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药用植物头花蓼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头花蓼带节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腋芽的诱导率最高,迭93.3%;添加6-BA 4.0mg/L对芽的增殖生长效果较好,增殖倍数为4.2;在1/2 MS NAA 0.2 mg/L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迭100%;组培苗移栽至蛭石:腐殖土(1:1)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迭93.3%,且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2.
玉屏县常年种植头花蓼面积达300 hm2。笔者现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介绍了头花蓼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头花蓼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头花蓼的化学成分,为科学利用头花蓼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对头花蓼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光谱数据等,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10 kg干燥带花全草头花蓼中分离纯化出6种化合物,化合物1为1.25 g,化合物2为33.00 mg,化合物3为0.90 g,化合物4为0.78 g,化合物5为0.14 g,化合物6为31.00 mg,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β-胡萝卜苷、β-谷甾醇、香草酸、7-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基-5-羟基色原酮。[结论]从头花蓼全草中得到了6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β-胡萝卜苷、β-谷甾醇、香草酸、7-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基-5-羟基色原酮。  相似文献   

4.
头花蓼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发庆 《农技服务》2007,24(7):100-100,124
介绍了头花蓼的生长习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源头花蓼中总黄酮及没食子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种源头花蓼中总黄酮及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5批不向种源头花蓼中总黄酮及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不同种源头花蓼中总黄酮及没食子酸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应注意不同种源头花蓼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野生头花蓼、GAP基地种植头花蓼、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选育的四倍体及其二倍体头花蓼品种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期望为头花蓼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迹法,分别对4种头花蓼叶片结构和叶表皮进行观测。[结果]头花蓼叶片气孔器为无规则型,上表皮气孔数明显少于下表皮。表皮毛仅分布于叶脉上,下表皮相对较多。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2个部分,其中栅栏组织2列,细胞呈长柱形;海绵组织细胞近圆形,排列疏松。叶脉为外韧维管束类型,主脉具两个维管束,上下排列,近轴面维管束较小,其韧皮部朝下,木质部朝上;远轴面维管束相对较大,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与近轴面维管束相反。[结论]在研究的4个头花蓼材料中,与其他3个二倍体品种相比,多倍体形态解剖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四倍体品种气孔密度较小,叶片较厚,栅栏组织发达,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7.
以苗药头花蓼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下叶片的光合和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外源物质在头花蓼栽培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茉莉酸甲酯(MeJA)在0~7.5 mmol/L范围内变化时,头花蓼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实际量子产量(Y(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最大荧光(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初始荧光(F_0)呈现上升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现下降趋势,Ci极值出现在0.1 mmol/L,而Pn、Gs、Tr、Ci、Y(Ⅱ)、Fv/Fm、Fm、qP出现在0.5 mmol/L处,当MeJA浓度低于0.5 mmol/L,F0与NPQ变化不明显,当MeJA浓度超过0.5 mmol/L时,F_0与NPQ变化明显。综上分析,0.5 mmol/L茉莉酸甲酯明显提高头花蓼的光合效率,超过0.5 mmol/L后,茉莉酸甲酯不会对头花蓼光合系统有显著的伤害,Pn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是与气孔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师仲  杜莹  廖莉玲  卫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5-15658
[目的]研究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出提取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0(W/V,g/ml,下同),温度8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头花蓼总黄酮的得率为8.304%,纯度为52.10%。[结论]试验优选的花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9.
以头花蓼种子无菌苗顶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顶芽直接诱导丛生芽、丛芽增殖、生根、移栽,以建立头花蓼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头花蓼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10mg/L,增殖倍数7.1;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05 mg/L,增殖倍数为10。组培苗生根以1/2MS+NAA 0.10 mg/L最好,生根最快,根数量最多,生根率达100%。在腐殖土中,幼苗移栽成活率达100%,植株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钩藤套种头花蓼模式,是促进产量及效益的种植方式.目前,国内针对于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在田间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较多,但运用在中药套作中较少.本文利用此技术监管钩藤和头花蓼种植,从原理的分析到技术的应用,系统地将该技术融入其中,并提升钩藤、头花蓼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A3对头花蓼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以头花蓼种子为材料,将其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5℃的温水中24 h后,再转入0(CK)、25.00、50.00、75.00、100.00 mg/L的GA3溶液中浸泡24 h,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以75.00 mg/LGA3为最佳,分别达到88.00%和4.08;发芽势及活力指数则以50.00 mg/LGA3为最佳,分别达到60.00%和10.16;综合各指标来看以50.00 mg/LGA3和75.00 mg/LGA3对头花蓼种子的促进发芽效果最好。[结论]GA3对头花蓼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较,各浓度浸泡后的种子发芽指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15-119
以红网纹草的顶芽、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最佳消毒方法的研究。首先以叶片为外植体,筛选最适宜的次氯酸钠浓度和升汞浓度,即进行不同浓度次氯酸钠(1%,2%,5%)和升汞(0.05%,0.10%,0.15%)的单因素试验。继而进行外植体(顶芽,叶片,茎段)、2%次氯酸钠消毒时间(0,5,10 min)、0.10%升汞消毒时间(0,5,10 min)3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适合红网纹草外植体的次氯酸钠和升汞浓度分别为2%和0.10%;在正交试验中,茎段与叶片污染率相同,均低于顶芽,但茎段成活率最高,因而为理想的外植体,最佳的消毒方法是将茎段外植体在2%的次氯酸钠中消毒5 min,再在0.10%的升汞中消毒5 min。此种消毒方法污染率和死亡率最低为0,存活率最高为100%,是适宜红网纹草的最佳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13.
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及其消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类型及其消毒方法,为红花山玉兰的无性繁殖提供技术支持,对灭菌时间、外植体类型和取材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顶芽的存活率分别为40.0%和33.33%,较叶片和叶柄的存活率高,且茎段和顶芽的存活率较叶片的存在显著差异,二者的死亡率均与叶柄和叶片的存在显著差异;茎段和顶芽为适宜的外植体。茎段在6月取材优于12月,且采用0.1%的升汞消毒10 min,其存活率为40.0%;顶芽在6月和12月取材均可,消毒后去除托叶能够有效地降低顶芽的污染率,提高其存活率。最佳消毒组合:先用75%的酒精表面喷洒预处理,再用0.1%的升汞消毒10 min,之后去除顶芽的托叶。该方法污染率和死亡率低,存活率最高,依次分别为6.67%、7.78%和85.55%,且芽启动率高。  相似文献   

14.
为优选出大岩桐组织培养中最佳的消毒灭菌方法,以大岩桐幼嫩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前期75%酒精(10、30、60 s)预处理以及后期0.1% HgCl2、5% NaClO、10% H2O2 3种不同消毒剂种类分别在(8、10、12 min)处理下对大岩桐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0% H2O2处理下的长菌率和褐化率显著高于0.1% HgCl2和5% NaClO的处理,且长菌和褐化发生时间较早;研究中消毒效果最佳的2个组合为75%酒精处理30 s+0.1% HgCl2处理10 min和75%酒精处理30 s+5% NaClO处理10 min。该研究为与大岩桐类似的其他被子植物的组织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植物组织培养为基础,采用MS培养基,通过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2,4-D对罗布麻种子进行组织培养。从而筛选出最适合罗布麻种子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2,4-D0.6mg/L+琼脂8g/L+蔗糖30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番红花球茎消毒和褐化抑制的方法。[方法]以番红花球茎的染菌率、褐化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指标,分析了外植体大小、氯化汞浓度和消毒时间对番红花球茎染菌和诱导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抗坏血酸和活性炭对番红花球茎褐化的抑制效果。[结果]当外植体大小5 mm~3,氯化汞溶液浓度0.2%、消毒时间10 min时,染菌率和诱导率较为适宜;向培养基中加入0.5 g/L活性炭可以降低球茎的褐化。[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番红花球茎消毒和褐化抑制方法,为野外番红花球茎的初代组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改良CTAB法提取头花蓼的基因组DNA,采用通用引物对不同来源头花蓼的rDNA ITS 序列进行PCR 扩增,测序 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头花蓼有13 处变异位点,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661-666 bp,序列差异主要集中在ITS1 区与ITS2区。rDNA ITS 序列可作为分子水平鉴定头花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简便、安全、高效的烟草种子消毒方法.[方法]采用7种物理和化学药剂消毒方法对烟草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筛选出简便、安全、高效、消毒效果稳定的消毒方法.[结果]与药剂消毒方法相比,温汤消毒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消毒成本低廉、适用性广泛等优点,其综合消毒效果最佳.[结论]温汤浸种消毒方法可用作烟草种子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