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种盐胁迫下静乐藜麦种子与幼苗抗逆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西静乐藜麦为实验材料,NaCl、NaHCO3、Na2CO33种盐作为胁迫因子,探究不同盐类对于静乐藜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置的盐浓度范围内,3种盐处理的静乐藜麦种子发芽率、株高及鲜重均呈下降的趋势;幼苗生长中,NaCl处理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及CAT活性呈上升趋势,NaHCO3与Na2CO3处理的幼苗则表现出先增后降的特点。不同处理幼苗的MDA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3种盐对静乐藜麦胁迫强度:Na2CO3NaHCO3NaCl。  相似文献   

2.
<正>首届中国藜麦产业(长春)高峰论坛于2015年8月12-13日在长春举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中国代表处代表、联合国项目事务厅(UNOPS)产业合作高级官员、藜麦原产国秘鲁及厄瓜多尔的官员以及国家和省市主管农业相关负责人、国内外研究藜麦的学者、藜麦种植及产品开发的企业家等各界人士齐聚长春,为推进中国藜麦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会后参观了吉林省永吉县万亩藜麦高产示范基地。藜麦属于苋科植物,营养和食用价值超过其他谷物,被联合国定义为"唯一单体即可满足  相似文献   

3.
藜麦营养价值丰富,适合在高原和山地地区种植,相比于传统的农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藜麦种植面积的扩大,藜麦脱粒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制出适合高原和山地地区使用的移动式藜麦脱粒机,该机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藜麦在中国的适应性种植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藜麦在中国地区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归纳了藜麦的植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分析了国内藜麦产业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种质创新应用不足、高产栽培技术尚未成熟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藜麦产业投入、促进产业多形式发展的发展对策,为藜麦在中国的推广种植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一、藜麦概述藜麦,属苋科(原藜科)藜属,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玻利维亚和秘鲁,距今已有5000~7000年的古老种植历史,在当地土著居民中从古至今一直沿用原始的方法作为主粮种植。(一)藜麦的营养特性种植藜麦,主要是收获其籽实作为粮食食用。藜麦备受关注的最主要特点是高蛋白、近乎完美的氨基酸组成以  相似文献   

6.
新疆伊犁河谷藜麦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藜麦作为早期从南美引进的特色杂粮作物,近几年已在我国18个省(区)推广应用,有望发展成为一特色的新兴产业。采用SWOT分析法对新疆伊犁河谷藜麦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以充分掌握和了解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为今后伊犁河谷藜麦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伊犁河谷藜麦产业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可利用藜麦耐旱、耐盐碱、耐寒等特性以及可作为粮饲兼用作物,扩大种植规模;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农民合理种植。通过发挥产品开发和“互联网+农业”等产业优势,拓市场、引人才、建基地、强科技、抓产业,必能实现伊犁河谷藜麦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藜麦新品种青藜1号的特征特性、田间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注意事项等。为藜麦产业的发展及藜麦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藜麦是巴楚县近两年引进的特色农作物。藜麦种植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分析藜麦种植气象条件十分必要。根据2021年新疆巴楚县气候条件情况以及藜麦生长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巴楚县藜麦种植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巴楚县2021年3—8月气温、降水、光照条件能够适应藜麦生长发育,但是藜麦种植期间会遭遇高温、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这些气象灾害会影响到藜麦的健康生长。梳理了几点气象服务措施,以促进巴楚县藜麦种植提质增收。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适宜天祝藏族自治县土壤、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藜麦品种,将引进的9个藜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测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各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藜麦品种产量排序依次为陇藜1号>青黑藜2号>青藜2号>陇藜4号(CK)>白藜2号>青白藜1号>青海都兰白藜3号>红藜麦>黑藜麦,其中陇藜1号、青黑藜2号和青藜2号均较CK显著增产,增产率分别为18.53%、16.95%、7.91%,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相关性分析表明主穗长与侧枝成穗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藜麦的产量主要取决于主枝穗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藜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育期长,种植区域无霜期短,开花期遇高温花粉败育不结籽以及成熟期遇雨穗发芽等诸多问题。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藜麦种植产业升级,自2013年起,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结合江苏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连续几年的田间试验,根据生产实际经验,从地块选择、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方式、田间管理、收获、第二季藜麦种植等方面总结了一套藜麦一年两季高效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藜麦一年两季就地加代育种,缩短育种年限,还能使藜麦产量翻番,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作物学会与吉林博大东方藜麦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中国藜麦产业(长春)高峰论坛"8月12日在长春召开。自联合国大会宣布2013年为"国际藜麦年"以来,藜麦在全球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此次论坛是在落实中央调结构、转方式、保增收的农业政策,促进粮食种植结构的多元化调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12.
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中国种业》2020,(8):112-113
结合多年藜麦试验种植结论和生产实践,初步总结概括出了一套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从藜麦品种、茬口选择、整地要求、施肥水平、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藜麦种植提供技术参数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宁藜麦栽植的农业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2013~2017年正宁县藜麦种植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得出正宁藜麦种植以温室育苗进行大田移栽,是获得全苗的最佳途径;其适宜育苗期为4月下旬,移栽期在5月下旬末,收获期以8月中旬末下旬初为宜;影响藜麦生长的气象因子主要是移栽至灌浆期温度,此时温度高,藜麦生长发育进程快;日照能满足藜麦全生育期生长需求;降水对藜麦全生育期生长起负作用,降水过多对藜麦生长不利。因此在正宁县川道地区和临近子午岭林区降水量较多的地方不适宜种植藜麦,而在降水较少的海拔1200米以上塬地和山区气候条件均能满足藜麦的生长。正宁县藜麦从播种到成熟全生育期大约120天左右,≥0℃积温2212~2354℃,日照时数879~970小时,降水量400~500mm。本文虽以正宁为例,但对半干旱半湿润的甘肃省陇东地区藜麦种植区均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赵军 《中国种业》2020,(10):102-103
笔者主要针对旱作农业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结合多年藜麦试验种植结论和生产实践,分别从选地整地、茬口选择、施肥、划行起垄、覆膜、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概括一套适用于旱作农业的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以期为藜麦种植提供技术参数和技术指导,促进藜麦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藜麦产业现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藜麦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种粮食作物,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我国山西、吉林、青海、甘肃、河北等地开始较大面积地种植藜麦。通过科企结合,初步形成了适合不同生态区域的栽培方法,获得了一批性状稳定的育种材料,认定了藜麦品种1个。然而,我国藜麦生产加工企业数量较少,专用生产加工设备较为缺乏,加工产品多为藜麦米,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国内藜麦产品的销售以电商为主,缺乏实体销售,藜麦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国际市场藜麦需求强劲,藜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政策性调减,藜麦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通过加快品种培育和生产加工设备研发,丰富产品种类,藜麦必将在“调结构,转方式,保增收”的农业政策落实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不同海拔种植的藜麦籽中营养成分与海拔之间的关系,为滇西北的藜麦规范化栽培和产品原料来源提供科学依据。选取4个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海拔对藜麦籽中的蛋白质、灰分、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籽的总糖、灰分、锰、钾、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和氨基酸总含量是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粗纤维、棕榈酸、α-亚麻酸、铜含量是随海拔增加而下降。藜麦营养成分的含量与种植海拔有密切关系,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1.藜麦生长条件适宜温度为15~20℃,最高温度不超过32℃,但它可承受-8~30℃的温度。无霜期在100d以上,藜麦是碳三植物,但它可有效利用水分(藜麦的生理机制能够避免水分不足),耐旱以及抵御土壤水分低。降水量300mm以上。尽管藜麦通常种植在碱性和酸性土壤,但是藜麦喜欢中性土壤。土壤pH5.5~8.5,土壤湿度至少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3/4,以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藜麦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特性以及胶东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综合品种选择、播种方法、苗期管理、水肥运筹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集成了适用于胶东地区的藜麦轻简高效优质栽培技术,提出了藜麦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为胶东地区的藜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疆地区藜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规范了藜麦在新疆北疆地区气候条件下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条件、播种、施肥、灌水等方面,为新疆藜麦广大种植用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在云南2 000 m海拔的山区种植的藜麦品系,本研究从玻利维亚引进红、黄、黑、白4个籽粒种皮颜色不同的藜麦品系种植于云南拖布卡、小哨2个生态点,通过对4个藜麦品系旺长期植株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能力、叶片生理性状及籽粒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拖布卡4个藜麦品系的旺长期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色素指标、叶片生理指标总体高于小哨,2个生态点黄藜麦植株旺长期生长势最好,黑藜麦、红藜麦居中,白藜麦较差,且4个藜麦籽粒的品质指标均存在差异。拖布卡生态点4个藜麦品系的平均公顷产量高于小哨生态点,2个生态点均是黄藜麦产量最高,红藜麦和黑藜麦产量无差异,但他们均显著低于黄藜麦,白藜麦产量较低。因而,黄藜麦、红藜麦和黑藜麦是最适宜在2 000 m海拔范围推广种植的主要藜麦品系。本研究为云南省藜麦种质资源的引进、利用及栽培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