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安梨是富山果树的主栽品种。占辽宁省建平县富山街全街道果树总面积的50%左右,但产量极不稳定,开花较多,坐果较少,一般坐果率仅20%,稍有冻害就不足10%,所以安梨坐果率低是安梨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为探索提高安梨坐果率的途径,使安梨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我们在安梨花期进行不同浓度的硼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果树有些遗传特性对坐果及果实发育不利,如有的树种或品种自花不实或自花结实率低,有的树种雌雄异株,有的品种雄蕊败育,有的品种相互授粉正交与反交坐果率悬殊极大等。因此,正确的选择与配置授粉树,克服这些不利于开花坐果的遗传特性,提高坐果率,是果树丰产、稳产及果品优质的关键措施。一、授粉树的选择1.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授粉品种和主栽品种的花期最好一致或大部分花期时间一致,开花期相遇才能完成授粉,相遇的时间越长越好。  相似文献   

3.
凹唇壁蜂在北方苹果、梨、桃、杏、李五大果树品种上释放,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坐果率,在距放蜂箱80m以内授粉效果与距离呈负相关,1个壁峰日可以使金冠品种的花朵坐果率在达到75%,基本可以保证产量。经凹唇壁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秦冠、红富士的产量,并能改善其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杂交育种是果树育种的重要途径,但枣树因其坐果率低、种子含仁率低等特性,限制了枣树杂交育种的进展。为了提高枣树杂交育种的效率,以‘冬枣’、‘早脆王’、‘蜂蜜罐’3个枣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枣树品种的坐果规律进行调查,并对提高冬枣坐果率和种子含仁率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枣树均具有相似的坐果规律,坐果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南部外围、南部内膛、北部外围和北部内膛;不同枝龄的坐果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年生、2~3年生和1年生;果实在枣吊上分布的位置主要集中在3~7节位;花序的1~2级花坐果率最高;盛花期是施肥以及环剥处理提高坐果率的关键时期;喷施2,4-D、赤霉素和硼酸均可提高坐果率,但喷施2,4-D和赤霉素会降低含仁率,而喷施硼酸可提高含仁率。  相似文献   

5.
对果树适时进行缩剪,是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的重要途径。笔者和山东平邑王玉道农艺师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了“五枝”缩剪  相似文献   

6.
‘砀山酥梨’花柱可授性及蜜蜂授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半离体培养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研究了‘砀山酥梨’花粉萌发特性和柱头可授性。通过对‘酥梨’的最适授粉时间以及7种授粉处理坐果率的研究,探讨其授粉特性。结果表明:开花后每天酥梨柱头活性最佳的时间是11时至15时,柱头最佳授粉时间为开花后第4~5天;‘酥梨’花粉最适萌发温度为25℃,花粉管生长最有利的温度为22~25℃,在相同温度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7种授粉处理‘酥梨’的花朵坐果率中,没有昆虫授粉的‘酥梨’坐果率为0.48%和0.44%,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坐果率分别为2.83%和13.05%,‘酥梨’ב雪花梨’组蜜蜂授粉的坐果率为32.95%,新鲜花粉和商品花粉坐果率分别为70.2%和13.05%。由此可见,‘酥梨’是异花虫媒果树,蜜蜂可以在‘酥梨’柱头活性最高时进行授粉,从而提高‘酥梨’的坐果率,同时通过对‘酥梨’花器官生理活性和坐果习性的研究,为‘酥梨’的授粉和生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果树多属异花授粉植物,授粉质量是决定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但总有些果园出现授粉树缺乏、自然授粉不良或雌雄异熟(花期不遇)等现象,导致果树授粉差、坐果少、产量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实践证明,"适时采集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已成为现代果园提高坐果率(60%以上)、增加产量(30%以上)、提高果实品质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得到果农普遍重视。笔者现将果树花粉采集与辅助授粉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枣树与其他果树相比,对土壤、温度、光照、水分、风等诸因素的要求都有很多不同之处,尤其花芽分化独具特色。枣是多花树种之一,一个枣吊上着生的花朵上百,可自然坐果率却低得惊人。既使坐果率较高的品种,也只有2%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枣花具有当年分化、连续多次分化、分化速度快,单花分化时间、寿命都很短,而单株分化持续时间较长(2~3个月)的特点。花期花量大,分化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试试看     
怎样给果树施氮肥春季施氮肥,对当年开花、坐果无效。氮一般以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形式为有效状态,铵态氮、硝态氮进入果树体内后,转化成二氧化氮,与碳水化合物结合生成氨基酸,贮存于树体内。这一转化过程的时间虽然尚不明确,但肯定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果树开花、坐果需要的是树体内已经贮存的氨基酸形式的氮。因此,果树补氮应在秋季  相似文献   

10.
PBO 是一种新型果树叶面肥(原名新型果实促控剂),应用广泛。按资料介绍,其主要成份有细胞分裂素(又名促花激素)、生长衍生物、坐果剂、增糖着色剂、早熟剂、膨大剂、光亮洁净剂、杀菌剂等,可以壮树、控梢、促花、提高受精功能,使坐果率高,促进果实膨大、增糖、增色、促早熟等。我在2005首次使用,解决了柑桔类在北方盆栽开花难、柿树果实偏小、植株控梢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16个桃花品种试材,研究了桃花的育性和结果习性。试验表明:桃花大部分品种花粉生活力正常,能满足自花授粉的需要。白花山碧桃雌蕊完全退化;人面桃、洒红桃、绯桃为多柱头现象;红叶桃雌蕊呈正常、短缩败育和多柱头等多种类型;其余品种雌蕊发育基本正常。垂枝桃、鲜食观赏桃和寿星桃类均有较高自然坐果率,菊花桃人工授粉坐果率普遍偏低。并据以上试验结果,初步分析了桃花品种坐果率偏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沼肥(沼渣、沼液)是优良肥料,梨是绥阳县种植的主要水果之一,为展示在梨种植中推广施用沼肥的良好成效,收集相应数据,开展了本试验。试验以一片有5年树龄的专业梨果园的梨树为实施对象,在正常施用化肥的基础上,设沼肥施用区与对照(施清水)两个大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施用沼肥,梨花的坐果得到改善,坐果率提高2.8%;梨果的生长更为正常,成果率提高5.2%,病虫果、畸形果降低了7.89%。梨果品收获上,沼肥施用区正常梨果增加10.8个/株,梨果重增加9 g/个,产量、产值增加9.37%,综合说明梨树施用沼肥具有良好的增产提质效果。在当下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时期,需要更多应用绿色生产技术,其中在果树、蔬菜等应大力增施沼肥。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垦科技》2011,(4):96-96
春季施氮肥,对当年开花、坐果无效。氮一般以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形式为有效状态,铵态氮、硝态氮进入果树体内后,转化成二氧化氮,与碳水化合物结合生成氨基酸,贮存于树体内。这一转化过程的时间虽然尚不明确,但肯定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果树开花、坐果需要的是树体内已经贮存的氨基酸形式的氮。  相似文献   

14.
<正>库尔勒香梨是巴州名优产品,近几年由于气候变化及化肥施用量过大,造成突顶果增多,坐果率偏低。据统计突顶果占产量50%以上,冷库储存时,病虫害从果萼处侵染造成大量烂果。为了提高库尔勒香梨的果实品质,提高花期坐果果率,二十九团林果中心对PBO(新型果树促控剂)、赤霉素、萘乙酸和吲哚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生产试验。1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5.
<正>硼是果树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细胞分裂、光合作用、水分和有机养分的代谢、细胞内果胶形成及分生组织、输导组织、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都有密切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生理功能。硼主要分布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组织和器官中,对果树花粉形成及受精有良好作用,能提高坐果率,增加果实中维生素和糖的含量,增进果实品质。硼还能促进氮素代谢和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强化细胞壁,促进果树对水分和钙的吸收,促进分生组织生长及细胞伸长、细胞分裂,有助于叶绿素的  相似文献   

16.
鲜枣要高产,坐果最关键。枣树开花量大,但坐果率很低,一般仅占花量的0.6%左右,老树的坐果率更低,有的还不到0.4%,所以提高枣树的坐果率十分重要。使枣树多结果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果树盆景的夏季修剪,即果树从萌芽到落叶的整个生长期修剪,包括晚春和初秋又叫绿叶或带叶修剪。夏季修剪,以增加枝量,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通风透光增加有效空间,减少无效枝干,使盆景花繁果丰为目的。一、摘心、扭梢促成花把果树新梢顶端嫩头掐去叫摘心,俗称打头。摘心后可使新梢暂停或缓慢生长,使枝条组织充实,营养集中,腋芽饱满,促其成熟,形成较多短枝和花芽,增强越冬能力。对  相似文献   

18.
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坐果及果实萼片宿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砀山酥梨较高的坐果花朵序位和脱萼率高的授粉品种,以12个不同梨品种为授粉品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授粉对砀山酥梨不同花朵序位坐果率、花萼宿存的影响,为砀山酥梨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序位花朵以第3序位坐果率最高;不同方位花朵坐果率无显著差异。不同授粉品种试验结果,红酥脆授粉坐果率最高,达70.30%;紫酥授粉坐果率最低,为25.24%,不同品种授粉坐果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品种授粉,果实脱萼率以新世纪为最高,黄冠次之,茌梨最低。  相似文献   

19.
1.赤霉素应用不当 花期科学喷施赤霉素,可以有效提高冬枣坐果率,但如果喷施次数过多或浓度过大,不但不能提高坐果率,反而有疏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龙眼雌花开放数量和雌花坐果率与温度及降雨量的关系,应用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石硖龙眼开花前后的温度、降雨量与雌花开放数及雌花坐果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前30d的气温对正处于雌蕊形成期的小花原基分化具有影响,日均温21.0℃时雌花开放数最多;当开花前30d、50d的降雨量依次<41.8mm和<57.5mm时,降雨量增加可提高雌花开放数,降雨量过大雌花开放数减少;开花当日和开花后1-15d的气温影响雌花坐果率,开花当日日均温越高,坐果率越低,日均低温<20.2℃时,随温度升高,雌花坐果率提高,开花后1-15d日均温和日均低温越高,坐果率越低,日均高温<30.7℃时,温度升高雌花坐果率提高;在开花坐果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降雨量增多雌花坐果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