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昆虫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季节对金沙江干热河谷鹤庆段4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昆虫群落采用样带调查法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7351号,158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和灌草丛昆虫多样性较低,灌木林和针阔混交次生林昆虫多样性较高.4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雨季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干季,优势度指数低于干季.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在不同季节昆虫群落优势类群和优势种存在差异.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昆虫物种多样性受到群落植被组成与受干扰程度影响.某些优势昆虫类群可能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一定阻碍作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营造灌木林,对于保护昆虫物种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20个木薯品种在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试种区5~10月期间全部品种的生长变化规律相似,即各品种在5~7月生长缓慢,7~9月生长迅速.9月之后生长变缓,进入10月后茎叶脱落,地上部分停止生长。不同’品种长势不一,南植188、KU50(Ⅱ)、滇南红、OMR36—40—9、薯王983、华南8号生长旺盛;新选048、ZM8641、华南7号、华南124、GR911、ZM8803、华南5号、南植199、新选056长势量居中;华南9号、华南6号、ZM8316、华南205、BRA900生长量偏小。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初步得出华南205号、华南124、华南8号、华南9号较为适合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生长。 相似文献
4.
选取攀枝花苏铁保护区内立地条件相似的阳坡地段,采集17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叶片解剖结构,运用聚类分析对供试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各解剖性状在物种间存在差异。上表皮细胞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角质层厚度等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50%,可能属于生态适应性状;而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性状变异系数较小,可能属于系统演化性状。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7种植物聚为4类,第Ⅰ类群为攀枝花苏铁,主要特征为无海绵组织分化,叶片厚度与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平均值最大,第Ⅱ类群为沙针,主要特征为无海绵组织分化,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平均值较大,第Ⅲ类群的树种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平均值则在4个类群中最小,第Ⅳ类群各指标平均值处于居中水平。叶片解剖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不同植物对环境的分异与趋同适应性的表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干热河谷同一群落内的不同树种有可能分别处于演替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5.
由于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为了解元素添加对干热河谷植被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元谋干热河谷地段来研究元素添加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元素后对植物群落结构参数产生了不同影响。不同元素添加后降低了双子叶植物群落多样性,而添加不同元素增加了单子叶植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添加了K元素对单子叶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Mc Intosh指数起到了促进作用,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2.28%、2.41%、2.37%、3.73%。24个试验小区的单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双子叶植物生物量;同时养分添加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可以用来调控植物多样性,更好的为生态恢复方面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气候、土壤蓄水能力及植被演化历史等方面论述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途径及方向.分析认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目前的植被状况是该区气候变迁的结果,但人为干扰加速了植被的逆向演替进程;旱季水热的非同步性是植被恢复困难的根本原因;微生境的气候差异,特别是旱季蒸发量的差异是影响植被状况的外在因素,但旱季土壤中的有效水贮量和消耗速度是决定因素;所有节水技术必须以提高旱季土层的有效水数量为核心,如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增加土壤入渗能力、减少土壤蒸发;该区的植被恢复方向应以形成稳定的植被群落为目标,并以近自然林为参照,采取"适度"造林和合理的节水技术,以提高植被恢复成效. 相似文献
7.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香料烟栽培技术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初步确定了生产优质香料烟的适宜品种、最佳播期、大田密度、施肥数量与比较、巧留杈烟等几项重要技术措施,将其组装配套生产出了质量上乘的烟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为干热区脆弱生态环境的生态恢复、物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元谋县的6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例,采用TRIME-PICO-IPHTDR每月定期测定土壤水分,每个样地设3个重复,定期分别测定0~20、20~40、40~60、60~80、80~100cm处的土壤含水量。[结果]罗望子纯林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且含水量较高;银合欢间伐林土壤含水量高于银合欢与其他物种组合的人工林;在草本植物较多的人工林内,土壤含水量均较低。土壤0~20cm含水量变异系数最大,40~60和60~80cm处变异系数旱季比雨季略大。不同林分组合对土壤水分影响明显,Ⅱ和Ⅵ为代表的用地类型土壤含水量较高,Ⅳ和Ⅴ中的20~60cm土壤含水量均下降,Ⅰ和Ⅲ中的80~1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均有小幅下降。[结论]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雨季含水量明显高于旱季,雨季土壤含水量变化速率高于旱季,植被郁闭度、草本层盖度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温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1):82-86
本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番木瓜(Carica papaya L.)进行了连续三年(1985至1988年)的生态学观察和探讨。树干横断面积、树高、果实纵径及果实大横径月均生长变化量与相应的月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呈直线相关,与日照时数之间无相关性。果实体积和小横径月均生长变化量与相应的月均温度、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之间无直线和曲线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11.
金沙江干热河谷坡柳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的生理生化特征 ,对干热河谷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在 2 0 0 2年 5月初 ,利用LI 6 40 0便携式光合仪和植物效能仪等测定系统 ,研究了云南省元谋盆地干旱季节在不同水分和光强处理下坡柳 (Dodonaeaviscosa)的光合及水分等生理参数的日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浇水、遮荫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平稳 ;不浇水处理、浇水处理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 ,13:0 0时净光合速率出现最低值 .光抑制是造成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遮荫处理的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 ,在 11:0 0净光合速率出现最高值 .造成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既有气孔限制又有非气孔限制因素 .在干旱季节坡柳仍维持着气孔开放 ,进行光合作用 ,表现出很强的忍耐干旱能力 ,干旱季节坡柳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较低的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来适应水分胁迫 . 相似文献
12.
13.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直翅目昆虫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采用网扫法对10种生态系统中的直翅目Orthoptera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直翅目昆虫标本349号,计25种。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石榴Punica granatum林,最低的是明油子Dodonaea angustifolia-扭黄茅Heteropogoneteacontortus灌草丛。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优势度较高,均匀度较低。右尾和方法的排序结果显示,许多样地之间群落多样性不可比较,石榴林的直翅目群落多样性高于除果Mangifera indica林以外的任何群落,云南松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多样性最低。Jaccard指数显示出印楝Azadirachta indica-久树Schleichera oleosa和石榴林的相似性最大,云南松-栎Quercus林和云南松林之间相似性最低;Morisita-Horn指数显示龙眼Dimocarpus longan林和石榴林的相似性最大,云南松-栎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的相似性最低;定性分析的结果能更好地反映群落间的相似性。系统聚类分析将10个样地的直翅目群落分为5种类型,云南松-栎林生境稳定,恢复时长达30余年的云南松林生境比较稳定,恢复时间仅5 a的印楝-明油子林生境趋于稳定,其余样地生境不稳定,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生境退化,有必要对其进行植被恢复。图2表4参22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流域元谋干热河谷人工酸角林地铺地木蓝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金沙江流域元谋干热河谷退化旱坡山地环境人工经济林行间少优良草被覆盖问题,在乡土酸角Tamarindus indica linn人工经济林6 m×8 m行间,开展了铺地木蓝Indigofera endecaphylla Jacq适应引种栽培和生物量产出研究.测定其扦插出苗率、生根期、生长速度、株高、产草量、枯落物量和种子产量等指标,观察其抗逆性能,结果表明铺地木蓝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酸角人工经济林行间适应性较好,具有速生、覆盖力强、耐瘠、耐旱、不攀缘和缠绕客体特点;全生育期内可刈割2次,留茬15 cm,地面生物产量达31.5~40.5 t/ hm2;未刈割3年生铺地木蓝地面枯落物为6.3 t/ hm2,可采收种子968.8 kg/ hm2;适宜作为干热区退化旱坡山地人工经济林果行间覆盖作物推广,但规划种植时宜重视低温对其危害. 相似文献
15.
16.
以广东省和平县下车镇稀土矿场为例,通过样地植被调查,从空间尺度分析不同坡位植物修复后5年自然修复区的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样地均呈现由人工植物种向本土野生植物种演替的趋势,最终完全被本土野生植物所取代,且这些野生植物多为本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2)主要功能群蕨菜和芒萁对稀土矿场环境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南坡顶样地蕨菜的重要值高达0.83;(3)植物多样性呈现坡底坡顶中间斜坡,背阴地向阳地,地势较为平坦和阳光充足的坡底更适合多种植物生存;(4)5个样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相关性极显著,南坡顶样地和斜坡样地 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高于其他样地;(5)南坡顶样地与北坡顶样地植物多样性特征接近,群落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高达0.6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条件相似的两生境地,植物种类相似性最高;立地条件对稀土矿场植物修复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是保证稀土矿场植被快速恢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明确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罗望子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现状,探求其防控技术,为罗望子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面上调查、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于2009~2010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罗望子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结果】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危害罗望子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煤烟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丝跳甲、吹绵蚧、蟋蟀、土垅大白蚁、铜绿丽金龟、毒蛾等。【结论】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罗望子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流行特点,生产中应加强抚育管理提高罗望子抗病虫害能力,并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罗望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在干热河谷地区造林试验,分别研究根际土壤水分动态、植物在雨季和旱季时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以探讨印楝对干热气候适应性的机制。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吸力成幂函数关系。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5.9%,土壤吸力上升到1.5MPa达3个月的条件下,印楝仍然能维持生存,表明该植物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在旱季时,印楝受到土壤和大气干旱胁迫,生长基本停止,顶芽枯死,大部分叶片脱落,以减少水分蒸腾,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在雨季时,印楝能迅速生长,整个生长周期呈现曲折性生长规律。印楝在旱季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为雨季的23.8%,47.1%和64.9%。在旱季时,水分利用率明显下降。在旱季时,印楝的光合生理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叶片的光合系统受到明显的破坏。通过生长和生理上的适应,在经过6个月旱季后,印楝的保存率达90%以上,表明印楝适应于干热河谷地区生长。图7表1参1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