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满足新疆伊犁地区酿酒企业对优质酿酒专用糯高粱品种的需求,筛选了 4 个试种表现较好的糯高粱品种,在伊犁河谷 2 个不同生态区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试验表明:4 个糯高粱品种在 2 个区域种植均可正常成熟,且所有品种在积温偏低的河谷东部片区种植生育期均比河谷中心片区长 4~5d ;在产量方面,综合 2 个不同地区各糯高粱的产量表现,产量均比对照晋杂 22 高,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齐杂 106、辽粘 3 号、齐糯 115、辽糯 10 号、晋杂 22;在酿酒品质方面,4 个参试糯高粱品种的粗淀粉含量介于 73.72%~76.60%,支链淀粉含量介于 95.88%~98.80%,粗蛋白含量介于 8.54%~10.40%,粗脂肪含量介于3.06%~3.91%,单宁含量介于 0.77~1.15%,均符合本地伊力特酒厂对高粱原料的品质需求。综合品种产量及品质特性,推荐齐杂 106、辽粘 3 号在伊犁河谷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4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稻桩贮藏同化产物的分配与再生稻腋芽再生率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老桩贮藏同化产物的52%~70%转运到了再生稻体内,其中,穗部占27%以上,茎鞘占14%~26%,叶片占9%左右;老桩贮藏同化产物主要分配在再生稻倒二和倒三节位,两节位总计约占46%~61%;同化产物在再生稻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与腋芽再生率、产量及所有的产量性状均呈正相关;同化产物在任一节位的分配比例与相应节位腋芽再生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山西高粱:突出重围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粱在我国有5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旱地作物之一,由于具有多重抗逆性,适应性强、产量高,在我国历史上曾对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高粱面积逐渐减少,近年来全国高粱年种植面积66.7万hm2左右,总产约250万t。山西是我国高粱生产的主要省区之一,年种植面积6万hm2左右,约占全国高粱种植面积的1/10,是旱作农业的主干作物。山西也是全国的酿造大省之一,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汾酒、竹叶青酒、山西老陈醋名扬中外,是山西重要的轻工产品和利税行业。此外,山西地处我国高粱产区的中心地带,地缘好,自然就发挥了联结东西南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糯高粱在湖北竹山县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山地调整结构、替代玉米的最佳作物。但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虫害对糯高粱威胁较大,尤其是螟虫对糯高粱产量、品质威胁最大,如果防治不当,轻者减产10%~30%,重者损失过半。一、螟虫对糯高粱的危害据调查,危害糯高粱的螟虫主要有桃蛀螟、高粱条螟、玉米螟、粟穗螟等,其中以桃蛀螟发生较为普遍,危害也最为  相似文献   

5.
<正>畜禽骨骼包括骨组织、骨髓和骨膜。骨组织又由骨细胞、骨胶原(纤维)和基质组成。猪和牛的骨骼占其体重的13%~20%。骨骼中约含30%水分,在干物质中,一般粗蛋白、粗脂肪各占1/4,粗灰分占1/2;在软骨中,前两者占90%,后者占10%。骨骼富含钙和磷,由其制成的骨粉  相似文献   

6.
高粱是一种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广的高产作物,俗称“铁杆庄稼”。由于它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世界各大洲均有种植,主要集中于亚洲和非洲,约占世界高粱总面积的77.8%。从我国来看,历史上多数省、区均有种植,种植面积曾达1.4亿多亩(1952年统计资料),主要集中于北方各省,是北方人民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高粱作为粮食直接食用的数量大福度减少,因此,高粱种植面积迅速下降,目前全国高粱种植面积大约保持在4000万亩左右。就此,高粱产品还有积  相似文献   

7.
影响高粱高产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水肥、土质及气候等因素,为探究高粱的高产性能,寻找影响高粱高产的突破口,本研究运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粒用高粱拔节期和灌浆期的最大需水量及其一生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耗水量增加,穗长和枝梗数显著性地增加,但灌水量120~140mm的穗长和枝梗数差异不显著;籽粒千粒重和产量显著性地增加,灌水量100~140mm的千粒重和产量差异不显著。高粱拔节期最大需水量为120mm;开花灌浆期最大需水量为100mm;高粱拔节前耗水48.74mm,占总耗水量的10%~15%;拔节~抽穗耗水140.51~177.12mm,占总耗水的35%~43%,抽穗-成熟耗水137.65~272.27mm,占总耗水的42%~55%;水分生产效率随耗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灌浆期灌水100mm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为最高,最高可达29.49kg/(hm2·mm)。  相似文献   

8.
高粱是世界上重要的禾谷类作物,具有抗旱、耐盐碱和耐贫瘠等多重抗性。种子出苗率低一直是高粱种植的制约因素之一,给高梁的机械化种植造成很大影响。本研究于2014年选用不同高梁种质进行室内发芽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播种深度研究高粱种质出苗率、中胚轴和胚芽鞘长度与覆土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种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中亲优势,变幅分别为5.45%~10.18%和9.59%~13.69%;随着播种深度增加,出苗率逐渐下降;播种深度越深中胚轴越长,但对胚芽鞘影响不显著;供试高粱材料不同播深(2cm和6cm)处理的中胚轴长度差与出苗率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2=一0.7065*),表明中胚轴的伸长能力是不同播种深度处理出苗率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2014-2018年,采用人工接菌法,对151份糯高粱杂交组合进行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鉴糯高杂交组合抗丝黑穗病能力较强,以抗病品种偏多,其中0级免疫(IM)的糯高粱组合有115份,占供试糯高粱组合总数的76.2%;1级高抗(HR)组合8份占供试糯高粱组合总数的5.3%;3级抗(R)病组合4份,占供试糯高粱组合总数的2.0%;5级中抗(MR)的组合有10个,占总数的6.6%;7级感病(S)的组合有12个,占总数的7.9%;9级高度感病(HS)组合有2个,分别是13218A/83625R和13218A/TY 3560R。不育系1317A、13218A、13221A、1326A、1429A、18A和恢复系20982R、23560R、217R、23560R、83625R、L 2R、TY 3560R、213R等亲本材料所配制组合感病率较高,在西南丝黑穗病病区应慎用。不育系09A、1318A、1335A、1358A、13Y05A、13y 20A、3268A、407A、3307A、45A、1342A、15Y26A、1431A、54A和恢复系381R、279R等所配糯高粱杂交组合抗丝黑穗病能力强,应加强利用。最新登记(审定)6个糯高粱新品种均抗高粱丝黑穗病。本结果可为糯高粱丝黑穗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新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高粱大豆间作体系的间作优势,试验于2018-2019年在山西省汾阳市高粱试验田进行,设置高秆高粱晋杂22单作(G1)、矮秆高粱晋杂34单作(G2)、大豆单作(D)、2行高粱2行大豆间作(2G1∶2D、2G2∶2D)、2行高粱3行大豆间作(2G1∶3D、2G2∶3D)、2行高粱4行大豆间作(2G1∶4D、2G2∶4D)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下高粱大豆产量、土地生产力、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间作高粱的千粒质量、穗粒质量与单作高粱间差异不显著;大豆的结荚数在不同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与单作相比,2G1∶2D、2G2∶2D、2G1∶4D、2G2∶4D间作处理大豆的结荚数分别降低37.89%,32.16%,22.46%,21.51%;高粱与大豆间作体系的土地当量比(LER)和水分当量比(WER)均大于1,表明间作具有土地和水分利用优势;间作体系的养分优势主要表现在氮累积量的增加;2G1∶2D间作处理的LER、WER、氮累积量分别比2G2∶2D间作处理提高8.91%,8.30%,4.56%,2G1∶4D间作处理的LER、WER、氮累积量分别比2G2∶4D间作处理提高10.17%,9.14%,4.35%,在晋杂22大豆间作体系下,2G1∶4D间作处理的LER、WER、氮磷钾累积量均高于2G1∶2D和2G1∶3D间作处理。高粱与大豆间作具有较高的土地生产力、水分及氮素养分利用优势;高秆高粱晋杂22与大豆间作比矮秆高粱晋杂34与大豆间作优势明显;2G1∶4D间作处理是最适宜的高粱和大豆间作配比。  相似文献   

11.
<正>一、精饲料加工新技术肉牛常用的精饲料主要有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这些饲料淀粉含量高,过去常用的饲喂方法是整粒饲喂或磨碎饲喂,现在可选择压片、挤压、烘烤、爆花等加工方法。1.压片压片有干碾压片和蒸汽压片两种方法。干碾压片是用碾棍把谷物挤压成小碎片,多用于玉米、高粱加工;蒸汽压片是先用蒸汽处理谷物30~60分钟,使含水量达18%~20%,再利用压辊压片,适用于多种谷物。蒸汽压片的主要特点是改变  相似文献   

12.
利用EMS化学诱变高粱无融合生殖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浓度为0.3%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高粱无融合生殖系1094和2083的种子。4叶期将其幼苗移栽至大田试验地。目的是为了研究EMS对2个高粱无融合生殖系的影响,并选择变异株创新种质。结果表明,经过EMS化学诱变处理后,2个高粱无融合生殖系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M0代田间鉴定得到了株高、穗长、育性及结实率等突变体。两年平均株高、穗长、育性的变异率分别是0.66%、1.03%和1.93%,结实率以30%~40%分布的突变株为最多。因此,该技术在育种实践和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常温种质库贮存高粱种子生活力及籽粒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种质资源耐贮性及贮存高粱种子生活力和籽粒性状相关性,对1995年贮存的249份高粱种质发芽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10年,贮存于短期库的高梁种质有205份发芽率低于50%,占82.3%;发芽率在50%以上的材料有44份,占17.6%,少数种质资源发芽率并没有明显下降,有2份材料发芽率高于90%,高粱种内不同品种之间种子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籽粒发芽率与籽粒壳包被度、着壳率、角质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2 0,0.297 0,0.130 4,发芽率与籽粒千粒重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福建省发展畜牧业过程中豆科饲草短缺现状,了解福建省花生秸秆资源情况,为花生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小区试验和品质分析等方法,结合统计年鉴数据,对12个福建省适栽的花生品种秸秆产量、主要品质与固碳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为4012.5~5557.5 kg/hm2,平均为5119.5 kg/hm2;籽仁产量2742~3843 kg/hm2,平均为2881.5 kg/hm2;花生秸秆鲜草产量为20425.5~28488 kg/hm2,平均为24475.5 kg/ hm2;花生秸秆含水率为69.95%~73.98%,平均为72.41%;估算出2008-2010年福建省花生秸秆鲜草存量约235.087万t~242.45303万t,年平均为239.199万t;干草量约64.86万t~66.89万t,年平均为65.995万t。秸秆蛋白质含量8.38%~10.7%,平均为9.57%;粗脂肪含量1.2%~2.5%,平均为1.7%;总糖含量0.82%~6.26%,平均为4.72%;蔗糖含量0.4%~3.0%,平均为2.2%;还原糖含量0.4%~3.2%,平均为2.4%;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3.03%~52.4%,平均为46.4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3.49%~42.23%,平均为36.67%;酸洗木质素含量7.19%~9.66%,平均为8.15%。综合品质分析,‘福花4号’、‘皖花4号’等品种的秸秆品质较优。福建省花生所固定的CO2约133.455924万t~143.007561万t,年平均为136.0317315万t。花生秸秆是优质的牧草资源,可相当于65万t饲料粮食,花生生产对CO2固定的贡献巨大,可减轻CO2排放对大气温室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肥和密度对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油杂62为材料,采用机械直播的方式,设置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在油菜籽粒含水量10.86%~13.17%时研究油菜机械收获各部分损失率及损失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机械收获总损失率在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变幅在6.13%~7.82%之间。不同部分的损失占总损失比例差异较大,其中,自然脱落损失比例最小,各处理占总损失的比例在2.41%~3.90%之间;其次是割台损失,各处理占总损失的比例为17.99%~21.99%;清选和脱粒损失比例最大,占总损失的74.15%~79.52%,其中主要是夹带损失,占总损失的65.51%~69.05%,而未脱粒角果比例损失较小,占8.64%~10.47%。随着氮肥用量和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总损失率与产量、氮肥用量及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0.918**和0.358。本研究表明,在油菜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获得高产,在高产的基础上再降低收获损失率。  相似文献   

16.
<正>一、肯尼亚农业概况非洲国家多为传统农业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加,近年来农药市场发展迅速,农药需求量不断增长。有着4100万人口的肯尼亚是东非第一大经济体,非洲的门户之一。农业是肯尼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2%,农产品加工业占整个加工业的70%以上,50%以上的出口收入来源于农业初级产品,75%的肯尼亚人依靠农耕生活。肯尼亚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马铃薯、豆类、木薯、高粱等,同时也是非洲茶叶、咖啡和花卉生产的领头羊。正常年景粮食基本自给,或有少量出口。目前肯尼亚是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粱芽期酯酶同工酶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1-1984年间进行了以中国高粱为主的幼芽期酯酶同工酶研究。供试材料包括中国高粱品种928份,另有一些国外和野生高粱材料,共计949份样品。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高粱幼芽期酯酶同工酶是遗传稳定的特性。中国高粱的酶谱带一般为9-14条,最多19条,最少4条。可划为 E_1至 E_9九个谱带区,其中 E_4是主酶带区,E_6、E_7是次主酶带区。这些酶谱带可分为七大类、17个类型,其中以Ⅱ-2、Ⅱ-3、Ⅱ-4三个类型最为普遍,占928份中的81.9%,是中国高粱的主体类型。但品种间的谱带变异也很丰富,非洲、印度高粱所表现的谱带类型,中国高粱基本上都有。与供试的野生高粱相比,二者之间相似处多于不同处,特别是与帚枝高粱更为接近。看来 E_4区是蜀黍属共同的主酶带区。至于中国高粱与外国高粱以及野生高粱的亲缘关系,尚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32个高粱(Sorghum bicolor L.)核基因组多态性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位点,以69份国外品种为对照,对12个地区的184份中国高粱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粱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国外高粱。中国高粱和国外高粱的等位基因丰度(Rs)和基因多样性(He)分别为9.81、0.629和11.52、0.745。中国高粱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东非(He=0.732)、北美(He=0.707)和南亚(He=0.712)高粱,与南非高粱相当(He=0.609)。不同地区中国高粱地方品种遗传变异水平存在明显差异,12个地区高粱种质等位基因丰度在3.64~4.88之间,基因多样性值在0.517~0.714之间。吉林高粱地方品种遗传变异最为丰富(He=0.714),与北美、南亚高粱相当。中国高粱与国外高粱之间遗传分化明显,而中国高粱地方品种地区间和类型间分化极弱。主成分分析(PCA)能够明显区分中外高粱种质但不能将中国高粱按地区或类型分开。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中外高粱间的遗传变异占全部参试材料遗传变异的20.43%。中国高粱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地区内材料间(占总变异91.94%)或生态区内材料间(占总变异94.97%)。在品种类型方面,中国高粱绝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穗型内材料间(占总变异97.93%)。本研究支持中国高粱外来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对高粱属(Sorghum)4种植物假高粱(S.halepense)、黑高粱(S.almlzm)、高粱(S.bicolor)和苏丹草(S.sudanense)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假高粱的核型公式为2n=4x=40=28m+12sm,属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92%;黑高粱的核型公式为2n=4x=40=32m+8 8m,属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68%.苏丹草的核型公式为2n=2x=20=18m+2sm,属1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5.56%;高粱的核型公式为2n=2x=20=16m+4sm,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95%.与高粱和苏丹草两种作物相比,具有入侵性的假高粱和黑高粱为多倍体、核型不对称性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衡水地区是河北省主要粮食产区之一。深县、衡水杂粮作物(玉米、谷子、高粱等)种植面积最大,其中谷子约占30-40%,以春播为主。钻心虫(粟灰螟、玉米螟)是谷子主要害虫,在本地区分布极为普遍。一年发生三代,以第一代为害春谷幼苗减产损失最大。一般年份枯心苗达15—25%,轻者造成缺苗断垅,严重地块往往因此毁种。以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