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草鲢鳙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青草鲢鳙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包括池塘选择与清整、鱼种放养、饲养管理、鱼病防治、成鱼捕捞和运输等内容,以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永香  程军明 《北京农业》2011,(18):109-110
从不投饵网箱养殖鲢鳙鱼的优点以及相关的技术2个方面,论述在湖泊水库中进行不投饵鲢鳙鱼的网箱养殖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承辉 《农技服务》2014,(11):159+56-159
<正>鲢鳙鱼是中国著名的4大家鱼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深受百姓的喜爱。对于广大的水产养殖者来说,鲢鳙鱼最佳的养殖办法就是库叉拦网养殖,这种养殖办法资金成本较低、操作管理简单、风险小、收益高,且在大水面的养殖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鲢鳙鱼,因其以浮游生物为食,三板溪水库天然种类多,数量在、饵料丰富、水域环境好,养殖出来的鱼品质优良,口味上乘;又因近年对加工鳙鱼的烹饪工艺提高,以鳙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湖泊水库鲢、鳙鱼不投饵网箱养殖技术,以供水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浮游生物饵料资源和有机碎屑,在不投喂饲料的情况下网箱养殖鲢鳙鱼,属于生态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有4个特点:一是投入低,见效快,只需制作网箱、添置相应设施和购买鱼种等资金投入,不用投喂饲料,可减少大量饲料成本;二是养殖的商品鱼是无公害绿色产品,深受消费者喜  相似文献   

6.
使用分区围隔,梯度养殖鲢、鳙鱼的研究方法,验证阅海湖鲢、鳙鱼的实际生产潜力,结果表明:阅海湖鲢、鳙鱼产量潜力理论估算为363.83 kg/hm2。围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投放140 kg/hm2密度下鲢、鳙鱼生长良好,试验生产力236.5kg/hm2;综合考虑阅海湖实际水环境状况和试验局限,阅海湖平均鲢、鳙鱼产力定为280~300 kg/hm2较合适,低于理论估算量;全湖鲢、鳙最大生潜力为336~360 t;共需投放13 cm以上的鲢、鳙鱼种110万尾,投放比例鲢:鳙=1.4:1。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池塘套养泥鳅,每667平方米(1亩)水面每年可增产泥鳅50~100千克.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池塘选择 1.成鱼塘.要求水质较肥,水体透明度不大于25厘米.最好投放大规格泥鳅苗种,但池塘中不得有鳜鱼、乌鳢(黑龟)、鲶鱼等肉食性鱼类,鲤、鲫鱼等底层鱼类也要少放.主养鲢、鳙鱼类的池塘套养泥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4,(6):13
近几年,随着都市渔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小水库、小泡塘等都被人们充分利用开展以游钓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这些小水库、小泡塘等大多不能使鱼类安全越冬,这些经营业主都是春放秋捕,因而他们在开春购买鱼种时,均喜欢要250~400克的鲤鱼种及300~400克的鲢鳙鱼种。而且,随着目前市场上对鱼的规格要求越来越大,一般鲢鳙鱼成鱼规格达到1.5公斤以上,可以比小规格的鲢鳙鱼售价高出很多。所以,养殖业对鲢鳙鱼大规格鱼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一渔业发展趋势,我们探索出了一套池塘主养大规格鲤鱼种套养二龄鲢鳙鱼种的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友奎 《农技服务》2008,25(11):106-106
阐述了鳙鱼小网箱无公害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高海拔冷凉山区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试验选择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1.33hm2的静水池塘,并投放长江水系扣蟹苗200 kg、混养鲢鳙鱼241 kg,精心养殖7个月后,收获大闸蟹1 830 kg,平均单产91.5 kg/667 m2,收获鲢鳙鱼605.5 kg/667 m2,实现每667 m2纯利润4 048.36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高海拔冷凉山区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试验选择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1.33hm2 的静水池塘,并投放长江水系扣蟹苗200 kg、混养鲢鳙鱼241 kg,精心养殖7 个月后,收获大闸蟹1 830 kg,平均单产91.5 kg/667 m2,收获鲢鳙鱼605.5 kg/667 m2,实现每667 m2 纯利润4 048.36 元。  相似文献   

12.
张家奎 《农技服务》2007,24(8):91-91,104
介绍了池塘主养异育银鲫获产量80%,配养鲢、鳙鱼荻产20%的养殖特点、放养模式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四大家鱼"中的鲢、鳙鱼,容易养殖、生长快、成本低、产量高,但因肌间刺多,口味比其它鱼稍逊,因此,售价较低。下面介绍一种鲢、鳙鱼加工增值的方法——制作鱼圆。1.工艺流程原料(鲜鲢、鳙鱼等)→前处理→洗净→采肉→漂洗→脱水→精滤→擂溃、调料→成形→水煮(或油炸)→冷却→包  相似文献   

14.
在精养网箱外层设置大套箱,放养鲢、鳙鱼,能充分利用水体的浮游生物及精养网箱投饵散落外溢的饲料,降低养殖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2012年,在天生桥水库革步那弄水域实施2 704 m2(16箱)的鲢、鳙鱼套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院总共放养鱼种16 000尾,经过21个月的养殖,成活率达80%,总产成鱼24 320 kg,投入产出比为1:1.82。  相似文献   

15.
唐玉华 《新农村》2022,(9):31-33
<正>根据鳊、鲫、鲢、鳙鱼分别生活在水体中、下、上层的特点,在同一池塘内进行立体养殖,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水体生产率和综合养殖效益。现将池塘鳊鲫鲢鳙立体养殖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池塘条件(1)塘口选择池塘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周边无高大建筑物,无污染源,电力配套,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16.
2、商品鱼养殖 商品鱼养殖方式较多,养殖户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养殖方式。 (1)套养。在主养鲢、鳙鱼的池中,每667平方米水面放养200~250尾经过筛选的夏花草鱼种。用颗粒饲料进行喂养,年底可产商品草鱼300—350千克。养殖过程中应把好以下技术关:  相似文献   

17.
白鲫原产于日本琵琶湖,是一种大型鲫鱼,原名源五朗鲫.1979年由广东中山大学生物系和该省水产研究所首次引进.1977年该省有关部门根据其体型和颜色特征定名为白鲫. 白鲫具有鲢鳙鱼类似的生物学特性,在同样生态条件下,用它代替鲢鳙鱼养殖,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以白鲫为主要配养鱼类的养殖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池塘银鲫养殖获得高产是养殖周期内科学管理的结果,阐述了养前准备、一次放足及适时稀疏、驯化、放养鲢鳙鱼、科学投饲、日常管理、产卵期控制和定期打样等8个关键环节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石屏县研究了大闸蟹生态养殖新技术,包括水草移栽、科学投喂、水质调控等,该技术改变传统的养殖方法,种植多种优质水草,覆盖率控制在60%;同时池底投放大量鲜活螺蛳和适量混养鲢鳙鱼,并通过其他水质调节措施,养殖效益显著,获纯收入90 690元/hm~2。  相似文献   

20.
正遂昌县乌溪江湖山库区,水质优良,饵料丰富,很适合网箱养殖鳙鱼,近几年网箱养殖鳙鱼形成规模。养殖的鳙鱼成功注册"湖山源"牌商标,实现订单销售,致富了一方百姓。现介绍无公害网箱养殖鳙鱼技术,供大家参考。1网箱设置应选择水位较稳定,有微流水,深水区域,按‘一’‘品’字型排列大网箱。设置的网箱必须标准,安全,便于操作。2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一般来说,养殖的时间长短还有养殖的大小共同组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