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作为主食的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粮食基本是属于禾本科植物,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醣类,主要是淀粉,其次是蛋白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粗粮和稻谷类三大类。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粮食的生产与安全,对建设和谐社会及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我国无公害粮食安全生产的几个关键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为促进粮食大省建设做贡献吉林省农机局赵耀,万永珩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过15年努力把吉林省建设成为粮食大省的奋斗目标,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  相似文献   

3.
《农机推广与安全》2008,(4):M0001-M0001
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农业部将2008年作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农业部决定创建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建设500个万亩优质高产创建示范点,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各150个,马铃薯50个。通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力争示范区粮食单产实现“67.89”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1.现状 比以食为天,粮食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消费刚性递增、耕地面积刚性递减的总趋势不会改变。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在工作会议上对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做了重要批示,要求农业部门把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为研究粮食主产区吉林省的粮食结构变动情况,采用等式分解法,通过对粮食内部结构调整的贡献率测算,深入剖析吉林省粮食结构的演变情况、形成原因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吉林省粮食结构在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的推动作用下,经历由多种作物共同发展到以玉米为主的生产结构变动过程;粮食作物内部结构调整对总产量贡献率为75.9%;玉米型粮食生产结构引发的问题主要有供给失衡、收益下降、生态破坏等。为此,在吉林省粮食结构路径优化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对种植区域进行合理划分,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杂粮、大豆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推进粮经饲协调发展和玉米收购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6.
绍兴市地处浙江省中北部,下辖五县(市)一区,面积7901平方千米,人口428.79万人,是目前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绍兴市农业机械化“九五”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到2000年在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其它地区实现粮食  相似文献   

7.
增峰 《当代农机》2014,(10):14-15
玉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权县是河南省玉米生产大县之一。长期以来,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不高.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玉米种植生产,继小麦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后,玉米收获机械化成为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的首要任务和该县农机化工作的主攻点。为做好2014年玉米机收工作,  相似文献   

8.
1.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组织实施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整合资源力量,推动重大政策、重点工作和关键措施落实。强化责任落实,把粮食面积和增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市,落实到季节、落实到品种。加强分类指导,制定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加强督导检查,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考核奖励机制,调动各方面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努力实现今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农业部日前下发了《关于2005年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05年粮食生产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玉米年种植面积4亿亩,年产量1500亿公斤,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和粮食总产量的30%。近年来,陕西省岐山县年种植玉米30多万亩,年产量达1.5亿公斤,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5和粮食总产量的1/2。因此,不论从全国还是从岐山县看,玉米在粮食生产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玉米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其粮食生产情况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因素很多,选择了12个粮食生产中的基本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出影响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子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年底常用耕地面积5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影响河南省粮食...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自2004年以来,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年连增"的良好势头。为了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促进粮食持续增产,省农委职能部门牵头开展了主要粮食作物(稻麦)生产问题及增产潜力分析调研工作。本文对句容市近十五年粮食生产进行了回顾,在分析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的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对该市今后粮食生产的持续增产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1近十五年粮食生产概况句容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13.
, 《农机科技推广》2012,(12):17-17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1.179万亿斤),比上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从三大粮食品种看,2012年全国玉米、稻谷、小麦产量分别为20812万吨、  相似文献   

14.
兴旺 《山西农机》2006,(3):35-35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春季粮食生产形势喜人 中央今年再次下发了1号文件,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具体部署,出台了多项新的政策。国务院在3月份首次召开了带有现场会性质的全国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而部署了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农业部派出17个督导组检查督导各地落实1号文件情况,扎实推进了春季粮食生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可用耕地面积小、人口众多的现状,决定了我国的粮食现状不容乐观.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关于粮食生产效率如何有效提高的研究很多.文章结合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和总结了粮食生产效率与土地经营规模和土地细碎化的关系,以期实现粮食生产效率的切实增长.  相似文献   

16.
以粮食生产规模和效率作为关键因子,计算我国2004-2008年间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综合比较优势系数,并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比较优势区域处于变化之中,应注重各区域的粮食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趋势,对各区域的粮食生产策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继农业部4月1日发出“2008年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通知,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决定在全国粮食生产区建设500个万亩(666.67hm^2,下同)优质高产创建示范点,力争示范区粮食单产实现“6789”的目标要求之后,农业部又制定并启动了《振兴油料生产计划》,在全国102个县组织实施油料“321”高产创建活动,以促进油料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国春播粮食生产全面展开。农业部2004年4月8日下发《关于进一步抓好春季粮食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行动起来,落实政策、落实技术、落实服务,全力抓好春季粮食生产各项工作。今年中央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力度之大、实惠之多、出台之快、要求之高,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农业部要求各地要抓紧落实政策,让政策的效力真正发挥出来。特别是要不误农时,努力在春播之前把政策落实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同时要抓紧落实面积。春播是全年生产的大头,粮食播种面积的落实是全年粮食恢复增产的基础。从各地反映的…  相似文献   

19.
1.加快发展玉米机收的意义 玉米是新疆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07年底新疆玉米种植面积达50.5万hm^2,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物,其用途已渗透到新疆工农业的各个方面。然而玉米收获是一项费时费工的作业环节,玉米收获劳动量占整个玉米生产劳动量的50%以上,因玉米同棉花成熟期相近,又存在同棉花收获争劳动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河北农机》2009,(5):4-4
伴随着夏粮丰收、早稻丰收,我国粮食生产今年有望迎来又一个丰收年。以每千亿斤作为一个台阶计算.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至1万亿斤8个台阶,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基本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