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淹水胁迫下香根草体内的生理变化规律。[方法]以成苗香根草为材料,设浅淹组(10 cm)和深淹组(40 cm)2种深度的淹水处理,不淹水为对照组,定期跟踪测定香根草在淹水条件下光合生理及与淹水胁迫有关的4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淹水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超过了对照组,而且随淹水深度增加而升高;淹水使香根草CAT活性升高,SOD活性基本不变,说明淹水胁迫下香根草体内保护酶系统产生了适应性变化,保持了体内自由基的平衡;MDA的含量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有所积累,但质膜透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香根草在淹水条件下生理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抗涝性极强,在治理湖泊、水库水间带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植物淹水胁迫对各生理特性的影响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02-3804
在概述植物对淹水胁迫各种适应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从植物激素和各种酶的活性以及发酵途径、形态上的影响等方面,对近年来植物抗淹水胁迫适应性的研究进展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银木淹水后生长量及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淹水常会对林木的形态特征、生理学特征和新陈代谢产生不可逆的伤害,但有些抗淹能力强的树种会从形态和生理两方面适应淹水胁迫。为了明确银木对淹水适应性的表现,以1a生银木容器苗为试材,研究了其在不同淹水高度(0cm、15cm、30cm)和淹水时间(7d、14d、21d)下高度生长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淹水条件下,苗高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均对银木叶绿素含量产生明显影响,且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有显著下降趋势。淹水21d后排水观察发现,淹水后银木死亡率均较高,淹水深度0cm、15cm和30cm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40%、80%和90%。  相似文献   

4.
以田菁为材料,采用土壤培养模拟淹水试验,设置淹水(超过盆栽苗表土5 cm)和不淹水(正常土壤水分)处理,分析其根系在淹水60 d时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后,田菁茎基部产生了白色海绵状组织和不定根来适应淹水环境。与对照相比,田菁一级根、二级根的根系活力、O2·-产生速率及CAT活性均显著降低,SOD、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也有不同的变化。田菁经过长时间的淹水后其根系仍表现出较强的生理适应性,通过调节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适应长期淹水环境,表明其对土壤淹水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用于湿地及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5.
淡水淹水胁迫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红树植物桐花树在淡水环境中的耐淹能力,采用不同水位的淡水对桐花树进行模拟淹水栽培试验,通过了解其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分析桐花树在淡水中的生长状况,为桐花树在城市淡水河流、湖泊以及人工湿地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正常泡水为对照,模拟淡水轻度、中度、重度淹水胁迫60 d,观察桐花树形态特征、苗高、地径、生物量以及生理...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淹水胁迫对淡水红树植物红花玉蕊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获得红花玉蕊在10‰盐水淹浸时适生的水位范围。模拟半日潮,每天在温室分别以不同水位(不淹、淹浸至地径、淹浸至枝下高、全淹)对2年生红花玉蕊实生苗进行不同水位淹浸胁迫处理6h,以不淹为对照(CK),处理后每7d调查各处理幼苗的形态指标,第10天取样测定各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综合分析红花玉蕊的耐水淹能力。结果表明,10‰盐水淹浸幼苗10d后,红花玉蕊幼苗无死亡株,幼苗株高及地径均有所增长,淹浸至地茎、枝下高2种水位均对株高、地径、叶片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全淹时均有所抑制,不利于幼苗正常生长。在生理指标上,随着淹浸水位的不断升高,幼苗叶片的SOD酶活性逐渐增高,全淹较对照呈显著差异(P0.05);POD酶活和丙二醛含量均是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急剧升高,全淹较CK呈极显著差异(P0.01)。综合分析得知,适当水位的盐水淹浸有利于红花玉蕊的生长,其在10‰盐水淹浸胁迫下主要通过快速增加脯氨酸含量来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同时启动SOD酶、POD酶以清除活性氧对植株的损伤,而后开始适应外界淹水环境。红花玉蕊幼苗在10‰盐水环境下最佳淹水水位为淹浸至地径,适生水位范围是不淹至枝下高。  相似文献   

7.
淹水胁迫对鲜食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淹水胁迫对鲜食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双套盆淹水法,通过与常规水分供应进行对比,系统分析淹水胁迫对鲜食玉米幼苗根系、地上部形态、光合作用及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淹水后玉米根系长度和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且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降幅增大,对根系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小;(2)淹水后玉米株高显著降低,叶数变化率显著下降;(3)淹水后叶片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蒸腾速率在淹水12 d后显著下降;(4)淹水胁迫提高了叶片SOD、POD活性,淹水12 d后保护酶活性显著提高。短期淹水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其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提高自身的抗逆性,SOD、POD活性可作为反映鲜食玉米幼苗耐淹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逆境胁迫主要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害的各种环境因子,非生物逆境主要包括干旱、洪涝、低温、高温、盐害、机械伤害等。在自然界中,由于植物固定一处,经常会遭遇以上自然灾害,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会使苗木死亡。在逆境胁迫下,植物可以识别胁迫信号,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促进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而调整植物的生理状态和形态来适应逆境,  相似文献   

9.
李晓靖  崔海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4):17-18,109
环境胁迫下,植物通过一系列生理过程变化和植株形态变化等生态行为来躲避或减缓胁迫对自身的伤害。该文综述了植物对弱光、低温、干旱、盐渍胁迫的生理响应,系统探讨了胁迫发生的机理,为植物克服并适应环境胁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淹水胁迫对小白菜(Brassica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幼苗地上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10、15 d时,4个小白菜品种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都显著低于对照,说明淹水胁迫抑制了小白菜地上部的生长,但4个小白菜品种在淹水15 d时都没有死亡,说明4个小白菜品种都比较耐淹。淹水5、10和15 d时,4个小白菜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丙二醛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在淹水胁迫下,小白菜的光合作用被抑制,受到了较高程度的伤害。在淹水10和15 d,4个小白菜品种的SOD、POD、CAT、PPO、APX活性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说明4个小白菜品种一方面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抵抗淹水胁迫,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适应淹水胁迫。恢复5 d后,4个小白菜品种的CAT活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都比淹水15 d时显著降低,说明小白菜的生理状态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根系对涝渍土壤条件的适应性,通过人工模拟涝渍胁迫,从形态和生理两方面探讨了涝渍胁迫对2年生白桦实生苗根系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渍水和淹水3个处理,处理时间为36d。结果表明:1)渍水和淹水处理下都使根部产生不定根,渍水处理产生不定根多于淹水处理;2)在淹水处理下,根系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3)POD的活性变化与SOD活性变化相同,渍水和淹水处理下,SOD和POD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4)淹水处理下,根系中的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5)3个处理之间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渍水和淹水处理下,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表明白桦根系通过生成不定根和生理生化的改变,从而降低在涝渍胁迫对根系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乳熟期不同淹涝胁迫环境下两系杂交稻形态特征、产量结构的变化,以晚稻常规品种湘丰优103为供试品种,设计不同淹水深度、不同淹水时间的淹水胁迫处理,通过测定淹水前后绿叶数的变化、气生根情况、倒伏情况、产量结构情况,分析乳熟期形态特征的敏感性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相同的淹涝深度,淹涝持续时间与绿叶数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气生根茎数的比率与淹水深度呈负相关,与淹水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稻株茎节越低,气生根现象越明显;乳熟期的倒伏为根倒伏,深度越深、持续时间越长,倒伏现象越明显;产量结构方面,淹水深度越深、淹水时间越长,对产量的影响越大,主要表现为空壳率、秕粒率升高,千粒重下降,全淹9 d,秕粒率高达23.8%,比对照高17.7个百分点,千粒重仅有19.0 g,比对照低4.2 g。  相似文献   

13.
模拟淹没和淹涝2种水分胁迫条件,研究了不同淹水处理时间对二年生山桑(Morus bombycis)和蒙桑(Morus mongotica)2种桑树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淹水胁迫条件下,桑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应急性响应,淹没条件下比淹涝条件下响应程度大;(2)淹没条件下桑树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其变化幅度高于淹涝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相对小;(3)淹没后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中期有所回落,但随后又逐渐上升至对照水平;淹涝后MDA含量没有显著上升;(4)2种桑树在淹水胁迫条件下其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应急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耐淹基因型水稻分蘖期对淹涝胁迫的生理差异。[方法]以不同基因型的水稻品种FR13A、9311、IR64和OM052为供试材料,进行2、4、5、7 d淹涝胁迫处理并分别恢复3和5 d,研究不同程度淹水对分蘖期水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淹水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及地上相对含水量下降;根冠比增加,根长变短;淹水处理诱导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在没顶淹水4 d时,OM052的SOD、POD和CAT的酶活性及MDA含量比对照增加分别增加了50.0%,25.8%,50.5%和17.9%。没顶淹水5 d后,仅OM052和耐淹品种FR13A存活。[结论]淹水5 d可能是分蘖期水稻淹水胁迫的转折点,OM052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耐淹性。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水稻分蘖期的耐淹能力,以常规稻湘早籼45为供试材料,在分蘖期设计不同淹水深度及淹水持续时间的淹涝胁迫试验,观测绿叶数、株高、茎数、生育期、产量结构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同一淹水深度,绿叶数的变化和淹水时间负相关,不同淹水深度2/3淹较全淹明显;株高变化,同一生育期,不同淹水深度,全淹较2/3淹明显;茎的变化,同一生育期,全淹高位分蘖率高于2/3淹;生育期的变化,淹水时间5 d以上,2/3淹较全淹长;同一生育期,全淹较2/3淹对产量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6.
观察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移栽直至水分胁迫全过程,待幼苗长出的新叶至成熟进行水分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后的7、14d和21d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初期不同处理下闽楠和浙江楠的高度增长变化不显著。在3个不同的水淹处理情况下,苗木高度增长较快,且闽楠增长速度较浙江楠快。在外部形态方面,重度水淹情况下,闽楠、浙江楠叶片均出现红色,且浙江楠出现较早;后期排水试验中,叶片恢复,叶片红色变浅,植株仍可恢复生长。在生理特性方面,浙江楠幼苗MDA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增加,闽楠在轻度、中度淹水21d后,MDA含量呈下降趋势;浙江楠幼苗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闽楠在轻度、中度淹水胁迫下S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表明闽楠幼苗能适应轻度、中度淹水环境,且抗旱性高于浙江楠幼苗,因而适宜在我国干旱和多雨地区园林绿化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东北山樱幼苗呼吸等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东北山樱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为评价其资源特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持续干旱和淹水处理,测定根系呼吸途径和相关酶活性、呼吸底物、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变化过程,比较分析东北山樱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响应特征的差异及形成机制。【结果】持续干旱和淹水胁迫对东北山樱幼苗根系呼吸等生理代谢造成严重影响。干旱胁迫1 d后根系活力即受到严重抑制,而淹水胁迫在3 d后表现为迅速降低;干旱胁迫后根系呼吸速率先升高,第5 天时达到峰值后迅速降低,而淹水胁迫前5 d无明显变化,之后也迅速降低。水分胁迫1 d时根系呼吸各生化途径和电子传递途径比例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后三羧酸循环(TCA)、细胞色素途径(CP)比例迅速降低,磷酸戊糖途径(PPP)和交替途径(AP)成为主要方式,第7 天后各途径所占比例均大幅降低,根系呼吸代谢被严重抑制;轻度干旱和淹水胁迫使根系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等TCA关键酶活性降低,而诱导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等PPP关键酶活性的表达;胁迫第7 天后超过幼苗耐受阈值,各关键酶活性大幅降低,严重削弱了其酶促调控作用;根系中的呼吸底物可溶性糖、淀粉及呼吸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含量在水分胁迫期间均表现为先上升后迅速降低,而柠檬酸含量持续下降;持续干旱和淹水胁迫也造成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植物干物质积累量明显下降。【结论】水分胁迫初期东北山樱幼苗通过调节SDH等呼吸关键酶活性、改变PPP、AP等呼吸途径比例的方式,调整呼吸底物的消耗及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形成,以适应不良外界环境,且幼苗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滞后于干旱胁迫。持续干旱与淹水胁迫对幼苗根系呼吸、叶片光合等生理代谢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梓树在淹水胁迫下的生理响应,评价梓树的抗涝性.[方法]以梓树优良无性系(ZS1)的一年生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淹水处理14 d及排水恢复7 d时,其形态与生理指标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淹水胁迫下,ZS1植株的表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叶片生长减缓、黄化和萎蔫、茎基部皮孔膨大等.淹水4 d时,植株茎基部出现皮...  相似文献   

19.
淹涝胁迫对水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水稻关键生育期形态特征对淹涝胁迫环境的敏感性,以常规稻湘早籼45为供试材料,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等4个生育期,设计不同淹水深度及淹水持续时间的淹涝胁迫试验,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淹涝胁迫对湘早籼45的茎、叶等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淹前相比,淹涝处理后0 d时,2/3淹处理在乳熟期的绿叶数减少最明显,3/3淹处理在分蘖期的减少最不明显,4个生育期均是2/3淹处理较3/3淹处理减少明显;淹后2 d时,各生育期绿叶数变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2)除乳熟期外的其余3个生育期均存在高位分蘖情况,在拔节期最明显,其次是在抽穗期,且3/3淹处理的高位分蘖率高于2/3淹处理的。3)除乳熟期外的其余3个生育期均有增茎发生,且在分蘖期增茎最明显。4)根倒伏主要发生在乳熟期,其余3个生育期在淹涝3 d以后均出现根倒伏、茎倒伏或根茎倒伏并存的现象;气生根仅出现在抽穗期;卷叶现象出现在分蘖期和拔节期。5)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淹水处理时间越长,叶鞘越长,且3/3淹处理较2/3淹处理的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不同淹水程度对棉花苗期生长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棉花遭受涝害胁迫后的适应能力,采用盆栽种植方式,在避雨棚内对苗期棉株进行淹水;研究不同淹水程度下棉花形态、产物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棉花产量、单株成铃率、单铃重、株高、叶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都将减少,而衣分没有变化;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各指标将进一步降低,淹水20d后,叶片SPAD值急剧下降,皮棉产量减少了80%以上,基本绝收。综合分析,淹水15d可以认为是棉花苗期适应涝害胁迫的临界时间,在此之前棉花可以通过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补救,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