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烯效唑对甜叶菊形态、酶活性、叶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Uniconazole)对甜叶菊形态建成、酶活性、产量及品质(莱胞迪苷A/蛇菊苷)的影响,旨在为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外源调控效应及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叶菊‘惠农3号’大田植株为材料,浸根和叶喷两种处理,其中,浸根处理分别设0、0.04、0.2、1 mg/L四个浓度处理,叶喷处理分别设0、10、50、250 mg/L四个浓度处理。【结果】外源烯效唑处理下,甜叶菊株高、茎粗、分枝数、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POD活性、PPO活性、产量和品质相比对照而言均有所增加或改善,其中浸根浓度0.04 mg/L和叶喷浓度50 mg/L两处理的表现最佳。【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提高甜叶菊产量和改善品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南方小花生植株高大的地方良种与矮化改良的品种并存。为探明其需氮规律,实现差异化施肥的高产管理,以湖南主栽的高秆地方良种安化小籽、矮秆现代品种湘黑小果为材料,设置4个基施复合肥用量0、450、600、750 kg/hm2,分别代表土壤背景(CK)、低肥(F30)、中肥(F40)、高肥(F50)水平,于4个生育时期测定并分析植株各器官氮含量、积累与分配状况。结果表明:氮含量以高秆品种果>叶>根>茎为序;矮秆品种则以叶>果>根>茎为序。叶、根氮含量表现为高秆<矮秆,而茎、果反之。增施肥料对氮含量的影响程度总体趋势为茎>叶>根>果,利于营养器官的氮素同化吸收。氮积累量两品种各器官以叶>果>茎>根为序。除苗期外,其余时期的全株、叶、茎氮积累量表现为高秆>矮秆;根在苗期、结荚期为高秆<矮秆,其余时期相反;果则为高秆<矮秆。施肥利于营养器官前期的氮素积累。氮素分配率两品种均以叶最高,荚果和茎其次,根最少。地上部为高秆>矮秆,而地下部反之,说明矮秆植株吸收的氮素更利于转运到荚果。...  相似文献   

3.
乐果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推荐浓度N(625 mg/L.),2N(1 250 mg/L.),4N(2 500 mg/L)三个施药浓度分别喷施处理植株和土壤.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乐果在香草兰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乐果在土壤中降解很快.半衰期为0.8~0.9d;植株喷施乐果时,香草兰果、茎、叶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1~6.4d,2.5~4d,3~4.2d;土表喷药后,乐果在植株各组织中的残留量远低于植株直接喷药的残留量,其最大残留量为0.094 1 mg/kg.不同施药方式,乐果在香草兰果、茎、叶中的残留动态曲线不同.植株喷药时,乐果在香草兰果、茎、叶中的残留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土表喷药时.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喷药后第1 d达到最大.比较香草兰各组织的最大残留量.植株喷药后表现为叶≥果>茎;土表喷药后则表现为果>叶>茎.但就消减动态而言,喷施同样浓度的乐果后,果荚中消减最慢,最后的残留量最大,说明果荚容易吸收积累乐果.  相似文献   

4.
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在试管苗茎段再生植株过程中进行不同时间处理,探讨适合于甜叶菊离体多倍体诱导的最佳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浓度,初步建立甜叶菊离体诱导多倍体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甜叶菊植株形成影响较大,秋水仙素处理的最佳剂量为0.1%处理3 d,再生植株总数高且多倍体比率达42.3%;同时,再生苗生根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多倍体苗叶片厚实、颜色较深、植株矮化,气孔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较少;多倍体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数加倍。  相似文献   

5.
低浓度秋水仙素离体诱导甜叶菊多倍体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低浓度秋水仙素在甜叶菊试管苗茎段再生苗初期进行长时间持续处理,以探讨低浓度秋水仙素诱导甜叶菊多倍体的优势及适合长时间诱导甜叶菊的秋水仙素浓度,简化甜叶菊离体诱导多倍体技术环节。结果表明:0.025%的秋水仙素浓度适合于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的持续诱变,直至试管苗再生而无需清洗外植体和更换培养基,简化了诱导技术环节,提高了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效率;多倍体植株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为叶片大而厚实、开花延迟、花蕾较大等特征。旨在建立低浓度秋水仙素离体诱导甜叶菊多倍体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亚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是呈抛物线型,峰值在开花期,茎干物质随生育期进展逐渐增多,而根、叶的干物质逐渐减少。氮磷钾的积累量随着干物质增多而增加,峰值在快速生长期和开花期。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的含量,果>叶>根>茎,亚麻茎的木质部,钾的含量占全株的70%,而纤维只占30%。  相似文献   

7.
亚麻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亚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是呈抛物线型,峰值在开花期,茎干物质随生育期进展逐渐增多,而根、叶的干物质逐渐减少。氮磷钾的积累量随着干物质增多而增加,峰值在快速生长期和开花期。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的含量,果〉叶〉根〉茎,亚麻茎的木质部,钾的含量占全株的70%,而纤维只占30%。  相似文献   

8.
甜叶菊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糖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4个甜叶菊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茎叶产量及糖苷含量进行比较,为不同用途的甜叶菊育种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SR-1,SR-2,SR-3和SR-5共4个甜叶菊品系的株高、茎节长、一级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和茎叶干重等进行考察,采用HPLC法测定其干叶ST和RA糖苷含量,并分析了各性状间相关关系。[结果]4个品系间植株形态、茎叶产量及糖苷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ST苷含量和茎叶产量最高的品系为SR-5,RA苷含量和RA/ST值最高的品系为SR-2,综合RA苷含量和茎叶产量考虑,RA苷总量最高的为SR-3。茎叶产量同株高、茎节长、叶宽间相关显著。RA苷含量与干叶产量、干茎产量及茎叶总产量等呈显著负相关。ST苷含量则与各农艺性状间相关均不显著。[结论]提高甜菊的产量会一定程度影响甜叶菊的品质,但仍有可能选出既高产,品质又符合生产所需的优良甜叶菊新品种。SR-5品系可作为较好的药用型甜叶菊品系,SR-2可用作糖用型甜叶菊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钾肥处理对甜叶菊生长发育及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钾肥处理对甜叶菊生长发育和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钾量的增加,菊株株高、茎粗、出叶速度、叶面积及叶产量均有一定的增加,其中以120kg/hm2施用效果最佳,因此适量的钾肥可促进甜叶菊生长发育和叶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缺硼、硼过量的番木瓜硼素失调植株及健株为试材,探讨硼失调对番木瓜植株硼形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缺硼时根、叶、花、果的水溶态硼、半束缚态硼及束缚态硼含量明显降低,与健株相比,3种形态硼中叶片以水溶态硼变化最大,果实及根均以半束缚态硼的变化最为显著,花的硼形态受影响程度较小;植株硼过量时根、叶、花、果的水溶态硼、半束缚态硼及束缚态硼含量显著增加,其中,叶片以水溶态硼、果实以束缚态硼的变化幅度最大,根及花则以半束缚态硼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绿肥1号"不同生长期根、茎、叶器官产青量研究表明:茎、叶是"绿肥1号"主要产青器官,约占植株总产青量的80%~90%。各器官不同时期氮含量以叶片最高,为4%~6%,茎次之,根部氮含量最低。各时期钾含量以叶片含量最高,依次为茎、根。而磷含量6月中下旬以叶片最高,7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茎最高,9月份以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花生品种对稻田镉富集及转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湖南湘江流域稻田镉(Cd)污染治理方法,筛选稻田替代种植作物,于长沙县和湘阴市受污染稻田 改种花生,选用5个大果品种,设置2种(露地、覆膜)栽培方式,研究品种与栽培方式组合下对稻田Cd吸收、富集及 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花生营养器官(根、茎、叶)Cd含量较高,生殖器官(果壳、籽仁)Cd含量较低,且品种间有明显差异。5 个花生品种的组织器官中Cd 含量最高的是茎(5.413~8.859mg·kg-1),果壳和籽仁最少(0.523~ 1.326mg·kg-1),但是籽仁Cd含量超出NY/T 1067-2006标准的规定值,食用安全存在风险。覆膜栽培尽管降低了花生茎、叶、果针、果壳及籽仁等的Cd含量,但提高了植株干物质重和Cd总积累,其中,营养器官(根、茎、叶)Cd富集系数高于2.5,生殖器官(果壳、籽仁)Cd富集系数为0.8~1.7。不同部位间Cd转移系数大小顺序为:根→茎秆>茎秆 →叶>果壳→籽仁>果针→果壳>茎秆→果针。不同品种的花生油中Cd含量范围在0.012~0.074mg·kg-1,符合标准, 因此花生油食用是安全的。以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其Cd含量作为高镉积累筛选指标,5个品种中09-3106 的单株可高积累镉元素。建议在湘阴、长沙等地的Cd污染稻田进行覆膜栽培花生。  相似文献   

13.
崔广林  李隆云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1):2118-212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青蒿氮、磷、钾的吸收、累积与分配规律。选用当地主栽青蒿品种渝青 1 号为材料,设置高肥、中肥和低肥 3 个施肥水平。于苗期、分枝初期、分枝盛期及蕾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根、茎、 枝和叶 4 部分,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青蒿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累积和分配情况。结果表明:青蒿对钾肥 的需求量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高肥和中肥处理整个生育期氮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为叶>枝>根>茎。低肥处理整 个生育期氮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为叶>枝>茎>根。高肥、中肥和低肥 3 个处理整个生育期磷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为叶 >枝>茎>根。苗期和蕾期生长阶段高肥、中肥和低肥 3 个处理钾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为叶>枝>茎>根,分枝初期和分 枝盛期生长阶段 3 个施肥处理钾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为枝>叶>茎>根。不同施肥处理对养分积累趋势影响不大,但可 显著影响各器官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养分积累量及分配比例。养分累积吸收量在生育前期较少,生育中后期急剧增加。 养分累积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青蒿中氮磷钾的吸收、累积与分配规律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存在差异,生产中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采取合理施肥措施,达到经济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胡麻不同器官残茬的自毒作用,明确残茬根、茎及叶中的主要自毒物质,分别制备水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水提液,用于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实验,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及根重等指标确定自毒效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胡麻残茬根、茎及叶中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显示,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作用,且存在浓度效应。随着水提液浓度增加,胡麻残茬叶水提液最先到达临界浓度,其次为茎水提液,最后为根水提液。综合效应显示,胡麻不同残茬器官水提液化感自毒作用强弱关系为:残茬叶>残茬茎>残茬根。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中分别鉴定出8种、21种和1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类和酯类,含量最多的自毒物质为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化感自毒效应,可能是导致胡麻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种衣剂包衣处理甘草种子,比较研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甘草植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某些形态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甘草种衣剂包衣处理后,甘草的株高、茎粗、根粗、根长、根干重、根体积、茎干重、叶干重、叶面积和壮苗指数显著提高。表明甘草种衣剂的使用可以提高中药材甘草的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16.
茶皂素的性质、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皂素,又称皂甙、皂角甙,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糖苷类化合物,由糖链与三萜类、甾体或甾体生物碱通过碳氧键相连而构成。茶皂素,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苷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山茶科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之中。  相似文献   

17.
把采果后的9龄妃子笑和黑叶荔枝树植株,以及3龄未结果幼年妃子笑植株的根、茎、叶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各个部位和组织的生物量及P含量,并计算其P累积量,研究荔枝树体内P素在各个部位、组织中的分布及积累特点.结果表明:(1)P含量因组织和部位而异,在末级侧枝木质部、新成熟小叶中最高,在根颈、主茎木质部中较低;随着荔枝枝干和根系粗度增加,其P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2)9龄妃子笑植株的末级侧枝木质部和叶中的P含量高于3龄树相应部位的P含量;(3)9龄荔枝树体内P累积量以茎中为最多,其次为叶片,根系中的P累积量最少,其中茎中木质部P积累量远大于韧皮部;3龄妃子笑植株树体内叶和茎的P累积量差异不大;(4)9龄妃子笑植株末级侧枝(包括其叶)的P累积量占整株树P累积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苎麻对土壤中镉的耐受和积累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德菊  周世杯  项剑 《中国麻业》2004,26(6):272-27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苎麻对镉的耐受性和积累现象。实验设计了镉浓度为0、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200、1500mg·kg-1的Cd处理液,处理期间观察记录植株长势,后取样观察根系生长状况,分根、茎、叶测定植株体内的镉浓度。结果表明:低浓度(50-200mg·kg-1)时植株长势较好;浓度达到300mg·kg-1时植株出现毒害现象,表现为茎近根部出现褐色,并伴有腐烂、空心;浓度达到1200mg·kg-1时植株死亡。镉在苎麻体内各器官的分布为根>茎>叶;土壤有效Cd浓度较低时,苎麻对Cd的累积效应较强,较高浓度即由于毒害作用使其对Cd的累积效应下降。  相似文献   

19.
毒死蜱对番木瓜生理生化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木瓜幼龄植株为试材,通过喷施不同浓度毒死蜱,探讨毒死蜱对番木瓜生理生化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毒死蜱后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急增,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降低,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叶片出现斑驳黄化、皱缩症状,提早脱落;植株根、茎、叶生长量明显减少.番木瓜幼龄植株对毒死蜱敏感,喷施毒死蜱易导致植株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以富硒能力较强的花生品种为研究对象,设4个硒肥叶面喷施梯度,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用量硒肥对花生硒吸收积累的影响,分析硒吸收分配规律,为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开发富硒花生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施硒条件下,花生硒含量总体表现为叶>籽仁>茎>根>果壳,硒累积量总体表现为叶>籽仁>茎>根>果壳.花生植株总的硒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