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科技快速发展促使压力容器检测技术不断更新,而这其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因为具备诸多优势得到行业的不断重视。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要想符合相关检验要求,必须科学选用无损检测方法,确保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材质、厚度、失效模式、制造方式等是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涉及的重要项目,而选用无损检测技术,能有效实现检验目的。基于此,本文在介绍无损检测概念的基础上,就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几种常见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2.
因为压力容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它所处的环境非常的特殊。因此,必须要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检测,如果一旦松懈,极其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从而造成不利的影响。在通常的排查检测过程中,使用最为广发的是无损检测技术,这项技术不但具有无损性,而且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国家和相关企业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来越高。在近些年以来,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以食品为主要对象,以无损检测技术为主要手段,对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基本现状进行相关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果蔬品质是影响其市场价格和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无损检测技术作为快速、低成本的质量评价方法,为果蔬品质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本文综述了无损检测在果蔬品质检测领域中的相关应用研究,从检测原理、应用情况和技术特点3个方面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声学分析检测技术、电子鼻检测技术、介电性质分析检测技术、核磁共振检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在果蔬品质检测中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分析了各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为果蔬无损检测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质量检测不仅是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涉及公众群体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强化新型技术应用,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农产品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简要概述基础上,对几种较为常用的无损技术分类和应用实践进行全面分析,并探析无损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以此为我国农业产业高水平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种子发芽率是种子检验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无损、快速、准确地进行发芽率测定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种子发芽率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优点及在实际检测当中的应用效果,预测了发芽率无损检测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拥有大量的木结构古建筑。合理有效地检测评估木结构的存在状况,是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的重要需求。古建筑木结构无损检测是以无损检测和评估古建筑木结构安全性,以现场应用和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木材材性检测评估技术,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缺陷无损检测和木材物理力学性能无损检测两个方面。木结构、木构件隐藏缺陷的检测以及评估是古建筑木结构无损检测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介绍古建筑木结构的组成,总结其无损检测内容和目前常见无损检测方法;然后归纳总结古建筑木构件隐藏缺陷无损检测、古建筑木构件分等、腐朽对古建筑木材力学性能影响等应用和研究进展;最后归纳说明古建筑木材力学性能无损检测和自然老化对古建筑木材性质影响的研究状况。以期对从事木结构文物保护技术应用和科研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市政道路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市政道路的建设量越来越多,保证施工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采用道路养护技术对道路的建设质量进行管理和维护,如何保证养护工作的质量,对养护质量进行的评定,是目前管理部门主要研究的问题。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到市政道路的质量检测中,可以对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为道路的科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谱技术的禽蛋内部品质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禽蛋品质检测是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传统禽蛋品质检测主要依赖人工进行,存在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准确率波动大等弊端。光谱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安全、无损等优点,近些年来在禽蛋内部品质检测领域发展迅速。本文基于禽蛋的新鲜度、蛋白含量、脂肪含量、血斑肉斑、受精信息、种蛋性别、胚蛋活性等内部品质指标检测的有关研究,概述了近红外光谱、可见-近红外光谱、高光谱成像及拉曼光谱等光谱检测技术在禽蛋内部品质无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光谱检测技术在禽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特点与难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蛋品无损检测研究及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的飞速发展,农业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已经越来越向着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前进,这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质量必须要符合规定的标准,否则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因此,我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农产品的检验技术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改革。为了能够跟上相关改革的速度,我国对农业的发展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而很多企业逐渐将发展重点放在专业检测技术上,如今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详细的研究,为今后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机器视觉技术在蚕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为蚕茧质量无损检测,蚕蛹性别自动识别,蚕病的自动诊断提供了可能,通过综述机器视技术在蚕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机器视觉技术在蚕茧无损检测,蚕蛹性别自动识别,蚕病的自动诊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种子是农业实际生产中最根本的生产资料,种子活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种子活力的检测方法可分为无损和有损检测两大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具备不损伤种子样本、检测效率高、可在线化检测、实验可重复性好以及实验污染少等优点,有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高光谱检测技术、电子鼻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等多种无损检测法。基于国内外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本研究综合评述了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技术以及检测结果,归纳了不同活力检测的特点、应用现状、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优势和缺点,同时对种子活动检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和实验技术,测定了重油催化再生器材料及焊缝的力学性能和断裂韧度值,按照《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CVDA-84)对再生器下部筒体典型缺陷进行了评定。经分析计算获得了重油催化再生器下部筒体各部位各种裂纹类型缺陷的允许尺寸,可将其作为重油催化再生器无损检测时的缺陷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锅炉安装是一项十分复杂并且也比较系统性的工作,安装人员还需要在锅炉安装的过程中关注安装质量,认真的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问题,切实掌握好锅炉安装的要点。因此本文对锅炉安装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叙述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由此增强锅炉安装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无损检测技术即非破坏性检测,是在不破坏待测物质原来状态及化学性质的前提下,为获取与待测物体有关性质所采用的检查方法,是我国检测技术中较为完善的技术之一。现阶段,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农业领域,进行农产品质量检测。本文主要针对农产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林木无损检测的主要原理和研究现状,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应用情况和主要特点,探讨了将探地雷达应用在无损检测中的研究难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生鲜肉质量与安全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不破坏检测样本、检测速度快、客观性强等优点,适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的在线检测和分级,易于实现自动化。为了跟踪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生鲜肉质量与安全无损检测技术以生鲜肉食用品质、等级评判、微生物与污染物和异物排查4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以期为无损检测技术在生鲜肉质量与安全检测方面更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科学实验》2006,(3):F0002-F0002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主要负责统一管理全省标准化、计量、质量等工作。综合管理全省质量监督工作;统一管理和监督全省的质量认证和实验室评审工作,对认证企业及认证产品实施监督;综合管理全省的锅炉、压力容器、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寒旱灌区渠道混凝土工程中产生的质量缺陷问题出发,分析了渠道混凝土常见的缺陷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超声波检测技术、冲击回波检测技术、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等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最后对渠道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7,(13):192-193
农产品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愈发关注农产品质量问题。国家与政府通过质量监测的方式控制农产品质量,确保市场上农产品质量。本文中以无损检测技术为切入点,详细分析农产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为一线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