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由于目前南方土塘虾刚刚放苗,冬棚虾存量又越来越少,高位池对虾存量较少,北方土塘虾离放苗还早,工厂化车间里能上市的对虾也少,因此全国对虾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加上这段时间印度、厄瓜多尔等国对我国虾出口量的减少,全国市场缺虾情况严重,导致近期虾价大涨。  相似文献   

2.
利用冬闲育苗厂及设施开展日本囊对虾大规格苗种培育,不仅提高了育苗厂的利用效率,更为外塘春造虾养殖提供大规格优质苗种,缩短池塘养殖周期,达到提前上市销售的目的,满足市场需求。本文介绍了工厂化日本囊对虾大规格苗种越冬培育技术,包括培育设施、放苗前准备、放苗、培育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斑节对虾俗称草虾、黑虎虾、花虾、竹节虾,是对虾属中体型最大的种。斑节对虾养殖技术难度较高,且易暴发白斑病,导致养殖成功率偏低,大部分养殖户放弃养殖,转养南美白对虾。然而,广州市金海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场却利用一种独特的鱼虾池塘混养模式和益生菌定期投喂方法,成功养殖斑节对虾。4个月的养殖周期,约15万  相似文献   

4.
自1993年中国大陆大面积发生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以来,科技人员和养虾业者就开始了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与试验.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渗水养虾、井水养虾、蓄水处理后养虾等不同的养殖方式,加强苗种质量检测和苗种的选用,加强饵料质量管理、饵料的投喂,以及水质控制、药物的使用等,使中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走出了对虾养殖的低谷.但对虾疾病仍然是养虾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生产不稳,风险大.为此,根据几年养虾的实践,结合各地的经验,对对虾疾病的防治提出以下见解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又俗称白肢虾(white-legshrimp)、白对虾(whiteshrimp),其肉质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近些年来大力推广繁殖南美白对虾的高位池养殖。本文结合北部湾沿海虾类养殖技术,深入探讨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论述了南美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的幼虾放苗、喂投饲料、日常管理以及对池塘的要求,以期为南美白虾在北部湾沿海的高位池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对水温、盐度和ph值的适应范围广,在淡水环境中具有病害少、生长快等优点。内陆地区一般选择二代虾苗,体长必须达到0.6cm以上;在苗场内淡化至盐度3‰以下;放苗时注意温度和盐度差。投喂全价对虾配合饲料,重点做好水质调控和疾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乌贼与脊尾白虾、斑节对虾和文蛤土池混养技术及金乌贼的土池收集和室内暂养技术。[方法]改造3.67 hm~2的长方形土池,依次投放脊尾白虾抱卵亲虾、文蛤苗、斑节对虾苗和金乌贼幼乌,金乌贼苗种投放前主要投喂对虾配合饲料,投放后除投喂配合饲料外,补充20%~30%的兰蛤。选用捕获对虾的地笼和飞机段收获斑节对虾及部分脊尾白虾上市销售,然后用普通地笼捕获乌贼,将地笼中的乌贼充氧带水运输到缓冲池适应,然后带水转到暂养池养殖、出售。[结果]金乌贼成活率约75%,产量724.5 kg/hm~2;斑节对虾成活率约58%,产量828.0 kg/hm~2;文蛤产量3 900 kg/hm~2,脊尾白虾产量82.1 kg/hm~2。[结论]通过金乌贼与脊尾白虾、斑节对虾和文蛤等多品种的合理搭配,实现土池生态混养,南虾北养,逐步形成立体养殖特色。该研究较好地解决了金乌贼在收获过程中被对虾额剑刺伤,降低了金乌贼墨汁对自身的麻醉作用,解决了刚进入暂养池的金乌贼的饵料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斑节对虾幼虾在不同盐度下对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及桃拉综合症病毒(TSV)的敏感性.[方法]在8种不同盐度下对斑节对虾幼虾进行攻毒试验,采用投喂感染的方法人工感染WSSV和TSV,分析不同盐度对斑节对虾幼虾的抗病力的影响.[结果]人工感染WSSV组,当盐度为25时斑节对虾的存活率最高,为41.11%,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人工感染TSV组,当盐度为25时斑节对虾的存活率为64.44%,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当盐度为25时,斑节对虾对WSSV与TSV的抗病力最强,斑节对虾对TSV的敏感性不如WSSV的敏感性强.[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斑节对虾的抗病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试验开展大棚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双茬交替轮养,通过提前放养、推迟起捕,降低了对虾病害发生,从而提高了虾池综合利用和养殖产量,并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试验开展大棚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双茬交替轮养,通过提前放养、推迟起捕,降低了对虾病害发生,从而提高了虾池综合利用和养殖产量,并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日本囊对虾是我国沿海一种重要经济对虾品种,也是我国沿海主要的养殖品种,采用工厂化养殖车间内水泥池铺沙养殖,一年养殖两茬。本文介绍了日本囊对虾工厂化一年两茬养殖技术,包括养殖设施、放苗前准备、放苗、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鱼粉、丰年虫无节幼体、虾片和牡蛎肉5种不同饵料投喂日本囊对虾幼虾,实验周期20d,测量日本囊对虾的体长、体重及计算其成活率。结果表明,5种饵料对日本囊对虾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丰年虫组体长、体重的增长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牡蛎肉组次之,配合饲料组的体长、体重增长最小,鱼粉组体长、体重增长大于虾片组。人工投喂WSSV感染5种不同饵料投喂的日本囊对虾幼虾,实验周期10d。丰年虫组和鱼粉组的存活率最高,明显高于配合饲料和牡蛎肉两实验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丰年虫组和鱼粉组之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配合饵料组和牡蛎肉组差异不显著(P〉0.05)。半定量PCR检测表明,感染前日本囊对虾幼虾均不携带WSSV,感染后全部个体均检测到相应的病毒特征片段。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海洋与渔业部成功培育出优质虾苗,取名为Nusantara-1白对虾(VN-1)。通过深人的培育测试,VN-1白对虾的产量非常高,而且死亡率很低。在每平方米撒100只虾苗,培育100天后生存率达85%,每公顷能生产20t虾,而收成的虾每公斤有48只。  相似文献   

14.
<正>蝼蛄虾,学名哈氏美人虾。其肉少、价低,常在春夏季节繁殖,卵可随水进入虾池孵化生长。养虾池中蝼蛄虾对对虾的危害很大,要认真加以清除。1.危害①春季虾池放苗后,蝼蛄虾会吞食虾苗,致使养殖虾苗成活率低。②养虾过程中,蝼蛄虾还会残食蜕皮对虾。③蝼蛄虾消耗虾池溶氧,其排泄物败坏水质,影响虾池水环境,使对虾产量下降,效益低下。2.清除由于蝼蛄虾喜潜于水下50~60厘米处,有的深达1.2米,捕杀难度较大。经过多次试验对比发现,利用  相似文献   

15.
2014年~2018年,对辽宁省中`国对虾仔虾和凡纳滨对虾仔虾中WSSV和TSV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对虾仔虾和凡纳滨对虾仔虾样品中WSSV年度总检出阳性率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而中国对虾仔虾TSV只在2014年和2018年各有1例阳性检出,凡纳滨对虾仔虾TSV阳性率为6.7%~14.8%。中国对虾仔虾WSS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凡纳滨对虾;而凡纳滨对虾仔虾TS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国对虾。为有效地控制辽宁省对虾病害的发生,一是要加大养殖对虾流行疾病的监测力度,对已知病原进行普查,及时有效地指导防控工作;二是要尽早全面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防止水产苗种带病流通,确保辽宁省对虾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用扁藻和虾青素投喂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研究虾青素对马氏珠母贝死亡率、外套膜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贝体是否对虾青素有积累能力.结果表明,投喂虾青素后,实验组死亡率明显降低;外套膜组织中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碱性磷酸酶(ALP)、Ca和Mg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养殖罗氏沼虾目前进入上市旺季,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二成多,由于大量上市,虾价狂跌,目前市场批发价为每公斤18元左右,池边交货价只有16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跌了三成多,成为有史以来的最低价位. 据行家分析,今年罗氏沼虾价持续低迷有以下原因:一是海水虾与淡水虾相互冲击.今年各地养殖南美白对虾、麻虾、沙虾、九节虾、竹节虾等海水虾面积大幅度增加.因在6、7月间连续受台风暴雨袭击,虾病肆虐,许多外资企业都不收购加工出口,使罗氏沼虾和海产对虾都挤在省内市场销售,势必造成虾多价贱.二是国内市场受阻.以往珠江三角洲的罗氏沼虾有三成以上空运到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武汉等大中城市销售,但近几年来,这些地方养鱼业也发展很快.如浙江省萧山市今年养鱼2000多公顷,他们都采取大棚越冬保温的方法,早投苗,细管理,早收获,目前也进入了上市旺季,大量运销杭州、上海、南京等市场,使粤虾市场空间大大缩小.预计10月至11月间上市大旺季节,罗氏沼虾的价格还有可能跌到每公斤15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从90年代初以来,对虾大面积发病给我国的对虾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据1999年4~6月我们对广东湛江、海南等地的调查显示,1999年对虾早造的发病率在60%以上,严重影响了广大虾农的养殖生产积极性.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为了尽量减少损失,对虾养殖生产中采用了清池消毒、肥水培育幼虾、合理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饵料、定期消毒预防等综合防治措施,是一种比较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的办法.而在综合防病中,消毒防病又是关键的一环.就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看,部分虾农在消毒剂的使用上盲目性比较大,有的过分依赖某种消毒剂,有的对某种消毒剂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够了解就盲目使用,加上消毒剂品牌繁多,市场较混乱,使虾农无从选择,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拟从消毒剂的种类及其在对虾养殖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简介,以便虾农能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19.
凡纳滨对虾塑料地膜高位池养成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国强 《农技服务》2009,26(7):91-92,107
2年来,用0.54 hm2的试验池,进行了4茬凡纳滨对虾塑料地膜高位池养成试验,通过池塘建设、基础饵料培养、苗种选择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等措施,试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第1茬布苗密度105万尾/hm2,经74~76 d饲养,成活率89.2%,饵料系数0.895,商品虾规格76~82尾/kg。第2茬布苗密度150万尾/hm2,经116~122 d饲养,成活率89.3%,饵料系数1.21,商品虾规格50~78尾/kg,4茬养殖共获商品虾35 400 kg,平均每茬单位面积产量16 389 kg/hm2,盈利(未扣除固定资产)510 900元,每茬利润达236 528元/hm2。  相似文献   

20.
刘阳 《新农业》2012,(6):55
一、白斑病1.病症对虾头胸甲触角区出现白斑,头胸甲易剥离。2.病因主要是白斑杆状病毒所致。导致发病的主要因素有:①虾池老化,底质差。②放养密度过高。③滥投饵料,由于不少杂鱼、兰蛤、卤虫等带有该病原体,使病原体直接由摄食进入虾体。④持续高温。3.防治方法①改善虾池环境条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②发现虾病后及时清除死虾,防治交叉感染。③投喂优质配合饵料,适量投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