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品维生素C含量测定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维生素C(以下简称V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己糖衍生物。在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品种育种、贮藏加工和果品质量监测中,经常需要测定Vc含量。Vc分析方法的研究一直很活跃,在果品研究有关文章中已有大量报道[1~11]。但在实际工作中,果品Vc含量的测定还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 测定方法Vc包括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两种,新鲜果品中以还原型Vc为主[1]。现有的Vc测定方法主要是全量测定法(测定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的总含量。如文献[2]方法、荧光法[3]、2,4二硝基苯肼法[4]等)和还原型Vc测定法(如文献[5]方法、2,6二氯靛酚滴定…  相似文献   

2.
杨梅作为我国南方著名的特色水果,口味好,风味独特,在果实品质研究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是必不可少的.维生素C(简称V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已糖衍生物,包括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两种,以前新鲜果品中以测定还原型Vc为主.现有的Vc测定方法主要是全量测定法(测定还原型和氧化型Vc的总含量)如国标荧光法,2,4-二硝基苯肼法)和还原型Vc测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碘滴定法、钼蓝比色法、碘酸钾萃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测定法、荧光法、色谱法等)两大类.有些方法既可测定全量,也可测定还原型Vc,如酶法,但目前这样的方法相对较少.尽管测定Vc方法很多,但在我国特色水果杨梅Vc的具体测定过程中,问题不少,还是没有简单满意的检测方法.下面就杨梅果肉VC测定过程中应用的几种测试方法简单作个评价.  相似文献   

3.
朱维军  陈月英 《果树学报》2006,23(3):465-467
以大枣为原料,在浸提、澄清工序中,通过抗氧化剂和果胶酶处理试验,旨在探索大枣在加工过程中氧化型维生素C和还原型维生素C的变化规律,达到最大限度保存大枣中总维生素C的目的。结果表明,(1)采用植酸处理对还原型维生素C的保存效果最好;(2)0.04%的六偏磷酸钠和0.06%的EDTA-2Na对氧化型维生素C和还原型维生素C都具有较好地保存作用;(3)茶多酚和EDTA-2Na对氧化型维生素C的降解起抑制作用;(4)六偏磷酸钠可使氧化型维生素C和总维生素C的含量增高;⑤采用果胶酶处理对氧化型维生素C具有较好地保存作用。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特性 通常把L-抗坏血酸和它的氧化型统称维生素C。抗坏血酸有4种异构体,而以L-抗坏血酸生理效价最高。D-异抗坏血酸只有L-抗坏血酸生理效价的1/2,而D-抗坏血酸、L-异抗坏血酸均无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5.
芒果果实冷害过程中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作梁  戴宏芬 《园艺学报》1998,25(4):324-328
‘紫花’芒果果实(MangiferaindicaL.ZhiHua)2℃贮藏15d时发生严重的冷害。贮藏前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还原型维生素C(AsA)含量略有上升,说明短期低温胁迫可促使机体提高清除氧自由基能力,以适应不良环境。随冷害时间延长,GSH、AsA含量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膜透性、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氧化型维生素C(DHA)增加,表明细胞防御能力下降,自由基代谢平衡可能被打破,膜脂过氧化加剧,果实冷害加重。10℃贮藏的芒果,无冷害症状,22d时果实启动成熟,贮藏期间GSH、AsA含量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果树学报》2011,(4):694-698
以费约果Coolidge果实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黄酮(TF)、总酚(TP)、抗坏血酸(氧化型DHAsA和还原型AsA)、谷胱甘肽(氧化型GSSG和还原型GSH)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TF、TP和谷胱甘肽的积累相互促进,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含量在10月30日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徐华 《北方园艺》1992,(3):62-62
水果和蔬菜是重要的维生素C(Vc)源,因此,Vc定量在水果蔬菜营养分析中占据重要位置。Vc是由L—抗坏血酸(还原型,简称AsA)、D—抗坏血酸(脱氢型,简称DAsA)及二酮古乐糖酸(DKG)组成。后者无生物活性。AsA+DAsA占新鲜植物体内Vc总量的90%以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低温胁迫对甜樱桃子房和花柱AsA-GSH循环的影响,以及外源ALA对低温伤害的缓解机理,以甜樱桃'红玛瑙'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浓度ALA对低温胁迫下甜樱桃子房和花柱AsA-GSH循环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喷施适量的‘ALA可有效降低低温胁迫下甜樱桃子房和花柱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提高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氧化型抗坏血酸(DHA)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提高AsA-GSH循环中相关酶的活性。其中以浓度为50 mg/L的ALA作用效果最好,75 mg/L的ALA作用效果次之。为进一步明确ALA缓解甜樱桃花器官低温伤害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和白萝卜并不适合调配在一起食用。因为白萝卜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但是和胡萝卜混合就会使维生素C丧失殆尽。其原因是胡萝卜中合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解酵素,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不仅如此,胡萝卜与所有含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配合烹调时,如果加一些食用醋,抗坏血酸的作用就会急速减弱。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 对营养液培养的黄瓜( Cucumis sativus L. ) 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SA 均明显提高了黄瓜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 其中以SA 200μmol·L-1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SA 100μmol·L-1的处理显著抑制了IAA 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 而SA 200 和400μmol·L-1的处理则有促进作用。SA 100μmol·L-1的处理显著增加了黄瓜叶片中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3)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抗坏血酸可用微量荧光法测定(A.o.A.C.43066,1980)。抗坏血酸被活性炭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与邻苯二胺结合生成能产生蓝色荧光物质,该物质最大激发波长约350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约430nm。这一反应过程大体如下式所示(Udenfriond,1962)。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 维生素。在所有维生素中,维生素C是最不稳 定的。在贮藏、加工和烹调时,容易被破坏。它 还易被氧化和分解。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主 要有: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 口的更快愈合;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 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改善铁、钙和叶酸 的利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 谢,预防心血管病;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防止牙床出血;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 激能力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丙的测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坏血酸是人体不可缺少而又不能在人体中合成的一种维生素。抗坏血酸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可以帮助酶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而排泄,减慢毛细血管的脆化,增强机体抵抗能力,而且抗坏血酸还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维生素 C 对人体如此重要,因此,国内、国外都对其分析方法进行大量探讨工作,目前常见的维生素 C 测实方法有:(1)2.6—二氯靛酚滴定法;(2)2.4—二硝基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品种“津早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伴生小麦对黄瓜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相关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小麦与黄瓜伴生栽培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第4片叶叶龄为50、60、70 d时,伴生小麦处理的黄瓜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单作处理,而伴生处理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均高于单作处理。另外,伴生处理各取样时期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都高于单作处理,而伴生处理抗坏血酸(AsA)的含量仅在40、60、70 d时显著高于单作处理。总之,伴生小麦栽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黄瓜叶片的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进而提高了黄瓜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C(vitamin 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称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维生素C缺乏的典型症状是坏血病。补充的方法一般是购买药店里的维生素C。但由于市场上所卖的维生素C一般都是通过化学合成而来,有些还是利用转基因玉米制造的。因担心化学合成及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问题,有人不愿吃市场上销售的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野生玫瑰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系、不同采果期、不同栽培条件和贮存时间对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4个不同品系在同一采果日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7月末之前C品系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系;4个不同品系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都在7月10日最高,随着果实成熟均呈下降趋势;7月末之前下降速度较快,以后趋于平稳。A品系在稀植条件下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密植的。以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为目的时果实在-70℃冰箱中贮存不应超过4个月。  相似文献   

17.
对茭白肉质茎膨大前后的主要内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水平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肉质茎膨大后,其MDA含量大幅增加,抗坏血酸含量大幅下降,氧化型抗坏血酸比例显著上升。而同时期成熟叶片中的MDA含量基本不变。说明茭白肉质茎在黑粉菌大量繁殖引起膨大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烈的氧化胁迫。  相似文献   

18.
果汁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及其测定方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力  鲁墨森 《落叶果树》1992,24(3):44-47
维生素c是抗坏血酸(简称AA)和脱氢抗坏血酸(简称DHA)的泛称,也称为有效维生素C(下称Vc),是许多果汁中的重要营养成分. 果汁中的Vc对果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AA既是果汁的营养指标,又可以防止果汁氧化和褐变,利于果汁保鲜和保持风味以及防止褪色。虽然AA和DHA同样都有生理效应,但作为抗氧化剂,只有AA才有效。 不同品种、立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因素影响果品的Vc含量.进而影响果汁成品中的Vc含量。和果汁的货架期. 一、影响果汁中Vc稳定性的诸因素 及保持Vc的主要措施 果汁中Vc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是Vc一系列的氧化作用,起主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12份引进油梨品种果肉有机酸组分和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油梨引进品种果肉有机酸组分和还原型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特征,为引进油梨品种的评价、筛选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12份引进油梨品种果肉中的有机酸组分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油梨果肉中可检测到酒石酸、苹果酸、马来酸、柠檬酸和富马酸5种有机酸组分,其含量由高到低为:苹果酸>柠檬酸>富马酸>酒石酸>马来酸;不同品种间单一有机酸组分的含量差异显著,而不同品种间的有机酸总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油梨果肉有机酸含量与苹果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2份油梨资源中,‘洛雷塔’果肉中有机酸及单一组分苹果酸、富马酸和酒石酸的含量均为最高,‘布鲁克斯晚’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结论】油梨属苹果酸优势型果实,果肉中总酸含量与苹果酸和维生素C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子莲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运江 《蔬菜》2001,(4):4-6
子莲是“中国莲”的三大类型之一,它是以采食莲子为主要目的的,所以,在荷莲植物栽培分类中称为子莲。子莲是一种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果实青蓬(嫩莲子)既可生食,又能熟食,是餐桌宴席上的美味佳肴,成熟的老莲子(石莲子)经过加工后可制出丰富多样的珍贵食品。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包括糖类、脂肪、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铁、磷、钙等矿物质。此外,子莲还含有一种氧化黄心树柠碱,具有抗癌的作用,长期食用能强身壮体,延年益寿,是一种天然无公害的保健食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我国的子莲生产也存在着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