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常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从传统的说教式心理健康教育中走出来,加强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运用,以此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性格及品质,促使大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并具有持久发展的能力。本文先对积极心理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策略,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阐述了在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浪潮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问题模式向积极模式转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路、内容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积极学习策略是在学习策略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以讲授式为主,力求面面俱到;学生缺乏信息加工,教学信息无法保留;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导致学习依赖.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采用积极学习策略,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多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采用同伴教学方式,形成学习的"心流体验";灵活运用新媒体,创新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要树立积极心理学工作理念,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手段、学业考评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简要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及主要原则,并提出大学生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主要策略,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的质量及水平,旨在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一门科学,对于传统心理学的发展而言可谓一场革命。20世纪末,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劳拉·金等提出该理念。迄今为止,围绕该理念形成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知识框架。然而,纵观今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际境况并不乐观。基于此,将积极心理学有效贯彻于高职艺术院校心理工作,势将成为当下以及未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即旨在于此,探索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期有效提升对艺术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障,但长期以来,以学生心理问题为焦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走进了一些的误区,难以更好地发挥本应有的作用。改变传统心理教育模式,将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流形式,很多高校都在陆续开设以“幸福课”为主要内容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解决下面一系列问题:教师传播积极心理健康意识和观念的问题、学校环境和团体制度协同合作的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开发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课程考核问题等。这几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从根本上落实高校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的育人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近年来发展起来在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健康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研究领域。它面向全体学生,其目标就是通过积极的手段,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育人工作者应该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增进学生主观幸福感为主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为目的,积极运用鼓励性评价;以完善学生的积极人格为旨归,创设体验情景,从而实现德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是承担建设祖国,提高社会文明的重要群体,大学生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对学生个人有巨大影响,还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败。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问题,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教育教学问题一直是社会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了大众十分的重视。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之所以学生的就业压力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就是因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为了防止学生因为压力太大而做出不可挽回的行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梳理情绪。而本文也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目前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会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同时还提出了通过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我国多数高校普及心理学基础知识,提升心理素质的通用方法,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医学生相比其他学科学生承担着更重的学习和实践任务,承担着更多的社会心理压力,对医学类独立学院学生进行适合他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也是培养应用技术型医学类人才的重要环节。特殊对象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应明确目标,整合课程教学内容,采取与之适应的多种教学方式,使独立学院医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心理调试能力。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视野中的创造性对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视角对创造性进行了简要的文献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创业和创业教育的文献探讨了创造性与创业的关系、创造性与创业教育的关系。重点结合心理学视野中的创造性分析了其对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重要启示:高校应以创造性为切入点培养创造性人才,开展创业心理教育。具体来说包括:创业教育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应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创业心理教育势在必行;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高中生活的结束,很多大学生正式成人,然而有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状况,国家以及各高校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给予了高度重视。高校在大学生入学后会进行心理素质测评,及时掌握和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作为一名民办高校大学生,通过几年的大学生活,感觉民办高校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培养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入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论述,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教会学生运用心理保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整体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主张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心理现象。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当前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进行审视,发现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工作由于受消极心理学影响,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弊端,希望引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成长过程中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任务,家庭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也最深远。因而研究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机制,对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完整人格养成有重大意义。以学生工作管理中的真实案例剖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影响,以期形成经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大学生接收信息、表达情绪和获取资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受网络借贷、网络暴力行为的不良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产生了一定的问题。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一定要转变思路,积极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积极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全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邓淇尹  张娜 《河南农业》2022,(36):14-16
了解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关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核心。以成都某涉农高职院校学生为被试,借助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开展心理普查,通过心理筛查和心理约谈,确定重点群体。研究表明,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积极关注高职院校新生重点群体,为其建立心理档案,分层次分类别开展积极心理育人模式,精准施策,引导该群体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是高职院校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模式的变革与进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成为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生活、学习以及就业方面的问题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休学、自杀以及其它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的出现。为此,学校必须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