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林业资源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造成了极大影响。林业资源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造林以及林业生产管理有助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促进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林业育苗技术以及林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使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速度随之加快,我国林业能够良好发展离不开造林技术的应用。由于当前社会对林业生产需求量逐渐加大,森林资源被不断开采和利用,如果进行无节制的开采将会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要不断提高造林技术,利用造林技术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持林业工程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和森林立地分类是造林、森林经营的基础。我国古代,在森林立地方面早有论述。林业生产中,森林立地,对造林、更新方法的确定;树种的选择以及地力的维持和改良等林业技术,极为重要。正确评价和管理森林立地,按树种适性造林就会使森林生产力达到最高或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皋兰县地理环境及林业生态建设现状,找出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组织全县办林业;抓好造林质量管理;调动群众生态造林的积极性;解决林业生态体系用水难问题;加强林业保护管理等措施,确保皋兰县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造林整地及植树造林是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对于林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在造林整地以及植树造林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造林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造林水平。本文对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森林和树木的砍伐和利用越来越多,消耗了大量森林资源的同时,对环境发展也带来极大的危害和影响。为了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可以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森林生态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新历史时期,森林生态系统对保证全球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幅员辽阔,林业资源丰富。但由于上世纪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使得我国林业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进一步下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近些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林业保护,林业可持续生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强化森林保护,开展人工造林,我国森林覆盖面积进一步恢复。21世纪是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做好森林经营,加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森林面积逐渐减少,给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造林方式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从而降低资源消耗,保护林业资源。  相似文献   

8.
陆莉娜  闫成 《河南农业》2019,(20):36-37
林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直接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森林面积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简要分析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现阶段的林业造林方法,提出合理的营林生产管理措施,以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保护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存环境。林业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稳定,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每年营造大面积的人工里。但在人工造林工作开展之前缺乏有效的规划,营造了大面积的纯种林,林分抵抗能力较差,再加上缺乏针对性的养护管理,使得各种病虫害在森林当中快速传播蔓延,威胁到林业生态系统的安全。在林业防护过程中,注重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控工作,结合实际问题及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降低病虫害造成的危险,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很大帮助。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率正在不断恢复中,而国家也对林业生产部门和造林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但由于我国目前林业资源具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因此们需要结合国内林业资源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国经济资源实际情况及时对林业资源部门进行相应的改善和管理,采用播种造林、分殖造林以及混合造林等方法发展造林事业,并在造林过程中做好养护工作,提高我国林业发展能力同时加快我国林木生产事业,为我国实现大面积绿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从扩大森林植被与增加防沙治沙面积角度来说,封山育林以及飞播造林是其有效途径,在加快林业建设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作用也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趋势。我国政府以及人民不断提高对封山育林以及飞播造林的重视程度,同时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以及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加强,现阶段已经取得重要成绩,在一定程度为林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做出突出贡献。一、生产建设成效显著首先需要对封山育林目的的树种以及飞播造林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老山林场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山林场水源涵养林生态适应性管理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指出从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林区林业生产和非林业生产行为等方面进行管理,最后根据管理内容从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3个角度和层次提出了其适应性管理的评鉴和监控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21,(15)
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对木材的需求逐渐提升,这样就造成了我国森林面积的大幅度减少,生态系统逐渐呈现出问题。我国加大了对林业的强化措施,采用更为合理的造林方法来提升造林效率。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保护森林资源,降低林业资源的浪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林业的发展,人们对林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相关种植者需要采取合理措施,科学进行林业种植,引进先进的林业种植技术,提高林业种植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利用总量逐渐增加,导致中国天然林区的森林数量正在迅速减少。虽然近年来中国各地区积极种植人造林,但大部分林木造林生长期较短,无法形成完整的林木造林生态系统,森林抗病虫害能力较差。本文简要分析了森林种植及养护技术要点,以期提高林业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森林资源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主要资源,对其需求量的逐渐增大致使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减少,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影响,还会影响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加大对营林规划工作的重视,同时做好造林工作。对森林资源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之后,做出合理的造林规划设计,可以有效保证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保证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效益。本文在针对造林规划设计的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陆地生态系统完好,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人工造林,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力,林业植被覆盖率进一步升高,林业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的存在,使得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对我国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了较大威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论述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具体的防控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此其中,林业造林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森林面积正在逐年减少,植被受到破坏,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此,本文就林业造林方法以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做出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在我国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人们对森林资源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对生态平衡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标准化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新要求。林业工程建设必须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优化相关人员素质、培养技术、养护管理,不断提高森林安全管理水平。要想不断提高我国林业工程造林的水平,就必须不断改善时间、空间、造林等因素以及森林环境。中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林业工程生产领域开始向新的方  相似文献   

19.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承担着陆地生态系统的最主要功能,构成整个林业系统,促进者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着极为丰富的物种,具有最大的生物能量,同时还具有最复杂的空间结构,给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木材和产品,为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证。加强对林业的管理有着现实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林业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于增瑞 《乡村科技》2019,(12):85-87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而要想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需要进一步发展林业,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系统。然而,当前我国林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多造林技术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林业的发展。所以,我国林业技术人员应加强对造林方法的研究,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我国林业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林业发展现状,主要探讨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