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四、有效控制对策1.猪群水平上控制和稳定蓝耳病(1)正确评估蓝耳病正确了解猪场的蓝耳病稳定状况是控制和减弱蓝耳病影响的基础,Dee等(2003)根据蓝耳病的状况将猪场  相似文献   

2.
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在国内暴发流行以来,对家庭农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母猪阶段的流产、保育阶段的严重咳喘等问题,一直困扰众多家庭农场。2022年3月,四川某规模猪场发生母猪连续流产、死胎,经猪场抗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阳性,针对该猪场的发病状况从场区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对症治疗、辅助治疗等多个进行防控,并逐步恢复、保持猪场稳定生产。本文提供的蓝耳病诊断分析和预防措施对家庭农场蓝耳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意见,对蓝耳病的预防提供相应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在目前蓝耳病普遍感染的大背景下,免疫蓝耳病活苗是猪场控制蓝耳病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把握蓝耳病活苗的免疫时机,错误的免疫时机免疫不如不免疫。在选择蓝耳病疫苗时,适合自己猪场的才是最好的,安全和稳定是选择蓝耳病疫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蓝耳病(PRRS)是目前对猪场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疾病,逐渐在许多的国家及其猪场存在,且病毒扩展的速度也非常快。90年代初,业内认为蓝耳病阳性的猪场应该引进蓝耳病阳性的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蓝耳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在非洲猪瘟常态化的情况下,"内控蓝耳、外御非瘟"是猪场做好疫病防控的重要举措,猪场要根据自身实际状况与蓝耳病病毒特性,利用疫苗和有效药物结合的方法控制蓝耳病的传播。同时,对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和猪圆环病毒病等疫苗的接种也要高度重视,通过选择适宜的免疫程序、必备的贮藏条件、接种方式及免疫前后科学保健等措施,以提高猪场防控疾病的能力,从而保证猪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1.1.1经典猪繁殖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卷土重来。自从1995年我国有猪群感染蓝耳病以来,猪群的阳性率逐年增高。2004年就有专家惊呼“全国猪场一片蓝”12006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出现后.猪场都关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危害.忽略了经典蓝耳病的存在,2008年许多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现象,实验室检测结果多数有蓝耳病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7.
吕惠序 《养猪》2011,(2):80-80
1当前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 当前猪蓝耳病的流行有六大特点:一是目前仍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为主(也有经典型蓝耳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重大疫病,许多猪场都存在感染和带毒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鄂西北地区46家规模化猪场采集的1 480、1 535和1 599份血清分别进行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抗体达到强阳性的比率分别为87.0%、50.6%和77.5%;抗体弱阳性的比率分别为10.7%、17.8%和17.0%;抗体阴性的比率分别为2.0%、31.6%和5.5%。统计分析显示,猪瘟、蓝耳病和口蹄疫达到群体免疫合格的猪场数分别为38家(82.6%),16家(34.8%)和36家(78.2%)。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和猪口蹄疫免疫效果较好,但不同猪场免疫效果差异较大,猪蓝耳病免疫状况不容乐观,应规范3种疫苗免疫和抗体检测计划,尤其要加强蓝耳病的有效免疫程序制定,以实现本地区有效控制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等疫病。  相似文献   

9.
进口猪蓝耳病活疫苗在中国猪场免疫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耳病的控制成为世界性难题,免疫预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中国猪场过去几年应用活疫苗的情况,总结分析了进口猪蓝耳病活疫苗对中国蓝耳病感染猪场的控制效果,为我国猪场使用活疫苗防控蓝耳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富金 《中国猪业》2009,4(2):18-20
一、蓝耳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一)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卷土重来。自从1995年我国有猪群感染蓝耳病以来,猪群的阳性率逐年增高,2004年就有专家惊呼“全国猪场一片蓝”!2006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出现后,猪场都关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危害,忽略了经典蓝耳病的存在。今年许多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现象,实验室检测结果多数有蓝耳病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11.
<正>一、猪病流行特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继续肆虐,病原多重感染继续加重,细菌性继发感染普遍。猪流感的疫情必须重视,猪瘟的疫情不稳定,猪场疫病的复杂程度和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剧。1猪蓝耳病继续肆虐  相似文献   

12.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养猪人嘉宾向本刊记者反映了使用天津株蓝耳病疫苗之后的体会.他告诉我们,他所在的猪场是四川省一家大型种猪企业,他是这家企业的兽医总监.该猪场以往使用的是经典株蓝耳病疫苗,但是近来发现猪场蓝耳病并不是很稳定.于是,半年前尝试使用了天津株蓝耳病疫苗,猪场蓝耳病情况日趋稳定,母猪尚未发现流产现象.  相似文献   

13.
曲向阳 《养猪》2013,(6):91-94
2013年10月14—15日第2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成功在中国西安举行。本次会议注册人员1 001人,演讲专家20名,参展企业50多个。本次会议的主题主要围绕蓝耳病(PRRS)、猪流行性腹泻(PED)的防控及猪场健康管理展开。作为一名猪场临床兽医,我如期参加了本次会议,现将我所学内容分享如下。1蓝耳病—一个持续"热门"的疾病本次会议中共有6场报告与蓝耳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血清驯化是控制和维持猪蓝耳病稳定的有效措施。通常用于后备猪的驯化,常年对后备猪进行血清驯化的猪场,一般猪蓝耳病稳定且场内PRRSV变异较小。在母猪场猪蓝耳病变得不稳定,比如流产增加,产房弱仔增加且流产前母猪检出PRRSV,整个母猪群可策略性使用血清驯化。分析2007-2016年8个母猪场约10年间的11次血清驯化:母猪流产在驯化后第2天就开始出现;平均6.2 d为流产高峰期;10.4 d停止流产。2014年期间,对一个1 200头母猪的PRRS不稳定场,采用血清驯化,引入7个月后备猪,封群管理,成功实现猪蓝耳病的净化。血清驯化为规模猪场PRRS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疾病,该病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原 经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技术攻关得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原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为猪场技术服务过程中,亲自处理和经历过这样的事:当猪场暴发蓝耳病时,常采用紧急接种蓝耳病毒弱毒苗的方法控制了暴发的蓝耳病,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王雪  李海全  徐志文 《养猪》2013,(5):125-127
试验采集四川省7个市多个猪场67头公猪的精液和血清,调查该地区公猪蓝耳病病毒的感染情况。RT-PCR检测结果显示,猪场蓝耳病病毒(PRRSV)抗原阳性率从0到16.7%不等,共检出7份PRRSV阳性精液,检出率为10.45%,其中2份为经典株、5份为高致病株。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猪场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5.1%,最低62.5%,最高100%;抗体S/P值变异系数健康猪场最低为17.5%,疑似蓝耳病症状猪场最低为59.0%、最高81.2%,从抗体水平上验证了抗原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四川部分地区公猪精液中不仅存在蓝耳病病毒经典株和高致病株,且存在混合感染和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正莫瑞森教授在会上介绍说,现在蓝耳病的发生率并没有降低,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病毒的来源。在蓝耳病的控制方面,从母猪群中清除蓝耳病是可行的,很多的母猪场清除蓝耳病病毒花费的时间太久。有些猪场做的比较好,而有些猪场做的就不够好。在美国,蓝耳病会在每年的秋季发生全国流行。蓝耳病病毒到底来自哪里,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目前我们对蓝耳病的控制还是一头雾水,我们需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养猪场在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夏秋季节我国由南向北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对降低养猪风险、稳定控制猪场疫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几乎没有蓝耳阴性的商品猪场。据2017年对24个省(市)不同规模的472个猪场的39173份血清抗体的监测结果表明:样本总阳性率为81%,与往年的检测情况相当。阳性猪场占检测猪场的99.4%,阴性场只有3个。一、国内猪场蓝耳病流行情况我国目前猪场的蓝耳病总体上平稳,但是并不稳定。大规模的流行已经很久未见,蓝耳病的主要流行形式是散发和地方性流行。虽然蓝耳病造成大规模流产、死胎、木乃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