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11年生火炬松人工林进行间伐强度试验,经3年观测表明:间伐促进了林分生长,间伐3年后与对照相比,胸径的年生长量增加了0.24~0.80㎝,树高的年生长量增加了0.19~0.33m,林分蓄积的年生长量增加了6.783 1~14.812 5m3/hm2,促进林分蓄积生长效果最好的处理是间伐强度为30%.采用30%强度进行初次间伐,可显著提高蓄积生长量,有利于发挥火炬松造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海拔对引种火炬松林分生长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省龙里林场进行不同海拔火炬松引种造林试验,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随海拔的降低,火炬松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逐渐增大;随海拔的增高,林分受凝冻灾害程度显著加深,海拔1300m的火炬松林分受灾情况最严重,部分林分已无培育价值;海拔高度是贵州省中部地区引种火炬松的首要限制因子。在海拔1300m及其以上的山地不宜发展火炬松.  相似文献   

3.
鄂西山区的国营林场多数位于高海拔地区,历来连林树种贫乏。巴东县国营铁厂荒林场从五十年代起在本地辛家采集巴山松种子造林5000余亩,现已成林成材。就此,本文针对巴山松生长的一些测树指标和林学特性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巴山松造林的最适海拔区域和经营的最佳密度,比较了在较差立地条件下巴山松与杉木、华山松的生长量,从而为高山造林做到适地适树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林分林龄-公顷蓄积量序列,先用两种方法建立回归曲线模型,进行年龄-公顷蓄积量预测,然后根据两种回归曲线模型预测值,用复合预测方法进行预测,从而减小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使预测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5.
6.
在广东省翁源县江尾镇低丘赤红壤上,对7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的抚育强度、季节和次数进行了研究。2年试验观测,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前的本底生长量对抚育后2年的生长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剔除本底生长量的差异后,穴垦抚育的胸径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显著或较显著高于全垦和带垦抚育,而全垦和带垦抚育间生长量的差异则不明显;抚育季节、次数的不同以及其与抚育强度的交互作用对火炬松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西南地区云南松林分生长规律,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568块固定样地的云南松林分调查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了云南松林分平均树高、林分断面积、林分立地指数、林分蓄积量因子与林分平均年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林分公顷株数等的关系,建立了云南松林分断面积生长和林分收获预估模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可应用于西南地区云南松林的经营管理和收获预估。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本种加勒比松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广东省本种加勒比松主要分布区收集的林分标准地调查资料,通过参数拟合筛选模型,初步研究建立了本种加勒比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经验证该组模型精度达94%以上,估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年龄火炬松林生物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不同密度林分的资料,对下蜀森林生态定位站9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估测方程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密度火炬松林分的面积指数,并结合定位站研究的历史资料及其它报道,对不同林龄火炬松生物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幼林抚育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造林保存率、单株材积及样地蓄积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对马尾松造林成林及林分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高标准的幼林抚育措施能显著促进马尾松的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12.
CDM-ARP火炬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省设立的火炬松样地资料,建立火炬松人工林立地指数模型、生长收获模型、生物量模型等,区分不同立地条件、采用定量方法,并考虑间伐因素,建立了浙江省CDM-ARP火炬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对火炬松林分碳密度、碳储量和CO2净吸存量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分为项目规划阶段(造林前)预测和林分生长阶段(造林后)监测。选择易测定的碳库作为监测对象,并用常规测树因子来估测较难测定的各器官生物量,用生物量法估算碳汇量。  相似文献   

13.
套种对马尾松林分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马尾松套种和马尾松纯林的林分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分经套种后,林分平均树高和胸径等生长指标均有所增长,土壤容重减少,土壤孔隙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尤其是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但土壤全P和全K含量差异不明显。马尾松林分经套种后,其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78%、14.32%和25.62%,说明林地土壤中的N、P、K受到活化和积累。总的来说,马尾松林分套种模式是一种既能改良地力,又能促进林木生长,值得推广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林分生长木材造纸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温佐吾  谢双喜 《林业科学》2000,36(Z1):36-43
贵州省龙里林场松造林密度试验林1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明显影响;平均胸径、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高径比和蓄积量则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从6 ̄8年起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小径原木出材率随密度的增大明显降低,短小原木和薪材的出材率及出材量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木材生长轮宽度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大体上随密度的增高而增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中部丘陵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生长及采脂效果研究表明,湿地松初植密度最好是1600-1667株/hm^2,经过10多年的抚育管理,最后保留株数控制在1200株/hm^2左右是适宜的;30a生时,其立木蓄积量可达到344.39m^3/hm^2;8a来利用该林分平均采脂18.96t/hm^2,产值可达5.4984万元,扣除采脂成本,纯收入可达2.844万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湿地松材脂两用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单轴散生竹种新造林分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思茅松林分演变过程周期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优良木(Ⅰ、Ⅱ、Ⅲ级木)的成长和分化,被压木(Ⅳ、Ⅴ级木)的衰退和死亡,是思茅 松林分演变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方面。林分平均直径的变化与“内部时间(T=D)”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胡杨林分结构及生长进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杨在柴达木盆地形成了高海拔特殊的乔木群落。通过调查揭示其林分结构、生长规律及生态序列,为拯救这一高原稀有的乡土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林分土壤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湿地松不同林龄的林分土壤进行理化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林分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改良土壤的质地,起营养改良地力的作用,克服了其他针叶树连栽造成地力衰退的弊端,保证了山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二类森林资源小斑调查测树因子,选择优良林分,建立林分生长模型,编制杉木人工林优良林分生长过程表,是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在生产实际中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