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水灌溉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对农业种植结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水资源紧缺,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分析了节水灌溉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并给出实例分析,对安徽省8个节水灌溉分区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农业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实现水资源水质水量的优化配置,通过对水资源水质水量优化配置的生态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指出水资源水质水量优化配置的概念,在内涵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水资源水质水量优化配置的具体阈值原理和模型体系框架.同时对青海水资源水质水量的优化配置进行分析,指出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水质水量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灌溉是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短缺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节水灌溉,可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节约生产用地和能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本文就山西省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三江平原地区现行的灌溉模式主要是以井渠灌溉为主,但仍存在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而过境地表水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针对三江平原现行灌溉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引水灌溉来提高地表水利用率,并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期为三江平原灌区的水资源优化调配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桓台县农业生产水平,以区域农业水资源评价为依据,利用非充分灌溉原理,以效益最大为目标,进行了桓台县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对本区域制定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和确定微观灌水定额指标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供北方灌区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灌溉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井渠结合灌溉是在不民胜利渠的灌溉实践中产生的,它即是灌区综合治理旱涝碱沙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正确确定渠灌,井灌水量,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调控,稳定地下水位和优化配置藻区水资源的前提,渠灌,井灌应油灌区管理单位统一管理,才能全面推广井渠结合灌溉,从而达到灌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农业水资源是可为农业生产使用的水资源,其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农业水资源仍存在供需失衡、水质污染、利用率低、管理体制滞后等问题。在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大力支持下,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的新理念,促进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加强学术交流,《灌溉排水学报》拟推出“农业水资源配置与利用”专刊,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投稿。本专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齐学斌研究员担任专刊主编,经外审录用后,将在《灌溉排水学报》刊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辽宁海滨灌区为例,以现状灌溉制度为基础,将《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与《辽宁省各种作物灌溉制度分析》有机结合,确定灌溉定额.水量平衡分析过程中,将灌溉面积和可供水量分别分区,充分利用区间径流来减少水库供水,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为灌区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性依据,也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分别从目标函数个数、时空尺度差异、作物种类、灌溉水源、模型个数、优化方法等角度进行了分类。通过分析各类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优缺点,指出了根据灌区水源情况联合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并充分考虑灌区各因子的时空差异,建立多目标、多约束耦合模型,同时兼顾生态用水,是今后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研究重点。通过对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综述,旨为有效地缓解灌溉用水紧张的状况,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肃州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强烈,为极端干旱区,属于典型的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生产的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的不断加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肃州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优化配置水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汉延渠灌区农业灌溉历史悠久,近年来灌溉用水量持续减少。开展汉延渠灌区用水量规律分析研究,探索用水量变化影响因素,对于灌区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现代化节水型灌区建设意义重大。以宁夏汉延渠灌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灌区灌溉制度、有效灌溉面积及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建立了3种影响因素与灌溉用水节水量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几种影响因子贡献率,得出该灌区灌溉用水量减少原因的排序是灌溉面积萎缩及种植结构调整、渠系水利用系数提升、优化灌溉制度的结论,对类似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现代化节水型灌区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确定性区间作物水分生产函数,选取春小麦、玉米、棉花和白兰瓜这4种典型作物,建立不确定性条件下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将气象因子(蒸发蒸腾量和相对湿度)的不确定性引入其中,以反映气候变化对灌区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羊河流域民勤地区,玉米单方水经济效益较低,故其优化灌溉定额相比现状灌溉定额变化较大.棉花是单方水经济效益最大的作物,其次是白兰瓜,所以当可用水量短缺时,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为降低因灌溉缺水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要优先保证棉花和白兰瓜灌溉用水.引入气象因子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区间优化配水定额范围更广,反映出气象因子对灌区配水的影响.本研究验证了不确定性方法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可为灌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非充分灌溉理论,按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建立了以总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灌区灌溉水资源递阶控制优化模型,对灌区多水源进行优化配水研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还对灌区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引入决策支持系统知识,研制"大型灌区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经实际运行,该程序具有友好的图形界面,较强的计算功能和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可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管理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DP-PSO算法的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引水灌区,考虑灌溉用水总量约束和时段可供水量约束,以单一作物非充分灌溉下灌溉制度优化为第一层,区域多种作物种植结构及水量分配为第二层,分别采用动态规划和粒子群算法求解,建立了基于DP-PSO算法的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针对多重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初始化粒子群的方法,并通过粒子速度的动态变化来保证每代粒子都满足约束,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以赣抚平原灌区为对象,考虑降雨和水源可供水量不同步的特点,计算了3种降雨频率、多年可供水条件下的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基于DPPSO算法的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合理可靠,为引水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物优化灌溉制度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论述了国内外作物优化灌溉制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其中问题有:在单一作物模型中基于SPAC理论的研究不够充分,作物需水时间划分不够具体;多种作物水资源优化配置注重经济效益而在面向生态的综合效益研究较少。文中还比较了在模型设计中多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在今后作物灌溉制度研究中应运用多种模型组合优化方法,加强学科交流以解决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的问题,以期为解决区域内不同节水模式下作物优化灌溉制度和面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提供灵活可行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水资源是可为农业生产使用的水资源,其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农业水资源仍存在供需失衡、水质污染、利用率低、管理体制滞后等问题。在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大力支持下,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的新理念,促进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加强学术交流,《灌溉排水学报》拟推出"农业水资源配置与利用"专刊,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考虑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为邢台市农业旱灾减灾供科学依据。在水资源日益减少的状况下,优化配置作物灌溉用水量,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是适应干旱的一种手段。采用1991-2013年邢台市的粮棉油作物的灌溉面积、灌溉水量和作物产量数据,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引入种植风险系数,构建数学优化模型。模拟了研究区主要作物最优种植面积配置,采用规划求解法求得灌溉用水量和种植面积优化结果。种植效益1995年、2003年、2013年增加了6.15%、15.9%、18.5%,优化结果与近年来作物实际种植面积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8.
姜西忠  谭志英 《农业工程》2015,5(4):110-111
节水灌溉技术是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提高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总结了农田水利与节水灌溉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制约节水灌溉发展的因素,介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并提出了节水灌溉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淠史杭灌区中稻受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计划地控制灌溉用水量,将水稻生长各个生育期按不同的受旱持续时间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找出水稻在每个生育期遭遇不同的受旱持续时间造成其减产量轻重的关系.探索在干旱年份灌溉供水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有计划分阶段地控制灌水,使水稻因受旱而造成产量减少的损失降为最小;在非干旱年份灌溉供水量相对充沛的情况下,能够按需供水、节约用水的经验和途径.为淠史杭灌区进一步研究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灌溉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科学合理地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水资源与发展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资源永续利用基础上,针对云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节水农业面临干旱缺水、节水灌溉技术总体水平低、没有形成高效节水机制、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农业水资源的冲击较大等四大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时农业用水进行优化配置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