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处理工艺对于钎尾用42CrMo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复杂多变,钎尾常用于矿山作业中,使用环境恶劣,承受载荷大,因此对于钎尾的组织及性能要求非常高.本文针对42CrMo钎尾进行不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改变热处理中加热温度、冷却方式和回火温度,以得到42CrMo高强钢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金相组织、硬度和强度,并分析42CrMo...  相似文献   

2.
以某厂成品ZGMn13铸件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观察、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高锰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GMn13铸件铸态组织于晶界及晶内弥散分布着大量块状、粒状及针状碳化物。经600℃保温2 h后淬火处理,高锰钢基体组织中部分奥氏体分解为珠光体;继续奥氏体化处理,珠光体成为新奥氏体形核界面,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原奥氏体组织。高锰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600℃预等温2 h,随后1 050℃保温2 h淬火。此工艺下,高锰钢的硬度为194.1 HB,冲击吸收能量提高到249.4 J,获得了较好的性能配比。  相似文献   

3.
针对35CrMo合金钢材料的焊接工艺特点,研究该材料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规律及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5CrMo合金钢有较大地淬硬倾向,焊接过程中应该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焊接冷裂纹的产生;预热温度必须大于120℃,并选用合理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4.
我们将金属的热处理工艺分为表面热处理和常规热处理两大类,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同一种金属进行热处理,就可以获得不一样的组织及性能。本文介绍了热处理之退火的相关原理、分类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常规正火处理中,因各种因素使得齿轮毛坯的金相组织、应力和硬度的较大差别,导致切削加工性能恶化和渗氮淬火热处理变形量大,降低了齿轮成品精度等级.而等温正火较普通正火使零件能够获得均匀一致的显微组织和硬度.我们在研究应用等温正火工艺过程中,针对锻态齿轮毛坯零件种类繁多、材料品种多的现状,探索了相应的工艺方法,稳定地获得了均匀细小等轴状的珠光体+铁素体的金相组织,大幅度降低了齿轮渗氮淬火热处理的变形量;稳定地获得了HB160-190的齿轮毛坯硬度范围,使后续加工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低淬透性钢(简称低淬钢)齿轮性能的好坏完全靠正确的热处理来保证。本文论述了低淬钢齿轮的热处理工艺对其金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和合适的金相组织。  相似文献   

7.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生产工艺,分析了原料化学成分的选择,及铸造工艺中的熔炼、球化和孕育处理、浇注温度对制取球墨铸铁的影响;在获得基体组织合理的球墨铸铁的前提下,重点分析了热处理工艺中的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对ADI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了制取理想ADI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的伐木工具──链锯刀片的工作条件,选用的材料及对其性能的要求和真空热处理试验所取得的可喜成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热处理代替盐浴热处理对提高刀片的性能和镀铬层的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已正式应用于生产的真空淬火工艺、真空回欠工艺以及热处理工艺对产品硬度、断裂抗力与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尹海蛟  杨昭  陈爱强 《农业工程》2010,(11):344-348
为了研究果蔬采后热处理过程的传热机理,建立了柱状与球状果蔬热处理的普适传热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多种边界条件下柱状与球状果蔬热处理时的组织温度变化及动态响应,柱状及球状果蔬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及均方根误差均低于5%。热水浸泡法与热空气法的对比试验表明:达到相同的热处理效果,伊丽莎白香瓜热水浸泡法的处理时间仅为热空气法的35%~50%;热水浸泡法中香瓜果实的表面换热系数为190~250 W/(m2·℃),而在热空气法中仅为10~30 W/(m2·℃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的探讨了Al—Zn—Mg—Cu系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着重讨论了不同工艺下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0Cr13Ni4Mo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对不同回火温度条件下0Cr13Ni4Mo不锈钢的金相和各个力学性能指标的分析,得出各个热处理工艺对该钢种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能帮助相关工作人员确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12.
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组织形态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球墨铸铁的基础上,加入Cu、Sb合金元素,通过余温正火工艺,获得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该铸铁的珠光体含量大于(等于)95%,渗碳体小于(等于)5%,抗拉强度可达700-850MPa,硬度为280-350HB,延伸率为3%~5%。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当加入0.5%Cu、0.02%Sb时,合金主要由珠光体与球状石墨组成,其中铸态珠光体层片间距变小,石墨球细小而均匀,铁素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频感应加热炉,通过改变钎焊温度,钎焊时间和冷却速度,研究了白口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钎焊温度和时间对组织和硬度影响不大,冷却速度对组织影响也不明显,但冷却速度提高时,硬度提高,达到HRC64.5。白口铸铁钎焊易形成溶蚀缺陷,温度和时间对白口铸铁钎焊溶蚀非常敏感,严格控制钎焊温度和时间是获得优质钎缝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及力学等各项性能,在经过必要的加工后能达到最佳状态。热处理是改善和优化金属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重要工艺之一,其在金属零部件加工及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恰当应用热处理工艺,能提高金属零部件的柔韧性、耐蚀性和耐磨性,在冷加工及热加工过程中,还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和应力状态。文章主要研究现有的热处理技术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热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康辉  邱小明  丛茜  李建桥 《农业机械学报》2001,32(3):116-118,121
根据二次回归设计方法建立了合金元素与钎料的润湿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回归方程,分析了合金元素对钎料的润湿性能及剪切强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i及Ni与Mn,Ni与Sn的交互作用能明显提高钎料的润湿性能和接头强度。在综合分析钎料成分对钎料性能,成本影响后,优化设计出用于钎焊合金白口铸铁的含Mn量为8.5%-9.5%,含Ni为1.5%-2.5%,含Sn量为0.3-0.8%,含Si量为0.3%-0.8%,含Al量为0.5%-1%的最佳成分钎料。多元铜基钎料性能优于铜锌钎料(BCu62Zn)。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测定了各种基体组织的球铁的强度、断裂韧性和门槛值△K_(th)研究了不同珠光体量对球铁的强度、断裂韧性和疲劳断裂的影响,认为控制珠光体量在80~95%之间能获得最佳的强度和断裂韧性配合以及较好的抗疲劳断裂性能。本文还针对球铁曲轴的缺陷控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锰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工艺试验用淬火和中温回火工艺对锰球墨铸铁进行了3种不同的热处理,用MM200型磨损实验机研究了热处理后材料的耐磨粒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对用中锰球墨铸铁铸造的旋耕刀进行900℃×40min保温后油淬、350℃×1h回火后,该旋耕刀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及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8.
多元铜基钎料成分优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仿生非光滑表面减粘降阻研究的关键技术是非光滑单元体材料(合金白口铸件)与钢的连接。CuZn系钎料在白口铸铁表面的润湿性能和钎缝剪切强度低于在纲表面的润湿性能和钎缝剪切强度,白口铸伯向钎料过度溶解所造成的溶蚀,是钎料润湿性差的钎缝剪切强度低的主要原因。为提高钎料的综合性能,作者运用二次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合金级元素间交互作用对润湿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合金元素与润湿性能及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从而为新型铜基钎料成分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免耕播种机开沟圆盘材质与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播种机开沟圆盘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关键作业部件,其破茬性能以及耐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播种机的播种效果.通过对美国John Deere460和spainJD 圆盘以及国产圆盘的材质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圆盘开沟器采用的是特殊材质钢材料,其金相组织为马氏体组织,而国内采用65Mn钢进行表面处理得到的主要是珠光体 铁素体组织和少量的马氏体.试制圆盘选择特殊材质钢进行整体热处理使其转变为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从而具有优异的切茬开沟性能,是圆盘开沟器国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金刚石磨粒用钎料的研制及钎焊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钎料元素对金刚石作用的原理,研制出了Ag-Cu-Ni、Ag-Cu-Cr和Ag-Cu-Ti3种适合不同钎焊条件的焊接金刚石磨粒的钎料,并进行了钎焊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次钎焊和两级加热工艺,用所研制的钎料并在自制的钎焊装置中,能够实现小规模加工钎焊单晶金刚石磨料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