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明确丁香酚和MS-222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麻醉效果及相同效果下造成的二次应激,为两种麻醉剂在凡纳滨对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与实验依据。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20、30、40、60、80、100、120、140和160 mg·L-1)和MS-222 (800、900、1 000、1 100、1 200、1 300、1 400、1 500和1 600 mg·L-1)对体质量为(14±3) g凡纳滨对虾的麻醉效果,以及相同效果下对其机体生理和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丁香酚和MS-22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和1 400 mg·L-1时,对虾在3 min内进入深度麻醉阶段,5 min内恢复正常;2)使用这两种麻醉剂均会造成对虾的鳃和肝胰腺组织损伤,其中丁香酚组的鳃组织各项抗氧化指标早于MS-222组达到峰值;丁香酚组Caspase-3活性在麻醉复苏后6 h显著降低,而MS-222组则显著升高(P<0.05);丁香酚组和MS-222组的Na+/K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比较使用MS-222、丁香酚等麻醉剂及低温休眠对鲫代谢抑制作用的影响,分别选取10、20、30 mg/L的MS-222、丁香酚以及0℃低温作为麻醉方式进行试验,分析鲫在麻醉作用下的生理变化,探讨不同麻醉方式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30 mg/L的丁香酚及MS-222能有效抑制血糖浓度的升高,但是对于皮质醇水平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脑丙二醛(MDA)、肝脏过氧化氢酶(CAT)与鲫麻醉20 h后的呼吸频率正相关。脑MDA的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丁香酚的作用下,脂质过氧化程度较低,起到较好的代谢抑制作用。推荐20 mg/L丁香酚作为鲫成鱼长时间浸泡麻醉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MS-222和丁香酚对暗纹东方鲀幼鱼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MS-222和丁香酚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幼鱼的麻醉效果,选择体质量为(71.37±3.24)g的幼鱼进行实验。根据暗纹东方鲀幼鱼麻醉和复苏时的主要行为特征,将麻醉过程分为6期,复苏过程分为4期。结果显示:随着两种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幼鱼的麻醉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逐渐延长;MS-222和丁香酚分别在浓度60 mg·L~(-1)和30 mg·L~(-1)时,幼鱼的最终麻醉程度达到麻醉6期(延髓麻醉期);MS-222浓度在120~140 mg·L~(-1)、丁香酚浓度在60~70 mg·L~(-1)时,幼鱼均可在3 min内麻醉、5 min内复苏;随着水温的上升,幼鱼的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均呈现缩短的趋势。幼鱼进入麻醉6期后,随着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的增加,MS-222处理组幼鱼的复苏时间先缩短后延长,暴露25 min时复苏时间已超过对照组(未暴露),此后复苏时间明显增加,幼鱼成活率为100%;丁香酚处理组幼鱼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延长持续上升,暴露6 min后复苏时间上升趋势加快,暴露15 min之前幼鱼成活率为100%,暴露20 min时幼鱼成活率降低到80%。研究表明,120~140 mg·L~(-1)的MS-222和60~70 mg·L~(-1)的丁香酚均对暗纹东方鲀幼鱼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麻醉时间短、复苏快的特点,两者均可作为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理想麻醉剂。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22±2)℃条件下,将平均体质量约为100 g的健康草鱼、花鲈、鲫鱼在50 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药液中浸泡,分别于药浴0.5、1、2、3、7 h和10 h时取样测定肌肉、肝(胰)脏、血液中MS-222的残留量,10 h后将试验鱼置于清洁水中,分别于0.5、1、2、4、6、8、16、32、96、120、192、264、336、432、528、624、720 h时再测定肌肉、肝(胰)脏、血液中MS-222的残留量。结果显示,MS-222在草鱼、花鲈、鲫鱼的血液、肌肉、肝(胰)脏中残留分别在3、3、7 h达到峰值,随后略下降;MS-222在草鱼血液、肌肉、肝胰脏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4、6.7、7.9 h;在花鲈血液、肌肉、肝脏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9、5.1、5.7 h;在鲫鱼血液、肌肉、肝胰脏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 4.8 、6.3、8.4 h。MS-222在3种鱼类肝(胰)脏、肌肉、血液中的消除速率均为 V肝(胰)脏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在实验条件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适合的麻醉方式与麻醉剂量,研究比较了7种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 (40 mg·L~(–1)、50 mg·L~(–1)、60 mg·L~(–1)、70 mg·L~(–1)、80 mg·L~(–1)、90 mg·L~(–1)、100 mg·L~(–1))和丁香酚(8 mg·L~(–1)、10 mg·L~(–1)、12 mg·L~(–1)、14 mg·L~(–1)、16 mg·L~(–1)、18 mg·L~(–1)、20 mg·L~(–1)) 2种常见渔用麻醉剂对体质量为(130±10) g的大口黑鲈幼鱼的静水麻醉效应。静水麻醉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2种麻醉剂浓度升高,幼鱼入麻时间缩短,复苏时间延长;2)在实验条件下,MS-222与丁香酚的最适麻醉质量浓度分别为70 mg·L~(–1)和16 mg·L~(–1),最适运输质量浓度分别为50 mg·L~(–1)和10 mg·L~(–1)。使用最适运输浓度的MS-222和丁香酚对幼鱼进行10 h模拟运输,观察麻醉效应和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发现:1)麻醉组运输成活率和复苏后24 h成活率均为100%,显著高于无麻醉运输组的80%和60%(P0.05);2)较之无麻醉运输组和静水对照组,麻醉运输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麻醉运输组中,MS-222麻醉组的ALT和AST水平显著高于丁香酚麻醉组(P0.05)。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四川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szechuanensis)生产选育与运输中的成活率,文章采用密闭静水法,研究了在水温(18±0.5)℃下不同质量浓度MS-222和丁香酚对体质量为(2.029±0.26) g的四川华吸鳅的麻醉效果,探讨了MS-222和丁香酚这2种麻醉剂对其耗氧率、排氨率及氧氮比(Oxygen-nitrogen ratio, O/N)的影响。结果显示,1.5 mg·L~(-1)的MS-222或24 mg·L~(-1)的丁香酚可显著降低四川华吸鳅的耗氧率和排氨率(P0.05),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MS-222浓度升高而降低,随丁香酚浓度升高而先升后降。在这2种麻醉剂胁迫下,当水温为14~26℃时,四川华吸鳅的耗氧率和O/N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O/N为8.0-19.4,不同温度组间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MS-222质量浓度为1.5 mg·L~(-1)或丁香酚质量浓度为24 mg·L~(-1)时可使四川华吸鳅进入麻醉剂Ⅱ期(镇静期),可推荐为活鱼运输麻醉剂量,且以低温为宜。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丁香酚对鲤的麻醉作用,结果表明:丁香酚对鲤有较强的麻醉作用,麻醉浓度比最常用的MS-222低,随丁香酚浓度从10~160mg/L逐渐升高,麻醉开始时间从18.25min逐渐缩短至0.21min,苏醒时间从0.52min延长至13.8 min;鲤的鳃动次数逐渐减少(44.5±1.54次/min降至8.4±0.60次/min);耗氧量从0.58±0.19mg逐渐降低至0.094±0.012 mg。  相似文献   

8.
<正>常用的鱼类麻醉剂有MS-222、丁香酚、三氯乙醛、喹那啶等。MS-222,俗称鱼安定,是一种易处理、效力迅速、操作简便、安全的渔用麻醉剂。该药品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唯一认可的水产动物麻醉剂。目前,在我国,MS-222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鱼类的养殖。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MS-222水溶液对罗非鱼的麻醉效果,探讨MS-222对罗非鱼最适的麻醉浓度。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鱼试验用吉富罗非鱼来自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小  相似文献   

9.
温度是导致鱼类生理变化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热应激导致氧化应激,破坏抗氧化防御系统,并导致脂质和组织病理学的损害。白梭吻鲈(Sander lucioperca)属于亚冷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20~24℃。近年来,由于夏季气温极高,中国池塘出现了大量的白梭吻鲈死亡,白梭吻鲈的水产养殖业一直面临着高温的严峻挑战。鱼鳃参与鱼类许多重要功能,如呼吸,渗透调节和排泄,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接触,对水质变化特别敏感。为探究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100尾鱼暴露于28℃,31℃,34℃,36℃热应激2h,以23℃作为对照组。收集鳃用于石蜡切片制备,并将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于一般组织学观察。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28 ℃组鳃小片发生充血,31 ℃组部分鳃小片末端卷曲变形、上皮细胞水肿,34 ℃组鳃小片变形加重,且有少量融合,上皮细胞水肿加重、明显隆起,鳃小片之间粘液细胞肥大、增生,36 ℃组相邻鳃小片大量融合且严重变形,卷曲混乱排列,大量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粘液细胞增生、肥大;随着胁迫温度升高,鳃中SOD、CAT、GPX、MDA均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36℃时显著下降。这表明在热应激后,鱼体内ROS增加,脂质过氧化增加。由于体内产生大量的ROS和H2O2,机体也增加了GPX和CAT的合成。当暴露在36℃时,胁迫强度超过白梭吻鲈的适应能力,抗氧化系统功能无法正常进行。表明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有损伤,且随着热胁迫温度的升高,其鳃受损情况越发严重。  相似文献   

10.
美国鲥鱼的麻醉运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国的 Sedate及 MS-222、丁香酚等三种不同的药物作麻醉剂,分别配制成不同的梯度质量分数,采用充氧密闭药液浸泡法,进行美国鲥鱼的活体运输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 200mg/L的美国 Sedate,质量分数为 20~25mg/L的 MS-222以及质量分数为 12mg/L的丁香酚作麻醉剂,运输时间 3 h,美国鲥鱼的运输成活率均可达到 100%。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急性离水操作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组织结构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和酶活性测定来观察及检测鳃和肌肉显微结构的变化、抗氧化酶活性以及Na~+-K~+-ATP酶活性,以探究四指马鲅应激反应规律。结果显示,急性离水操作胁迫2 h后,鳃小片、扁平上皮细胞以及线粒体丰富细胞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肌肉从肌纤维变性、肌纤维束之间的间隙增宽、空泡化至肌肉组织整体失去固有形态,并且呈逐渐分解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胁迫后的2 h显著下降(P0.05),但12 h时则升至最高值。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在处理后2 h无显著变化(P0.05),之后升高,直到12 h达到峰值。丙二醛(MDA)含量在胁迫后的2 h无显著差异(P0.05),直到6 h达到峰值。SOD和CAT活性在处理24 h后显著低于处理前,其他酶变化不显著。Na~+-K~+-ATP酶活性在处理后2 h显著升高(P0.05),12 h达到峰值,24 h恢复到处理前水平。本研究表明,操作胁迫会对鳃和肌肉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而且随时间持续,损伤呈现加重趋势;肌肉抗氧化酶系统在受到氧化压力2 h后才启动,处理后12 h肌肉受到的氧化压力最大,抗氧化酶活性最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SOD和GSH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MDA可以作为四指马鲅氧化损伤的快速响应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MS-222不同处理方式对史氏鲟和中华鲟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S-222的药液浸浴和药液鳃部喷洒可作为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和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的麻醉方式。在水温16~18℃的条件下,史氏鲟的浸浴有效浓度为90~110 mg/L,浸浴安全时间不超过30 min;中华鲟的浸浴有效浓度为80~100 mg/L,浸浴安全时间不超过15 min。史氏鲟药液鳃部喷洒有效浓度为1 500 mg/L,最低有效操作时间为30 s,持续操作时间不超过60 s;药液鳃部喷洒有效浓度为4 000 mg/L,有效操作时间不大于5 s。20~40 mg/L MS-222麻醉液浸浴方式可以作为史氏鲟4 h内的短途运输。史氏鲟在90~150 mg/L的MS-222的药液中超过240 min,试验鱼无法复苏,即生物学死亡。MS-222对中华鲟一般麻醉浓度为80~100 mg/L,其在80 mg/L的MS-222中连续浸浴15 min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MS-222对斑点叉尾鮰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各种因素对MS-222麻醉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麻醉剂质量分数、麻醉温度和药浴时间等对斑点叉尾鮰[(100±8.5)g]麻醉效果的试验。试验结果:在水温26℃条件下,MS-222质量分数在40~160 mg·L-1时,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斑点叉尾鮰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显著缩短,复苏时间变化较小,MS-222质量分数在100~160 mg·L-1时能够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当MS-222质量分数为100 mg·L-1,水温在18~3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斑点叉尾鮰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显著缩短,复苏时间明显增加,水温在26~30℃时能够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水温26℃条件下,当MS-222质量分数小于等于60mg·L-1时,斑点叉尾鮰的麻醉时间较长;MS-222质量分数为80 mg·L-1和100 mg·L-1时,斑点叉尾鮰的麻醉时间不能超过10 min;MS-222质量分数在大于等于120 mg·L-1时,斑点叉尾鮰的麻醉时间不能超过3 min。用不同质量分数的MS-222对斑点叉尾鮰进行麻醉时,斑点叉尾鮰每分钟呼吸频率到达峰值的时间随着麻醉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丁香酚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的麻醉效果。采用静水方法在水温(27±1)℃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20、25、30、40、50、60、80 mg/L和100 mg/L)对规格为(21.6±2.75)cm长和(110.3±30.67)g重的花鲈麻醉效果和呼吸频率的影响。25~100 mg/L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均能使花鲈进入深度麻醉期,且麻醉浓度与平均入麻时间呈负相关,与平均复苏时间成正相关;丁香酚质量浓度为50 mg/L时,麻醉效果较好。低浓度丁香酚20 mg/L对花鲈呼吸频率影响不明显。在质量浓度达到40~100 mg/L时,鱼体由麻醉期(A3)进入深度麻醉期(A4),呼吸频率迅速降低。以50 mg/L丁香酚将花鲈麻醉后再在空气中进行暴露,暴露时间与复苏时间呈正相关。暴露时间在2~30 min范围内的复苏率为100%。当时间增加至35、40和45 min时,复苏率降低至66%,33%和0。且暴露时间大于20 min花鲈只能进入恢复期3期(R3)。因此,50 mg/L的丁香酚麻醉液是花鲈幼鱼的理想麻醉浓度。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急性低氧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鳃组织氧化还原稳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s, CAT)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 检测急性低氧胁迫下鳃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 并采用 Hoechst 染色法观察了团头鲂鳃组织细胞的凋亡, 同时还利用 qRT-PCR 技术检测了团头鲂鳃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 Caspase 3、Caspase 8 的表达量。结果显示, 在溶解氧含量为(2.0±0.1) mg/L 的低氧环境下, 团头鲂鳃组织中 SOD、CAT 活性及 MDA 的含量均在 6 h、12 h 时显著增加(P<0.05); 且 SOD 活性与 MDA 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 均呈上升趋势。此外, 随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 在 6、 12 及 24 h 时鳃组织细胞凋亡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 0 h 的 2.19 倍(P<0.05)、2.32 倍(P<0.05)及 2.59 倍(P<0.05), 鳃组织中 Caspase 3 Caspase 8 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 0 h(P<0.05)。研究表明, 团头鲂在急性低氧的水环境中会提高自身的氧化应激水平, 激活凋亡相关基因 Caspase 3、Caspase 8 的活性, 最终促使团头鲂鳃组织发生细胞凋亡。 本研究结果为急性低氧下团头鲂鳃组织的生理状态和细胞凋亡应答情况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静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两种常用渔用麻醉剂丁香酚(5、10、20、40、80、120 mg·L-1)和MS-222(40、50、60、75、100、200 mg·L-1)对体质量为(13.78±3.15) g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1)随着两种麻醉剂浓度的升高,松江鲈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不断延长;2)丁香酚与MS-222的最适麻醉质量浓度分别为40~80 mg·L-1和60 mg·L-1;3)在低浓度麻醉剂处理下,10 mg·L-1丁香酚组中松江鲈的耗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10 mg·L-1丁香酚可能是松江鲈的适宜运输浓度;4)对比成活率、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和复苏时间等指标,丁香酚更适合作为松江鲈的麻醉剂,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使用40~80 mg·L-1丁香酚进行松江鲈的麻醉。  相似文献   

17.
吕程  方勤学  施飞 《畜禽业》2009,(10):30-32
目的:比较氮酮、二甲基亚砜(DMSO)2种透皮促进剂对盐酸左旋咪唑(LMS)的促透效果,为临床应用左旋咪唑透皮系统(TDD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家兔体外透皮试验,以单位面积LMS的透皮量(Q)作为考核指标,用非水滴定法作为检测手段,考查1%、3%、5%、7%4个浓度透皮促进剂的促透效果。结果:3%氮酮及7%DMSO较其他浓度有较好的促透效果。其中含有3%氮酮的LMS透皮剂透皮效果最好。结论:可考虑临床应用3%浓度的氮酮作为LMS透皮系统的促进剂。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急性离水操作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组织结构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和酶活性测定来观察及检测鳃和肌肉显微结构的变化、抗氧化酶活性以及Na+-K+-ATP酶活性,以探究四指马鲅应激反应规律。结果显示,急性离水操作胁迫2 h后,鳃小片、扁平上皮细胞以及线粒体丰富细胞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肌肉从肌纤维变性、肌纤维束之间的间隙增宽、空泡化至肌肉组织整体失去固有形态,并且呈逐渐分解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胁迫后的2 h显著下降(P<0.05),但12 h时则升至最高值。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在处理后2 h无显著变化(P>0.05),之后升高,直到12 h达到峰值。丙二醛(MDA)含量在胁迫后的2 h无显著差异(P>0.05),直到6 h达到峰值。SOD和CAT活性在处理24 h后显著低于处理前,其他酶变化不显著。Na+-K+-ATP酶活性在处理后2 h显著升高(P<0.05),12 h达到峰值,24 h恢复到处理前水平。本研究表明,操作胁迫会对鳃和肌肉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而且随时间持续,损伤呈现加重趋势;肌肉抗氧化酶系统在受到氧化压力2 h后才启动,处理后12 h肌肉受到的氧化压力最大,抗氧化酶活性最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SOD和GSH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MDA可以作为四指马鲅氧化损伤的快速响应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文章测定了急性和慢性低氧胁迫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氧化应激和生理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23±0.7)℃下,体质量(31.59±3.01)g的鱼在急性低氧胁迫条件下的个体成活率为100%,在慢性低氧胁迫条件下的成活率则不断下降,第11天时降为实验初始时的50%。急性低氧胁迫过程中随低氧胁迫时间延长鳃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第3小时最低,随后升高,第24小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低氧持续先上升后恢复至正常水平,慢性低氧胁迫下鳃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MDA、GSH含量和SOD活性则均显著升高(P0.05)。肝糖原(LG)在急性低氧胁迫过程中随低氧呈先下降后恢复的趋势,第12小时降至最低,第24小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慢性胁迫后LG下降。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急性低氧胁迫过程中随低氧先升后降,第3小时达最大值,第24小时下降为对照组水平,慢低氧胁迫后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0.
鱼安定(MS-222)对黄鳝麻醉效果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礼 《内陆水产》2007,32(9):25-26
以人工培育的黄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鱼体大小、鱼安定(MS-222)的浓度对黄鳝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3℃~26℃水温条件下,鱼安定(MS-222)对不同大小的黄鳝麻醉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的鱼安定(MS-222)对黄鳝的麻醉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鱼安定(MS-222)对亲鱼的适宜麻醉浓度范围是300mg/L~500mg/L,最适浓度为35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