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神圣的使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采访“一边倒”果树高产栽培技术发明人蔡英明,教人顿生这样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杜鹏 《花木盆景》2023,(11):76-79
<正>“国画石,又叫草花石,早些年柳州玩石老一辈称其为“太古石画”,足可说明国画石形成的年代十分久远。国画石画面图像变化丰富,因具有中国画笔墨之韵味而得名。它产于广西柳州境内,来宾市、黔江下游的石山之腰、武宣县一带。广西国画石之美,美在其色彩斑斓,美在其气韵悠长。本期,带着大家一起欣赏这石头上的国画。”  相似文献   

3.
层云     
<正> 此石色泽黝黑,温润如玉。左右则显露层层肌理构造,层叠堆峦,似有岩层、文脉缭绕其上,纵横蜿蜒,其形有泰山之雄;江河沿岸山崖,一派气势磅礴、物象万千之景象,不失为一件几案奇玩。包浆莹润,触手润滑。用于陈设装点,意蕴注重天成,加以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寄情山水一直是中国文人特殊的文化情结,逃离尘嚣缰锁,徜徉山光水色,寻找山水清音,寄托殷殷情愫。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大地有山水,书画有山水,心中亦有山水,园林水石,最不可无。或取漓江之秀,或取华岳之险,缩泰山于盈尺之中,貌长江于方寸之间,顺乎自然之理,巧夺造化之功,将山水林泉置于盆盎之中,藏参天覆地之意于盈握,去抒写心中的山水情怀,“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山一掌间”。或峭拔奇峰展壁立千仞之险,或玲珑剔透摹水穴洞天之幽,或山峦连绵状烟波浩渺之秀。每一件山水、水旱盆景作品都是一幅灵动的画,是一首凝固的诗,囿于斗室,细细品鉴一件山水盆景佳作,或可抛开喧嚣琐碎,领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  相似文献   

5.
石香     
一幅迎春图,满屋生花香。那画上的艳丽牡丹与灿灿月季含笑绽放,流光溢彩,蜂蝶同舞,痴迷画的人能生发“果然飘来无际香“之感。因而,画便有了香。画香如是,石香亦然。对于痴迷雨花石的人,便也随石中的五彩斑斓,艳丽多姿的花卉石引发出石香来。鄙人酷爱雨花石,斋号“水石轩“,藏石不多,但花卉石却不少,思其根由,大概是生性爱石又爱花,感动了花仙子之故吧?赐我许多上好花卉石,使我屋内漫溢  相似文献   

6.
<正>在附石盆景上,伍宜孙被公认是“有突破性发展”的一位大家。其附石作品注重年功,且讲究石之型格、气势,树根、树干、树枝完全贴附在石缝之中,古拙而有画意,堪称开一代附石之风。伍宜孙2002年出版的《伍宜孙盆景集》一书中关于附石盆景的论述时至今日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选为本期专辑开篇之作,旧文新读,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附石盆栽(日本称为石付)是盆景中别具风格的一类。于石间附以树木或花草,只要配合适当,不仅能充分表现自然美景,且更富诗情画意。其卓著者,跨谷悬崖,盘根峭壁,或突出孤岛、或峰峦丛生、或岭头矗立、或岩石攀依。缩龙成寸,置之庭园厅堂,不独室有山林趣,更使人有坐游山丘岩壑之感。附石盆栽,有赖于树与石之配合,所以比单独盆栽之构造更为复杂,且技术亦较高深,不易造出隽逸作品,因此就屡使初玩盆栽者视为畏途。  相似文献   

7.
烟台地质古老,地貌复杂,岩性齐全,依山傍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赐予烟台丰富的赏石资源。烟台赏石大致分为海石、地下石和山石三大类。其中最名贵的海石有芝罘海卵石、长岛球石、砣矶盆景石、弹子窝石、八角海蚀石;地下石有莱州绿冻玉、滑石、牡丹石、细子石、砣矶砚石;山石有鱼石、风石、墨纹石、彩纹石、竹象石等。海石光洁圆润,五彩斑谰,多为图案石;山石玲珑怪诞,纹理多变,多为象形石;地下石结构细密,油润色异,多为艺术加工原料石,这些珍石皆以天然野趣之真,质形纹色之奇,浑朴高远之古,孤高稀珍之绝而负盛名。烟台赏石之所以珍贵,首先,因历史悠久,深得历代赏石家钟爱。烟台赏石被列为观赏石距今有千年历史,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  相似文献   

8.
将有生命的树桩同有灵性的石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互依附而成为附石盆景。成功的附石盆景,妙趣横生,能给人美仑美奂的艺术享受。正如贺淦荪大师所言:“附石盆景能充分展示树根之美,树石结合之妙和树性顽强拼搏之神以及展现栽培技艺之功。”  相似文献   

9.
你了解现代盆景吗?砚式盆景状如自然式石砚,根据唐代“砚山”加以变化发展而成。“砚山者,取有山峰形状之石,置于砚之一端,似始于南唐之李后主”(摘自《中国美术史》)。  相似文献   

10.
模树石     
凡有树木印痕状画面的赏石称为模树石,非专业人员常将它当成化石,因此又称假化石。我国古代早有发现,称其为松石、松屏石、柏枝石、婆娑石、醒酒石等等。如宋代赵希鹄所著《洞天清录》中记载:“蜀中有石,解开自然有小松,成三五十株,行则成径,描画所不及。”  相似文献   

11.
张夷藏石     
《花木盆景》2006,(5):60-61
这是一枚老宣石,清末遗物。宣石,中国古代名石,旧称“宣城白石”。属文人玩石之上品。清《素园石谱》中有详载。由于量少且开发时间早,故现已难求。白而糯者最缺,“糯”者需经年把玩,退去“火气”,如玉般沉着最佳。诸品级集于此石,并具窈窕大石状,非一般之品,属珍品矣。惜体量不够,然亦是难得之物。  相似文献   

12.
玫瑰石学名蔷薇辉石。因其质地坚硬(硬度在5.5~7之间,密度在3.4~3.7之间)似翡翠,有的石块色泽似桃花粉色,所以又称“粉翠“或“桃花石“。由粉红色蔷薇辉石和白色石英构成的石块宛如玫瑰瓣,所以又有“玫瑰石“之称。我国蔷薇辉石产地有北京、青海、新疆、四川、吉林、台湾等地。不同产地的蔷薇辉石在硬度、形态、纹理、色泽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北京所产的蔷薇辉石驰名中外,又有“京粉翠“之称。京粉翠质地细腻、硬度大、色泽艳丽,有粉红、淡红、紫红、灰粉以及红白等色,且纹理图案多变,过去多做宝石、玉器、首饰等工艺品,用作赏石尚少见。蔷薇辉石多产于溪涧、河  相似文献   

13.
峰峦叠嶂     
<正>太湖石各地均产,尤以苏州太湖地区所产为佳,俗称本太。太湖石多为旱石,体量较大,有玲珑穿孔,质地稍显粗松,园林置石多为旱太湖;也有为水石,体量不大,少见孔穴,但质地坚硬,石表多现鱼鳞、弹窝状。水太湖石产于洞庭西山一带水中,产出极少。南宋诗人范成大《太湖石志》称:"石出西洞庭……好事者取之,以充苑囿庭除之玩。石生水中者良,岁久浸波涛,冲击成嵌空。石面鳞鳞作靥,名曰弹窝,亦水痕也。扣之铿然,声如磐。苏州顾建华太湖石艺术馆藏水太湖石《峰峦叠嶂》,体量较大,状如大山,气势不凡,比例和谐,质地坚密,沟壑纵横,如卧虎藏龙,景深感强,石表有弹窝皴,形成难度极大,在水太湖石中不为多见,故收藏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4.
正因为世上有了“天然奇石”(以下称奇石),才产生了“赏石化”,也正是奇石的观赏价值及审美价值的驱动,赏识奇石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觅石、藏石成为一种时尚.爱石之风蔚然而成。广大爱好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奇石赏评的学习、探讨,各抒己见,但由于各种原因,很难达到完全的共识。为了赏石化的健康发展.大家希望有一个相对合  相似文献   

15.
麒麟献瑞     
<正>淄博文石产于山东淄博博山,又称博山文石。属石灰岩,硬度在4度左右,叩之有声,古代属于青州石范畴,南宋杜绾《云林石谱》有载。博山文石之名,源自20世纪70年代,2015年6月被列为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淄博文石大都深埋于酸性红土之中,经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沟壑孔洞等形态,点线交错、皴折分明,肌理效果独特,主要有荷叶皴、卷云皴、蜂窝皴、  相似文献   

16.
原文 《黔书》之鸡 鸡 ,“负苞之族,“肉芝”之远裔也。一名“ 夺”。所生之下,多“白 ”,气所蒸也。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则纷批如鸡羽,故曰 “鸡 ”;以其从土中出,故曰“ ”。种有二,惟紫者可茹,白能伤人,  相似文献   

17.
在赏石界,独树一帜的文字石一直受到爱石者的青睐,尤其是具有书法美的文字石更是风毛麟角,价值倍增。笔者有缘,于2000年的秋天在山东泰山脚下得到了一枚宽40cm、高55cm、厚40cm 的泰山文字石。此石青黑色的石面上,桔黄色的石英筋神奇地草书一个繁体“云“字。细细品赏,此字似曾相识,遂查阅书法字典,发现极似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之狂草,可谓天书奇字。其特色有三:  相似文献   

18.
李念 《花木盆景》2005,(8):41-41
奇石之妙,贵在自然,如果石头上有人为的东西在里面,变成人化“自然”,其妙处便会大打折扣。近日,笔经人指点到一经营太湖石并大发其财的老板的店里参观,见其店中陈列的太湖石形态多有相似之处,便问老板是怎么得到这么多相同的太湖石,老板只是笑而不答,大有得意忘形之态。  相似文献   

19.
《花木盆景》2023,(6):104-105
<正>“醉石斋”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其主人刘文枢则是首批阳江市民间艺术大师。1949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春市,2008年成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春根雕”的代表性传承人。从艺60载,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参加过国内外数十次展览并荣获奖项,其中根书作品《还我河山》于1994年获“王羲之奖”中国书画艺术大赛全国一等奖,根艺作品《八骏图》于1996年获“第三届中国根雕艺术优秀作品展”佳作奖。他在创作中坚持“源于自然,取于自然,顺其自然,还其自然”一根一字的理念,因此他的作品既有天然之趣,也有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大肚能容     
正长江绿帘石中的造型石,常有瓜果形象者出现,其形之肖,足可乱真。此石造型,也有点像瓜,不信你给它顶端安个瓜蒂看看如何。但如果以瓜立意创作,则此石不属珍罕,意境一般,因为毕竟长江绿帘石中的"瓜"太多了,况且此石其形之肖,远未达到乱真的程度,只能算作佳品,够不上精品,更非珍品。创作者聪明之处在于,能够敏锐地发现原石中独有的优越条件因素,有根有据地将鉴赏对象的意境,推向一个较高的高度。对于此石,创作者将其看作一个侧面立姿人物,则大肚弥勒的形象呼之欲出。你看那光光的脑袋、挺凸的大肚子、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