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机器视觉的种薯自动切块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中国市场没有成熟的种薯切块机,薯农主要依靠手工切块。其主要原因是种薯切削需要控制切削位置以保留薯芽的顶端优势,普通机器不能识别薯芽,并控制切刀切削方位。为此,使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薯芽及其位姿的实时识别,开发了相应的控制系统,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薯种自动切块机。试验表明:薯芽识别正确率达100%,位姿识别正确率达98.5%,耗时107.431ms,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定向排列纵横切分马铃薯种薯切块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铃薯种薯需求量大以及人工切种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切种效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定向排列纵横切分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可同时完成马铃薯种薯清土除杂、大小分选、种薯排列、切块、薯块杀菌消毒、薯种碎片清选和集薯输送等多种作业。该种薯切块机包括种薯分选装置、定向排列装置、纵切装置和横切装置,采用纵刀和横刀组合切块工艺,可有效提高种薯切块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以中间电机Ⅱ转速、上下胶皮辊中心距和薯刀梳子安装角为试验因素,以薯块合格率、薯块盲眼率和种薯损耗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响应曲面试验,采用DesignExpert 8. 0. 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中间电机Ⅱ转速为965. 76 r/min,上下胶皮辊中心距为315 mm,薯刀梳子安装角为104. 61°,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薯块合格率94. 86%,薯块盲眼率1. 84%,种薯损耗率9. 72%。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薯块合格率为92. 13%,薯块盲眼率为1. 91%,种薯损耗率为10. 21%,与预测值相比,薯块合格率、薯块盲眼率及种薯损耗率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 88%、3. 80%、5. 04%,满足马铃薯种薯切块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马铃薯种薯切块机易切除顶芽的问题,采用夹持马铃薯种薯的方式进行切块,设计一种能有效保留种薯顶端优势的夹持装置,主要包括夹持爪、托板和弹簧座等结构。以喂入高度、弹簧劲度系数和夹板材料为试验因素,以漏取率、损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确定最优参数组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喂入高度为100 mm,弹簧劲度系数为60 N/m,夹板材料为EVA时,漏取率为2.68%,损耗率为4.43%,在该参数组合下马铃薯种薯夹持装置漏取率和损耗率均较低,满足马铃薯切种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存在切种质量差和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切种农艺与农机相融合的设计思想,设计了一种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装置。通过整列定位输送机构完成种薯排列输送定位,经夹持取料机构和切刀机构组合作用下完成种薯切块过程,整机由PLC控制切块动作工序,实现了切种流程的自动化。结合典型种薯几何尺寸参数,完成马铃薯种薯切块装置的关键结构设计,对种薯切块作业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明晰影响种薯切块效果的主要因素和各因素的取值范围。以切种合格率、切种盲眼率为评价指标,以圆台辊组中心距、链条输送速度、V形刀具夹角为试验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通过Design-Expert 12.0.3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利用软件优化模块确定试验最优参数组合。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进行种薯切块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当圆台辊组中心距为101.60 mm、链条输送速度为0.019 m/s、V形刀具夹角为49.50°时,切种合格率为97.56%,切种盲眼率为1.27%,与优化值相对误差小于5%,表明优化后最优参数组合可靠性高,可以满足种薯切块要求。  相似文献   

5.
宁夏农机鉴定技术推广站与吴忠市雄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原吴忠农机厂)联合,研制出了价格适合两种层次养殖规模的9QK-6型饲料甜菜切块机和9QK-6A型饲料甜菜清理切块机。这两种机型加工效率高、作业能耗  相似文献   

6.
宁夏农机鉴定技术推广站与吴忠市雄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出的9QK—6型饲料甜菜切块机和9QK—6A型饲料甜菜清理切块机,具有加工效率高、作业能耗低、移动方便等特点,经过加工的块状饲料甜菜基本不损失水分和养分,大小适合于牛羊饲用,适口性好。9QK—6型饲料甜菜切块机的切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明薯率低、伤薯率高及马铃薯收获后在田间被土埋没和散布造成的捡拾困难问题,设计了一种定量堆放式马铃薯收获机。该机通过三点悬挂装置与拖拉机相连,由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提供动力,由挖掘机构进行薯块挖掘;在偏心凸轮抖动装置的作用下,由链杆式分离输送器进行薯土分离。同时,设计了一种定量堆放装置,能够在马铃薯收获后将薯块定量地在田间一侧堆放。该机可一次性完成挖掘、输送、薯土分离及定量堆放等作业。试验表明:当分离输送器线速度为1. 5m/s、偏心凸轮振幅为15mm、转动频率为2.5Hz时,既能保证薯块破损程度最低,又能保证较好的薯土分离效果,为最优设计组合。田间试验测定表明:薯率为96.4%,伤薯率为3.8%,每堆薯块平均堆放质量为19.5kg,定量堆放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气雾培供铁浓度对微型种薯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供铁水平气雾栽培实验条件下,测试了微型种薯相关生理指标,分析了营养液中不同铁离子浓度对微型种薯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探求合理供铁量以提高微型种薯的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铁素缺乏与过量都会抑制叶绿素a和b的合成,一定程度上减少蛋白质含量,抑制光合作用,使光合产物的积累减少,供铁不当会降低微型种薯的品质和产量,提出了在温室环境下气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的营养液中适宜铁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振动排序的马铃薯微型种薯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升中国马铃薯微型种薯(简称微型薯)机械化播种水平,根据微型薯物理特性及农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排序的马铃薯微型种薯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起垄等作业。基于受迫振动原理,通过对微型薯单列排序输送投种、振动回种等过程的分析,确定了播种装置关键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采用调节板高频低幅往复运动,动态微量调节落种口尺寸,避免薯种在种箱内的结拱;利用离散元仿真模拟,明晰振动板较合理的振动频率及相应的驱动连接轴转速。开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起垄装置前后依次布置,先后完成开沟、种薯覆土和起垄工序。田间试验表明,当作业速度为5 km/h时,种薯播种重播指数为4. 6%,漏播指数为5. 6%,合格指数为89. 8%,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6. 5%,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4U-1600型集堆式马铃薯挖掘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一级升运链马铃薯挖掘机土薯分离效果差、人工捡拾铺条劳动强度大的作业难题,设计了4U-1600型集堆式马铃薯挖掘机。对挖掘机阶梯挖掘铲、两级升运链式土薯分离输送装置及液压开启式集薯箱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选型,并完成其关键参数的计算确定。以样机前进速度、一级土薯分离装置线速度和二级土薯分离升运装置线速度为自变量,以明薯率和伤薯率为响应值,依照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各因素与明薯率、伤薯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明薯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二级土薯分离升运装置线速度、样机前进速度和一级土薯分离装置线速度,对伤薯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一级土薯分离装置线速度、二级土薯分离升运装置线速度和样机前进速度;马铃薯挖掘机最佳工作参数为:样机前进速度1. 50 m/s、一级土薯分离装置线速度1. 37 m/s、二级土薯分离升运装置线速度0. 89 m/s。验证试验表明,4U-1600型集堆式马铃薯挖掘机作业后,明薯率为95. 11%、伤薯率为3. 36%,性能试验指标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表明在优化工作参数条件下该作业机能够提升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马铃薯机械化播种作业易出现漏播现象的问题,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排种链上的种勺和种薯进行并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提出了一种种薯排种器种勺缺种的判别方法.首先,使用高速相机根据种薯排种链的工作环境要求采集图像,将视频帧图像划分20个区域;然后,对视频帧图像进行处理,在获取种勺的识别信息的同时获取种薯识别信息;最后,依据在...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播种机播种单元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存在的株距、间隙不可调及振动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对2CMX-4B型播种机的播种单元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更换链轮的方式设计的株距调整装置,可根据不同地块和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要求方便地调整播种株距;采取增设梯形凸起和调整手柄等措施设计的振幅调整装置,不仅能够振落薯种碗内多余的马铃薯种,而且振幅可调;采用增设导薯筒和调整螺杆的方式设计的间隙调整装置,能够方便地调整导薯筒与薯种碗之间的间隙,彻底解决了重播、漏播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播种机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仅提高了作业质量,而且增强了马铃薯播种机对不同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单行气吸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丘陵山地小地块播种需求,及解决机械式微型薯播种机伤种严重、充种效果不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单行气吸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作业。阐述了气吸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的工作原理,确定了排种器、开沟覆土器和传动系统的主要结构参数,以"丽薯6号"微型薯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与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方法,选取振动频率、振动幅度、吸种负压、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对播种机进行了播种性能试验,建立了合格指数、漏播指数、重播指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试验因素交互作用对合格指数的影响规律。经参数优化,确定最优参数为吸种负压10 k Pa、作业速度2. 5 km/h、振动频率5. 6~6. 8 Hz、振动幅度19. 6~20. 8 mm,并经田间试验验证,该条件下,播种机播种合格指数为93. 28%、漏播指数为3. 25%、重播指数为3. 47%,满足微型薯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芽栽节约种薯,省成本,早结薯,病害轻,产量高栽后20—25天,同时还能防止薯块带病引起退化。 1.培育壮芽 在1月上旬至中旬,将选好的种薯按6—7厘米宽间距、芽腿朝上平排在预先整好的苗床上,然后用1:2过筛拉圾土拌肥  相似文献   

15.
一种SDF-L型薯豆两用渣浆分离机,最近通过江苏省有关部门的鉴定,投入批量生产。 这种薯豆两用渣浆分离机是鲜薯类、豆类淀粉加工机械,造型美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占地少、使用方便等特点,能够一次完成薯、豆的粗粉碎、磨浆和渣浆分离三道工序,还可一次性分离出淀粉和渣。且出粉率高,淀粉  相似文献   

16.
<正>1选种和催芽技术马铃薯栽种前要做好多项准备,包括正确的选择品种、对薯种进行合理的催芽、切块以及整地和施基肥,以适应马铃薯的生长。在选择种薯的品种方面,应选用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抗病性强、质量好、产量高并且抗逆性较强的品种。选好种薯之后,还要对选好的种薯进行合理的挑选和处理,在开始播种的前15d左右,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挑选,主要看种薯的薯块是否完整,是否有冻伤或者带病腐烂的情况,要淘汰那些有裂痕和尖头的薯块。接着就是种薯的催芽。在地窖中将种薯平铺2~3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北方垄作马铃薯薯垄垄形以及薯秧生长特点的调查,设计了薯垄仿形马铃薯杀秧机。该机主要由机架总成、悬挂装置、传动系统、薯垄仿形刀轴总成和仿形地轮总成等部分组成。针对国内北方垄作马铃薯垄形特点,机具的薯垄仿形刀轴采用直垂、双L和旋耕形3种切断粉碎刀,并配合仿形地轮总成,能够适应国内北方垄作马铃薯的种植特点,将薯秧切断粉碎,并将碎秧抛撒在地面和垄沟内(主要在垄沟内)还田。该机作业过程中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性能测试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可大大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的魅力在于以"公司 经营网 农户"的南方冬种马铃薯产业化模式,带动当地10000多户农户,依靠机械化种薯40000 多亩,20%的面积实现了"稻稻薯菜"四造轮种.带动县外农户种薯10000多亩.2007年,马铃薯亩产最高4000公斤,收价1.20元,计产值9600元.平均亩收入5000元以上.实现了冬种1造马铃薯相当种水稻4年8造收入总和的喜人成果.  相似文献   

19.
保证种薯质量,选择健康的马铃薯块作为种薯,对于实现高产丰产效果非常有益。种薯准备工作主要从种薯出窖与挑选、种薯处理、确定播种量和播种面积三个环节进行。并对这几个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为实现马铃薯高产,做好前期准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脱毒马铃薯是辽南地区种植较多的经济作物.从种薯选择、田地选择、种薯准备、施肥、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介绍脱毒马铃薯地膜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操作要点,指出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辽南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