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该文研究了松蜕盾蚧Fiorinia pinicola Maskell的生物学特性。松蜕盾蚧以2龄若虫越冬,1 年4代,越冬代历期180d,防治最佳时期是第1代初孵若虫期。  相似文献   

2.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绒蚧,主要危害紫薇、石榴,是城市园林观赏树木的主要害虫之一,以雌成虫及若虫危害紫薇的嫩枝,受害轻者树势衰弱,严重时枝条上布满虫体刺吸植物汁液,并导致煤污病,造成紫薇黄叶、落叶,枝条干枯。近几年,紫薇绒蚧在我区紫薇树上发生严重。据调查,一般株害率在60%~70%,严重的株害率达100%,极大的影响了紫薇树的生长及观赏价值。一、发生规律紫薇绒蚧在本地1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幼虫在紫薇枝条皮缝皮下或空蜡囊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越冬若虫开始取食发育,4月中旬雌雄明显分化,4月底5月初雄虫羽化,交尾后死亡,5月中旬雌虫开始产卵,5月下旬进入产卵盛期,卵期5~7天,6月上旬为卵孵盛期。若虫孵化后,在枝干树皮缝隙及不光滑的部位定居,7~8天后进入2龄期,2龄若虫在枝干上寻找幼嫩部位定居。7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8月上中旬进入2代若虫孵化盛期,10月下旬以2龄若虫越冬。二、防治措施紫薇绒蚧成虫有蜡质分泌物,药剂防治效果差。因此,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间,进行综合防治。一是加强检疫,调运苗木时要严格检疫,防止紫薇绒蚧蔓延。二是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带虫枝条,消灭越冬虫源。三是在紫薇树发芽...  相似文献   

3.
黄杨并盾蚧Pinnaspis buxi(Bouche)在西安地区危害大叶黄杨十分严重。该虫一年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大叶黄杨枝叶上越冬。第1代若虫期发生在5月上中旬,第2代若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防治上应加强检疫和管理;1龄若虫期用40%氧化乐果,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4.
卫矛蜕盾蚧Fiorinia euonymi Young是危害雀叶黄杨和瓜子黄杨枝,叶,芽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浙江省象山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枝,叶,芽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产卵繁殖。加强对寄主植物的调运检疫,可防治此虫的传播危害,在若虫孵化盛期,采用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用自制无公害农药“灭蚧灵”防治贵阳市园林植物主要害虫桑白盾蚧,10倍液效果高达89%;“灭蚧灵”单用、与微量化学农药混用,效果差异不显著。掌握在蚧虫1龄若虫、2龄若虫初喷药,可大大提高“灭蚧灵”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6.
卫矛蜕盾蚧FioriniaeuonymiYoung是危害雀叶黄杨和瓜子黄杨枝、叶、芽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浙江省象山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枝、叶、芽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产卵繁殖。加强对寄主植物的调运检疫,可防治此虫的传播危害;在若虫孵化盛期,采用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800一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北京朴盾木虱Celtisaspis beijingana YangetLi是危害小叶朴的专食性害虫。该虫在辽宁地区一年2代,以卵越冬,每年4月末开始孵化,若虫共5龄,为害期每代持续30多天,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团,有红枣总面积796亩,蚧壳虫危害十分严重,几乎达到毁灭枣树的程度。1994年用5度石硫合剂,洗衣粉25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1995基本达到根治。蚧壳虫每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2龄若虫越冬,一年中第一、二龄完整,第3龄不完整。越冬若虫在第2年的4月中旬,气温上升到10℃时开始活动。第1代产卵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从6月上旬开始对枣树进行危害。第2代产卵子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危害盛期第3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脱皮盛期为9月中旬至9月下旬。两代都有重叠现象,不整齐。每个雌虫,每代的产卵数为30-100粒,…  相似文献   

9.
青冈齐盾蚧Chionaspis saitamensis Kuwans是板栗的重要害虫,在浙江余姚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板栗的1-2年生枝条上越冬。雄蚧大多危害板栗叶片,雌蚧在板栗叶片正面(赵冬代及第1代)与枝条上(第2代)危害。若虫孵化后24小时内就固定在寄主上,2龄若虫期在形态上出现雌雄分化。1龄若虫期用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5%敌杀死乳剂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蚜小蜂Aph  相似文献   

10.
华栗绛蚧生物学特性及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首次在江西省安市场板栗林场发现华栗绛蚧严重危害板栗。经1993-1996年系统研究,该虫关高安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树皮裂缝、伤疤、芽基等处越夏和越冬,2-5月份危害2年枝梢最烈。黑缘红瓢虫等天敌具有较强的自然控制作用;大发生时于若虫盛孵高峰期喷施多灭灵、氧化乐果等农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枣林梨笠圆盾蚧生物学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光禄  李捷 《林业科学》1997,33(2):161-167
梨笠圆盾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ock)是枣林的重要微小害虫,在山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若虫于1—3年生的枝条上越冬,次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雌雄若虫均为两龄,第2代和第1代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和7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和8月上旬分别产出第1代和第2代若虫。雌雄性比分别为1:0.26和1:0.35。本文也研究了寄主不同部位、不同方位与各代虫口密度、自然死亡率的变化规律;若虫在叶面的分布规律;寄主枝龄与寄生密度对种群的影响;各虫态发生的起迄日期;发育进度与温湿度的关系;发育所需天数。为测报成虫羽化盛期和产仔盛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京朴盾木虱CeltisaspisbeijinganaYangetLi是危害小叶朴的专食性害虫。该虫在辽宁地区一年2代,以卵越冬,每年4月末开始孵化,若虫共5龄,为害期每代持续30多天,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期用6种药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施药后第3天40%速蚧克EC防效可达88.30%;施药后第15天24%螺虫乙酯SC防效可达93.00%,而1.8%阿维菌素EC防效仅为66.48%。在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期,用24%螺虫乙酯SC 2 000倍液、40%速蚧克EC 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花椒白蜡绵粉蚧的生物学观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蜡绵粉蚧在涉县主要为害花椒,1年1代,以若虫在枝干上越冬。若虫和成虫活动期,可用9688-Ⅰ号或9688-Ⅱ号农药稀释10倍液涂干或分别喷洒50%辛硫磷、40%久效磷、10%克蚧灵乳油1000倍液,毒杀活动若虫和成虫。  相似文献   

15.
英德跳(虫脩)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德跳xiu是我国森林昆虫竹节虫目的一新虫种。在广东省英德县效益发现危害黎蒴栲林成灾得名。若虫和成虫危害黎朔栲为主的壳斗科树叶,以成虫危害最烈。该虫在英德县1a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第1、2代成虫产的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5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在5月下、中旬使用3%666烟剂15kg/hm^2防治,效果达85%以上;使用绿僵菌1.5×10^3个/mh^2孢子防治,  相似文献   

16.
谢映平 《林业科学》1994,30(5):445-450
朴平刺巢沫蝉HindoloidessparsutaJacobi模式标本采自福建邵武,寄主不详。生物学尚无详细报道。作者在山西太谷小叶朴树CeltissinensisPers.上发现其密度很大。1990—1992年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寄主专一为小叶朴。一年发生一代,以老龄若虫在当年生枝上结钙质巢越冬。4月上旬,小叶朴发芽开花期,越冬若虫出蛰。成虫羽化期从4月中旬到5月。成虫雌雄比为1:1.08。每雌虫平均产卵量为80粒。卵产在小叶朴果实表面,成单列横排,一块有2-14粒,以8—10粒者为多,一果有1—4块;单粒卵为靴形。卵期约30天,孵化率82.8%。若虫共5龄,各龄历期分别为18天、20天、30天、30天、230天。6月和7月,幼龄若虫以排泄物在果柄上结夏巢,隐蔽巢内取食;8月份第3龄若虫退出夏巢,迁移到当年生枝上结冬巢。并在其中取食发育,越冬,直到翌年春末羽化为成虫。夏巢和冬巢均为螺旋形,蜗牛壳状,灰白色,质硬,化学成份主要为碳酸钙CaCO3。但夏巢远小于冬巢。对各虫期形态特征作了描绘。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吉松叶蜂(GilpiniamassonianaXiao)属松叶蜂科Diprionidae,是危害马尾松的一种新害虫,近年来在安徽滁县沙河集林业总场发生相当严重。经研究,此虫一年发生2代,以预蛹越冬。该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我们编制了“马尾松吉松叶蜂地面茧数”查定表;制定了防治指标;其防治适期为2—3龄幼虫出现高峰期:第1代为5月15-30日;第2代为10月10—25日。以2.5%溴氰菊酯乳油2000—5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4%以上;以2.5%溴氰菊酯乳油等加柴油配成油烟剂进行喷烟防治,效果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粉蚧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粉蚧在广东省疫区1年发生4-5代,以4代为主。越冬虫态为一龄若虫。若虫爬动能力强,具有涌散、聚集、泌露和泌蜡的习性;雌虫在白色蜡包内,产卵量大;卵的孵化率高。粉蚧最适发育温度为24-25℃。在疫区边缘,存在8-10km宽的种群高密度区。粉蚧主要分布在树冠上层。上半年虫态整齐、种群密度大;下半年世代重叠、种群密度小;全年种群密度变化呈单峰型。经对粉蚧侵入林分持续5年的观察,越冬代以第2年的种群密度最大,非越冬代各年度的种群密度差异不明显。夏季高温和春季抽梢是影响粉蚧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霍须盾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须盾蚧Kuwanaspis howarai(Cooley)是为害毛竹干部的一种重要蚧虫,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云南、浙江等地。该虫在马鞍山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产卵繁殖。对此虫的防治应抓住竹材检疫和疏伐等环节,对为害严重的林分,可在6月上、中旬若虫期用50%马拉松和25%亚胺硫磷8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是严重危害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的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尤溪1 a发生2代,以第2代孕卵雌成虫越冬,少量以未孕卵雌成虫和3龄若虫越冬。第1代雌虫产卵、孵化盛期分别为8月上旬和8月下旬;第2代雌虫产卵、孵化盛期分别为4月中旬和5月上、中旬。孤雌生殖。第1,2代雌虫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22.8,145.6粒,卵平均孵化率为93.8%和95.5%。1龄若虫期和成虫孕卵前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机,防治的最适时间为每年的5月中旬,最迟不超过7月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