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以来,姜堰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蚕茧生产优质化工程,蚕茧生产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以蒋垛镇为代表的老蚕区蚕茧质量波动较大,严重制约了蚕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2005年,笔者对蒋垛镇的茧质波动情况进行了全年跟踪调查,现报告如下:1茧质现状从表1可以看出,蒋垛镇蚕茧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一大一差。即毛折大、蚕茧等级差,增加了原料茧的消耗。1.2二短。即一茧丝长短、解舒丝长短。1.3二轻。全茧量轻、茧层量轻。1.4四低。上茧率低、茧层率低、解舒率低、出丝率低。2原因分析茧质下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2.
对苏_5×苏_6普通种蚕茧进行荧光显色检测,发现该品种蚕茧的荧光色比较混杂,黄白荧光色茧占44%,紫蓝荧光色茧占56%,并且蓝荧光色茧在其中占30%,并发现黄白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分别比紫蓝荧光色茧提高13.7%、3.73%、3.25%,紫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比蓝荧光色茧分别提高13.63%、10.78%、3.38%。蚕茧荧光色混杂是茧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 蚕茧质量优劣的一个主要判断指标是蚕茧解舒率,解舒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近几年来,桐乡市蚕茧质量在不断下降,特别从去年开始,每期蚕茧质量都不够理想,至今年春期蚕茧的质量更差,解舒率下降到了54.7%,相比去年的68.8%下降了14.1百分点(中秋期蚕茧质量更差),机缫不能缫丝。  相似文献   

4.
史建中 《北方蚕业》2006,27(1):20-21
蚕茧的解舒是指在缫丝时茧丝离解的难易程度,解舒的好环与缫丝工业关系非常密切,是衡量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用“解舒丝长”和“解舒率”表示。近年各用茧厂家白推行缫丝计价政策以来,我省汉中蚕茧因质量下降,尤其是茧解舒的大幅度降低,鲜茧收购和干茧销售的价格与优质茧区比差极大,大量干茧无法机械自动缫丝而被用作绢纺原料,造成了茧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益的降低。从饲养技术措施和收烘管理上提高蚕茧解舒率,对改善茧质、挖潜增效和促进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谭鸿 《四川蚕业》2013,41(2):49-51
<正>米易县蚕茧在上世纪80-90年代初曾因茧丝长、解舒率高、上车率高等诸多优点深受省内外客商的喜爱,并一度成为攀枝花市生产"出口茧"的原料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蚕茧质量急剧下滑,蚕农养蚕效益下降,严重打击我县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也是影响我县蚕桑业竟争力的主要原因。因此,笔者就影响我县蚕茧质量的因素进行剖析,对如何提高蚕茧质量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980年以来我省二化白厂丝主要质量项目水平、当前新、老丝厂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异、原料茧质的特点。根据蚕茧洁净度有所提高而解舒率下降、解舒丝长比过去短的情况,谈提高我省厂丝质量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蚕茧是缫丝业的重要原料,茧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缫丝业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笔者多年来通过对全南茧质的调查,认为当前蚕茧质量存在上车率不高、解舒差、出丝率低等不稳定的状况(见表1)。如何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茧生产者和缫丝厂的经济效益,是广大茧丝生产人员所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课题。表1 全南县1992~1998年茧质调查成绩年度茧丝长(m)上车率(%)解舒率(%)出丝率(%)光 折(kg)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84987578982089490788987.2288.…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蚕茧生产有很大的发展,产量上去了,但质量不理想,突出的是解舒率下降,造成蚕茧经营上的亏损.从经济效益,从贸工农的方针考虑蚕业生产以及从提高本省、本地区蚕茧、丝绸的竞争力着眼,提高茧质已成为蚕业战线的同志们应该共同关心和研究探讨的问题.本人认为影响提高茧质的症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评茧方法不科学以干壳量为主要指标的评茧标准和方法不科学,突出追求和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对改善茧质,有强烈的要求和愿望,这是因为夏茧和早秋茧,特别是夏蚕茧显著恶劣,不断出现解舒率在50%以下的情况,制丝生产受到了明显的损害。蚕品种和饲养条件、饲养方法等对解舒好坏有一定关系,但比较而言主要是对簇中的保护条件有关,簇中环境改善以后,才能生产解舒率高的优良蚕茧。  相似文献   

10.
宋广林 《四川蚕业》2002,30(4):39-40
我国是茧丝生产大国 ,蚕茧和生丝产量分别占世界的 80 %和 70 %左右 ,但是我国蚕茧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具体可归纳为“三低一短” ,即上茧率、解舒率、出丝率低 ,茧丝长短。由于茧丝比大 ,这“三低一短”直接制约着蚕丝行业的整体效益 ,也是制约蚕丝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要在不增加桑园面积的情况下 ,增加产丝量 ,提高效益 ,关键在于提高蚕茧质量。上茧率、解舒率、出丝率是衡量茧质的几个主要指标 ,其中尤以解舒率的优劣为重 ,因为其直接关系到缫丝行业的成本和效益。而蚕茧解舒率的优劣主要决定于蚕品种和上蔟环境 ,对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湖州地区蚕桑产量虽有增加,但蚕茧质量有下降的势头,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目前评茧方法,不尽合理,不能充分体现优质优价,二是没有抓好簇中通风管理的环节.蚕茧质量存在着上茧率低,解舒率低,茧层率低,一茧丝长短,影响了出丝率与生丝品位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蚕茧质量是当前蚕丝界亟待介决的首要问题.优良的蚕品种和合理饲养条件,是提高蚕茧质  相似文献   

12.
1987年以来,由于茧丝绸比价不合理,多头经营,导致“蚕茧大战”,造成茧质下降。如1989年台州地区全年平均解舒率、上车率、出丝率分别比1988年下降3.80%、1.95%、1.92%,光折每50kg上升9.41kg,这给缫丝业增加成本,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益。因此,提高蚕茧质量是蚕桑科技干部当务之急。现就蚕茧质量下降的原  相似文献   

13.
楼平  王伟毅 《蚕桑通报》2008,39(2):36-37
1新昌县蚕茧质量现状 新昌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至少有2500年,是浙江省古老的重点蚕区之一。1949年产茧52t,2006年为1357t,比1949年增长了25.1倍。特别是1994年养蚕67235张。产茧2663t,创历史最高纪录。历史上新昌的蚕茧质量久负盛名,在浙江省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蚕茧收购体制和收购方式的变化,蚕茧质量逐年下降,特别是蚕茧的解舒率,近几年在50%左右徘徊,已严重影响到蚕茧的收购价格和蚕农收入的提高,也进一步制约了我县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2005~2007年我县茧质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4.
仙居县种桑养蚕已有很长的历史,年产茧曾超过1209吨,年产值达2527万元.但是,家蚕上簇几乎都是采用传统的蜈蚣蔟,茧色黄,双宫、柴印茧多,解舒差,尤其是“蚕茧大战”,收统茧,目测估价,好茧次茧一个价,导致茧质更差.如1995年春茧上茧率只有76.8%,解舒率46.2%.可见,茧质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仙居县蚕桑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蚕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提高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吴大洋 《蚕学通讯》2003,23(2):31-34
蚕茧质量主要指与蚕茧的工艺性能和经济性状直接相关的一些指标或参数 ,通常以粒茧丝长、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上车茧率、上茧率、解舒丝长、解舒率、缫折及出丝率等来表示 ,其中粒茧丝长 ,上茧率、解舒率和出丝率尤为重要 ,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丝的品质及加工成本。据调查 ,上茧率为 80 %的原料茧与同一庄口上茧率 90 %的原料茧相比 ,每缫 1t丝的加工费要增加 2 5%左右 ,而吨丝售价却比后者低 50 0 0余元。解舒率低的原料茧在缫丝时落绪多 ,长吐率高 ,缫折大 ,台时产量低 ,加工成本高。如果解舒率为 6 0 %的原料茧每吨丝的加工费…  相似文献   

16.
簇中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蚕茧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表现为“三低一短” ,即上茧率、解舒率、出丝率低 ,茧丝长短。这“三低一短”直接制约着蚕丝行业的整体效益 ,也是制约陕西省蚕丝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要在不增加桑园面积的情况下 ,增加产丝量 ,提高效益 ,关键在于提高蚕茧质量。在衡量茧质的几个主要指标中 ,解舒率的高低尤为关键 ,并直接关系到缫丝行业的成本和效益。而蚕茧解舒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蚕品种和上簇环境 ,对于同一优良品种而言 ,上簇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上田悟 (日 ,1976 )试验调查 (见表 1,表 2 ) ,可以看出 ,簇中…  相似文献   

17.
提高蚕茧解舒率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蚕茧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目前我县蚕茧解舒率能达到60%以上的蚕茧仅占一小部分,全县平均解舒率只有50%左右,解舒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县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提高蚕茧解舒率已成为蚕茧生产和收烘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刘淑秋 《北方蚕业》2003,24(4):26-26
解舒率是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解舒率高,出丝率就高,出丝量就多,茧的价值也越高。影响解舒率的因素很多,如:蚕品种、饲育条件、上蔟方法、蔟中管理、鲜茧装运、三茧处理、烘茧工艺等。为了提高蚕茧的解舒率,生产上应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 蚕茧茧质是影响出丝率的主要因素。而茧质的提高,除了茧层率主要受蚕的品种和蚕的饲养条件决定外,上茧率、解舒率的高低则主要受蔟具结构的优良程度、上蔟方法的好坏、蔟中营茧期的小气候等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七年前,高州县泗水镇生产的蚕茧质量低劣,蚕农只追求数量,忽视提高茧质。茧站购进的蚕茧茧色差,下茧混售率高,解舒率低,平均茧价是全县最低的镇。镇政府当时误认为茧站压级压价,群众意见也很大。为了提高泗水镇的茧质,从而提高茧价,消除误会,巩固泗水镇的蚕桑生产。从八九年上半年开始,泗水茧站在上级公司的帮助下,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经过三年的努力,茧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蚕茧解舒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