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杂交率蚕种对家蚕饲育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蚕种是获得高产优质蚕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杂交率又是评价蚕种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蚕种生产的总体质量还不容乐观,一些蚕种场由于基础设施差或片面地追求利润等原因,致使一代杂交种杂交不彻底.这部分蚕种发放给蚕农饲养,往往造成蚕茧产量低、质量差等经济损失.当然,不切实际地要求蚕种杂交率的绝对高指标,又会给蚕种场造成负面影响.鉴此,我们对不同杂交率蚕种对产茧量和茧质、健康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旨在为蚕种生产和蚕种质量检测过程中,为科学、合理制定杂交率控制指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建湖县蚕种场始建于1956年,是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的专业种场。近些年来,蚕桑产业风云变幻,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源头——蚕种生产更是历经风雨。建湖县蚕种场围绕江苏省蚕种管理所提出的“四率”(微毒率、良卵率、杂交彻底率、孵化率)要求,抢抓机遇,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3.
蚕种质量内在指标的考核有微粒子病毒率、孵化率、杂交彻底率和良卵率等四方面,如其中有一项质量指标不合格,即判定为这批蚕种不合格。蚕种质量外在指标主要是指蚕种成品的包装,它的质量好坏反映了一个场内在的管理水平。作为专业生产蚕种的企业,唯有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用户第一”的理念,才能在激烈的蚕种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将本场多年来提高蚕种质量的综合措施总结如下。1始终坚持以防微为中心的质量管理20世纪90年代前期,蚕种生产受到了微粒子病的危害,有的蚕种场甚至到了停业整顿的地步。镇江蚕种场从1995年起经…  相似文献   

4.
<正>我省目前蚕种质量以“四率”进行考核,即“良卵率、孵化率、杂交彻底率、微粒子毒率”,这是蚕种质量检验考核的一大进步.孵化率、杂交彻底率、微粒子毒率都可以通过直接检验比较公正地反映蚕种内在质量,而良卵率指标在蚕种生产后期处理中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不能准确地反映蚕种的内在质量.在实际考核中,考核结果也没有与蚕种结算价格挂钩.我们在生产中发现冷浸种不良卵的淘汰率和越年种不良卵的再发生率与蚕种质量有很大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村原蚕区蚕种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生产是蚕桑生产中的基础环节,在商品生产日益发达、蚕种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今天,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努力提高蚕种质量,是提高蚕种场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通常所说的蚕种质量包括良卵率、孵化率、杂交彻底率、微粒子病毒率等几方面,笔者曾在农村原蚕区工作,针对上述几点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蚕种杂交率是一代杂交种内在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省定质量标准要求杂交率不低于95%。据省蚕种管理总站96年调查,我省一代杂交种杂交不彻底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问题,除了应继续抽检蚕种杂交率,并不断完善检验方法,将其作为一个常规检验项目,以保证蚕种质量外,蚕种场应采取下列措施来提高杂交率: 1.防止品种混杂 在蚕种生产过程中,若不同品种相互混杂,就会影响杂交率的提高。容易发生品种混  相似文献   

7.
<正>建湖县蚕种场始建于1956年,是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的专业种场。近些年来,蚕桑产业风云变幻,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源头蚕种生产更是历经风雨。我们建湖县蚕种场能围绕江苏省蚕种管理所提出来的提高"四率"(微毒率、良卵率、杂交彻底率、孵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区各蚕种场的蚕种质量有了一定提高.按去年和今年的蚕种质量检查评比的情况看,灵山、钦州、邕宁、梧州、钦州、河池地区等蚕种场的蚕种质量较好.从冷藏的蚕种中抽查,对蚕种的产附、收蚁量、实用孵化率,不良卵率等项目的测试,这几个场的成绩也较好.得到当地蚕农的好评.但是,我区还有一些蚕种场的管理和蚕种质量的提高缓慢且不稳定,有的批次较好,有的批次较差.有的克蚁制种量低,种茧死笼率高,产附差,卵量不足,不良卵较多,杂交不彻底等.  相似文献   

9.
蚕种质量优劣是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杂交率是衡量杂交种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是蚕种场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蚕种生产单位以扩展原蚕区繁育蚕种来提高经济效益和解决劳动力的矛盾,给杂交率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场从过去的专业场逐步转向原蚕区饲育就地收茧制种、原蚕区饲育收茧回场部制种和场部自育自制三种生产形式.尽管生产形式多,工作复杂,几年来杂交率不但没有下降,还有所提高.90年省蚕种质量抽样调查平均为99.76%,91年下乡农户跟踪调查为99.84%,92年省蚕种质量抽样调查平均为99.90%,下乡农户跟  相似文献   

10.
陈荣娣 《江苏蚕业》2003,25(2):29-30
<正> 蚕种是一种特殊的种子,在繁育蚕种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蚕种的质量。所谓蚕种质量包括张种卵粒数、卵粒大小、卵色匀整度,外观包装等外观质量以及蚕种的良卵率(充实度)、杂交率、蚁蚕孵化率、微毒率等内在质量。提高蚕种质量不仅是蚕农的要求,也是蚕种场生存的内在要求,蚕种场只有以优质的蚕种去开拓市场才能求生存,现就围绕着蚕种质量指标的四个率谈谈提高蚕种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应用家蚕暗化型基因提高杂交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是困扰蚕种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保证蚕种质量,国家制定了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强制性标准,即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不得低于95%。每年国内常有因杂交率达不到标准而成批淘汰的蚕种,常因杂交率低造成减产、蚕农索赔事件时有发生。现生产用蚕品种均为白蛾,区别不明显,蚕种生产环节多,难以做到杂交彻底。为解决这一难题,蚕种生产一直沿用传统的蛾体喷染不同颜色的操作技术,识别杂交中的纯对淘汰,以确保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使用该方法虽有效果,但费工费时,造成蛾体污染,缩短雄蛾寿命,降低蛾活力,增加不良卵率,且操作不便。  相似文献   

12.
李政 《四川蚕业》2002,30(3):33-34
<正> 家蚕是一种杂交优势相当强的生物,杂交种在丝茧育中的应用,是蚕茧生产的重大进步。现所采用的蚕种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制度,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种子工作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全国各省蚕区将“四率”即微粒子病毒率、杂交率、孵化率、良卵率,作为衡量蚕种质量的重要指标,制订了蚕种质量监督检验办法,对确保蚕种质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一代杂交种杂交率调查及其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是衡量一代杂交种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杂交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蚕茧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从而影响农民的收益.由于90年代初蚕农对杂交率反映较大,农村中饲养的蚕中小白蚕、小花蚕多,严重影响到蚕茧生产.针对这一情况,江苏省丝绸总公司十分重视,认为有必要对蚕种进行杂交率检验,并作为衡量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家蚕杂交率调查及其检验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兵  陶鸣 《江苏蚕业》2000,22(3):28-29
我省从90年代起把毒率、杂交彻底率、孵化率、良卵率作为衡量蚕种质量的四大指标,杂交彻底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蚕种的质量。受江苏省丝绸总公司的委托,从1992年起,苏州大学蚕桑学院和省蚕种公司开始进行一代杂交种杂交率调查及其检验方法的研究,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不断地改进方法,实现了由单一调查母系向同时调查母系和父系的转变,实现了杂交率调查的科学化、合理化。1传统的调查方法 我省的杂交率检测可分为三次,分别为春、一秋、二秋,由于春季检测工作要在春蚕发种之前做好,从1993年起,把春季的检测工作放在广东进…  相似文献   

15.
<正>蚕种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关系着蚕种生产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实现蚕种优质高产,是蚕种场追求的最高企业理念。蚕种生产单位必须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以防病为中心,精心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蚕种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和彻底贯彻各项技术措施,想方设法提升蚕种质量。近几年,通过各方面努力,杭州蚕种场克蚁单产、蚕种微粒子病毒未检出率(即无毒率)不断提高,蚕种淘汰率逐年降低,综合质量指标一直名列浙  相似文献   

16.
蚕种杂交率检验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祥  李兵 《江苏蚕业》2000,22(1):14-17
江苏省丝绸集团总公司从1992年起,在原有的蚕种检验办法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采取了“四率”检验的办法,即引入微粒子病毒率、杂交率、孵化率和良卵率作为衡量蚕种质量的指标,制订了蚕种质量监管条例。这对确保蚕种质量,维护蚕农利益,发展蚕桑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室在多年的“杂交率检验”的试验和实践中,对影响杂交率的因素和提高杂交率的措施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本文就此谈谈有关看法。1“杂交率”问题的由来和对策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17世纪时就已经知道杂交种体质强健,茧质优良;1924年开始正式生产…  相似文献   

17.
蚕种实行优质优价,有利于提高蚕种质量,有创名牌、立信誉的竞争要求.1.制订蚕种品质标准,要使蚕种场经过努力,可以提高到一级标准,又不使蚕种场吃亏.直接关系到蚕种质量的是健蛹率、微粒子病毒率、孵化率、净种良卵率,按全省  相似文献   

18.
<正> 蚕种是蚕茧稳产高产的基础。衡量蚕种质量的标准,自解放以来,一直沿用“以种茧调查项目”为主的审查标准。虽然也经过多次调整和修改,但仍然没有离开这个范围。1980年以来,农村原蚕区发展极快,生产的蚕种在数量上满足了蚕桑生产急速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发展太快,基础差,生产面广量大,很多工作没有跟上,因此近几年来微粒子病毒率有所上升,杂交彻底率和良卵率有所下降,蚕种孵化不齐现象时有发生,广大蚕农对此反映强烈。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以种茧项目”为主体的质量检验标准,并不能全面反映蚕种质量的优劣。当前迫切需要重新寻找出能够正确衡量整批蚕种质量优劣的检验项  相似文献   

19.
提高蚕种质量,也就是制出蚕种达到“三高、三低、一无、一彻底”,即孵化率高,蚁体强健,卵质充实;变性卵率(生种、再出卵)低,不授精卵率低,死卵率低;种无毒;彻底杂交.但是,近几年由于我省制种业遭受了微粒子病的严重危害,对于蚕种质量的提高,着重放在降低蚕种毒率上,加之超负荷生产,忽略了蚕种质量其它方面的提高,致使蚕种综合质量有所下降.同时,随着各级领导对“扑微”的重视,各级种场不断改进“防微”措施,微粒子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当前应在努力降低毒率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技术管理,提高蚕种综合质量,为大面积生产制出优质、高产、好养的优良蚕种.  相似文献   

20.
何云珍 《蚕桑通报》1995,26(2):48-49
加强生产管理,提高蚕种质量枫桥蚕种场何云珍蚕种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卵质是否充实,有无病毒感染,孵化是否齐一,良卵率,杂交是否彻底等因素。近年来,我场始终以质量为中心,加强各生产环节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89、90两年诸暨县蚕种生产优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