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霞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4):93-93,107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快捷方便的同时,也被诸如色情、暴力、诈骗等有害信息的传播所困扰。因此,努力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腐朽、低俗思想的影响,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旅游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建设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取向的引领。当前,旅游文化建设面临泛娱乐化、文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同质化等问题,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优化旅游文化的内容供给、提升文化的内涵表达、推进正确的旅游发展理念,让中华文化透过旅游大放异彩,铸就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农村.农业.农民》2014,(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生命之魂,也是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元素,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当前主要存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短板突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足、民族文化挖掘不够等方面问题。基于此,通过提高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民主体地位作用意识,加强民族地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等措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对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天然的引领作用。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领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结合独立学院的师生特点,将它融入课堂教育、素质教育和学生活动中深入贯彻、积极践行。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75-76
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入手,指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旨在使高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学的基础目标。在我国发展以及同国际文化接壤的重要时期,社会环境、主流思想都在发生变动,基于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需克服新挑战、解决新的问题。实现立德树人教学初衷的有效策略之一就是思政工作的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制定落实党的引导与决策的相关制度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笔者将从思政育人工作革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入手,重点阐述思政工作革新的注意事项,以期有利于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9.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
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至关重要,高校责无旁贷。网络文化建设有效地拓展了新时代高校对大学生价值理念引导的空间、时间以及方式。为提高培育效果,本文从强化师生党员的使命感、提高网络监管的预警性、加大多主体的参与度、筑牢思政理论课的主阵地、体现新媒体的生动性等方面作了培育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高校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1):178-178,180
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校园的构建则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校作为国民教育中的最高机构,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其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的师生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在分析其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进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应是一项紧急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1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8):19-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高校作为人才的集中聚集地,价值观在这里可以得到密集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教育方式来实现。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社会不同群体价值观的认同,具有显著的模范带头效应。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高校机构应当首要发挥主导地位的作用,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价值观内容传播的效果,使得学生群体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理念。论文分析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研究了解决矛盾的优化措施,指出了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衡量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是否过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指引,以此为参照展开思政教育工作,这是新时期我国各大高校教育工作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充分融入进来,与时俱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使其对于世界产生新的认识,对于理想信念的树立有了明确的参照,有助于其从大学校园走入社会之后,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做出合理规划。本文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渗透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此来提高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大学精神是大学最富典型意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征,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立德塑魂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大学要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坚持师德为先,构建大学精神育人团队;整合资源,构建大学精神育人平台、载体和运行机制,从而构建完善的立德机制,着力推进大学精神育人。 相似文献
17.
18.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5):87-9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其他思潮或偃旗息鼓,或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国内舆论呈现出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生动局面。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加剧了不良社会思潮的暗流涌动,挑战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成与坚守。因此,廓清社会思潮的表现样式,立足价值选择、价值生活、价值标准等方面研判不良社会思潮的风险存在,从设计向度、框架向度、事实向度等方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对策建议,对于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媛媛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6):127-128
进入社会转型期后,宗教信仰问题在我国已不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宗教升温"和宗教泛化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冲击。在社会多样化的态势中,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整合、尊重包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引导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做好宗教工作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农村群众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农村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因此,引领农村群众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在农民的心中生根发芽,进而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是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