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勤绿洲甘草人工栽培及产业化发展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亚  王继和  贺访印 《草业科学》2005,22(11):69-73
通过对民勤绿洲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及其民勤绿洲甘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分析,提出了民勤绿洲甘草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措施和对策.民勤绿洲要实现甘草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需从栽培技术、产品深加工、产品质量监测、营销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河西荒漠绿洲区草地农业发展技术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民勤绿洲自然、社会、经济现状的分析评价,引进并筛选出了适应性强、光能利用率和产草量高、营养全面、饲用价值高、适宜河西荒漠绿洲区栽培的兰热莱恩德(Ranger Lander)、凯恩(Kane)、新疆和田大叶3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民勤绿洲灌溉条件下,年刈割4茬,年灌水3 000 m3/hm2,种植第3年分别取得18 793,12 953,14 688 kg/hm2的干草产量和3 535,2 474,3 114 kg/hm2的粗蛋白产量;光能利用率达1.77%,1.22%,1.38%.并组建草畜产业生产基地,进行了苜蓿人工草地建植、节水丰产栽培、产业化生产、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及种草养畜的配套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形成了以苜蓿草粉、苜蓿干草等草产品和小尾寒羊种羊及肥羔生产为格局的草畜产业,实现了苜蓿和家畜生产2个"S"型生长曲线的高效耦合,建立了干旱荒漠区特有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指出只有建立草地农业系统,发展以苜蓿产业为主的节水型现代草地农业,才是干旱荒漠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草地退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羊河流域是西北内陆河流域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更是生态重灾区,天然草场的严重退化,不仅对绿洲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民勤绿洲草地的退化问题,对于维系绿洲生态安全、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流域水系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水循环格局的改变和民勤绿洲草地的退化问题,结果表明,水循环格局的改变是民勤绿洲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水资源的量、质、时空分布以及开发利用方式、强度显著决定了绿洲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导致了沙漠化威胁加剧和“生态难民”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民勤绿洲三面环沙,为了遏制风沙危害,保护绿洲,民勤人长期不懈的开展绿洲防护带体系建设,监测和评价绿洲防护带的变化趋势,这对于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指导干旱区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利用1996、2006、2016年民勤绿洲防护带植被生长期内Landsat TM/OLI遥感卫星数据,以ENVI 5.3和Arcgis 10.4为影像处理工具,分别计算3期研究区内的NDVI,基于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研究民勤绿洲不同植被覆盖程度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基于CART算法的决策树分类技术,组合多元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获得绿洲防护带面积以及转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6与1996年相比,低覆盖度和高覆盖度面积有所增加,占民勤绿洲面积比例分别增加了32.48%和27.65%;但是,中低覆盖度、中等覆盖度、中高覆盖度面积有所减少,所占比例分别下降了66.28%、17.94%和2.61%。2016与2006年相比,低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面积有所减少,所占比例分别下降了26.28%和24.00%;此外,中低覆盖度、中等覆盖度和高覆盖度面积有所增加,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205.47%、4.12%、44.22%。20年来,低覆盖度面积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地利用分类结果显示,2006与1996年相比,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48.68%和16.47%。2016与2006年相比,农田防护林面积有所减少,所占比例下降了33.99%;但是防风固沙林面积继续保持增加趋势,增幅3.55%。说明20年来,民勤绿洲低覆盖度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防风固沙林面积出现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趋势,这与保护天然植被,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建立防护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建立草地农业系统,治理民勤荒漠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民勤县是我国乃至全球沙漠化及其防治的“模式标本”。历史上,民勤土地沙漠化与大规模垦荒种植所构建的农业系统呈现一一映射关系,是畜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斗争与融合的产物。民勤现行农业系统主要有3个问题:一是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地表水奇缺、地下水位迅速下降、补给困难、水质变坏;二是种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种植结构单一、作物种植盲目追随市场、经济作物更替频繁;三是科技支撑水平低,节水技术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农业高新技术的使用效果适得其反,荒漠区农业与绿洲农业缺少系统耦合,防治沙漠化的农业措施缺乏系统性。民勤县沙漠化防治的出路在于建立草地农业系统,应该遵守农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原则、生产原则和经济原则,构建适应性的作物-家畜综合农业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山羊奶的营养价值,分析国内外奶山羊养殖业的现状及前景,面对民勤绿洲的地理、地貌、生态现状阐明了发展奶山羊规模舍饲养殖的意义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河西干旱荒漠绿洲区养羊业经营方式落后,羊只良种化程度不高,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屠宰率不高,肉用品质差等,严重制约了河西干旱荒漠绿洲区养羊业的发展.为此,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引进了国外肉用性能较好的波德代肉羊、陶赛特肉羊和国内繁殖性能较强的小尾寒羊进行试验研究,试图以此为锲入点带动河西荒漠绿洲区舍饲养羊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威、民勤、石浪农业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腹地,农业生产发达,饲草料丰富,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商品牧业,把原产肉少,剪毛量低的上种羊用甘肃高山细毛羊改良提高,扩大繁殖,是发展农区商品畜牧业的战略措施。为了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养羊业,加快改良繁殖步伐,提高商品畜牧业经济效益。提出武威、民勤、古浪绿州区发展细毛羊的综合技术实施方案。一、任务和方向武威、民勤、古浪农区有绵羊70  相似文献   

9.
李洁  钟丹 《广东蚕业》2016,(1):41-42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也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涉及民族生存的重大问题,我们面前就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是民勤绿洲把它们隔开了,我们决不能让民勤从地图上消失.”  相似文献   

10.
干旱荒漠区苜蓿草产业发展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荒漠区提出了选择优良苜蓿品种,采取合理的草田轮作和间作套种模式、科学的节水灌溉及生产管理技术,进行苜蓿草产品开发,种草养羊、草畜结合,建立苜蓿一肉羊草地农业生产体系的苜蓿草产业发展配套技术,并在民勤荒漠绿洲建立了以苜蓿草粉和苜蓿草捆为主的苜蓿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了干旱区苜蓿草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模式,为干旱区苜蓿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