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氮素肥料对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羊粪、沼液、尿素对黑麦草相同施N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黑麦草的生产性能受到肥料种类影响和环境温度的控制。以羊粪、尿素和沼液为基肥种植的黑麦草产量分别为92.18t/hm^2、80.04t/hm^2、78.80t/hm^2;在生长速率方面,温度低时,以尿素为基肥的生长速度较快,但是在整个生育期黑麦草的生长速率是羊粪〉沼液〉尿素,在平均株高方面是羊粪〉尿素〉沼液;在分蘖数上同样表现为羊粪〉尿素〉沼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畜禽粪肥作基肥对饲用甜高粱农艺性状及糖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辽甜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处理组:空白组、常规组、鸡粪组、猪粪组及羊粪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行距:45、50、55 cm;常规组施肥150 kg/hm2尿素,鸡粪组、猪粪组及羊粪组各施15 t/hm2作...  相似文献   

3.
沼液不同施用量对皇竹草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玮  王琳  张健 《四川草原》2012,(2):5-7,15
以皇竹草为供试材料,清水和复合肥为对照,设置不同的沼液用量梯度,研究了施用沼液对皇竹草产量以及土壤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用量在166.67t/hm2左右,能促进皇竹草的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大量施用沼液,对牧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影响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4.
十三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产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13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在云南4个不同气候带3年的相对干物质产量,结果为:平均相对干物质产量最高的品种为赫达奇埃巴多花黑麦草4.30t/hm2,其次为特蒂勒多花黑麦草4.04t/hm2,第三为埃克思尔特多花黑麦草3.95t/hm2;最差的品种为艾斯多花黑麦草1.26t/hm2。说明相同牧草种的不同品种之间产量差异较大,在生产实践中,应注意选用优良的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量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以责草1号多花黑麦草为材料,研究刈割后不同追肥量对再生速度、茎叶比、分蘖和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草1号主要生长季节在4、5、6三个月,这期间可刈割利用4次,随着追肥量的增加,贵草1号鲜草产量显著增加,茎叶比也增加,但牧草品质变差.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最佳追尿素量是120 kg/hm2(8 kg/亩).鲜草产量达40.08 t/hm2(2672 kg/亩)以上,同时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磷肥用量对黑麦草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对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肥基础上施用磷肥,可以明显提高黑麦草的分蘖数、株高和最大表观叶面积等生长指标;黑麦草鲜草产量随着磷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施磷(P2O5)13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59.75 t/hm2;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黑麦草对氮、磷和钾素的积累量逐渐增加。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施磷135 kg/hm2时净利润最高,增收3 296元/hm2,肥料产投比达4.79。  相似文献   

7.
桐油包膜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及其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4种供试桐油包膜复合肥料的基本特性,测定了其养分释放曲线.在不施基肥以及施以尿素、复合肥料和4种桐油包膜复合肥料基肥的情况下,用盆栽试验考察了施肥处理对黑麦草生长、形态指标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有助于黑麦草的出苗,在播种后的7周内,施以尿素、复合肥料或桐油包膜复合肥料处理的黑麦草植株高度和生物量均优于未施基肥的空白对照.施肥处理间黑麦草的植株高度差别不大,但第5周后,施以复合肥料的黑麦草生物量增加较快.桐油包膜复合肥料处理的黑麦草绿期优于复合肥料处理.  相似文献   

8.
水稻收获后施用0、30、75、120t/hm^3牛粪作基肥,研究了基肥用量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cy.Teragold)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播多花黑麦草春季生长迅速,随生长发育的进程,在抽穗这前干物质生产量直线上升,但粗蛋白含量略有降低,体外干物质消化明显降低,与不施牛粪作基肥的对照相比,牛粪不同施用量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生产及饲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农田种植多花黑麦草消化牛粪的能力大于8t/667m^2.  相似文献   

9.
研究对尿素、碳铵、猪沼液、复合肥(NPK)和牛沼液对花单1号青贮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种类对花单1号玉米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每667m2施用尿素30kg处理时,花单玉米的株高均值最高,为241.800cm,与对照组(CK)的差异显著(P0.05);而复合肥试验地的花单玉米产量最高,鲜物质重为65.24t/hm2,干物质重为13.93t/hm2;每667m2施用尿素30kg处理时,粗蛋白含量最高达11.74%,每667m2施用牛沼液3000kg时,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最低,分别是58.35%和25.47%,碳铵23kg时灰分最低是3.09%。  相似文献   

10.
沼液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华  郭彦军  李智燕 《草地学报》2011,19(6):939-942
在盆栽条件下,设置4种沼液灌溉量,即0(对照),667,867和1133mL·kg-1土,研究了沼液灌溉对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分蘖数、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养分吸收性能、土壤理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灌溉量为667mL·kg-1土时,黑麦草的分蘖数和地上生物量均增加140%以上,地下生物量下降,导致根冠比显著降低(P<0.05);黑麦草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增加250%,16%,50%。沼液灌溉量继续增加时,分蘖数、生物量、植株养分含量无进一步增加趋势。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和电导率随沼液灌溉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土壤pH值因沼液灌溉而下降。沼液灌溉后土壤脲酶活性提高,脱氢酶活性下降,但不同灌溉量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黑麦草对过量沼液灌溉有一定耐受性,但从生产和环境安全的角度考虑,667mL·kg-1土的沼液灌溉量即可满足其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11.
放牧强度对羊氮素贮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可喻  韩建国  王培 《草地学报》2000,8(4):289-296
在河北坝上鱼儿山牧场研究放牧强度对杂种公羔采食氮量、排泄氮量、沉积氮量及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羊干物质采食量逐渐减少,同时采食氮量也相应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强度对羊体沉积氮占食入氮比例的顺序为中牧>轻牧>重牧,消化氮的利用率也以中牧区最高。在轻牧与中牧区羊的日增重较快。  相似文献   

12.
对江汉平原地区涝渍地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及刈割留茬高度对照试验.土壤测定表明:耕作层有机质含量23.65 g/kg、碱解氮105.23 mg/kg、速效磷6.69 mg/kg、速效钾132.55 mg/kg.以此确定各组施肥比例,试验Ⅰ、Ⅱ、Ⅲ、Ⅳ、Ⅴ组施入总氮分别为75、150、225、300、375kg/hm2;施入P2O5与K2O相同,分别为30、60、90、120、150 kg/hm2.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5.35、59.61、67.87、69.08、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Ⅳ组的产量最高,达69.08 t/hm2,经方差分析,与试验Ⅰ、Ⅱ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Ⅲ、Ⅴ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留茬试验分为Ⅰ、Ⅱ、Ⅲ、Ⅳ组,留茬高度分别是2、4、6和8 cm,各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4.91、63.30、56.08、54.28 t/hm2;结果表明:第Ⅱ组的总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与Ⅰ、Ⅲ、Ⅳ组的总产量差异显著(P<0.05),而Ⅰ、Ⅲ、Ⅳ组之间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 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Ⅳ组的产量最高,迭69.08 t/hm2,经方差分析,与试验Ⅰ、Ⅱ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Ⅲ、Ⅴ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留茬试验分为Ⅰ、Ⅱ、Ⅲ、Ⅳ组,留茬高度分别是2、4、6和8 cm,各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4.91、63.30、56.08、54.28 t/hm2;结果表明:第Ⅱ组的总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与Ⅰ、Ⅲ、Ⅳ组的总产量差异显著(P<0.05),而Ⅰ、Ⅲ、Ⅳ组之间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P>0 05). 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  相似文献   

13.
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综合管理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牧草播种期、混播草地中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合比例、施氮肥量、施氮肥量和刈割次数5个管理因子,建立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参数回归模型,并由引进行产量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寻优,建立该草地综合管理优化模式,确定最佳的管理因子和水平。分析结果表明,该草地以3月份播种、禾草混播比例75%、施氮肥和磷肥量分别为0.15t/hm^2、刈害3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综合管理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牧草播种期、混播草地中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的混合比例、施氮肥量、施磷肥量和刈割次数五个管理因子 ,建立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参数回归模型 ,并由此进行产量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寻优 ,建立该草地的综合管理优化模式 ,确定最佳的管理因子和水平。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该草地在 3月份播种、禾草混播比例 75%、施氮肥和磷肥量分别为 0 1 5t/hm2 、刈割 3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水平对旱地兰州百合养分累积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在施用磷肥150 kg/hm2和钾肥225 kg/hm2基础上,不同施氮水平(0,75,150 和 225 kg/hm2)对旱地兰州百合干生物量、养分累积动态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旨在揭示兰州百合需肥规律,为其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宜施氮量可促进兰州百合植株生长,提高鳞茎养分的转化吸收效率。鳞茎氮磷钾养分吸收不同步,累积量依次为K>N>P。施氮量只影响鳞茎干生物量和养分的阶段累积量,不改变其累积动态趋势。随施氮量的增加,鳞茎产量、氮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施氮量为150 kg/hm2时三者均最高,分别达(8 982.1±845.8) kg/hm2,(29.123±1.767) kg/hm2和(4.97±2.16)%。当施氮量达225 kg/hm2时各指标均下降。施氮量为75 kg/hm2时氮肥效率最大,为(107.36±11.21)%,此后随氮肥量的增加氮肥效率极显著下降。综合考虑各因素,建议兰州百合基肥的施氮量应为75~150 kg/hm2。  相似文献   

16.
坝上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料效应与推荐施肥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坝上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在偏干旱条件下,施氮提高紫花苜蓿产量8%~25%,施磷增产率在122%~172%之间,施钾降低紫花苜蓿产量0~12%;与无肥处理相比,缺磷处理减产38.24%,其余处理增产26%~68%,高磷处理增产率最高(67.94%);氮钾互作效应降低紫花苜蓿产草量,而磷钾和磷氮互作效应为提高;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75.02%、36.78%和91.60%,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丰缺状况依次为中等、极缺和丰富。结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和养分丰缺指标法,得出坝上地区旱作条件下紫花苜蓿推荐年施氮(N)、磷(P2O5)和钾(K2O)量分别为80、50和60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畜禽养殖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试验设置了不施用氮肥的空白对照组(CK)、常规施肥组(CF)和N20%(N2)、N40%(N4)、N60%(N6)、N80%(N8)、N100%(N10)、N120%(N12)、N140%(N14)、N160%(16)、N180%(N18)、N200%(N20)10个不同量猪粪沼液施肥组,探索了施用不同量猪粪沼液替代化肥氮对杂交籼稻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常规施肥(CF)组和沼液(N20%-N200%)施肥组籼稻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均优于空白对照组;以常规施肥的CF组为参照,除N2和N4沼液施肥组株高显著降低(P〈0.05)外,各沼液施肥组株高、有效穗个数和分蘖数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CF组相比,沼液(N20%-N200%)施肥组糙米产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沼液施肥组秸秆产量整体呈线性增加,N18施肥组秸秆产量与CF组相比显著增大(P〈0.05)。另外,除N2、N10和N12组外,其他各沼液施肥组千粒重均显著高于CF组(P〈0.05);随着沼液施肥量的增加,沼液(N20%-N200%)施肥组饲用稻糙米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N18和N20施肥组蛋白质含量与CF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与CK组和CF组相比,沼液(N20%-N200%)施肥组直链淀粉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该试验条件下猪粪沼液N120%施用量基本能够达到常规尿素的肥效,且超量施用至N200%替代尿素,籼稻仍长势良好;同时,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籼稻籽粒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年生黑麦草刈割利用后第二年长势情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昆明地区对“特高”、“邦德”等7个一年生黑麦草品种第二年的生长速度、产草量、分蘖、茎叶比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特高”长势最好,“邦德”、“珍尼”次之,营养生长末期鲜草产量分别为6810.4kg/hm2、6206.2kg/hm2、6131.6kg/hm2。特高生长最快,营养生长早、中、晚3期的生长速度分别为0.63cm/d、0.58cm/d、0.51cm/d,始终显著高于同期的其他品种(p<0.05)。因此,在昆明地区,“特高”可作为短期一年生牧草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邦德”、“珍尼”的生产性能仅次于“特高”,也可以适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无芒雀麦和老芒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毛培胜  韩建国  王培 《草地学报》2000,8(4):273-278
以无芒雀麦和老芒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其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省麦种子产量随着春季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施氮200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而秋季则以施氮100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春秋分期施100kgN/hm^2(秋季70kgN/hm^2+春季30kgN/hm^2)种子产量不仅高于分期施200kgN/hm^2,而朋也高于春季或秋季其它施肥处理,此外,施肥可以大幅度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