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脂肪性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来源 ,也是影响肉质的一个较重要的因素。研究脂肪性状是畜禽肉质育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综述了与畜禽脂肪性状密切相关的肥胖基因 (ob)、肥胖受体 (OBR)、脂肪酸结合蛋白 (FABP)、脂蛋白脂酶 (LPL)、激素敏感脂酶 (HS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黑素皮质素受体 (MCR)和解偶联蛋白 (UCP)等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家禽的肉质性状已经成为育种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影响家禽肉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研究结果表明,肌内脂肪与肉的嫩度及肉质相关;另外,肌苷酸(IM P)是鸡肉质鲜味特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影响IM P生成的各种基因都是潜在的候选基因。作者综述了与肌内脂肪及肌苷酸合成代谢相关的脂蛋白脂酶(LPL)、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EX-FABP)、瘦蛋白受体(OBR)、解偶联蛋白(UCP)、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SL)、腺苷一磷酸脱氨酶1(AM PD 1)等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肉质是一个综合性状,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规的性状必须使用昂贵的同胞测验才有助于育种工作,而用DNA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以使产肉量和肉质得以同步提高。本文从影响脂肪代谢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PPAR)、解偶联蛋白基因(UCP)、脂蛋白脂酶基因(LPL);从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基因、PPARγ、MI基因;从影响背膘厚的黑色素皮质素受体基因(MCR)、激素敏感脂酶基因(HSL)等三个方面,对影响肉质性状的基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鸡肉品质是近年鸡遗传育种学家与营养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肉质性状的主效,应用于鸡的肉质改良,从遗传学的角度是可行的。本文综述了与鸡肉品质有关的几个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PPAR)、解偶联蛋白基因(UCP)、脂蛋白脂酶(LPL)、黑色素皮质素受体(MCR)和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肉质是一个综合性状,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规的性状必须使用昂贵的同胞测验才有助于育种工作,而用DNA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以使产肉量和肉质得以同步提高。本文从影响脂肪代谢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PPAR)、解偶联蛋白基因(UCP)、脂蛋白脂酶基因(LPL);从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基因、PPARγ、MI基因;从影响背膘厚的黑色素皮质素受体基因(MCR)、激素敏感脂酶基因(HSL)等三个方面,对影响肉质性状的基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几个主效基因和QTL对猪肉品质和胴体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几个主效基因和QTL对猪肉品质和胴体主要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阐述了氟烷敏感基因、酸肉基因、肌肉含量基因、肌肉内脂肪基因、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脂肪组织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肌纤维的候选基因对猪的肌肉糖元、蛋白质含量、背膘厚度、腰肌面积、公猪膻味、肌肉内脂肪含量、肉品质、腹脂率、烹调损失率、PH1、PHu值、屠宰率、胴体长(cm)、胴体瘦肉率、滴水损失、加工率(%)、酸肉率(%)、多汁评分、风味评分、嫩度评分、大理石状评分等经济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脂肪性状是肉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文中综述了影响猪脂肪性状的几个候选基因,即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基因、脂联素(AMP)基因、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基因、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肥胖(Ob)基因、解偶联蛋白3(UCP3)基因等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改善猪脂肪性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及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及多汁、细嫩等特点,使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而这些肉质性状主要是由遗传性状决定。本文从影响脂肪代谢的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脂蛋白脂酶(LPL),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脂肪细胞分化和决定因子1(ADD1)、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影响背膘厚的黑色素皮质素受体(MCRs)、激素敏感脂酶(HSL)等三个方面,对影响肉质性状的基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钙蛋白酶系统在动物屠宰后肌肉蛋白质水解和肌肉嫩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脂肪酸结合蛋白参与脂肪酸的转运代谢,影响肌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与背膘厚、大理石花纹、嫩度和系水力等肉用性状有较高关联度;生肌调节因子在肌肉分化过程中可控制启动成肌细胞的融合和肌纤维的形成;肌肉生成抑制素是控制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影响畜禽瘦肉率、改善肉质性状的重要营养基因。作者综述了钙蛋白酶系统家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生肌调节因子和肌肉生长抑制素等影响肉牛肉品质性状的基因,以期在肉牛育种选择中找到使产肉量和肉质得到同步提高的途径,进一步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来改善肉牛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11.
肉质性状与肌内脂肪含量紧密相关。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作为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之一,成为布莱凯特黑牛分子育种改善肉质性状的研究重点。作者就H-FABP对脂肪酸转运的调控机理、H-FABP基因定位和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在不同畜禽上的研究进展进行比较分析,为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培育布莱凯特黑牛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5-羟色胺(5-HT)受体基因在不同猪种的表达及其与肉质的关系,试验选取淳安花猪与杜长大三元猪各12头,同时饲喂,达上市体重时分别屠宰,测定胴体、肉质性状及肌肉、脂肪中的5-HT受体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淳安花猪、杜长大三元猪的平均屠宰体重分别为88.1、102.4kg;淳安花猪的板油率、背膘厚、肌内脂肪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P〈0.05);屠宰率、眼肌面积杜长大三元猪显著高于淳安花猪(P〈0.05)。5-HT2A、5-HT7受体基因在2个猪种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肌肉组织(P〈0.05),杜长大三元猪的肌肉中5-HT2A、5-HT7表达量显著低于淳安花猪(P〈0.05),而脂肪中表达量两猪种间差异不显著。5-HT2A、5-HT7受体基因表达量与屠宰肉质指标之间基本呈负相关,尤其是肌肉中的5-HT2A表达量,呈较强负相关(杜长大三元猪)或显著负相关(淳安花猪)。研究初步认为,5-HT受体基因在中外猪种之间存在表达差异,并与屠宰肉质性状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肌肉组织液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脂质沉积的影响,试验在体外培养的番鸭脂肪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肌肉组织液,以模拟肌内脂肪的微环境。结果显示,添加10%肌肉组织液对体外培养的番鸭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导致成熟脂肪细胞中脂质沉积显著减少(P<0.05),同时显著降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即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基因(PPARγ)、细胞核受体共激活因子1和3(SRC1、SRC3)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升高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的番鸭脂肪细胞中添加10%肌肉组织液能够模拟肌内脂肪的微环境,显著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14.
2,4-双烯酰辅酶A还原酶1(DECR1)定位于猪4号染色体q1.2上,是不饱和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酶,对脂肪的沉积有重要调节作用。目前,DECR1基因在猪上的研究主要是外显子SNPs位点的筛选,多态性位点与肉质性状、胴体性状及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DECR1基因mRNA在不同品种及组织的表达差异,并用于指导研究高黎贡山猪DECR1基因外显子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高黎贡山猪种质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牦牛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海拔3000m以上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辽阔的高寒草原上,以天然牧草为食,基本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其畜产品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因此对牦牛肉品质的研究和产肉量的选育提高尤为重要。研究牦牛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对提高和改善牦牛肉质,培育优良品种具有指导意义。文章总结了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激素敏感脂酶(HSL)、钙蛋白酶Ⅰ(CAPN1)、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等牦牛肉质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牦牛肉用性状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为牦牛肉质性能选育提高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6.
肉鸡脂肪性状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肉鸡肉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适量的皮下脂肪可改善胴体外观,但皮下脂肪和腹脂太多则不好;而较高含量的肌内脂肪(IMF)能改善肉品质。近年来,从DNA水平上研究家禽肉质的报道相对较少,但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改善肉质已成为养殖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肉质的研究成为动物遗传学者研究的热点。为此,本文把对影响肉鸡肉质脂肪性状主要基因的研究状况做一论述,为今后培育低脂肪优良肉鸡品种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抑制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关键基因,对骨骼肌生长发育起着负调控作用,还参与到机体脂肪沉积等其他生命过程中。在家禽生产中,产肉量和肉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前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肌肉发育,后者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是肌内脂肪分布。MSTN不仅能够调控肌肉生长,也能调控脂肪的发育,而这两者对于禽类产肉量和肉质均起到关键作用,提示MSTN可以在家禽育种中作为分子靶标,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方法,提高家禽肌肉发育效率、提升产肉量、优化肌肉和脂肪分布,同时提高家禽育种效率。本文主要对MSTN的结构、表达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在家禽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利用该基因进一步提高家禽产肉量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鹅肥肝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鹅肥肝与鲟鱼子酱、黑菌被西方人誉为世界三大美食。对于肥肝产业而言,加强对鹅遗传育种的研究,培育产肝鹅新品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依据肥肝形成机制,综述了近年来研究发现的影响肥肝形成的相关基因,包括主要参与脂肪合成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脂蛋白脂酶(LPL)、脂肪酸合成酶(FAS)、肝X受体(LXRα)、脂肪酸长链延伸因子6(ELOVL-6)、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1c(SREBP-1c)、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基因,参与脂肪转运的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以及参与脂肪氧化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胆固醇7a轻化酶(CYP7A1)基因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绵羊KIF26B基因多态性对绵羊肉质品质和风味的影响,本实验选择49只6月龄、体重约45 kg的双乾肉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KIF26B基因外显子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背部最长肌中肉脂肪酸含量和肉质性状进行测定,来探究SNP与双乾肉羊脂肪酸含量和肉质性状进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KIF26B基因第10外显子第120碱基存在T>C突变。该位点遗传纯合度(Ho)为0.4032,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75 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21 9,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属于中度多态SNP。在脂肪酸含量方面,该位点TT和CC基因型个体的肉豆蔻酸与棕榈油酸均显著高于TC基因型个体(P<0.05),而TC基因型个体肉质则具有更高的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P<0.05);在肉质性状方面,CC和TC基因型个体的蛋白质含量更高(P<0.05)。综上,绵羊KIF26B的第10外显子T120C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双乾肉羊肌肉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相关,该位点可能成为双乾肉羊选种养殖中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记。本研究结果为生产高质量且肉质口感...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求瘦肉率高,还要求肉质鲜嫩、口味好的猪肉产品通常说的猪肉品质主要包括pH值、肉色、嫩度、肌肉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和风味等几个方面,这些指标受遗传、环境、营养、运输和屠宰处理等内外因素的影响[1-5]。在研究提高猪肉品质中,将体脂、腹脂、肌间脂肪、肌纤维性状等作为研究重点[5-10]。IRISIN蛋白是近年新发现的、由肌肉细胞在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