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剪股颖粒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培垠  李红梅 《植物检疫》1994,8(6):349-352
剪股颖粒线虫沈培垠,李红梅,陈品三(南京动植物检疫局210009)(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剪股颖粒线虫是牧草及草坪生产上的一种严重或具严重潜在威胁的病原线虫,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以及美国西部等地,该病害是牧草生长的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剪股颖粒线虫(Anguina agrostis)是牧草、草坪上的重要线虫,该线虫在进口草籽中常以幼虫形态出现,与其它粒线虫属幼虫形态相似,很难快速鉴定到种.本实验通过对单条幼虫DNA进行提取和PCR扩增,获得其rDNA的ITS区域,测序后与基因库中的剪股颖粒线虫的rDNA的ITS区域序列进行比较,其结果与基因库中编码为AF396343.1的核酸序列吻合,从而鉴定为剪股颖粒线虫.此外,还使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了酶切,获得了剪股颖粒线虫的ITS-RFLP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葡茎剪股颖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并着重介绍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4.
稻田匍茎剪股颖的生物学特性与防除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我国现有资料介绍 ,匍茎剪股颖 (A grostisstoloniferaLinn)多发生在湿地 ,农田中少见。黑龙江省过去只有个别老稻田的池埂和田边地头有少量发生 ,根本没有引起重视。由于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的改进 ,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 ,水田常呈湿润状态 ,同时水田中稗草、眼子菜等杂草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 ,为匍茎剪股颖侵入水田创造了条件。 1 993年开始 ,黑龙江省多处稻区稻田中发现了匍茎剪股颖 ,近几年发生密度和面积迅速增加 ,已成为黑龙江省稻田发生面积较大 ,且危害严重、难以防除的恶性杂草之一。据初步调查 ,…  相似文献   

5.
进口画眉草籽中首次截获剪股颖粒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弯叶画眉草[Eragrosti scurvula(Schrad.) Nees]原产于非洲,常栽培作牧草或布置庭园。关于画眉草上的线虫种类,仅津巴布韦有Pratylenchuszeae Graham (1951)及南非有Afrinawevelli vanden Berg (1985)的记载,而美国则没有报道。  相似文献   

6.
剪股颖粒线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剪股颖粒线虫葛建军(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0029)一、名称学名Anguinaagrostis(Steinbuch)Filip'ev异名AfrinawveliVandenBergAnguilulaagrostis(Steinbuch)Enrenber...  相似文献   

7.
首次从进口画眉草中检出剪股颖粒线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群  叶为民 《植物检疫》1998,12(2):101-103
首次从进口画眉草中检出剪股颖粒线虫陈燕群叶为民罗辉郑文华谢伟宏薛梅周立新廖宝安(深圳动植物检疫局518010)1997年4月3日和5月5日,珠海和深圳两公司经盐田港先后从美国进口画眉草Eragrostiscurvula(Schrad.)Nees种子2...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匍茎剪股颖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 ,并着重介绍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黑颖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孙福在等经过生物学测定后,将所测黑颖病菌划分成了个致病型和一个未定类群。  相似文献   

10.
 剪股颖粒线虫[Anguina agrostis (Steinbuch,1799) Filipjev,1936]、小麦粒线虫[Anguina tritici (Steinbuch,1799) Filipjev,1936]和维氏粒线虫[Anguina wevelli (Van den Berg,1985) Siddiqi,2000]都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它们在成熟种子和虫瘿中的虫态通常是幼虫,而这3种线虫的幼虫形态非常相似,难以根据其特征对它们进行快速准确的种类鉴定。本研究根据这3种线虫的rDNA-ITS区域序列,分别设计筛选了特异性引物AgrF1/AgrR1、TriF1/TriR1、WevF1/WevR1,构建了这3种线虫单条幼虫多重PCR检测体系,获得3个大小差异明显的片段,表明这些引物设计合理,适合这3种线虫的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1.
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和细弱翦股颖(A. tenuis)是优良的牧草和草坪草。寄生于翦股颖上的腥黑粉菌共有3种,即小麦网腥黑穗菌(Tilletia caries,TCT)、翦股颖腥黑穗菌(T. sphaerococca)和苍白腥黑粉菌(T. pallida)。在形态、自发荧光和萌发生理3方面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冬孢子形态非常相似的2种腥黑粉菌TCT和T. sphaerococca为研究对象,依据序列特点设计4套引物,成功建立了TCT和T. sphaerococca菌丝基因组DNA的特异双重PCR检测方法和冬孢子的特异套式双重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麦矮腥黑粉菌及其近缘种的RPB2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矮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及其近缘种小麦网腥黑粉菌[T. caries (DC.)Tul.]、小麦光腥黑粉菌(T. laevis Kühn)和其他6种黑粉菌的DNA为模板,用RNA聚合酶II的第2亚基RPB2基因的通用引物RPB2-740F/RPB2-1365R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3种小麦腥黑粉菌均能扩增出617 bp大小的DNA片段,供试的其他6种黑粉菌没有任何扩增产物。利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种小麦腥黑粉菌的RPB2蛋白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9.08%,存在17个碱基的差异。利用RPB2基因的通用引物作为小麦腥黑粉菌的内置对照引物,与小麦矮腥黑粉菌的特异引物CQUTCK2/CQUTCK3相结合可提高小麦矮腥黑粉菌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侵染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美专家合作在美国犹他州对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的侵染能力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不含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Cheyanne,播种前用溴甲烷对试验小区进行了熏蒸。接种物为含有多种致病型的冬孢子悬浮液,采用土壤表面喷洒冬孢子悬浮液的方法进行接种,接种密度为每cm20、0.88、8.84、88.45、884.49、8844.89、88449个孢子。结果表明,接种密度为每cm20.88个孢子时即可产生0.21%的穗发病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后表明,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的侵染规律符合侵染概率理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单个孢子的侵染概率为0.0002。  相似文献   

14.
董微  陈万权  刘太国 《植物保护》2007,33(6):128-131
由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引起的小麦矮腥黑穗病是重要的国际检疫性病害,也是我国对外的A类检疫对象。本文就该病原菌的形态学和生物学鉴定、分子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分子检测技术在病害检疫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有害生物的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陈克  范晓虹  李尉民 《植物检疫》2002,16(5):257-261
本文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历史及最新发展探讨了定性与定量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关系及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定量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理论及其实施的过程、方法等,最后给出一个定量方法的实例:中国进口美国小麦的TCK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利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和Alexa Flour 488(AF 488)标记的麦胚凝集素(WGA)分别对小麦子房细胞和小麦矮腥黑粉菌进行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系统获取小麦子房的三维立体图像。该技术可获得清晰的小麦子房细胞图像,并观察小麦矮腥黑粉菌在小麦子房中的侵染状况。该方法将为研究病原菌在寄主体内的分布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定印度腥黑穗病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吴新华  王良华 《植物检疫》1998,12(3):129-131
用一对专化于印度腥黑穗病菌的引物T117M1(5'-TCCCCTTG-GATCAGAACGTA-3')和T117M2(5'-AGAAGTCTAACTCCCCCCTCT-3')可特异地扩增印度腥黑穗病菌产生一段825bp的产物,而稻粒黑粉病菌则不能被扩增。实验还表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0个未萌发的冬孢子,这为进口粮印度腥黑穗病菌的检疫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中美双方为探讨适用于进口粮检疫的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ehn,以下简称TCK)准确简便的鉴定方法,于1989~1992年进行联合试验。本文以美国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所收集的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CK)和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caries Tul.,以下简称TCT)共135个菌株为材料,对这两种病菌的自发荧光显微学特性,作了比较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在人工污染样品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自发荧光显微学法和LI-F方程,可以有效地鉴别TCK或TCT菌株,但如应用于鉴别进口粮中混合的或少量的TCK、TCT冬孢子,则其准确率随孢子含量的下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中美小麦矮腥黑穗病菌鉴定合作研究 Ⅱ.比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美国135个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ehn,以下简称TCK)及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caries Tul.以下简称TCT)进行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表明,网脊高度最具有鉴别意义。在中美双方所测的近万个数据中,TCK与TCT菌株的平均网脊高度值很少交叉,两个种在网脊高度上的区别具有种间的规律性和鉴别性。经人工污染样品及市场样品对各种模型的检测证明,根据逻辑方程推导出的临界网脊值可用于市场样品检验中对TCK的判别和鉴定,从而为准确、快速地鉴定进口粮中少量的或混合的TCK、TCT冬孢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江辉  周益林  段霞瑜 《植物保护》2012,38(2):120-123
通过研究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不同菌株冬孢子萌发对温度的敏感性,进一步明确不同TCK菌株冬孢子萌发对温度的反应,以便深入了解此病害发生和流行的成因.选取采自不同年份的45个TCK菌株,室内控制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这些菌株的萌发过程及萌发特性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所得数据.5℃和10℃不同培养温度下,参试菌株的萌发率和萌发过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一采集年份不同菌株在相同培养温度下,萌发过程和萌发率有明显的差异,随着保存年限的增长,菌株冬孢子的萌发率会逐渐下降,但在常温下放置8年左右的部分菌株仍然具有萌发能力.不同的菌株萌发对温度确实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此结果为防止该病害的传入、定殖、传播以及预测和防治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