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设置0、0.5、1.0、2.0和4.0 mmol·L-1铜离子浓度梯度,同时在各浓度梯度中分别添加5.0和10.0 mmol·L-1的硫,进行大豆种子萌发试验,通过测定相对电导率和保护酶活性等指标研究了硫对大豆种子铜胁迫下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铜对大豆种子的发芽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随胁迫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硫对1.0 mmol·L-1铜离子的解毒作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和根长,减少电解质渗透率;5.0 mmol·L-1硫能够增加铜胁迫下大豆种子POD活性,降低CAT活性.结果证明硫对一定浓度的铜胁迫能够起到缓解作用,其中保护酶参与了细胞膜完整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2.
外源谷胱甘肽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铜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胜 《大豆科学》2012,31(2):247-251
设置0、0.5、1.0、2.0和4.0 mmol.L-1铜离子浓度梯度,同时在各浓度梯度中分别添加0.16和0.32 mmol.L-1的谷胱甘肽(GSH),进行大豆种子萌发试验,通过测定萌发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及α-淀粉酶活性等指标研究了GSH对大豆种子铜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1.0 mmol.L-1以上浓度铜显著降低大豆种子的活力指数及幼根长,显著提高电解质渗透率及脯氨酸含量;2.0 mmol.L-1以上浓度铜离子显著降低大豆种子的发芽指数及α-淀粉酶活性;4.0 mmol.L-1铜离子显著抑制萌发率。添加0.16和0.32 mmol.L-1的GSH能显著提高1.0 mmol.L-1以上浓度铜毒害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增加幼根长,并能显著降低2.0 mmol.L-1以上浓度铜毒害下的电解质渗透率;4.0 mmol.L-1浓度铜毒害条件下,添加0.32 mmol.L-1的GSH能显著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综合考虑,0.16和0.32 mmol.L-1的GSH能够通过提高α-淀粉酶活性来增强大豆种子的萌发能力,并通过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来缓解一定浓度的铜胁迫。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大豆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硅(K2SiO3 )对NaCl胁迫下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1 NaCl 胁迫浓度可以抑制野大豆种子的萌发,施加0.5和1.0 mmol·L-1 K2SiO3后,可以有效提高野大豆种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增加胚根和胚芽的长度.然而当K2SiO3浓度高于2.0 mmol·L-1时野大豆种子的萌发则受到抑制.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硅,可以增强野大豆种子在盐分胁迫下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4.
徐芬芬  邓接楼 《大豆科学》2012,31(5):852-854
以"日本青"大豆(Glycine max L.)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铬对大豆种子萌发的胁迫作用及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铬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0~200 mg·L-1铬浓度范围内,随铬胁迫浓度的增加,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大豆下胚轴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铬胁迫显著(P<0.05)抑制大豆种子萌发的浓度为100 mg·L-1。0.05 mmol·L-1SA可缓解铬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毒性。  相似文献   

5.
以南农1138-2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0.20,0.40,0.60和0.80 mmol·L-1)的H2S供体Na HS溶液喷施在0.08 mol·L-1的Na Cl溶液胁迫下的大豆植株上,分析大豆从V2至V4期生长和同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8mol·L-1的Na Cl溶液能有效抑制大豆生长。H2S的供体Na HS溶液喷施对盐胁迫有一定的缓解作用,0.20和0.40mmol·L-1的Na HS处理的子叶等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0.00 mmol·L-1Na HS处理),0.40 mmol·L-1的Na HS处理有最大的根冠比。0.40 mmol·L-1的Na HS处理下的V3和V4期大豆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虽然比阴性对照低,但比其余处理都高,并都显著高于阳性对照。并且在V3期大豆的子叶等级与抗氧化酶活性成正相关关系。POD和SOD的同工酶在Na HS处理下谱带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两个品种的大豆种子进行胁迫萌发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吸水速率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大豆对NaCl胁迫的反应不同,低浓度(50 mmol·L~(-1))的NaCl对早熟毛豆种子吸水和萌发均有促进作用,而对1号毛豆为抑制作用,当盐胁迫浓度达100 mmol·L~(-1)时,早熟毛豆和1号毛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均受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抑制。高浓度NaCl胁迫处理使大豆种子吸水受到显著抑制,进而引起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降低,可能是高盐胁迫抑制大豆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盐胁迫下早熟毛豆较快的吸水速率和较高的水解酶活性可能是其发芽率高于1号毛豆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烯效唑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及保护性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胜  冯乃杰  郑殿峰 《大豆科学》2008,27(2):259-262
烯效唑是一种延缓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减慢细胞伸长速度.为探讨烯效唑在大豆上的作用效果,以垦农四号大豆为材料,用发芽盒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了大豆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应用25~200 mg·L-1浓度范围的烯效唑浸种可降低大豆发芽势,但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随着烯效唑浓度升高,根鲜/干重降低;主/侧根粗增加;根长/体积减小,侧根数减少;在50 mg·L-1浓度范围内,随着烯效唑浓度升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降低.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烯效唑能够矮化大豆植株生长,提高保护性酶的活性,增强大豆植株的抵抗逆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不同盐分胁迫对野生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年生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和基因资源,具有耐盐碱、抗寒、抗病等优良性状.研究其种子萌发的耐盐性,为利用盐碱地资源和野大豆的引种驯化供依据.以山东德州一年生野大豆为材料,研究NaCl、Na2SO4、Na2CO3及三者的混合盐的胁迫对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生长的影响.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低浓度的Na2SO4(10~50 mmol·L-1),Na2CO3(0~10 mmol·L-1)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的NaCl(>200 mmol·L-1)、Na2SO4(≥200 mmol·L-1)、Na2CO3(≥75mmol·L-1)抑制种子萌发;10 mmol·L~Na2SO4处理下,其胚根胚轴长度都大于未经盐处理的,低浓度的盐分促进了胚根和胚轴的生长.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分促进一年生野生大豆胚的生长,野生大豆的胚根比胚轴对盐分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AMP(Adenosine 5’-monophosphate)对铝耐受型丹波黑大豆(RB)柠檬酸的分泌及铝抗性的影响,在50 mmol·L-1铝溶液中添加100 mmol·L-1AMP共处理RB,结果表明RB根的相对生长率显著小于单独用50 mmol·L-1铝胁迫处理的植株。免疫共沉淀分析显示铝胁迫下AMP的存在降低RB根中14-3-3蛋白与磷酸化质膜H+-ATP酶的相互作用,使根尖质膜H+-ATP酶活性降低约1倍,氢泵活性和H+分泌能力显著降低,根柠檬酸的分泌量减少约1倍。说明铝胁迫下AMP通过抑制14-3-3蛋白和质膜H+-ATP酶的互作来减少RB根尖的氢泵活性和柠檬酸分泌作用,从而降低RB根的相对生长率及其对铝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水培条件下外源硅对小麦铬毒害的缓解效应,以小麦品种京冬8号为材料,设置2种不同的铬浓度(0.4和0.8 mmol· L-1)和3种不同的硅浓度(0.5、1.0和1.5 mmol· L-1)梯度,研究了铬胁迫下硅对小麦幼苗铬吸收积累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0.4 mmol·L-1铬胁迫下,硅浓度达0.5mmol·L-1时可以有效抑制小麦根系对铬的吸收积累,显著降低根系铬浓度和富集系数;0.8 mmol·L-1铬胁迫下,硅浓度达到1.0 mmol·L-1时可以有效抑制小麦根系对铬的吸收积累,显著降低根系铬浓度和富集系数.硅处理有使小麦叶鞘和叶片的铬浓度、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整体升高的趋势.硅可以减轻铬胁迫对小麦细胞超微结构的伤害,维持细胞形状的规则和结构的完整性,维护膜系统结构的正常和完整,恢复叶绿体的形状和类囊体结构的整齐规则,使线粒体结构恢复完整及内嵴结构清晰,恢复细胞核的完整性,且在试验范围内随硅浓度增大,缓解程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