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蛇形钢板结合1/3管状钢板对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37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伤口一期愈合23例,浅表感染13例,深部感染1例.优29例,良3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5%.结论 蛇形钢板结合1/3管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针孔感染,无Volk-mann挛缩、肘内翻畸形,无继发尺神经损伤,无术后骨折再移位。优26例,良7例,可3例,全组优良率为91.7%。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年龄小于45岁的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21例.结果: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62个月,平均36.5月.除1例患者因过早负重出现股骨头坏死外,其余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3例,占61.9%;良7例,占33.3%;本组总优良率为95.2%.结论: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年龄小于45岁的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Judet支架内固定治疗重症肋骨骨折对促进呼吸功能恢复、降低胸腔并发症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在肋骨骨折病人中按“重症”的标尺选择手术适应证,共40例.按病人意向分别选用Judet支架或可吸收骨钉施行肋骨内固定,将手术病人相应归为支架组(A组,共15例38肋),和吸收钉组(B组,共12例29肋);将拒绝手术者归为对照组(C组,共13例),给予常规方法保守治疗.从治疗后病人血PaO2变化、呼吸痛消逝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日数、骨折愈合时间、继发胸腔并发症率等指标观察比较三组病例的疗效.结果 全组无死亡、麻醉意外、术后感染、骨折不愈合病例,经3~8个月,平均5.2个月的随访,A、B组病例术后均获呼吸痛迅速缓解,呼吸功能迅速改善,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C组明显提前;继发血气胸和肺感染合计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呼吸痛消逝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上A组较B组稍提前(P>0.05).结论 以手术内固定治疗重症肋骨骨折效果显著优于保守疗法;其中以Judet支架固定的效果优于可吸收骨钉固定法,是治疗重症肋骨骨折的最优选择;以“重症”为标尺选择手术适应证,对肋骨骨折选择治疗方案有较好的指征作用,故提倡在临床诊治过程贯彻“重症肋骨骨折”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35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骨缺损病例同时行植骨术。结果:33例获得12~48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全部病例均在3个月内骨折愈合,无深部感染及内固定失败。按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定结果为优15例,良111例,可6例,总优良率81.8%。结论:复杂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必须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作用因素.方法 对1999年9月-2010年12月15例发生四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钢板断裂7例,螺钉松动钢板翘起3例,髓内针断裂2例,弯曲1例,横锁钉断裂2例,下肢腓骨关节螺钉断裂1例.发生内固定物断裂与内固定物本身局限性、内固定物选择、操作技术、手术后过早负重、患者自身原因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有关.结论 内固定物的选择及操作技术可直接影响四肢骨折的愈合,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跟骨骨折随机分2组,微创组和切开固定组,每组29例,分别采用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跟踪随访并采用AOFAS评分评估手术效果,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12~60个月,微创组疗效优良率为96.6%(28/29),明显高于切开固定组的72.4%(21/29)(P〈0.05)。微创组有1例(3.4%)术后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切开固定组术后出现血管神经损伤2例,术后发生感染、局部肿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8%。结论切开钢板内固定较为牢靠,可应用于关节面粉碎严重的跟骨骨折。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口小,效果满意,软组织损伤和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闭合复位+尺侧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尺侧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0例,并进行随访。结果 80例平均随访3个月(最短1个月,最长17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针道感染,未出现肘内翻畸形。疗效优60例、良17例、差3例,优良率96.3%。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良好,配合尺侧小切口可较好的防止肘内翻畸形及尺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涉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涉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14例16足患者,采取跟骨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根据主观感觉、足跟外形、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X线表现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优良率为87.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涉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Barton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12例,其中掌侧型10例,背侧型2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12例患者术后X线片均显示解剖复位。本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7月。3个月后X线片复查证实均达骨性愈合,无可吸收螺钉松动、断裂或退出及感染等并发症。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7%。结论: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提高基层医院的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的手术成功率.方法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工作状况分析我科近10年来接诊的97例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失败的原因.结果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器械不配套、未理解钢板的使用原理、骨折未达到解剖复位及不正确地指导功能锻炼.结论为避免钢板内固定治疗失败,应合理使用器械,解剖复位,正确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检验自制炭纤维增强壳聚糖骨折内固定棒材是否符合生物材料的热原要求.方法:采用家兔热原试验方法,对炭纤维增强壳聚糖复合棒材的24、48、72 h三种浸提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受试家兔体温升高均低于0.6℃;各组家兔体温升高总数在1.4℃以下.结论:炭纤维增强壳聚糖复合棒材不对生物体产生热原反应,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4.
炭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自制炭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动物对该内固定棒进行刺激试验与致敏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并按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国家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体内外生物相容性试验显示该材料的兔皮肤、皮内刺激未见红斑、丘疹、结节现象发生;急性金身毒性试验为阴性反应;致敏试验动物未出现过敏反应;溶血率1.64%,符合医用材料溶血率不大于5%的要求.结论:内固定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初步满足生物内固定装置的生物相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炭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的研制及力学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炭纤维增强的壳聚糖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棒,并测试其力学性能.方法:采用力学性能优异的炭纤维对壳聚糖进行增强改性;用自制模具浸渍法制备炭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真空处理消除复合体中炭纤维周围残留的气泡;40 g/L Na()H溶液中和复合材料的酸度并降低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三点弯曲试验测试该内固定棒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结果:成功研制了炭纤维增强的壳聚糖骨折内固定棒;该棒的平均弯曲强度为(190.75±10.95)MPa,平均弯曲模量为(4069.73±113.08)MPa.与单纯壳聚糖棒相比,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增加19%和370%,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炭纤维增强的壳聚糖复合材料内固定棒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单纯壳聚糖内固定棒,是极具开发应用潜力的骨折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碳纤维增强壳聚糖骨折内固定棒对小鼠骨髓和外周嗜多染红细胞(PCE)的致突变作用,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方法:碳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不同时间浸提液给昆明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ip)染毒24h后取样,以及72h浸提液的不同时间取样观察其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PCE微核率的诱发作用,并与空白对照比较.结果:所研制的碳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浸提液并不诱发微核增加,PCE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不诱发骨髓和外周血PCE微核率增加,不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7.
All rats given a choice between a rewarded alternative and a conflict alternative (rewarded and punished) developed position fixations when the position of the alternatives was reversed. In contrast, all animals given one rewarded alternative and another nonrewarded (or punished and nonrewarded) alternative learned to choose the rewarded side during 25 successive reversals.  相似文献   

18.
Incorporation of N(15) into the fixed nitrogen fraction of natural lake waters has been studied for the purpose of estimating rates of primary nitrogen fixation. Experiments in Pymatuning Reservoir, Pennsylvania, in Lake Mendota, Wisconsin, and in two lakes in Alaska indicate that fixation occurs at measurable, sometimes high, rat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康复科收治的78例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膝关节评分以及治疗后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关节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9.74%,对照组为7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减轻膝关节疼痛并且恢复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