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丰产抗病偏高糖甜菜新品种ZM20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ZM2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和美国BetaSeed公司合作选育的甜菜二倍体单胚雄不育杂交种.2001年以单胚二倍体雄性不育系Beta96186M为母本,以二倍体有粉系PT37136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该品种丰产性好,舍糖率较高,抗丛根病和褐斑病,耐根腐病,适应性广,块根品质好.在2005~2006年的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全国两年42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60770.0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6.6%;平均含糖率17.5%,比对照品种提高0.1度;平均产搪量10631.4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8.0%;时褐斑病、黄化毒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与对照相仿,对根腐病、丛根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在2006年的国家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14个试验点平均根产量55039.7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4.5%;平均含糖率18.6%,比对照品种提高0.4,度;平均产糖量10163.1 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7.6%.该品种适宜在东北、西北和华北三大甜菜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
甜菜新品种“甜研20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研208(原代号DH084)是以多胚二倍体品系DP23为母本,多胚二倍体品系DP24为父本,父母本按1∶2比例栽植配制而成.该品种于2010-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52966.0kg/hm2和55041.2kg/hm2,分别比4个对照品种平均值增产0.6%和8.0%,平均含糖率为17.5%和17.1%,分别比4个对照品种平均值提高1.1度和0.9度,平均产糖量为9300.4kg/hm2和9402.3kg/hm2,分别比4个对照品种平均值提高7.2%和14.0%.该品种表现抗褐斑病,耐丛根病和根腐病.主要适宜在黑龙江的牡丹江、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等甜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甜菜雄性不育单胚杂交种甜单304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甜菜雄性不育单胚二倍体杂交种甜单304,是由单胚雄性不育系TB7-CMS为母本,以二倍体多胚品系甜217-8为父本,按41∶比例杂交而成。2003~2004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其结果平均根产量42674.7 kg/hm2,平均含糖率17.48%,比对照品种甜单2号提高12.5%和0.20度。2005年参加省生产示范试验,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该品种块根丰产性好,含糖率较高,抗褐斑病、耐根腐病。适于机械化播种和纸筒育苗移栽。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适宜种植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甜菜主产区。  相似文献   

4.
吉能源甜菜1号是以单胚品系DTN 162-3-11为母本,二倍体多胚品系HRR7为父本,按3∶1比例自然杂交而成。该品种在2008—2010年吉林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为45627.6kg/hm2,比对照品种HYB74增产7.5%;含糖率为17.2%,比对照高1.6度,差异显著;产糖量为7836.5kg/hm2,比对照提高16.9%;乙醇产量4411.5kg/hm2,比对照提高18.2%。吉能源甜菜1号稳定性好,抗逆性强,适于东北西部及蒙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内甜201系以本所育成的二倍体雄性不育系14403A为母本,以二倍体自交系AB8301为父本,按母:父=4:1杂交制种育成。经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工农4号高17.5%、0.21度和18.9%,褐斑病罹病率也低于对照品种,属多粒型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交种,适宜在内蒙古土默川地区和条件相同的甜菜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吉洮201是以自育二倍体雄性不育系JTM一01A为母本,848S5一3315抗病系为父本配制的甜菜二倍体雄性不育条交种(原代号洮3315MSC).该品种在吉林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1991~1993年),平均块根产量、合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8%、1.36度、21.2%;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9.0%、1.08度、26.5%,且褐斑病病级低于对照1级,属抗病标准偏高糖型品种,适宜在吉林省西部、中部及内蒙古东部甜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ZD206、ZD209、ZD210、D0296和ST9818于2003年12月通过国家甜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ZD206品种简介鉴定命名名称:ZD206参加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名称:ZD206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德国KWS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合作育成。母系材料KWS86586M(多胚二倍体)来自德国KWS公司种质资源库。由MS86547(多胚二倍体)与异型保持系OP69163M(多胚二倍体)杂交获得。父系PT35157(多胚二倍体)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种材料库,属T35系列姊妹系。母本和父本以3∶1比例配制杂交种。特征特性:ZD206属二倍体多胚品种。该品种苗期发育快,…  相似文献   

8.
优质丰产抗病甜菜新品种ZD204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ZD204为德国KWS公司和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甜菜二倍体多胚杂交种。该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性突出,块根含糖率较高,属标准偏丰产型品种;抗褐斑病,耐丛根病和根腐病;糖汁纯度高,块根品质好,2000-2001年参加国家甜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在全国三大甜菜产区32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53724.3kg/hm^2,比对照增产27.9%;平均含糖率15.6%,比对照低0.4度,平均产糖量8263.5kg/hm^2,比对照提高26.8%,平均褐斑病病情为1.2级,发病程度与对照相仿;平均根腐病罹病率为0.5%,根腐病发病程度明显低于对照;在丛根病发病地区,ZD204发病率为1.0-7.7%,对照品种发病率为1.5%-76.6%,发病程度明显低于对照。适宜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甜菜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ZD210是德国KWS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合作选育的甜菜二倍体多胚雄不育杂交种。在2002~2003年的国家甜菜品种区试中,全国两年34个点次平均根产量61950.8 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25.3%;平均含糖率16.4%,比对照品种低0.2度;平均产糖量10128.6 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24.6%;对根腐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对褐斑病、黄化毒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与对照品种相当。在2002~2003年的黑龙江省区试中,两年15个点次平均根产量41104.9 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20.3%;平均含糖率17.0%,比对照品种低0.6度;平均产糖量6978.2 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5.8%。褐斑病病情为0.5级,根腐病罹病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品种。该品种适宜在东北、西北和华北三大甜菜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甘糖七号是以多粒二倍体雄性不育系MS2007-2A为母本,多粒二倍体授粉系P2007抗为父本,按3∶1比例配制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2009—2011年甘肃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块根产量为93401kg/hm2,比对照品种甘糖五号增产16%,平均含糖率16.97%,比对照提高0.51度,产糖量为15850kg/hm2,比对照增加19%,差异极显著。甘糖七号产质量稳定性好,抗逆性强,适宜甘肃省河西走廊种植。  相似文献   

11.
甜菜新品种内甜抗203(原名内102)是多胚型二倍体抗丛根病品种。该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44715.0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提高97.7%;含糖率15.67%,比对照种提高1.34度;产糖量7006.8kg/hm^2,比对照种提高116.2%,丛根病病情指数17,比对照种降低18。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莱品种普通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69225.0kg/hm^2,比对照提高62.0%;含糖率16.85%,比对照提高0.08度;产糖量11664.4kg/hm^2,比对照提高62.8%,达到丰产型品种标准;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82.6%、1.10度、203.8%,丛根病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47.9,达抗丛根病型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12.
XJT9907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甜菜单胚雄不育丰产、中糖、中抗丛根病、抗根腐病二倍体杂交种。XJT9907以单胚雄性不育系JTD201A为母本,以多胚高糖、丰产、耐丛根病、耐褐斑病的二倍体自交系M39-8-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收获母本种子。结果表明:XJT9907区试预备试验块根产量较对照KWS2409增产8.0%;含糖率较对照提高0.85度。在区试中块根产量较对照KWS2409增产13.0%;含糖率较对照提高0.92度。中抗甜菜丛根病,病情指数比对照低10.03;抗甜菜根腐病,根腐病发病率比对照低1.13个百分点;耐甜菜褐斑病,病情指数比对照低4.00。田间综合鉴定考察结果该品种为1级。适宜种植密度为6000~6500株/667m~2(90000~97500株/hm~2)。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新甜(单)8号系以二倍体遗传单粒雄性不育系TDM102为母本,以多粒四倍体品系T412和多粒二倍体品系T217的4:1机混群体为父本,按母父本3:1自然杂交,母系收获利用。该品种在新疆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1991~1993年),18,点次根产量平均超过对照新甜6号11.49%,含糖率超过对照0.58度;生产示范中(1992~1993年)8点次平均根产超过对照15.26%,含糖率超过对照0.77度。该品种抗褐斑病,适于机械精量点播和应用纸筒育苗技术,适宜在新疆全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丰产优质抗病甜菜新品种ZM20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M202是美国BetaSeed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合作选育的甜菜二倍体多胚雄不育杂交种。该品种丰产性突出,含糖性状优良,抗丛根病,耐根腐病和褐斑病,适应性广,块根品质好。在2005~2006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44019.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37.2%;平均含糖率16.4%,比对照品种低0.8度;平均产糖量7285.6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31.7%;对丛根病、根腐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与对照品种相当。在2007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5个试验点ZM202平均根产量45754.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48.7%;平均含糖率17.1%,比对照品种低0.2度;平均产糖量7729.2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45.2%。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黑河等甜菜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甜菜新品种中甜-吉甜单粒二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甜—吉甜单粒二号(原代号吉DMS92-16)是以单粒二倍体雄性不育系“7587-22A”为母本,以多粒型二倍体抗病品系“SC-205”为父本杂交而成,该品种1996~1998年参加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高6.3%、1.37度和16.9%;1998~1999年参加东北区和华北区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比对照提高9.6%,含糖比对照提高1.41度,产糖量比对照提高21.0%。抗褐斑病性强,平均比对照低1.3级,比较耐根腐病。适应华北区、东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甜单305为三倍体甜菜单胚杂交组合,是由单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B9-CMS为母本,以四倍体多胚绿胚轴品系甜426G为父本按4:1比例杂交而成。制种时只收获母本雄性不育系的单胚种子。于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2006年区域试验,2007年生产示范试验。甜单305在全省生产示范试验中,表现突出,在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3个指标上均超过了对照品种,平均根产量47760.2kg/hm^2,含糖率17.06%,产糖量8116.2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22.7%、0.62度、27.2%。2008年4月被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推广品种,适宜推广区域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甜菜产区。  相似文献   

17.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1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甜研310是以四倍体红色胚轴品系甜4N092R为母本,二倍体绿色胚轴品系甜202G为父本,按31∶比例配制而成的多胚三倍体杂交品种,在2003~2004年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中,甜研310平均根产量39925.2kg/hm2,比统一对照甜研309增产9.6%;平均含糖率17.68%,高于对照0.07度;平均产糖量7151.7kg/hm2,比对照提高10.3%。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适宜种植地区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甜菜主产区。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8.
SR-411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二倍体单胚型杂交种。2009—2010年参加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2011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2011又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块根产量为57583.2kg/hm2,比平均对照品种增产11.0%;平均含糖率均为17.1%,比对照高0.5度;平均产糖量为9851.1kg/hm2,比对照提高15.0%。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和含糖高,稳定性强,适应性广。抗褐斑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高度耐丝核菌、镰刀菌等病菌引发的根腐病。钾、钠、氨态氮含量非常低,甜菜品质优,工艺损失小,易加工。适宜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甜菜育种史上,自从发现秋水仙素有独特作用以后,甜菜育种工作者便开始了诱变二倍体甜菜为四倍体甜菜来培育多倍体甜菜品种。据国内外试验证明,以普通四倍体甜菜为母本的杂交多倍体品种,杂交率仅在60%左右,产糖量一般超过系选品种的15~20%。如果将四倍体甜菜选育成雄性不育系,杂交率可达到100%,那么单位面积产糖量就会提高到另一个新水平.然而,选育四倍体不育系比选育二倍体不育系有着较多的困难。四倍体甜菜本身存在着结实率低的弊病,选育不育系其父本需要多代自交,甜菜是异花授粉自交不亲合性很强的作物,四倍体甜菜强制自交以后,结实率有明显的下降,种子发芽率有明显的降低,而且连续多代自交其不亲合现象就越发严重,  相似文献   

20.
H004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甜菜二倍体单胚杂交种,2011—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57280.0kg/hm2和51183.0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分别增产13.5%和13.3%,平均含糖率为16.9%和16.1%,比对照品种甜研309增加0.4度和0.2度,平均产糖量为9702.2kg/hm2和8200.2kg/hm2,比对照甜研309分别提高16.1%和14.4%。H004抗褐斑病、根腐病,苗期立枯病发病率低,适应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黑河、哈尔滨、佳木斯、绥化、齐齐哈尔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