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福建省菜用大豆生产与研究动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福建省菜用大豆生产与研究动态徐树传(福建省农科院)刘德全(福建农业大学)菜用大豆亦称毛豆,日本称枝豆,是指豆荚鼓粒饱满,荚色、籽粒色呈翠绿时采青食用的总称,属大豆的专用型品种。但并非所有大豆品种都可以作为菜用大豆生产,根据台湾、日本市场对菜用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江西省菜用大豆的产业发展和生产消费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撑,以来自江西省17个县市共111份菜用大豆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方法测定各材料水分、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分含量,以FAO/WHO氨基酸模式为评价标准,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江西各地菜用大豆蛋白质营养水平,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江西省各地区的菜用大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区域内的菜用大豆粗蛋白鲜重含量平均为11.0%,水分含量平均为72.4%,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平均为33.7%;江西省各地菜用大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平均值为92.7;不同地区的菜用大豆聚类为3类,蛋白质品质评价最好的是来自芦溪、高安和万载地区的菜用大豆,而萍乡安源、新余渝水和宜春地区采集的菜用大豆蛋白营养价值评价较差。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菜用大豆蛋白质营养价值存在地区差异,可能与江西省各地区品种、气候环境、土壤环境、田间管理习惯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菜用大豆的种植制度和品种类型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韩天富 《大豆科学》2002,21(2):83-87
中国有种植菜用大豆的悠久历史。近10几年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上菜用大豆的主要出口国。中国菜用大豆有单作、单套作和田埂豆等种植形式,种植制度相当复杂。春毛豆是中国菜用大豆的主要生态类型,夏、秋毛豆在南方也普遍种植。虽然中国大陆有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但生产上所用的菜用大豆品种大部分是从日本和台湾省引进的。目前急需抗病性强的春毛豆和品质优良的夏、秋毛豆品种。文中还介绍了中国菜用大豆的生产情况,并分析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要农艺性状及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0份入选菜用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为拓宽菜用大豆种质资源基础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聚类将40份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AFLP标记数据聚类将40个材料划分为3个AGs(AFLP-based groups)分子类群,且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无关。另外,8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3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3.75个等位变异;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704-0.9998,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5980-0.7924,总体平均值为0.7094,说明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遗传差异较小,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菜用大豆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5.
菜用大豆品质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菜用大豆是指在豆英鼓粒饱满,英色、籽粒色翠绿时采青食用的大豆专用型品种。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菜用大豆的品质性状可分为四种类型:外观、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其中菜用大豆的外观性状包括绿质地和香味,有研究认为以菜用大豆食味品质影响最大是籽粒中蔗糖、谷氨酸、丙氨酸和葡萄糖的含量;菜用大豆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作物,不仅籽粒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的组成较均衡,而且油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4.33%,是一种高品质油。  相似文献   

6.
菜用大豆的生产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菜用大豆的生产与研究S.Shanmugasundaram,S.C.S.Tsou,T.L.Hong(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引言菜用大豆是指在R_6和R_7生育阶段青割食用的大豆。日本人称之为“枝豆”,中国叫“毛豆”。菜用大豆同普通大豆一样,富含蛋白质...  相似文献   

7.
菜用大豆种质资源园艺性状鉴定和优异资源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菜用大豆是我国所特有的蔬菜。我国菜用大豆90%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1992 ̄1994年在北京地区对近400份菜用大豆进行了园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菜用大豆生长习性以有限生长为主,花以紫色者多,青熟荚毛棕色占优势,籽粒黄、绿色占绝对优势,种子以大型和特大型为主,生育期以早熟和中熟为主。经过重复观察和区域试验、筛选出黄籽豆、五月半、六月白等早熟或丰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菜用大豆292秋季繁种高产栽培技术黄建成徐树传林国强王金官︵福建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菜用大豆属春大豆菜用型品种,在福建夏季常为高温迫熟,成熟不完全,该品种又为特大粒类型,一般百粒重均超过30克,导致发芽率低,一般仅为30%~40%。为了解决来年的...  相似文献   

9.
菜用大豆的产量特点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菜用大豆的产量特点及经济效益分析何永枝安徽省六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菜用大豆富含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维生素A、B、C、E和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是一种高营养、利保健的美味食品,已引起了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青睐。鉴此,笔者针对菜用大豆的产量和经济...  相似文献   

10.
以辽00139-1、辽00128-1两个菜用大豆品系为试材,比较了菜用大豆春播与夏播的生育进程中各时期的生长动态、鲜荚产量构成因素及鲜荚产量.结果表明:夏播菜用大豆生长发育迅速,一般80 d左右即可采摘收获.从植株生长发育水平上分析:菜用大豆春播营养生长时期平均株高大于夏播菜用大豆;春播菜用大豆生育进程比夏播菜用大豆滞后.从产量性状分析:菜用大豆春播单株荚数多于夏播;春播与夏播百粒鲜重接近;百荚鲜重与品种有关;春播菜用大豆单株发育水平比夏播菜用大豆好,有效分枝数比夏播多.辽00139-1春播与夏播鲜荚产量分别为12510.5 kg·hm-2和5229.4 ks·hm-2;辽00128-1春播与夏播鲜荚产量分别为12282.1 kg·hm-2和6762.6 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菜用大豆残留杀菌剂降解的影响,以菜用大豆品种浙鲜12为材料,以多菌灵和百菌清为杀菌剂,通过测定外源褪黑素处理对菜用大豆农药残留量、抗氧化系统、解毒系统的影响,探讨外源褪黑素处理在菜用大豆农药降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提高菜用大豆中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效清除菜用大豆体内活性氧,并且诱导了菜用大豆解毒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其对残留多菌灵和百菌清的解毒代谢,从而促进残留农药的降解,降低菜用大豆中多菌灵和百菌清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7个菜用大豆与7个普通大豆品种未成熟鲜子粒经不同热烫时段后的硬度,并通过冷冻切片、显微技术比较了其结构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菜用大豆与普通大豆在种皮栅栏细胞层厚度上的差异不大,但菜用大豆栅栏细胞层密度(33.13个/mm2)显著高于普通大豆(29.50个/mm2);菜用大豆滴漏细胞层厚度(99.64μm)极显著大于普通大豆(57.94μm);而普通大豆子叶细胞层密度高于菜用大豆,且二者在内层细胞排列密度上的差异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菜用大豆硬度(平均549.3gf)明显小于普通大豆(平均608.4gf),且热烫时两种类型大豆硬度降低的规律不同,菜用大豆在热烫3~6min时,硬度降低速率(48.99gf/min)最大,此前此后较小;而普通大豆在3-6min时,硬度降低速率(11.67gf/min)最小,此前此后却较大,这可能与它们在子粒结构上的差异性有关.此研究将未成熟大豆硬度和子粒宏观结构联系起来,对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基础性研究与菜用大豆速冻加工前的热烫工艺研究上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菜用大豆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菜用大豆品质主要指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卫生品质、储藏品质及加工品质也是研究的主要方向.该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对菜用大豆品质的组成及其主要组分的认识,重点分析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栽培措施和采食期对菜用大豆品质影响,并从菜用大豆品质育种的途径和高产栽培2个方面提出了菜用大豆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豆种子发芽易受低温条件的影响,造成出苗质量差,进而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为比较不同菜用大豆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耐性,以18份菜用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豆种子萌发期进行15℃恒定低温处理,测定其表型指标和抗氧化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发芽期不同品种菜用大豆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在15℃的低温胁迫下,18份菜用大豆...  相似文献   

15.
始花期追施尿素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早熟菜用大豆和1个晚熟菜用大豆品种为试材,探讨了始花期追施尿素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菜用大豆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早熟菜用大豆品种植株矮小、分枝少、主茎节数少、结荚高度低于晚熟品种。始花期追施尿素对菜用大豆品种形态性状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可以增加二粒荚和三粒荚的比例,且中等施肥水平优于高施肥水平;始花期适量施尿素有利于增加菜用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荚重、单株粒数、百粒重、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且早熟品种的增产幅度大于晚熟品种。从综合性状来看,早熟品种沈农引48更具有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AVRDC的菜用大豆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 (AVRDC)成立于 1 971年 ,总部设在我国台湾省南部的善化 ,大豆是其最初确定研究的六大作物之一。一开始AVRDC主要从事粒用大豆育种研究 ,菜用大豆育种并未受到重视。 1 976—1 978年才开始对少量大粒种质资源作为菜用大豆进行筛选 ,1 985年后随着台湾省对日本菜用大豆出口的增加 ,菜用大豆育种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90年代后菜用大豆已成为AVRDC大豆育种的主要内容 ,而粒用大豆育种逐渐转至泰国的亚洲区域中心 (ARC/AVRDC)。本文根据AVRDC1 980年至 1 995年的年度报告《AnnualPr…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可以有效缓解菜用大豆低温胁迫伤害的外源试剂,并明确其对菜用大豆低温胁迫的调控效应。本试验以菜用大豆品种辽鲜1号为供试品种,以赤霉素、乙烯利、阿魏酸、γ-氨基丁酸、壳聚糖和绿原酸为供试试剂,比较外源试剂对低温胁迫下菜用大豆的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氮代谢的影响,筛选能够增强菜用大豆低温胁迫耐性的外源试剂。结果表明:外源GA3、GABA处理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菜用大豆的抗氧化酶活性,尤其是SOD和CAT活性,并显著提高了AsA和GSH含量,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2)含量,缓解了菜用大豆受到的氧化损伤。此外,外源GA3、GABA处理使菜用大豆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增强其细胞保水能力;同时显著提高了菜用大豆氮代谢酶活性,尤其是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促进菜用大豆氮代谢作用,增强其低温胁迫耐性。由此可知,外源GA3和GABA处理通过调节抗氧化性、渗透调节物质和氮代谢来缓解菜用大豆的耐冷能力。  相似文献   

18.
菜用大豆粒荚选择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武天龙  汤楠 《大豆科学》2000,19(2):164-188
通过对12个菜用大豆的粒荚性状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提出菜用大豆专用品种二粒荚粒荚选择标准:百粒重29.72-34.58g;百粒鲜重60.79-70.55g;鲜百荚皮重135.89-161.05g;百荚鲜重257.47-302.75g;鲜荚皮长5.24-5.98cm;鲜荚皮宽1.45-1.62cm,在此范围内三粒荚需占0-52.9%。各种类的粒荚12个性状间均表现极显著的相关,建议以干百粒重、荚皮宽、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和2003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进行了A级绿色菜用大豆栽培技术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菜用大豆施用生物肥料配合少量磷酸二铵可使其产量达到施用常规化肥的产量,并可促使大豆生长,增加根瘤数量,减轻大豆根腐病。为了实现“绿色食品”,所以提倡施用有机肥(2t/667m^2)和生物钾钾(2kg/667m^2) 磷酸二铵(6kg/667m^2)。  相似文献   

20.
菜用大豆是浙江省区域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作物,出口数量逐年增加.但是菜用大豆的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浙江省菜用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该文通过对浙江省出口菜用大豆病虫害种类和主要农药使用现状及风险情况的分析,对常见的使用农药与主要进口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比较,提出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以期为相关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