程中,随着土圵肥力、栽培技术和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缩小行距,适当密植,走主茎与分蘖并重的道路越来越不适应高产更高产的要求。而走分蘖成穗为主,争取穗大粒重的道路,是目前夺取小麦高产再高产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适时(扌布)种降低(扌布)量,宽窄行种植已被人们有所认识和利用。据今年在赵堡、南韩村、岳村前岗等大队调查,实行宽窄行(扌布)种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在4—17.4%  相似文献   

9.
水(禾刀)纹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Shirai)Wei(Hypochnus sasakii Sh-(?)rari)]是信阳地区水(禾刀)上的一种重要病害,随着水(禾刀)施肥量的提高,有趋向严重之势。一、发生和危害信阳地区的早、中、晚(禾刀)都发生此病,并造成危害,其中以早初危害最重。一般都在分蘖末期开始发病,先由下部叶鞘发生水浸状褐色小斑,病斑扩大成云纹斑状。病斑  相似文献   

10.
适时适量的浂水是冬小麦高产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获得冬小麦高产、(禾文)产、低成本综合措施的主要内容。生产实践表明,浂溉措施不当可造成大幅度减产,如冬浂不当招致冻害,春浂不当引起倒伏。因之,探明冬小麦高产栽培中的浂溉技术,在农田淡溉与冬小麦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十分重要。我们从1973—1977年,在河南省内一些高产大队(足屯)点试验,就高产冬小麦的耗水量、合理浂溉与浂水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初、麦两熟是豫南初区普遍采用的一种轮作方式,常年约占水(禾刀)总面积的35—40%。这类(禾刀)田,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肥料不足,(禾刀)麦产量偏低,特别是对水(禾刀)产量影响更大。为了增辟肥沅,以田养田,促进(禾刀)麦持续高产,1973年以来,我们进行了(禾刀)麦两熟插种绿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于后。一、(禾刀)麦两熟插种绿肥的方式和效果(禾刀)麦两熟插种绿肥的方式是“麦——肥——(禾刀)”。于小麦收割后插种绿肥,7月15日以前收割。根据粳(禾刀)较为耐寒的特点,把中籼  相似文献   

12.
丘陵地区的稻麦輪作占有一定面积。在安庆专区,中稻收割后离种午季,一般还有五十天左右。这段期間,气温高、雨量少,适宜稻田插种檉麻。为明确插种掩青在輪作中的作用,1962—1963年我所进行了試驗,連續观察对麦、稻增产效果及在調节土壤养分平衡上的作用。試驗分四个处理:1.亩施磷素种肥二点四斤,檉麻产草一千八百斤,掩青为基肥;2.亩施氮素种肥一斤,檉麻产草一千四百斤,掩青为基肥;3.不施肥,檉麻亩产鮮草一千二百斤,掩青为基肥;4.干耕晒垡,不种檉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禾刀)增产明显,可是目前制种与繁殖产量仍然不高,其原因虽多,但花期不迂是主要的。在予测花期的摸索中,我们发现“重生叶”的出现与幼穗分化发育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什么是“重生时”?水(禾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一般是互生的,可是在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期,则出现一些植株,其叶片着生在茎的一边,表现为重生,我们称之为“重生叶”。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技术推广,过去的确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有目共睹。但是也有不少实用技术推而不广。问题在哪里?一、绿肥掩青尽人皆知,豆科植物的根部寄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土壤中少氮缺磷,瘠薄低产,农家肥(土粪)肥效很低。当时提出种植草木樨、毛苕子、圣麻、田菁等豆科植物作为绿肥掩青,用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含氮量,提高小麦等农作物的产量。实际上,人们过高估计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实践早已证明,豆科作物还需要吸收土壤营养,完成  相似文献   

15.
珍汕97不育系,是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用“野败”作母本,与“珍汕97”作父本杂交,并连续回交育成的。在我区栽培:4月21日(扌布)种,5月15日移栽,7月6日左右始穗;5月26日(扌布)种,6月14日移栽,7月31日左右始穗;6月10日(扌布)种,7月4日移栽,8月12日左右始穗,(扌布)种至始穗分别为76天、66天和63天。全生育期约110天,(尸专)早秈迟熟类型。株高70厘米左右,主茎叶片数14—16片,叶型窄、外、直挺,每穗90粒左右,千粒重25—26克,开花性好,开颖时间均可达4小时。不育性(禾文)定,可恢复性良好,配合力强,能抗初瘟病,是一个适应我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目的草木樨是一种抗旱,耐瘠、发育快,青草量高含氮量丰富的豆科作物。作为麦田绿肥,其播种期与翻压的时期、方法均有待于研究;其肥效尤须肯定。这个试验的目的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水利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批强优势组合已在南方13个省(市)大百积推广,对粮食增产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推广的籼(禾刀)组合有存在着生育期偏长、结实率不(禾文)、父母本生育差期过大、不利于制种等问题。而且怎样进一步选育早、丰、抗、优的新组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没有很好解决。为了给选育杂交水(禾刀)新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们选用柽麻作短期绿肥,在全省各地进行了示范试验。通过试验,明确了以下几种茬口可以短期插种柽麻: 一、春玉米茬插种柽麻 宿迁县农业科学试验站,利用春玉米茬插种柽麻,8月13日插种,9月29日掩青,柽麻株高1.4米,亩产鲜草2340斤。第二年插种柽麻的小麦比不插种的增产11.4%。麦收后又栽种水稻,插种柽麻的水稻亩产1072斤,比不插种的增产24.6%。  相似文献   

19.
二年生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 DESR)是一种草本豆科植物,具有耐瘠、耐旱、生长迅速、产草量高的优良特性。几年来,生产实踐证明,种植草木樨对解决肥料、飼料和燃料,以及保持水土、发展副业、肥田增产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省今后重要的綠肥之一。二年生白花草木穉,根据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試驗站的分析,青草的营养价值近似紫花苜蓿,含粗蛋白  相似文献   

20.
<正> 草木樨是我省一种比较好的豆科绿肥植物。种子细小,播种时用种量少,生长期间固氮能力强,植株体内氮素含量很高,据我所化验室多年来的分析结果:掩青时一般地上部鲜草含氮量为0.58—0.70%。与其它夏绿肥相比,以干重计算:每1000斤草木樨干草平均含氮素27.7斤,太阳麻平均有26.8斤,田菁24.8斤,绿豆平均只含17.5斤,从氮素含量来看,草木樨可以称为夏绿肥之“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